1 / 35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

antihypertensive drug.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 antihypertensive drug. 高血压的定义 1978年, WHO 规定 成人正常血压≤140 mmHg/90mmHg 高血压 收缩压≥160 mmHg 舒张压≥95 mmHg. antihypertensive drug. 分类: 原发性(90%) 继发性(妊娠、嗜铬细胞瘤、肾实质病变等). 治疗: 抗高血压药 控制症状, 减少并发症

lo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ntihypertensive drug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

  2. antihypertensive drug 高血压的定义 1978年,WHO规定 成人正常血压≤140mmHg/90mmHg 高血压 收缩压≥160 mmHg 舒张压≥95mmHg

  3. antihypertensive drug 分类: 原发性(90%) 继发性(妊娠、嗜铬细胞瘤、肾实质病变等) 治疗: 抗高血压药 控制症状, 减少并发症 非药物治疗 :低盐饮食、少饮酒、控制体重。 重要的血压调节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内皮素系统。

  4. 机理: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 α受体(+),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 血管收缩 心脏β1受体 (+)→心肌收缩力↑ →CO↑ Bp↑ 2. RAAS: 肾素 ACE 血管紧张素原 Ang Ⅰ Ang Ⅱ Bp↑ ALD分泌↑ →水、钠潴留→血容量↑

  5. antihypertensive drug 二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Ang Ⅱ + + 交感神经系统 肾素释放↑ + 肾血容量↓

  6. 18 21

  7. antihypertensive drug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根椐化学药物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五类: 1. 利尿药:氢氯噻嗪等。 • 2. 交感神经抑制药: •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等。 • 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等。 •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血平、胍乙啶等。 •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8. antihypertensive drug 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ACEI)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抑制药:卡托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氯沙坦等。 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等。 4. 钙拮抗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5. 血管扩张药:肼屈嗪、硝普钠等。

  9. antihypertensive drug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一 、利尿药 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是作用温和的利尿药。 特点: 1.临床抗高血压的一线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轻度高血压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2.降压机制:

  10. antihypertensive drug ⑴早期:排钠利尿→血容量↓→回心血量↓→CO ↓ →Bp ↓ ⑵持续降压: ①排钠→ Na+ ↓→ Na+-Ca2+交换↓→细胞内Ca2+ ↓ → 直接扩张血管→Bp↓ ②胞内钙减少可使血管平滑肌对收缩血管物质的反 应性降低; ③可诱导动脉壁产生扩张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 腺素等。

  11. CA NaCl Na+ 噻嗪类 H+ 螺内酯 氨苯蝶啶 K+ Ca2+ NaCl NaHCO3 醛固酮 Mg2+ K+ 皮质部 Na+ Na+ 2Cl- 髓质部 K+ 呋噻咪 Na+ 2Cl- H2O ADH H2O 图27-1 肾小管各段功能示意图 肾小球和近曲小管 髓袢 集合管 远曲小管

  12. antihypertensive drug 二、钙拮抗药 治疗高血压的一类重要药物,其通过阻滞钙通道,松弛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亦能逆转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厚。常用药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硝苯地平(Nifedipine): ⑴ 阻断细胞膜上Ca2+通道→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外Ca2+ 内流→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舒张(小动脉) →血压 下降。

  13. antihypertensive drug ⑵ 作用中等,起效快,用于各型高血压,对伴心绞痛 患者尤为适合。现临床常用其缓释剂(长效)进行 治疗,可与其他药物合用。 ⑶ 不良反应:头痛、面部潮红、心悸、踝部水肿等。 氨氯地平(amlodipine) 特点: 1.口服给药吸收好,起效和缓,渐进降压,维持平 稳而持久。

  14. antihypertensive drug 2. 选择性舒张血管平滑肌,对心率、房室结传导、心肌收 缩力均无明显影响,适用于高血压治疗,并能减轻或逆 转左室肥厚。 3.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水肿、头晕、恶心等。

  15. antihypertensive drug 三、 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 [抗高血压作用原理] ①阻断心脏的β1受体→ 收缩力↓,HR↓ →CO↓ →血压↓ ②阻断肾脏的β1受体→肾素分泌↓ →RAAS(+)↓ ③阻断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β2受体,抑制其正反馈作用,减少NA释放 ④阻断血管运动中枢β受体

  16. antihypertensive drug [临床应用] • 适于轻、中度高血压,特别适用于伴有心输出量 偏高、肾素活性偏高、心绞痛、心律失常患者。 • 支气管哮喘者禁用 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Labetalol) • 对β受体阻断作用强于α受体,但弱于普萘洛尔(1/3),强度 < 普萘洛尔 +哌唑嗪 • 适于各型高血压

  17. antihypertensive drug 在药物代表中,选择性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的作用优于普萘洛尔,它们在低剂量时主要作用于心脏,而对支气管的影响小,对伴有阻塞性肺疾病的高血压患者相对安全些。

  18. antihypertensive drug 四、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ACEI) 卡托普利 Captopril,开博通 [药理作用] 轻、中度的降压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 机制: • 抑制ACE,使AngⅠ转变为AngⅡ减少,血管舒张。

  19. antihypertensive drug • 减少醛固酮分泌及特异性肾血管扩张,排钠增加。 • 抑制缓激肽水解,使缓激肽增多。 •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6 [临床应用] 为抗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之一。 ⑴ 各型高血压,尤其适用于高肾素型高血压。长 期治疗能逆转血管与心室重构。亦适合伴有糖 尿病及胰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急性 心肌梗死的高血压。

  20. antihypertensive drug ⑵ 与利尿药及β受体阻断药合用于重型或顽固性高 血压。 [不良反应] ⑴ 高血钾 ⑵ 咳嗽 ⑶ 皮疹、味觉、嗅觉缺失、脱发 ⑷ 剂量过大→低血压——小量开始。

  21. antihypertensive drug 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两种亚型即AT1和AT2。AT1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组织,也存在于脑、肾及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其对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有调节作用。AT2受体位于肾上腺髓质,与心血管稳定性的调节无关。 代表药有:氯沙坦(losartan)、缬沙坦(Valsartan)等。

  22. antihypertensive drug 氯沙坦(losartan) [作用原理] ⑴选择性阻断AT1受体→ 抑制Ang Ⅱ→抑制血管收缩及ALD分泌→Bp↓ ⑵逆转心血管重构作用 ⑶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GFR),有肾保护作用。 6 [临床应用] 高血压,尤其是高肾素型及不能耐受ACEI者。 [不良反应] 副作用少,大剂量可致低血压及心动过速。

  23. antihypertensive drug 第三节 其他经典降压药 一、中枢性降压药 可乐定(clonidine)、甲基多巴、莫索尼定 可乐定(clonidine)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降压作用中等偏强;对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有抑制作用,适用于患胃肠道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24. antihypertensive drug (1) 降压作用: ①激动中枢α2受体和兴奋延脑咪唑啉受体→(+)抑 制性神经元→抑制外周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外 周交感神经张力→ 血压↓。 ②兴奋外周突触前膜α2受体,负反馈使NA释放↓ →外周血管扩张→血压↓ 。 (2) 镇痛作用: 使内阿片肽释放↑ → 镇痛

  25. antihypertensive drug [临床应用] • 适于治疗中度高血压,常用于其它药无效时,可 用于高血压长期治疗。与利尿药合用治疗重度高血压。 • 口服可预防偏头痛或戒毒 [不良反应] 口干、便秘、嗜睡、眩晕、恶心、心动过缓等

  26. antihypertensive drug 二、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1. 直接舒张血管药 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① NO↑→血管平滑肌内cGMP↑→血管扩张 (舒张小动脉、小静脉)。 ② 口服不吸收,作用强大、迅速、短暂。 见光易被破坏,新鲜配制,避光保存。 ③ 用于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 难治性心力衰竭。

  27. antihypertensive drug ④ 不良反应: 过度降压→心悸、头痛、呕吐。 体位性低血压 毒性低——CN-

  28. antihypertensive drug 肼屈嗪(Hydralazine,肼苯哒嗪 ) ① 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 力→血压↓ 。 ② 口服吸收好,作用强,反射性血压↑。适于中、 重度高血压。 ③ 不良反应: 心悸、头痛→诱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衰; 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红斑性狼疮样综合症。

  29. antihypertensive drug 三、神经节阻断药: 阻断交感神经节而发挥强而快的降压作用。副作用多,现已少用。主要作用麻醉辅助药控制性降压。 代表药美加明 Mecamylamine. 樟磺咪芬

  30. antihypertensive drug 四、α1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药理作用] ①降压作用: 选择性阻断突触后膜α1受体→小动脉、小静脉扩张→前后负荷均↓ →血压↓。 ②改善脂质代谢: 可增加HDL →冠脉病变减轻。

  31. antihypertensive drug [临床应用] 1. 适于各型高血压; 2.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 首剂现象: 体位性低血压 ——预防:首次用量< 0.5 mg,睡前服用,一周后逐渐加量。

  32. antihypertensive drug 五、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阻滞药 代表药:利血平 Reserpine。胍乙啶 Guanethidine. 利血平 : 1.作用温和、缓慢而持久,静脉注射作用强、快、因 可引起抑郁症,单独应用较少,现以复方组药应用,如复方降压片。 2.降压机制是选择性对交感神经末梢中的囊泡膜上的胺泵结合,抑制交感递质的再摄取,逐渐耗竭囊泡中的递质含量而发挥作用。

  33. antihypertensive drug 第四节 新型抗高血压药物 钾通开放药(钾外流促进药) ① 促进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K+外流↑→细胞膜 超极化→阻止VOC(+)→抑制钙内流; ② 促进Na+-Ca2+交换→钙外流↑; ③ 钙库摄Ca2+↑,释放Ca2+↓ ; ——→细胞内钙↓→血管松弛→ 外周阻力↓→血压↓ ————主要用于轻、中度 HT 如:米诺地尔、吡那地尔、尼可地尔

  34. 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 一、根据高血压程度选药 二、根据合并症选药 伴消化性溃疡:可乐定,禁利血平 伴精神抑郁者:不宜用利血平 并HF、心脏扩大:不宜用普萘洛尔、肼苯哒嗪 并肾功能不全:卡托普利、哌唑嗪、硝苯地平 并支气管哮喘:不宜用普萘洛尔 并糖尿病或痛风:不用氢氯噻嗪 并冠心病/心绞痛:普萘洛尔、硝苯地平 并心律失常:普萘洛尔

  35. 药 理 学 CLASS OVER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