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主题概述 :. 49-56 年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56-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66-76 文革时期. 78 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一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重庆外国语学校 龚元刚. 一、人民选择了 邓小平. 1 、背景: 文革结束,当时 党的主要领导人 坚持 “ 两个凡是 ” 的方针 2 、人民选择邓小平 1977 、 7 《 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 》 3 、意义 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louva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伟大的历史转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伟大的历史转折

  2. 主题概述: • 49-56年 •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 56-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66-76 文革时期 • 78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3.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一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重庆外国语学校 龚元刚

  4. 一、人民选择了邓小平 1、背景: 文革结束,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2、人民选择邓小平 1977、7 《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 3、意义 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5.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思考:“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

  6. 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背景: “两个凡是”的方针仍然存在 2、目的: 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否定“两个凡是”是否等于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3、性质: 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结果和意义 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思想与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斗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7. 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纠正“文革”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8.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1978、12 2、基本内容 (1)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 (2)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从固守成规和封闭转向改革开放。 (4)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讲话

  10.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

  11. 3、历史意义 A、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12. 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 背景、内容、影响 (指导思想、中心工作、领导核心、对外方针、历史问题)

  13. 1966年 1978年

  14. 四:关于四项基本原则 • 提出的背景 • 主要内容 • 意义

  15. 巩固练习: 1、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条件有①粉碎了四人帮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③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讲话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④“左”倾思想得到了彻底清算(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结束了“左”倾错误 C、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4、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不早于( )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16. 附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 景 内 容 第一次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7. 附2: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巨变 结 果 产生的历史巨人 第一次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孙中山 第二次 新中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毛泽东 第三次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

  18. 附表3: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思想路线 教条主义 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组织路线 大搞阶级斗争和无情打击 拨乱反正 工作重心 阶级斗争 经济建设 经济、政治体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民主集中制。 对外政策 自我封闭 对外开放 农业政策 建立人民公社,没有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领导核心和思想体系 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

  19. 附表4:党在历史上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核心 形成标志  思想成果 第一代 毛泽东 1935年遵义会议 毛泽东思想 第二代 邓小平 1978年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 第三代 江泽民 92年中共十四大 三个代表思想

  20. 召开的背景:邓小平复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 伟大的历史转折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时间、地点) 实行改革开放 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四项基本原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