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飞机的雷击检查

飞机的雷击检查. 雨季专项培训. 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层带负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不同云团之间、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 E = 25-30kV/cm ),开始游离放电,称之为“先导放电”。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电流。电流通过地方的气体瞬间温度急剧升高到 30 000 摄氏度左右,从而呈现强烈的火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划破天空的闪电,同时受热的电离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隆隆的雷声,这就是雷电。. 雷电的形成.

lov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飞机的雷击检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飞机的雷击检查 雨季专项培训

  2. 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层带负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不同云团之间、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E=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称之为“先导放电”。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电流。电流通过地方的气体瞬间温度急剧升高到30 000摄氏度左右,从而呈现强烈的火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划破天空的闪电,同时受热的电离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隆隆的雷声,这就是雷电。 雷电的形成

  3. 飞机的雷击过程 飞机的雷击则是飞机飞过正、负电荷高度集中的区域时,飞机结构提供了一个“短路”的路径,飞机成为了雷电通路的一部分。由于飞机在飞行,飞机相对雷电通路运动,于是雷电通路沿飞机表面向后扫掠,扫描路径上产生一系列的不连续附着点。因为放电路径上的电流最大可达每微秒100KA,如此强大的电流流过飞机时,在飞机结构上遗留下的损伤,称为飞机的雷击损伤。

  4. 飞机表面雷电附着区域的划分 国军标GJB 3567把直接雷击划分为1区,该区域是雷电初始附着概率很高的表面,也叫初始附着区;把雷电等离子弧的扫掠雷击划分为2区;把雷击间接影响划分为3区,该区域只考虑雷击电流的传导,一般不会直接遭到雷击。 • 属于1区的有雷达罩、发动机前缘、翼梢小翼、机翼翼尖、机翼后缘、平尾翼尖、平尾后缘、垂尾翼尖和垂尾后缘等。 • 属于2区的有机头以后的机身表面、垂尾、翼身交界区、发动机短舱、机翼发动机吊挂后面区域、垂尾根部和翼尖下面约0.5m区域、平尾根部和翼尖里面约0.5m区域。 • 属于3区为1、2两区以外区域。

  5. 雷击对飞机的影晌 1) 直接影响: a) 由于雷击电弧作用,飞机损伤的通常表象为熔化、点状烧灼、烧焦、漆层变色、复合材料内层纤维分层等现象; b) 耐热效应:雷击电流经过飞机结构时,电能会转化为大量的热能,特别是在雷击电流驻留时间较长的区域,会出现类似焊接状的痕迹。 c)磁场力的影响:由于某些区域面积较小,导致电流密度较高,产生强磁场力; d) 声震波:雷击电流的高温导致周围的空气爆炸,声震波。一旦该声震波的强度足够高,将导致厚度较薄的金属蒙皮变形或复合材料表面破损。 2) 间接影响:      雷电电流的瞬态过程会产生强大的雷电脉冲电磁场,在电磁耦合效应的作用下,将会有部分雷电能量传导或辐射到机载电子电器设备上,导致高精度航电设备和飞控系统的设备出现故障。

  6. 飞机结构雷击防护(1) 由于雷击对飞机的影晌是致命的,飞机的结构和机载电子设备均有采取雷电防护措施,主要的是整个机身表面具有良好的疏导雷电电流能力。 1) 金属机体结构 由于铝合金和钛合金都是良好的导体,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雷电防护措 施。金属整体油箱结构为避免雷击击穿,其铝蒙皮厚度在2mm以上。整体油箱的维修口盖和通气口盖应设计有良好的导电通道,保证电荷传输通畅,并且采取措施防止雷击火花进入油箱内部。所有活动面应安置搭接线。

  7. 飞机结构雷击防护(2) 2)复合材料导电性差,必须布置专用的防雷电强电流通道,保护结构免遭雷电损伤,复合材料防雷击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 铝框;镀铝玻璃纤维表面层(BMS8-278) • 火焰喷涂铝涂层 • 铝箔层(BMS8-289) • 金属网(扩展型铝箔) • 铝网(BMS8-336) • 铜网 • 设置专用分流条

  8. 铝框

  9. 金属网(扩展型铝箔)

  10. 飞机结构雷击防护(3) 3) 电搭接 为了保证飞机整体电阻的要求,用搭接线连接实现,例如: a.飞机活动面,襟翼、副翼、方向舵、升降舵等有主搭接线与基体结构相连; b.突出机体部分和各口盖,例如航行灯、频闪灯、燃油加油口盖、外电源口盖、油箱通气口、天线、雷达罩、皮托管。 • 假如雷击进入点在机翼翼尖时,若灯罩搭铁线和机体搭接不牢靠,雷电电流可能进入电源系统,损坏电子设备,甚至可能引起油气爆炸。

  11. 雷击损伤的表现形式及示例 • 对于金属结构,雷击损伤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穿孔、小洞、烧蚀、表面涂层变色; • 对于复合材料,雷击损伤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表面涂层变色或丢失、烧蚀、穿孔、铺层丢失、分层、纤维损伤以及蜂窝夹芯损伤。

  12. 雷击损伤部位的剖面图——烧伤特征比较明显

  13. 金属结构雷击损伤——紧固件周围小孔、烧蚀

  14. 金属结构雷击损伤——紧固件周围小孔、烧蚀

  15. 金属结构雷击损伤——紧固件上的小孔、烧蚀

  16. 金属结构雷击损伤——表面涂层变色

  17. 复合材料雷击损伤——烧蚀

  18. 金属及复合材料雷击损伤—— 烧蚀、分裂(2998右发雷击)

  19. 复合材料雷击损伤——分层(2869副翼雷击点)复合材料雷击损伤——分层(2869副翼雷击点)

  20. 复合材料雷击损伤——烧蚀、表面涂层变色、纤维损伤

  21. 复合材料雷击损伤——烧蚀、表面涂层变色、丢失

  22. 复合材料雷击损伤——铺层丢失、分层、纤维损伤、烧蚀

  23. 复合材料雷击损伤——雷达罩变开裂、变形

  24. 风挡玻璃的雷击损伤——烧蚀、分层、变色

  25. 灯罩的雷击损伤——开裂、变色

  26. 雷击后的检查程序 依据AMM05-51-19 主要检查内容: • 检查区域1和区域2表面是否有雷击 • 检查遭雷击区域周围复合材料的结构(做NDI程序或敲击测试) • 检查外部灯光、导向、灯光测试(防撞灯、应急灯) • 检查飞行操作系统部件是否受损,若无则做飞操系统的基础操作测试,若测试不正常,则要做飞操系统的功能测试 • 若翼尖遭雷击,检查燃油通气孔和通气油箱的状况 • 检查放电刷是否有烧蚀、变粗糙、底座是否有凹坑、钨针是否有弯折、断裂、变钝、腐蚀、顶部盖帽是否脱落,若放电刷有受损,做电阻测试。 • 如果有找到雷击的进点和出点且这两个区域之一有电缆防护端,或机组报告系统有故障,则需要对电缆防护端进行目视检查。 • 机组报告备用磁罗盘偏差超出允许值,需要做牵引环绕工作或校准工作。 • 检查燃油量指示系统指示精确,并做测试 • 检查和操作测试无线电和导航系统,范围取决于机组报告的信息和飞机的状况

  27. 雷击不安全事件 • 2009年2月14日,南航河南分公司B-2946飞机执行CZ3475(郑州-重庆)航班,在起飞爬升过程中,发生一起雷击严重不安全事件 。 • 爬升过程中,机组从机载雷达观测到前方左侧有小块绿色显影的降水区,右侧有大面积的降水区,请示管制航向170度从两块天气之间的缝隙穿越。飞机在通过10000英尺时,偏离在航路左侧20海里,机组听到机外发出一声巨响,并看到有闪光,随后发现P2板襟翼过渡灯和P5顶板前缘襟翼位置指示灯亮。机组检查飞机发动机参数和飞行操纵系统正常。同时,乘务组反映在前登机门处发出一声巨响并伴有闪光,后舱乘务员在后登机门处也发现同样情况,并伴有少许焦糊味及烟雾。机组初步判断飞机遭雷击,决定返航。 • 雷击损伤情况大致如下:

  28. 右升降舵外端完全被击穿,损伤宽度约1米。 右水平安定面后缘上表面整流盖板漆层烧蚀,敲击检查复合材料盖板没有分层。表面导电条被击伤,部分丢失。 右水平安定面后缘下表面外端有一块接近盖板丢失,支撑角型件变形 。

  29. 前机身左侧蒙皮 遭严重雷(共计60个雷击点),多处蒙皮损伤超标,整张蒙皮呈现多处凹坑多处紧固件上遭雷击损伤。 左侧TAT探头上有雷击烧蚀痕迹。 飞机前机鼻舱开关手柄弹出。

  30. 防雷注意事项 • 雷雨天机务人员在机外从事维修活动要密切注意雷电的影响,如乌云压的很低、附近发生的雷电距离很近及身体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维修活动,进入飞机或远离飞机。 • 雷雨天远离电线杆、独立大树、孤立小屋等凸地,不要到水中游泳或划船。 • 雷雨天不接触煤气管道、暖气管子、水管等铁器装置,不要洗澡,拔掉所有电器的电源插头,关闭窗户,外出摘出身上的手表、发夹、项链等金属饰物。 • 在田野里,避免很多人积聚在一起,应分开,不要奔跑,如果周围平坦,应尽量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腿上,除腿和脚外,身体其他部位不要触地。在暴风雨中,如头、颈、手处有蚁走感,头发直立,说明即将发生雷击,应赶紧低卧,并弃去金属物品,开车的应赶紧钻到车里。 • 雷雨天不打电话,更不要在街上用手机,最好关掉手机电源。 • 雷雨天应停止露天体育活动,赛场上的运动员易遭受雷击。1993年在南斯 拉夫1名足球球员被雷击死亡,1998年刚果主场11名足球球员被雷击死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