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志书撰稿方法

志书撰稿方法. ——— 志书无纸化编纂之实践 梅 森. 讲六个问题: 一、志书编纂流程 二、资料长编的作用与电子化 三、资料长编到初稿的编纂过程 四、撰稿的基本方法 五、志书文体 六、志稿记述问题. 一、志书编纂流程 1. 六个阶段 方案与篇目→资料与资料长编→试写稿与初稿→分纂与总纂→通稿与评审→修订与出版 2.“ 两步走”与“一步半”(倒逼式) 总纂或主编一开始进入:共商篇目→共商内容要点→修改稿件提出补充内容,流水修改直至定稿。 3. 志书是各门类、类目的结合。把各门类、条目当成“构件”,组装成志书。述体(总述、综述、概述、无题述)是“构件”的粘合剂。

luc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志书撰稿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志书撰稿方法 ———志书无纸化编纂之实践 梅 森

  2. 讲六个问题: • 一、志书编纂流程 • 二、资料长编的作用与电子化 • 三、资料长编到初稿的编纂过程 • 四、撰稿的基本方法 • 五、志书文体 • 六、志稿记述问题

  3. 一、志书编纂流程 • 1.六个阶段 • 方案与篇目→资料与资料长编→试写稿与初稿→分纂与总纂→通稿与评审→修订与出版 • 2.“两步走”与“一步半”(倒逼式) • 总纂或主编一开始进入:共商篇目→共商内容要点→修改稿件提出补充内容,流水修改直至定稿。 • 3.志书是各门类、类目的结合。把各门类、条目当成“构件”,组装成志书。述体(总述、综述、概述、无题述)是“构件”的粘合剂。 • 撰写“实写单元”,然后组装成为志书初稿,初稿完成后要整合志稿(分、总纂),再打磨志稿(文字修订)最终成书。 • 4.总流程下交叉进行 • 资料、资料长编、初稿,可以交叉完成

  4. 二、资料长编的作用与电子化 • 1.资料长编是资料与初稿的桥梁 • 物理反应、化学反应 • 矿石(资料)→精矿沙(长编) →钢铁(志稿) • 2.资料长编的“三种整理方式”和“六种资料来源电子模板” • 根据搜集资料编有代码的篇目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长编 • (1)三种资料整理方式 • 汇集体、纂辑体、撰述体 • (2)六种卡片电子模板 • 著作、文书档案、报刊、网络、口碑、图片(媒体、网络资料探讨) • (3)参见上海市志培训(模板可以下载) • 百度(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综述栏→市志培训→上海市级志书资料长编类型及电子卡片模板(梅森)示例14 长编模板例

  5. 3.资料渠道的全面性 • (1)常见只有工作总结与年鉴资料 • (2)媒体资料与口碑资料的重要性 • (3)不是没有统计资料就不可以修志 • (4)资料长编一事一卡(整理删节)示例1 • (5)除长编资料外,综合性大资料汇编具有重要价值 • 社会调查、政府公报、五年规划、政府工作报告、行业改革开放30年 • (6)百度是追索资料的好帮手 • (7)新闻资料、总结的整理(区别) • 示例15、媒体、总结、图书整理为志书资料示例

  6. 三、资料长编到初稿的编纂流程(电脑WORD上操作),即每实写单元的过程。三、资料长编到初稿的编纂流程(电脑WORD上操作),即每实写单元的过程。 • 1.选择资料基础较好的实写单元的资料长编(电子卡片组)→2.选材(资料长编写进志书的往往1/6~1/10,故要选材)→3.根据选入的资料进行分析,分析阶段特点、面上情况、分支面上情况、典型人和事,拟出撰写的要点提纲→4.按提纲组织文字(撰稿)→5.概括、综合原材料尽可能符合志书文体压缩文字(若干次修改,一稿、二稿、三稿……,每稿均要在电脑上备份)。→6.根据规范要求修订文字→7.形成分支上报稿。 (示例2)

  7. 具体操作流程: • (1)资料长编(长编、大资料汇编) (2)实写单元选材连缀成事略(保留资料来源,用括号括起来) (3)研究实写条目资料的内容方面形成撰写提纲 (4)形成铺陈性稿 (5)根据提纲围绕事物轨迹、阶段节点、特点特征结构撰稿(经济等数据要先形成表格,把表格数据的特征分析出结构、增长率等文字,写进正文中) (6)整理修订文字规范化处理形成初稿 (7)利用括在正文中的资料来源做好实写单元初稿的尾注(电脑文件菜单“插入” →引用→尾注)与正文资料来源处对应,删去正文原来资料来源文字。

  8. 四、撰稿的基本方法 • 1.写好“三部曲”,写好起承转合,叙事完整(要项、要素、断面、下限状况) • (1)写好发端(勾连历史) • (2)写好转折(中间多个转折);把握政策节点、五年计划规划、行业事业政体活动的重大事件作为转折 • (3)写好结果和现状 (示例3三部曲) • 2.“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 面上概括,叙述总情况总特点和分阶段情况特点,段面清楚,同时融入典型的标志性的人、事,以事系人。也可以文字讲轨迹、特点、结构,重点选介加表格。 • 示例4: “综合叙述+典型选介+表格”是志书主要记事手法。

  9. 3.彰显因果、体现得失、暗喻规律 • (1)资料四材:综合性、典型性、背景性、统计性 • (2)用背景资料彰显原因 • (3)用问题的产生和治理解决,产生的社会效益体现得失 • (4)用述体揭示规律;篇章画龙点睛点出得失,暗喻规律示 例5:彰显因果得失 • 4.打通分割,沟通联系,形成整体 • 水涉及河流、湖畔(自然环境)、市政(水工程)、水利水务、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 • 人口、城市化人口导入;人口与住房,人口与教育,人口与交通、人口与……示例6 • 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城市建设、投资方向、税收来源

  10. 5.总体抓住事物的阶段,具体实体(包括行业、专业、单位)抓住活动与效益5.总体抓住事物的阶段,具体实体(包括行业、专业、单位)抓住活动与效益 • 6.定性与定量统一,写好事物纵向结构和内涵结构,作同性质的比较,形成数据系统 • (1)纵(增长与负增长)、横(大于、小于)比较结构 • (2)数据系统 • 资料来源不一,造成数据的统计主体、统计时间、统计口径、统计范围、统计选项的不一致。不可人为搞数据平衡。采用编纂说明,表的说明处理;形成本书的数据系统。示例7 结构比较

  11. 7.文图结合、文表结合 • (1)叙事讲过程、情况、结构、特征,不搞流水账,不搞逐年记述。表可以逐年也可以阶段年份 • (2)图与文结合,图反应文中表述的结构、增长率 • 饼形图反应结构;条形图反应增长正负高度;曲线图、坐标图反应增长趋势;双色多色图反应各方比较。示例8图标

  12. 8.多角度立体记述 • 志书有时序性的直线记述;也有多角度、线面点的立体记述。属慨况、情况型的记述。 • (1)多角度 • 从事物各个侧面谋篇布局,形成若干实写单元或自然段撰写。如医院选介分为:医院沿革、医护力量、设施设备、医疗科室、主要专科等等。 • (2)“线、面、点”立体记述 • “点”是典型、个案、标志。 • “线”轨迹和连续,看出滚动发展、演进变化 • “面”总情况、阶段面情况、分支面情况。 • (3)“以线穿点,以点、线带面”

  13. 9.综合概括共性内容前置,后边内容承前省略(提取公约数)9.综合概括共性内容前置,后边内容承前省略(提取公约数) • (1)综合概括的门类前置(如经济综述) • (2)门类概述、无题导言前置 • (3)实写单元综合性内容共性内容前置 • (4)章句中共性内容前置 • 示例9 :承前省略 • 10、社会性内容写情况 • 不要一切凭文档资料。商业行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证券保险、人民生活、风俗、环境情况、治安社会情况、民政、房地产、流动人口(各方面情况),考写情况 • 示例88

  14. 10.无纸化操作(集团化生产) • 分工篇目形成后即进入编纂的无纸化阶段(不同地点,电脑,邮箱邮件往来,分别电脑中建立资料长编文件和文稿文件) • 资料收集、资料长编 初步实写单元拟出实写单元的要点 试写稿 实写单元初稿 承编者与总纂反复修改(每次均编序号、时间备份入自己的文稿库,双方均形成文稿库) 定稿的实写单元按篇目变成章节文稿,增加述体内容整合形成章节文稿(与总纂人反复修改,双方备份) 章节形成篇,篇形成大板块(人员逐渐由多数转为少数,板块分纂与总纂反复修改,双方文件备份) 总纂最后整合修订全稿(备份。此后出文稿进入评审,过程中具体参编单位评审也可以出文稿) • 【树状结构的文稿体系】 示例16;无纸化操作(稿件流动修改)

  15. 五、志书文体 • 1、辩证地看待志体的若干规定和专家的意见 • 记述体、寓观点于记述之中、述而不论、文风平实 • 2.地方志来源多体,宋代定型吸收了地记、图经、正史、家谱的文体 示例10 • 3.当代志书文体规定相对其他文献而言,莫把相对当绝对,莫把志书文体绝对化、窄化 • 志书质量规定:述体议论适度;首轮公认正文中“画龙点睛” • 4.方志并非只是记述(叙)体,而是以记述体为主诸体并用 • 包括记述文体、说明文体(场馆、科研项目)、叙事体(包括状物、描写)、文学体(艺文志、旅游资源)、编排型(外事活动、灾害、活动)

  16. 六、志稿记述问题 • 1、内容问题 • (1)没有站在社会的层面、照顾事物之间关联去撰写志稿,而是站在行业,甚至部门单位、乃至常规工作的角度孤立撰稿(比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人口导入均为大背景视而不见);资料来源只有单位总结、年鉴,是主要原因 • (2)内容数据化,尤其志书枯燥失去地方符号。 示例11文字数据化: • (3)流水账、罗列,读不明白说什么;志书成为大大事记小大事记 • (4)承编按照本单位管的写,不管的不写。不是按照事类编写。如食品药品安全,卫生部门、食品药品局先后管。事类就社会内容是丰富的,政府管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比如外事。 • (5)社会问题回避、尤其本地问题回避(涉及管理的篇章回避严重)示例12:社会问题记述方法 • 采取时代大面积发生交代作背景,本地问题影响的错位记述法和已经公开判决的问题具体点名 • (6)民本内容缺漏:①人口缺外来人口、流出人口;②自然环境缺资源;③物价只有管理没有价格;质量监督、食药监、工商管理没有与2百姓生存有关的市场问题、④税收无对外商的减免;无税收大户,财政缺投资项目;⑤商业缺商业行业和商品;⑥旅游业缺外地境外旅游;⑦金融业区志不写银行业务(海关也是);保险业不写为当地重大事业、事故的理赔。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缺流动人口的蛋糕;⑨民政缺困难人口的救助帮助;缺政策性离婚⑩人事劳动缺工资福利津贴

  17. 2.形式问题 • (1)总结报告式 • (2)论文式 • (3)讲义教材式 • (4)引经据典空谈原委式 • (5)辞书式(释义) • (6)臆造式 • (7)乱下断语式 • (8)语言问题(文白夹杂、滥用能愿动词口语方言) • ,(9)不知志书是记“已然,不记未然”,摘抄规划、计划(将、计划投资) • (10)地方缩略语与外文缩略语 • (11)文表重复式 • (12)空话套话式 • (13)行文跳跃断线 • (14)文件照相 通典照录 • (15)机械重复 • (16)数据不成体系 互相矛盾 • 示例13:形式问题

  18. 谢谢听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