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物理学科)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2011.9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物理学科)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2011.9.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简介 物理学科拔尖计划. 历史沿革. 国立南京大学物理学系. 南高师物理学系. 国立东南大学. 第四中山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 南京高等师范理化科.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 金陵大学物理学系 1930. 1952. 1921. 1927. 1928. 1920. 1915. 历史沿革. 首任系主任 胡刚复 ( 1892—1966 ). 中国创立最早的物理学科之一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物理实验; 首开我国近代物理课程. 历史沿革.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物理学科)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2011.9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物理学科)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2011.9

  2.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简介 • 物理学科拔尖计划

  3. 历史沿革 国立南京大学物理学系 南高师物理学系 国立东南大学 第四中山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 南京高等师范理化科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 金陵大学物理学系1930 1952 1921 1927 1928 1920 1915

  4. 历史沿革 首任系主任胡刚复(1892—1966) 中国创立最早的物理学科之一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物理实验; 首开我国近代物理课程

  5. 历史沿革 培养出的老一辈杰出物理学家有严济慈、吴有训、赵忠尧、施汝为、陆学善、余瑞璜、吴健雄等数十人。 吴健雄先生 1937

  6. 历史沿革 物理学系 物理学系(1984) 物理学院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1952)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材料系(1994) 信息物理学系(1984)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 电子学系 魏荣爵(1916—2010)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首任系主任

  7. 人员 • 现有在职职工214人: • 其中教授77人,副教授55人; • 中科院院士9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 • 博士学位比例为74%, 45岁以下比例为73%。

  8. 学院结构 • 由五个教学科研行政单位 1、现代物理系(核、粒子物理、宇宙学、生物物理、软物质) 2、物理学系 (凝态理论与实验、磁电子、自旋电子、计算物理、纳米、团簇物理、半导体物理、低温物理), 3、光电科学系 (凝态光物理、现代原子、分子和光学、新能源物理、人工晶体与介电物理) 4、声科学与工程系 (声学物理、光声信息、超声电子学、生物医学超声、环境声学及声信号处理) 5、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国家物理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9. 学科 • 一级学科: 物理学 • 二级学科: 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生物物理与软物质、应用电子学与技术物理 • 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物理学全国重点一级学科

  10. 教育部 2007年全国二级重点学科评估 第一 第一 第一 • 理论物理 • 凝聚态物理 • 声学 学科 • 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2006, 物理学) 总评95分第一 学术队伍 90分第一 科学研究 95分第二 人才培养 100分第一 学术声誉 99分第二

  11. 科研环境: • 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 •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篇 2004年-2010年7年发表的SCI论文 2004年-2010年7年发表的 IF>3 的SCI论文 科学研究 Science3、 Nature1、 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1 Nature (Materials)1 代表性论文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2-2010)50多篇

  13. 科学研究 6000 5273 项 5000 4335 4090 4178 4000 3156 3000 2106 2000 1495 1000 0 2004 2006 2008 2010 2004-2010年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 2004年-2010年7年的科研经费

  14. 多项国家级科研奖项 2002-2010年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项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7项

  15. 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闵乃本、朱永元、祝世宁、 陆亚林、陆延青 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 制备、性能和应用

  16. 人才培养体系 • 本科生专业 • 1)物理学 2)应用物理学 3)声学 • 硕士生专业 • 1)理论物理, 2)凝聚态物理, 3)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4))光学, 5)生物物理学与软物质;6)声学等 • 博士生专业 • 1)理论物理, 2)凝聚态物理, 3)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4)光学;5)声学 • 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

  17. 人才培养体系 现在校本科生800余名; 硕士生 338 名; 博士生 221名; 博士后 39 名 每年向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国防和企业输送400名左右高质量人才. 我国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18. 拔尖计划 定位: 培养基础学科(物理学)的未来领军人物 热爱物理学 耐得住寂寞 有奉献精神

  19. 享有权利 2加2的培养模式 一流的师资力量 最好的实验条件 优厚的学习条件

  20. 2010级拔尖班学术导师(10人): 中科院院士: 邢定钰 祝世宁 国家千人计划:肖 敏 特聘教授: 王 牧 王 炜 任中洲 李建新 朱永元 王振林 杰青: 程建春

  21. 选拔情况 现有09级 2人,10级 30人 去年10级 全校 13个院系 164名学生 申请 60名面试 录取30人 选拔(11级):初选+面试 初选(不低于45人) 录取30人

  22. 欢迎大家加入物理拔尖计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