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教材培训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教材培训. 北师大(新世纪版) 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写组. 摘自一位老师的讲座 ——. 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事故、毛病和困难). 1 、困难重重. 2 、毛病多多. 3 、事故频频. [ 教师的使命 ]. 我认为教育者的首要使命,在于帮助自己的学生赞赏道德美并被这种美所鼓舞,使他坚定地相信,美和真理总是会胜利的。 ———— 苏霍姆林斯基 《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 第 183 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 年版。. [ 教师的发展 ]. 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

lyn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教材培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教材培训 北师大(新世纪版) 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写组

  2. 摘自一位老师的讲座—— 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事故、毛病和困难) 1、困难重重 2、毛病多多 3、事故频频

  3. [教师的使命] • 我认为教育者的首要使命,在于帮助自己的学生赞赏道德美并被这种美所鼓舞,使他坚定地相信,美和真理总是会胜利的。 • ————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第183页。 •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4. [教师的发展] • 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 •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第116页。 •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 [教师的修养] • 真正的教育者向来都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欢乐,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情,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如果儿童觉察出自己教师的感情是真诚的,他们就会信任他。 • ————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第118页。 •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6. [教师的创造] • 人们经常谈论教师的创造性,然而创造性绝不局限于在教学法上的个别发现。所谓创造性,就是有一种不断前进,向着更完善,更新鲜的事物前进的志向,并且实现这种业已产生的志向。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得更好,——这是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座右铭。 • ————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第241页。 •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7. (新世纪版)品德与生活教材 • 教材的诞生与发展 • 重新认识与理解教材 • 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有效教学 • 知识与能力整合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教学个案分析与教学研究

  8. 新世纪版教材的诞生与发展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研制历时近7年,而作为教材编制基础的研究则开始于10年之前。

  9. 1990-1994年 • 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参与了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实验研究”,在对我国4省市数千名幼儿和小学生进行调查和衔接实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小学低年级儿童入学后不适应学校生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小学低年级课程形态与幼儿园的巨大差异以及不适合儿童特点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

  10. 1993-1994年 • 教育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对我国8个省的小学生语文、数学和生活技能的学习质量进行了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按国际惯例,在生活技能方面重点测试了卫生保健、安全、家务劳动、社会交往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生在若干方面还未达到预期目标,且生活技能的成绩差异尤为显著。为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小学生活技能指导纲要》,以加强小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同时,一些省市开始产生了对课程进行相应改革的动意。

  11. 从1998年起 •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支持下,编写组在吉林省小学低年级开始尝试减少课程门类,实施与初入学儿童的特点相适应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并开始编写和实验相应的教材。

  12. 从1999 年开始 • 《综合实践活动·生活》教材(1-4册)在志愿参加实验的地区开始使用,从吉林省逐步扩展到了全国10多个省市。

  13. 2000年——2003年 •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决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1-2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课程。200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布后,编写组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依据《标准》的内容要求,在原来“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实验和教材的基础上,着手进行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研制。本教材在2002年、2003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并从2002年秋季起在全国多个首批国家级实验区使用。从2003年秋季起在全国扩大实验范围,现已有24个省份的100多万1-2年级的小学生使用本教材。

  14. 编写组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正试图探索一条建设能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教材之路,探索一条建设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适合学生需要和兴趣的“学习型”教材之路,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15. 2003年——2006年 • 通过教材回访、教材培训等多种形式收集实验区老师们的意见,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认真修订教材,使之不断完善。

  16. 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发展

  17. 二年上册教材的几处修改 • P7 • P15 • P23 • P25 • P35 • P36 • P37 • P39 • P43 • P44 • P47 • P53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