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授课人:熊艳

对联专题. 授课人:熊艳. 一、对联的起源. 1 、秦汉时期 — 画. 2 、唐时期 — 人物名字. 3 、出现第一副对联 :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寿 —— 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 4 、明朝蓬勃发展延续至今. 二、对联的含义. 对联(雅称楹联,口语称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日及第赴蟾宫,必定有我 —— 郭沫若. 两猿锯木深山中,小猴子岂能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 解缙.

lyn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授课人:熊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对联专题 授课人:熊艳

  2. 一、对联的起源 1、秦汉时期—画 2、唐时期—人物名字 3、出现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寿 ——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 4、明朝蓬勃发展延续至今 二、对联的含义 对联(雅称楹联,口语称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

  3.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日及第赴蟾宫,必定有我 ——郭沫若 两猿锯木深山中,小猴子岂能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解缙

  4. 三、对联的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意境、情感必须互相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5. 四、对联的写作 1、工对:就是工整的对仗,要求很严,既要词性相对,又要词类相同。 孙行者,祖冲之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宽对:是针对工对而言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只要词性相同。 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边书

  6. 3、串对:又称流水对。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关系不是对立的,且单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够成一个意思,它的上下两联不是并列关系,而常是因果、条件、假设等主从关系。3、串对:又称流水对。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关系不是对立的,且单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够成一个意思,它的上下两联不是并列关系,而常是因果、条件、假设等主从关系。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补充:正对,上下联表现相近或相似的内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反对,用来表示相反的事物,上下两联内容是相反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 六、高考名题举例 例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山东等考卷)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 __________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新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一代新风 大地气象新 神州大地新 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8. 例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云南等考卷)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 __________ 科学能致富 _________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气满乾坤 瑞雪满乾坤 诚信能纳财 勤劳可兴家 天广阔地广阔天地广阔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七、小结

  9. 再见! 谢谢指导!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