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偵查總論 偵 查的「意義」、「目的」與「原則」

偵查總論 偵 查的「意義」、「目的」與「原則」. 偵查於刑訴程序中之定位. 現行法架構:以法院為中心之立法體例 亦即,未依照刑事程序流程而設規範。 偵查的性格: 為確保審判公平採當事人主義,故偵查與審判應分別以觀。並且,應認知偵查乃與第一審有所區隔,而具備「獨立」性質之審判預備程序。. 偵查的意義. 偵查: 偵查機關認有犯罪發生時,為提起、遂行追訴程序,所為確保犯人到案,及蒐集保全證據之活動。 性質: 限偵查機關所為。故,私人,或犯嫌所為準備活動,非屬之。 特定行政機關所為調查,亦非屬之。但仍有等同刑訴機制適用之必要。釋字 588 (如後)

Download Presentation

偵查總論 偵 查的「意義」、「目的」與「原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偵查總論 偵查的「意義」、「目的」與「原則」

  2. 偵查於刑訴程序中之定位 • 現行法架構:以法院為中心之立法體例 • 亦即,未依照刑事程序流程而設規範。 • 偵查的性格: 為確保審判公平採當事人主義,故偵查與審判應分別以觀。並且,應認知偵查乃與第一審有所區隔,而具備「獨立」性質之審判預備程序。

  3. 偵查的意義 • 偵查: 偵查機關認有犯罪發生時,為提起、遂行追訴程序,所為確保犯人到案,及蒐集保全證據之活動。 • 性質: • 限偵查機關所為。故,私人,或犯嫌所為準備活動,非屬之。 • 特定行政機關所為調查,亦非屬之。但仍有等同刑訴機制適用之必要。釋字588(如後) • 偵查通常並無如審判之連續程序。

  4. 例示:釋字588(正當程序、令狀) • 「人身自由乃人民行使其憲法上各項自由權利所不可或缺之前提,憲法第八條第一項規定 所稱「法定程序」,係指凡限制人民身體自由之處置,不問其是否屬於刑事被告之身分,除 須有法律之依據外,尚須分別踐行必要之司法程序或其他正當法律程序,始得為之。此項程 序固屬憲法保留之範疇,縱係立法機關亦不得制定法律而遽予剝奪;惟刑事被告與非刑事被 告之人身自由限制,畢竟有其本質上之差異,是其必須踐行之司法程序或其他正當法律程序 ,自非均須同一不可。管收係於一定期間內拘束人民身體自由於一定之處所,亦屬憲法第八 條第一項所規定之「拘禁」,其於決定管收之前,自應踐行必要之程序、即由中立、公正第 三者之法院審問,並使法定義務人到場為程序之參與,除藉之以明管收之是否合乎法定要件 暨有無管收之必要外,並使法定義務人得有防禦之機會,提出有利之相關抗辯以供法院調查 ,期以實現憲法對人身自由之保障。」

  5. 偵查的目的 • 目的 • 「確保人犯到案」、「證據蒐集、保全」 • 人犯到案: • 281:被告到庭義務 • 76等:避免逃亡、湮滅證據情事 • 證據保全 • 154:證據裁判主義

  6. 偵查彷如《雙刃劍》 • 犯罪偵查乃逮捕犯人追訴犯罪,維護社會秩序,但若有不甚往往造成權利傷害、人民負擔。 • 另外,偵查對象的心理負擔 大四生涉嫌連續強吻國中女,遭檢起訴後又媒體將姓名及犯案錄影畫面公布,上吊自殺。中時06.01.15 因師生戀遭台中地檢署起訴,媒體公開姓名照片,涉案人自殺 。 2006/03/03 聯合報南迴案 李雙全以死明志 檢調違反偵查不公開 批聲四起2006.03.24  中國時報

  7. 偵查活動之原理原則 • 1、強制處分法定主義(釋字384) • 「依法定程序」(憲§8Ⅰ),「係指凡限制人民身體自由之處置,不問其是否屬於刑事被告之身分,國家機關所依據之程序,須以法律規定,其內容更須實質正當,並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所定相關之條件。」 因此,驗尿?排出物的取得? • 2、令狀主義:強制處分應由法官事先審核 • 憲法第八條制定之目的既在保障人身自由,則就其規定之整體予以觀察,當以由法官構成之法院決定羈押與否,較能達成此一目的。(釋字392) • 「人民有犯罪嫌疑而需以搜索為蒐集犯罪證據之手段者,依法尚須經該管法院審核為原則」(釋字535)

  8. 偵查不公開 「偵查,不公開之」:245 Ⅰ • 規範目的:主要考量無罪推定原則,避免因偵查實施引發未審先判的誤解,造成嫌疑人或訴訟關係人名譽難以彌補傷害。並且,著眼偵查方針策略張揚外洩,犯人或有所防備影響偵查程序的順利進行。 • 適用對象? • 記者追蹤報導(人民知的權利) ? • 偵查不公開≠偵查全機密 • 與刑法132Ⅰ、Ⅱ之關係

  9. 例示:偵查不公開 • 新竹地檢署要求臨檢太陽神遊樂場有無賭博情事,自屬關於中華民國國防以外應秘密之消息,被告身為輔助偵查之司法警察,對此應秘密之事項,自應嚴守秘密,竟於通話中將之透露予前開不詳男子,顯已洩漏關於中華民國國防以外應秘密之消息。 85年度上易字第5297號

  10. 本單元結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