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 》 第二讲 -- 宏观经济管理主体

《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 》 第二讲 -- 宏观经济管理主体. 中央党校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赵长茂. 2011. 一、政府:宏观管理的主体. (一) 政府的概念及其结构. 1、 狭义政府和广义政府 狭义政府 指国家行政系统。 广义政府 是既包括国家行政系统,也包括国家立法系统和司法系统的完整的国家体系。. 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主体的政府是广义政府. 政府. 行政 系统. 立法 系统. 司法 系统. 2、 政府体系的结构. 政府是一个多部门、多层次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组织体系. (1)政府系统的 横向 分列结构. 政府(三大系统). 部门.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 》 第二讲 -- 宏观经济管理主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第二讲-- 宏观经济管理主体 中央党校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赵长茂 2011

  2. 一、政府:宏观管理的主体 (一)政府的概念及其结构

  3. 1、狭义政府和广义政府 狭义政府指国家行政系统。 广义政府是既包括国家行政系统,也包括国家立法系统和司法系统的完整的国家体系。

  4. 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主体的政府是广义政府 政府 行政 系统 立法 系统 司法 系统

  5. 2、政府体系的结构 政府是一个多部门、多层次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组织体系

  6. (1)政府系统的横向分列结构 政府(三大系统) 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

  7. (2)政府系统的纵向分层结构 中央 省、自治区、市 地市 县市 乡镇

  8. (二)政府体系的内部协调 政府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决定政府宏观管理的效率

  9. 1、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的协调

  10. 2、政府各层级之间的协调

  11. 3、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12. (三)政府天然成为宏观经济管理主体的原因 1、政府是最能代表社会共同利益的公共机构

  13. 2、政府掌握最充分的公共权力资源

  14. 3、政府拥有最强大的公共信息系统

  15. 4、政府的经济行为对宏观经济具有特殊影响力4、政府的经济行为对宏观经济具有特殊影响力

  16. (1)政府购买或消费行为对宏观经济的特殊影响(1)政府购买或消费行为对宏观经济的特殊影响

  17. (2)政府投资或供给行为对宏观经济的特殊影响(2)政府投资或供给行为对宏观经济的特殊影响

  18. 二、政府的角色和职能演进

  19.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政府的角色经历了从“守夜人”到“经济干预者”的转换,政府职能也随之发生转换。 经济大危机

  20.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演进

  21. 1、作为“守夜人”的职能 (1)保护国家不受外来侵犯; (2)保护私人财产不受其他人侵害; (3)保证公共产品的供应

  22. 2、作为“全面干预者”的职能 经济领域: 社会领域 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微观监管 宏观效果

  23. 政府角色转化过程实际上是政府职能扩张和强化的过程,但政府职能扩张和强化是有限度、有规则的,随条件变化而调整。政府角色转化过程实际上是政府职能扩张和强化的过程,但政府职能扩张和强化是有限度、有规则的,随条件变化而调整。

  24. (二)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 1、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职能随之转变。

  25. 从“无限责任政府”到“有限责任政府”

  26. 从微观干预为主到宏观调控为主

  27. 从经济管理为重到社会管理为重

  28. 2、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机构改革互为前提,结合推进。2、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机构改革互为前提,结合推进。

  29. 政府结构改造: 包括“横向结构改造”和“纵向结构改造”两个方面 迄今为止的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属于横向结构改造

  30. 纵向结构改造的思路 中央 省、自治区、市 地市 省管县: “废”市 “虚”市 县市 乡镇

  31. 3、继续推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32. 三、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和手段 (一)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 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主要围绕四个基本目标展开

  33.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34. 2、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水平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变动。

  35. 3、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没有非自愿失业或者说在一定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社会就业状况。

  36.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外汇收入和支出的相对平衡。

  37. (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之间的关系 1、目标之间的统一性 2、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38. 宏观管理的着眼点就是协调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寻找目标之间的均衡点。宏观管理的着眼点就是协调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寻找目标之间的均衡点。

  39. (三)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1、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

  40. 2、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立法和司法调节经济活动的强制性措施。

  41. 3、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凭借政权的力量,通过制定和下达指示、命令、规定等,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种种措施。

  42. 宏观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各种手段配合运用的过程。宏观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各种手段配合运用的过程。

  43.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