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第十六章 激素生化

第十六章 激素生化. 一、 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织体系 制造分泌 血液 内分泌细胞 激素 靶细胞 生物学效应 (第一信使). 内分泌细胞 制造分泌. 1. 内分泌腺 e.g. 甲状腺 2. 内分泌细胞 e.g. 胰岛 αβ 细胞 3. 神经内分泌细胞 e.g. 垂体后叶 -ADH 、催产素 1. 内分泌 (endocrine): 血循环 2. 旁分泌 (paracrine): 相邻 扩散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六章 激素生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六章 激素生化 一、 概述(一)内分泌系统的组织体系制造分泌 血液 内分泌细胞 激素 靶细胞生物学效应 (第一信使)

  2. 内分泌细胞 制造分泌 1. 内分泌腺 e.g. 甲状腺 2. 内分泌细胞 e.g. 胰岛αβ细胞 3.神经内分泌细胞 e.g. 垂体后叶-ADH、催产素 1.内分泌(endocrine):血循环 2.旁分泌(paracrine): 相邻 扩散 3.自分泌(autocrine): 自身受体

  3. 1.化学本质 氨基酸衍生物 肽或蛋白质 甲状腺激素 儿茶酚胺类激素 松果体激素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 甲状旁腺素、降钙素 胃肠道激素 (二)激素

  4. 类固醇 脂肪酸衍生物 2.作用特点 肾上腺皮质激素 性激素 1,25(OH)2-D3 前列腺素 (1)量小作用大 (2)有特异性 (3)作用迅速

  5. 1.化学本质 2. 存在部位 蛋白质 靶细胞质膜 靶细胞内 靶细胞质膜和靶细胞内 (三)激素的受体(receptor)

  6. 3. 特点 (1)高度的特异性 (2)高度的亲和 (3)结合的可逆性 (4)生物学效应 激素1- 受体1 非共价键结合(可逆) 和结合量成正比 1. 血中激素的量2. 靶细胞上的受体的量3. 激素与受体的亲和力

  7.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 水溶性激素: 肽或蛋白质激素 儿茶酚胺类激素 脂溶性激素: 类固醇激素 甲状腺激素 1,25(OH)2-D3 维甲酸 反式作用因子

  8. (五)激素分泌的调节与反馈1. 受下丘脑、垂体的调节控制 下丘脑 垂体 靶细胞内分泌腺 - + - - + - 负反馈/正反馈

  9. 2. 不受下丘脑、垂体的调节控制血中某些成分改变来调节激素的分泌 e.g.(1)insulin 血 Glucose (2)甲状旁腺激素 血Ca+ — —

  10. 二、甲状腺激素 (一)化学本质: 含碘的酪氨酸衍生物 T3 三碘甲酰原氨酸(triiodo thyroxine ) T4甲状腺素( thyroxine) L- T3 ,L-T4

  11. (二)甲状腺激素(T3、T4)的合成 1 . 原料酪氨酸:甲状腺球蛋白上的酪氨酸残基 碘:血液中摄取入无机碘化物(I-) 2. 合成场所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胞膜外侧)

  12. 3 .合成过程(三个阶段) • 1.聚碘 • 耗能、主动转运、逆浓度差 • 2.碘的氧化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2I-+2H++H2O2“I2”+2H2O 活性碘

  13. 载体 食物碘 I- I- “I2” 还原 钠泵 过氧化物酶 ATP ADP 血液 甲状腺滤泡 上皮细胞 甲状腺滤泡腔

  14. (1)成人碘的需要量(50ug/天) 不足: 地方性甲状腺肿 大量供应:甲状腺手术前服用复方碘液 (2)抑制甲状腺聚碘作用的因素 * ATP:缺氧、氰化物、2、4二硝基苯酚等 * 钠泵:乌本苷 * 载体: Br-、CLO4-、SCN- (3)聚碘能力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 吸131I试验:甲亢---- 甲减----

  15. 3.酪氨酸的碘化和T3、T4的合成(甲状腺滤泡腔)3.酪氨酸的碘化和T3、T4的合成(甲状腺滤泡腔) A.场所: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2)空间结构是Tyr碘化、T3/T4合成必要条件 B.酪氨酸的碘化: 甲状腺球蛋白上Tyr残基 E MIT + “I2” DIT

  16. E C.MIT+ DIT T3 E 储存(2-4月*) DIT + DIT T4 (用药) E: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催化 碘的 氧化 Tyr的碘化 T3、T4的合成 过程:图16-3

  17. 图16-3

  18. 4.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运输、降解 分泌:TSH 图16-3 运输: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 75% Pre-Alb 15% Alb 10% 血中:少量T3 TBG结合(多) 大量T4 游离 (少) (活性) FT3(多)FT4(少)

  19. FT3-生理活性最强 *应用: TT3 TT4(RIA,受TBG影响) *FT3 FT4 降解: 5’脱碘酶 T4 T3 四碘甲腺乙酸 (脱氨、脱羧)一碘甲腺乙酸 rT3* (5脱碘酶) 胆汁 (肝脏) +葡萄糖醛酸

  20. 5.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受垂体、下丘脑的调节控制 下丘脑 TRH 垂体 TSH 甲状腺 甲状腺 激素 靶细胞 - + - - + -

  21. 6. 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作用 A.能量代谢Na+K+-ATP酶活性BMR(basic metabolic rate)B. 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 缺乏:呆小症C. 糖代谢  血糖D. 脂代谢脂肪动员 FFA胆固醇  胆汁酸  血胆固醇

  22. 甲亢:TCh 甲减:TCh E. 水代谢促进淋巴循环 甲减:粘液性水肿 7. 常见甲状腺疾病

  23. 三、儿茶酚胺类激素 (一)生物合成1. 原料:酪氨酸2. 部位:嗜铬细胞3. 过程:图16-5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

  24. 图16-5

  25. (二)降解1. 部位:主要是肝脏2. 主要产物:香草扁桃酸 (vanillyl mandelic acid VMA) 3. 过程:图16-64. 酶: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transferase, COMT) 单胺氧化酶(momo-amine oxidase, MAO) 5. 正常VMA排泄量3-7ug/24H嗜铬细胞瘤VMA

  26. 变肾上腺素/ 变去甲肾上腺素 3,4-二羟扁桃酸 图16-6

  27. (三) 对代谢的作用 促进能量动员及利用 cAMP 血糖 (四)调节 (应激)无下丘脑、垂体的调节 交感神经兴奋 分泌

  28. (一) 化学结构:类固醇类激素 1. 特点:A. 21碳B. 一双键 △4一羟基 C21二酮基 C3,C202. 糖皮质激素与盐皮质激素的结构特点 图16-8

  29. 组织学位置 (肾上腺皮质) 球状带 束状带 网状带 分泌的激素 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性激素 (脱氢表雄酮)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 • 对代谢的作用 调节水盐代谢 调节糖、脂、 • 蛋白质代谢 • 肾上腺雄激素

  30. (二)生物合成1. 原料:胆固醇 血中摄取 乙酰辅酶A合成 2. 场所及酶: 肾上腺皮质细胞20α羟化酶(需NADPH,CycP450,加单氧酶系) 3、合成过程及特点:(1)过程

  31. 1 *2 *3 11 17 11 18 图16-8

  32. (三) 分泌与运输 (1) 分泌量与血中浓度(2) 分泌的特点(脉冲,昼夜节律,体位)(3) 运输(CBG) (四) 灭活及排泄(1)灭活场所: 肝脏 (2)灭活主要反应: 加氢, 与GA结合 尿排

  33. 17羟类固醇(17-OHCS ) :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 • 17位上仍保持有二羟丙酮 • THF,THE和游离皮质醇 • 24hr尿中含量反映了糖皮质激素分泌正常与否。

  34. 17酮类固醇(17-KS): • 代谢产物 皮质醇 (少数) • 雄性激素(主要) • 17位上侧链断裂而转变为酮基 • 24hr尿中含量反映了 糖皮质激素 • 雄激素 肾上腺分泌 • 性腺分泌

  35. 糖代谢 蛋白质 代谢 脂代谢 外周组织 肝 血液 血糖利用糖异生 血糖 糖原合成 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 血氨基酸 蛋白质分解 (紫纹) 脂肪动员脂肪合成 血FFA “向心性肥胖” (五) 对代谢的作用 表16-7

  36. (六)糖皮质激素激素分泌的调节 激素治疗后停药的原则 下丘脑 CRH 垂体 ACTH 肾上腺皮质 糖皮质激素 靶细胞 - + - - + -

  37. 六、垂体激素 垂体激素的特点: 1.共有9种激素 2.化学本质为肽、蛋白质、糖蛋白 3.分子结构相似,有交叉免疫反应,交叉 生理功能ACTH GH ADH MSH PL OX

  38. 表16-7

  39. 4.可来源一个共同的前体,经剪切而成不同 的激素, e.g. ACTH、MSH、内啡肽、脑啡肽 来源于鸦片皮质原

  40. 七、下丘脑激素 1. 化学本质:多肽 2. 分泌二类激素 释放激素 (releasing hormones,RH) 释放抑制激素 (releasing inhibiting hormones, RIH)

  41. 图16-19

  42. 八、心钠素和内皮素   (合成部位,作用) 心钠素 心:心房细胞合成分泌的多肽 钠:排钠、利尿 拮抗 受体:膜受体- cGMP 内皮素 内皮: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多肽 作用:强烈的缩血管作用(max) (高血压机制) 受体跨膜受体- G蛋白

  43. 基因 肥胖基因 (ob基因) 蛋白质 瘦蛋白 本质:激素 分泌:体内白色脂肪组织细胞 作用:调节机体脂肪恒定 --减少进食、增加能量消耗 检测:RIA、ELISA 结果:肥胖人>正常人 (瘦蛋白拮抗) 九、瘦蛋白(lepti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