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4

少年 儿童政治社会化规律和影响路径

少年 儿童政治社会化规律和影响路径. 吴 庆 微博:吴庆青少年工作观点(新浪 ). 前面的话. 团队干部的情、理、行. 把握理论的重要性. 陆昊书记推荐给团干部的四步工作法: 1 、一是先找寻基本理论,深入研究基本理论,抓住本质和关键环节。 2 、二是要认真总结团内工作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国际经验,说到底是要有历史感和国际眼光。 3 、三是要把握现实突出问题,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4 、最后找出措施,务求落到实处,解决问题. 关注党团队一体化的问题. 政党发展 政党与青年,政党与青年组织 政党与少年儿童,政党与少年儿童组织.

Download Presentation

少年 儿童政治社会化规律和影响路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规律和影响路径 吴 庆 微博:吴庆青少年工作观点(新浪)

  2. 前面的话 • 团队干部的情、理、行

  3. 把握理论的重要性 • 陆昊书记推荐给团干部的四步工作法: • 1、一是先找寻基本理论,深入研究基本理论,抓住本质和关键环节。 • 2、二是要认真总结团内工作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国际经验,说到底是要有历史感和国际眼光。 • 3、三是要把握现实突出问题,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 4、最后找出措施,务求落到实处,解决问题

  4. 关注党团队一体化的问题 • 政党发展 • 政党与青年,政党与青年组织 • 政党与少年儿童,政党与少年儿童组织

  5. 一、该问题的学术边界及理论背景

  6. 1、政治

  7. 中国先秦诸子使用过“政治”一词《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中国先秦诸子使用过“政治”一词《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 《周礼·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 “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

  8. 孙中山认为 “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的中国非常具有影响力。

  9. 国家公权力的一种利益分配 政治争权夺利

  10. 注重少先队组织给予孩子的权力和利益的影响

  11. 孩子的政党观

  12. 2、少年儿童与政治 政治学家的描述

  13. 柏拉图 • 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14. 柏拉图《理想国》认为青少年是未来的接班人,现在的长者要起到“保护者”,青少年人是“护卫者”(指受保护的人)。成年人最主要的任务是给予他们创造好的环境,使他们体会真正的爱,体会优美、理智、幽雅和协调,这是成为合格公民的首要前提。柏拉图《理想国》认为青少年是未来的接班人,现在的长者要起到“保护者”,青少年人是“护卫者”(指受保护的人)。成年人最主要的任务是给予他们创造好的环境,使他们体会真正的爱,体会优美、理智、幽雅和协调,这是成为合格公民的首要前提。

  15. 诗人要在诗篇里培植良好品格的形象,艺人在绘画或雕刻作品、建筑或任何艺术作品里不要描绘邪恶、放荡、卑鄙、龌龊的形象。哪个艺人若不肯服从这一点,就不让他在我们中间存在下去,否则我们的护卫者从小就接触罪恶的形象,耳濡目染,有如牛羊卧毒草中嘴嚼反刍,近墨者黑,不知不觉间心灵上便铸成大错了。诗人要在诗篇里培植良好品格的形象,艺人在绘画或雕刻作品、建筑或任何艺术作品里不要描绘邪恶、放荡、卑鄙、龌龊的形象。哪个艺人若不肯服从这一点,就不让他在我们中间存在下去,否则我们的护卫者从小就接触罪恶的形象,耳濡目染,有如牛羊卧毒草中嘴嚼反刍,近墨者黑,不知不觉间心灵上便铸成大错了。

  16.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年轻人要克己自制,要培养年轻人尽其天职,可以通过音乐绘画等引导青少年努力追求幽雅和协调。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年轻人要克己自制,要培养年轻人尽其天职,可以通过音乐绘画等引导青少年努力追求幽雅和协调。

  17. 柏拉图同时认为要给青年人创造各种环境,使其接受各种考验,更快地成熟起来。他认为,我们必须寻找坚持原则孜孜不倦为他们所认为的国家利益服务的那些护卫者。我们必须从他们幼年时起,就考察他们,要他们做工作,在工作中考察他们。…再者,劳筋骨、苦心志,见贤思齐,我们也要在这些方面注意考察他们。…让我们再进行第三种反欺骗诱惑的考察,看他们是否经得起。柏拉图同时认为要给青年人创造各种环境,使其接受各种考验,更快地成熟起来。他认为,我们必须寻找坚持原则孜孜不倦为他们所认为的国家利益服务的那些护卫者。我们必须从他们幼年时起,就考察他们,要他们做工作,在工作中考察他们。…再者,劳筋骨、苦心志,见贤思齐,我们也要在这些方面注意考察他们。…让我们再进行第三种反欺骗诱惑的考察,看他们是否经得起。

  18. 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结构形式直接决定了年轻人的心灵和性格。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政制就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人们性格。他认为政治制度是不是从木头里或石头里产生出来的,政治制度是从城邦公民的习惯里产生出来的;习惯的倾向决定其它一切的方向。制度正是由习惯产生,不能是由别的产生的。荣誉政体中青少年爱掌权、爱荣誉;寡头政体中的青少年贪婪、爱钱财;民主政体中青少年爱平等、爱自由;独裁政体中青年蛮横、无秩序。青少年的性格与政体紧密相关。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结构形式直接决定了年轻人的心灵和性格。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政制就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人们性格。他认为政治制度是不是从木头里或石头里产生出来的,政治制度是从城邦公民的习惯里产生出来的;习惯的倾向决定其它一切的方向。制度正是由习惯产生,不能是由别的产生的。荣誉政体中青少年爱掌权、爱荣誉;寡头政体中的青少年贪婪、爱钱财;民主政体中青少年爱平等、爱自由;独裁政体中青年蛮横、无秩序。青少年的性格与政体紧密相关。

  19.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20.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所以青少年只不过是年轻的“政治动物”。在亚氏看来,青少年是一个不成熟的阶段,这种不成熟主要表现在青少年还不具备成年人的美德,青少年期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教育使其习得作为一个良好公民应该具有的品质和能力。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所以青少年只不过是年轻的“政治动物”。在亚氏看来,青少年是一个不成熟的阶段,这种不成熟主要表现在青少年还不具备成年人的美德,青少年期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教育使其习得作为一个良好公民应该具有的品质和能力。

  21. “青少年们都不会妄自认为才得胜于前辈而不甘受人治理;他们如果明知自己到达适当的年岁就要接替统治的职司就更加不必怨望了。”“青少年们都不会妄自认为才得胜于前辈而不甘受人治理;他们如果明知自己到达适当的年岁就要接替统治的职司就更加不必怨望了。” • “…要明白主政的良规,必先学习服从的道理”

  22. 青少年人接受教育的重点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体格教育、行为教育和哲学教学是青少年人重点需要接受教育的领域。青少年人接受教育的重点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体格教育、行为教育和哲学教学是青少年人重点需要接受教育的领域。

  23. 于是,我们的结论应该是:首先是注意儿童的身体,挨次而留心他们的情欲境界,然后才及于他们的灵魂。亚氏认为,教育程序基于人类生理“自然阶梯”(一)婚姻和育儿以健康和天赋为主,重视体格教育;(二)儿童和青少年,以情欲和习惯为主,重视行为教育;(三)青年至成人以思辩和理性为主,重视哲学教学;协调三者,人人可以具备诸种善德。于是,我们的结论应该是:首先是注意儿童的身体,挨次而留心他们的情欲境界,然后才及于他们的灵魂。亚氏认为,教育程序基于人类生理“自然阶梯”(一)婚姻和育儿以健康和天赋为主,重视体格教育;(二)儿童和青少年,以情欲和习惯为主,重视行为教育;(三)青年至成人以思辩和理性为主,重视哲学教学;协调三者,人人可以具备诸种善德。

  24. 而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说,政治道德和技能技术是青少年期重点要掌握的。而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说,政治道德和技能技术是青少年期重点要掌握的。 • “驱使青少年从事野蛮的活动,而不给予确属必要的教练,他们就一定趋于鄙俗。只要他们培养成一种仅有的品德,以便将来给政治家的措施和决策服役,史实已经证明,他们随后所能发挥的本领实际上远不及曾经受过多方面训练的青少年”

  25. 卢梭 让-雅克·卢梭 (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26. 是卢梭发现了儿童。卢梭刚好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竭力推崇儿童的天性和尊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他说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有儿童的地位,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这个近代教育范畴的强音,是别人很少如此深刻而大胆道出的。是卢梭发现了儿童。卢梭刚好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竭力推崇儿童的天性和尊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他说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有儿童的地位,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这个近代教育范畴的强音,是别人很少如此深刻而大胆道出的。

  27. 卢梭将受教育者的发育分为四个时期。由出生到两岁半为婴儿期,身体软弱,教育应以身体养护为主;再到12岁为儿童期,机体成长,感觉发达,教育应以感觉训练为主;再到15岁为青年期,理性开始发达,教育应以知识教育为主;再到20岁为青春期,已意识到社会关系,而且性欲来临,教育应以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性教育为内容。卢梭将受教育者的发育分为四个时期。由出生到两岁半为婴儿期,身体软弱,教育应以身体养护为主;再到12岁为儿童期,机体成长,感觉发达,教育应以感觉训练为主;再到15岁为青年期,理性开始发达,教育应以知识教育为主;再到20岁为青春期,已意识到社会关系,而且性欲来临,教育应以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性教育为内容。

  28. 卢梭认为要培养有天性的人。在儿童和青年时期,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孩子提供支持和选择的能力。但绝不是用权威去支配孩子。 “你正处在关键的年龄,精神正在向信念开放,内心正在构造着自己的外形和品格,现在你正在对一生道路作出抉择,或善或恶……我把自己的心无保留地向你敞开。我把自己确信无疑的东西如实向你转达;我也如实地向你诉说了我的疑问和我的看法;告诉你使我怀疑和信任的论据。现在,该由你来作出判断。”

  29. “所谓培养天性的人,并不是说,使他变成一个野人,弃之于大森林中,而只是说,他虽然置身于社会的旋涡之中,但既不应该被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应该被他人的舆论牵着鼻子走;他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感觉,除了他自己的理性之外,不受任何权威左右。”“所谓培养天性的人,并不是说,使他变成一个野人,弃之于大森林中,而只是说,他虽然置身于社会的旋涡之中,但既不应该被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应该被他人的舆论牵着鼻子走;他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感觉,除了他自己的理性之外,不受任何权威左右。”

  30. 阿尔蒙德 阿尔蒙德(1911~2002) 美国政治学家。 结构-功能主义的创立者。1911年1月12日生于伊利诺伊州。1938年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系获博士学位,后执教于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并参与各种社会和政治活动。

  31. 他认为:“政治态度的来源很多,它们包括早期社会化经验和后期青年时代的社会化经验,以及作为成人后的社会化经验。”他认为:“政治态度的来源很多,它们包括早期社会化经验和后期青年时代的社会化经验,以及作为成人后的社会化经验。”

  32. 阿尔蒙德更多的是将儿童和青年放在政治社会化的框架中加以研究。阿尔蒙德更多的是将儿童和青年放在政治社会化的框架中加以研究。

  33. 暗示和间接的社会化指的是非政治态度的传递,而这类非政治态度也影响着人们对政治体系中这些角色和对象的态度。这种社会化可能以某种特殊的力量在人们早年的经历中就发生。暗示和间接的社会化指的是非政治态度的传递,而这类非政治态度也影响着人们对政治体系中这些角色和对象的态度。这种社会化可能以某种特殊的力量在人们早年的经历中就发生。

  34. 例如,儿童可能获得某种一般的与人为善或与人为敌的态度。这种获得的态度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影响他们对政治领导人或其它公民所持的态度。或者,儿童早年参与家庭决策,而不是严格遵循家长的决定,可能间接地形成参与这种类型的社会活动(包括政治活动)的倾向,以及形成这种评价这类参与的倾向。例如,儿童可能获得某种一般的与人为善或与人为敌的态度。这种获得的态度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影响他们对政治领导人或其它公民所持的态度。或者,儿童早年参与家庭决策,而不是严格遵循家长的决定,可能间接地形成参与这种类型的社会活动(包括政治活动)的倾向,以及形成这种评价这类参与的倾向。

  35. 李普塞特 • 1922年3月18日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任教,主攻政治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公共舆论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学研究,担任过美国政治学主席、社会学研究学会主席。《政治人》一书是李普塞特的代表作之一,出版后引起学术界的巨大轰动,从而也奠定了李普塞特在美国乃至世界理论界的学术地位,该书还被评为美国普利策奖。

  36. 李普塞特认为青少年的政治立场是随具体的历史环境变化的。李普塞特认为青少年的政治立场是随具体的历史环境变化的。

  37. 要理解支撑中等年龄组在任何特定社会中控制政治生活之态度的基本价值,必须回过头来考察他们年轻时所经历的政治气候和政治问题。李普塞特进而指出:这种对晚青春期特殊政治环境的强调,实际上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心理学关注的社会学对应…青少年的政治立场是随具体的历史环境变化的。要理解支撑中等年龄组在任何特定社会中控制政治生活之态度的基本价值,必须回过头来考察他们年轻时所经历的政治气候和政治问题。李普塞特进而指出:这种对晚青春期特殊政治环境的强调,实际上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心理学关注的社会学对应…青少年的政治立场是随具体的历史环境变化的。

  38. 少先队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客观存在

  39. 3、政治文化 • 政治文化: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政治的态度特别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

  40. 民国 • 毛泽东 • 党团队的形象

  41. 政治文化与政治结构的互动 • 政治文化影响着政治体系中每一个政治角色的行动。同时,由现存的政治结构所造成的机会和压力也影响着政治文化。当人们边学习边行动并通过行动来学习时,文化和结构,态度和行为之间就不断地发生相互作用。

  42. 研究任何一种具体的政治体系都应该扼要地勾画出一辐其政治文化的最基本的轮廓的图画,同时也应该相应地勾画出一幅其结构和功能的图画。研究任何一种具体的政治体系都应该扼要地勾画出一辐其政治文化的最基本的轮廓的图画,同时也应该相应地勾画出一幅其结构和功能的图画。

  43. 政治文化与民意 • 政治文化是关于政府和政治法人基本、普遍的情感;而民意则相反,是针对领袖和特定政策的的观点。政治文化寻求的是合法性基础,维持一个政治的基本态度,民意则追求对当前问题的反应。

  44. 政治文化的构成 • 我们可以把个人对政治对象的态度区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认识的,感情的和评价的。

  45. 政治认识和政治知识 • 一个人对于政治体系的运转,对其领导人物和现行政策问题可能具有比较准确的知识,这种知识就是有关整个体系的个人倾向性的认识部分。认识的态度常常在稍后的年代中,在人生的青少年和成年时候形成,要求一个人形成比较复杂的智力结构,只有这样一来才能使有关复杂现象的认识发生作用。

  46. 政治情感 • 对政治体系的亲近和反感,就是感情部分。感情倾向常常在人生早期形成,并且在面临新的经历时表现出相当大的持久力。

  47. 政治评价 • 最后,某个人也可能对某个政治体系作出道义上评价。他自己的民主标准可能会使他得出这个政治体系不能有效地对政治要求作出反应的评价;或者,他自己的道德标准使他谴责贪污现象。

  48. 一个评价结构的发展往往涉及感情和认识性两种成分,儿童作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他们的感情反应为指导的,而成人则把他得到的情况同一套比较多样的价值观和情感联系在一起,以达到他们的评价高度。一个评价结构的发展往往涉及感情和认识性两种成分,儿童作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他们的感情反应为指导的,而成人则把他得到的情况同一套比较多样的价值观和情感联系在一起,以达到他们的评价高度。

  49. 政治倾向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是政治认识可能受到政治感情的影响,也可能影响到政治感情。然而,尽管三个部分相互影响,它们可能都会分别受到个人政治态度形成过程的影响。政治倾向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是政治认识可能受到政治感情的影响,也可能影响到政治感情。然而,尽管三个部分相互影响,它们可能都会分别受到个人政治态度形成过程的影响。

  50. 例如,某些研究表明,早期童年时的经历,在其它不变的条件下,对以后的政治感情和政治责任感有较大的影响。但这些经历在成年人对政治体系的认识和评价影响却较小,因为成年人对政治体系的认识和评价都是随着他们的不断学习而迅速变化的。例如,某些研究表明,早期童年时的经历,在其它不变的条件下,对以后的政治感情和政治责任感有较大的影响。但这些经历在成年人对政治体系的认识和评价影响却较小,因为成年人对政治体系的认识和评价都是随着他们的不断学习而迅速变化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