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李振华 lizhenhua1983@gmail

云 计算、数据中心与虚拟化. 李振华 lizhenhua1983@gmail.com. 提纲. 忽如一夜春风来,全球遍地 云计算. EC2 , S3, SQS, RDS. Azure , Office365. CloudServers, OpenStack. GFS, BigTable , MapReduce. 蓝云 , 智慧地球. iCloud , iTunes. 第一个商业系统: 2006 年 3 月, Amazon EC2 ( Elastic Compute Cloud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李振华 lizhenhua1983@gmail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虚拟化 李振华 lizhenhua1983@gmail.com

  2. 提纲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全球遍地云计算 • EC2, S3, SQS, RDS • Azure, • Office365 • CloudServers, • OpenStack • GFS, BigTable, MapReduce 蓝云, 智慧地球 • iCloud, • iTunes 第一个商业系统:2006年3月,Amazon EC2 (Elastic Compute Cloud) 第一次正式命名:2006年8月,Google 101教学项目

  4. 云计算渗透到各行各业、各种应用 云计算 云存储 云数据库 (大数据)

  5. 续上 云视频 云游戏 云安全 云商务 云物联

  6. 云计算的三个不同层面 • IaaS 偏重硬件 • PaaS 偏重平台 • SaaS 偏重服务

  7. 云计算其实老早就有了……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 计算机老贵了,只能大家合着用一台 1961年,MIT开发出CTSS (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可谓最早的“云计算”系统 1973年,Ken Thompson和Dennis Ritchie开发出UNIX,也是为分时计算系统服务的

  8. 那么为什么没有流行、后来成了个人电脑(PC)的时代?那么为什么没有流行、后来成了个人电脑(PC)的时代? 因为多媒体应用成为主流, 但是网速不给力啊! 个人电脑上场:

  9. Internet骨干网带宽以及用户接入带宽不断提升 • 15年前,Modem,56 Kbps • 10年前,ADSL,200 Kbps • 5年前,ADSL+,1-4 Mbps • 现在,十二五规划,中国电信“光纤入户”计划投资6000亿人民币,实现10-100 Mbps

  10. 带宽足够了,还差一个契机! 2004年,Amazon网站估计其业务量会面临一个“暴增”,于是IT部门买进大量服务器 然而,这个“暴增”出现之后又很快回潮,于是多出了很多很多的空闲服务器 用不掉就租!

  11. 租有租的问题 :你们家服务器很好、但太贵!我只需要一台普通配置的就行了。 :你们家服务器太烂!我需要一台超强配置的。 :我时而需要一台普通配置的,时而需要一台超强配置的…… 我们都不是网络专家,不会自己组网、调度。

  12. 面对高度复杂的用户需求,怎么办? 构建虚拟化的数据中心!  资源池 1、一台物理机变多台虚拟机 2、多台物理机变一台虚拟机 3、虚拟机配置可动态调整 数据中心

  13. 于是,Amazon EC2横空出世! EC2 云计算从EC2开始!

  14. 数据中心 用一组路由器/交换机把一堆服务器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联通的网络、提供/对外出租一套统一的服务。 数据中心老早就有了,但 “云”是虚拟化的数据中心!

  15. 虚拟化:一个简单的比喻 一个公司有很多资产(土地、厂房、设备、桌椅、等等),也有很多人,如何把资产合理分配给每个人(衡量其贡献)? 当然不行! 咱们把资产虚拟化成股票!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拆厂房、 卸桌椅分?

  16. 虚拟化:资源的统一调度 把所有的硬件设备抽象成“虚拟机”: * 对于提供方来说——便于即时配置、统一调度; * 对于用户来说——便于自适应扩展、按需付费。 服务器虚拟化 桌面虚拟化

  17. 虚拟化:两个身边的实例 建设银行采用Citrix桌面虚拟化产品XenDesktop替换所有员工电脑 “爱奇艺”视频网采用Vmware+ vSphere进行服务器虚拟化

  18. Dropbox:一个综合实例 • 近年来云存储服务快速流行 • Google、微软、苹果、百度、…… • 真正胜出的是一个小公司——Dropbox • Dropbox拥有超过1亿用户、日均存储/更新10亿个文件 • 创始人Drew Houston • 1983年生于美国 • 14岁开始编程 • 在MIT读大学时由于经常忘带U盘、跑回实验室拷文件 • 觉得太麻烦! • 于是休学创办Dropbox • 多地点、多系统、多平台同步存储文件

  19. Dropbox:如何脱颖而出? 在强手如云的云存储领域,小小的Dropbox何以如此流行、稳居第一? 策略上:租用Amazon S3存放文件内容,便于廉价、简单、快速地扩展 商业上:不花钱市场推广、不做广告,利用95%的免费用户进行“病毒式营销”、赚剩下5%的付费用户钱 技术上:文件差分同步 + 同步前数据压缩  非常节流!

  20. Dropbox系统架构 自建“Dropbox云”:存放核心用户信息和文件索引信息,仅使用数百台商品化服务器

  21. QQ旋风:一个本土实例 流行的视频下载速度很高,但问题是那些不流行视频,特别是P2P方式的(BT、电驴、磁链) QQ旋风的功能和迅雷类似,主要用来下载视频 不仅下载巨慢、很不稳定,就连能不能下完都成问题…… 云下载,又称离线下载 普通下载 云下载

  22. 云下载的解决方案 • 构造一个集中的云为用户所复用 • 用户提交完下载请求即可离线 • 云下载完成即告知用户 • 云保证用户高速下载且一定成功 Cloud High data rate !

  23. 云下载的广告视频

  24. 云下载的系统实现 • 663台服务器、73 Gbps带宽 (2011年)

  25. QQ旋风:云转码 • 移动设备数量庞大、远超PC • 互联网视频多为面向PC - 格式单一、解析度高、尺寸大 • 给移动设备带来的问题 - 无法支付视频流量(GPRS/3G/4G) - 视频太大没空间保存 - 强迫本地转码以适应屏幕 - CPU和电池都不够解码大视频

  26. 云转码的基本原理 • 移动用户仅提交视频链接和转码需求 • 云代替用户去互联网下载并按需转码 • 云保证高速传送给移动用户 • 只有一个原则:最小化移动用户的资源消耗!

  27. 云转码的广告视频

  28. 云计算四大优势 易扩展、自适应! 按需付费,用多少资源花多少钱! 让创业者把心思放在内容和商业模式上,无需担心技术架构! 成为它们坚实可靠的后台!

  29. 结束语 云计算还处在起步阶段, 核心技术都在美国企业, 国内技术前景大大地有!

  30. 附1:课件相关论文 • Above the Clouds: A Berkeley View of Cloud Computing - Berkeley TechReport’09 • MapReduce: Simplified Data Processing on Large Clusters - OSDI’04 • A Scalable, Commodity Data Cen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 SIGCOMM’08

  31. 附2:课后阅读论文 • Xenand the Art of Virtualization - SOSP’03 • Dynamo: Amazon’s Highly Available Key-value Store - SOSP’07 • Cloud Computing and Emerging IT Platforms: Vision, Hype, and Reality for Delivering Computing as the 5th Utility -《Computer Communications》’09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