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7

LLDPE 产业链分析及行业制造工业发展

LLDPE 产业链分析及行业制造工业发展.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高春雨.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 ) LLDPE 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的性质. 组成原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硫、氮、氧。通常碳的含量占 83 ~ 87 %,氢含量占 11 ~ 14 %,两者合计达 96 ~ 99 %,其余的硫、氮、氧及微量元素总共不过 1 ~ 4 %。但是,有的原油例如墨西哥原油仅硫含量就高达 3.6 ~ 5.3 %。大多数原油含氮量甚少,约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也有个别原油如阿尔及利牙原油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原油含氮量可达 1.4 ~ 2.2 %左右。.

major
Download Presentation

LLDPE 产业链分析及行业制造工业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LLDPE产业链分析及行业制造工业发展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高春雨

  2. 主要内容

  3. 主要内容

  4.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的性质 组成原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硫、氮、氧。通常碳的含量占83~87%,氢含量占11~14%,两者合计达96~99%,其余的硫、氮、氧及微量元素总共不过1~4%。但是,有的原油例如墨西哥原油仅硫含量就高达3.6~5.3%。大多数原油含氮量甚少,约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也有个别原油如阿尔及利牙原油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原油含氮量可达1.4~2.2%左右。

  5.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的分类 ①按原油的比重分类   轻质原油 比重< 0.830    中质原油 比重 0.830~0.904    重质原油 比重 0.904~0.966    特重质原油比重> 0.966  ②按原油的含硫量分类   低硫原油 含硫< 0.5%   含硫原油 含硫 0.5~2.0%   高硫原油 含硫>2.0%

  6.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的分类 ③按含蜡量分类 低蜡原油 含蜡 0.5~2.5%   中蜡原油 含蜡 2.5~10% 高蜡原油 含蜡 >10% ④按含胶量分类 低胶原油 原油中硅胶胶质含量不超过5% 含胶原油 原油中硅胶胶质含量在5~15% 多胶原油 原油中硅胶胶质含量在15%以上

  7.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的用途 (1)燃料 主要品种包括汽油、煤油、柴油、以及锅炉燃料油。 (2)润滑油和润滑脂 被用来减少机件之间的摩擦,保护机件,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并节省动力。 (3)蜡、沥青和原油焦 是从生产燃料和润滑油时的副产品进一步加工得来的,其产量约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几。 (4)原油化工产品 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的基本原料或中间体。有的原油化工产品直接可以使用。

  8.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我国原油的特点

  9.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全球原油供应 近年来前苏联、中东、非洲和北美地区的石油产量增长较快,尤其是前苏联地区。虽然前苏联增产潜力不及中东和非洲地区,但由于中东和非洲主要产油国都属于垄断组织OPEC且国内政局不稳,产量经常受到影响。而北美近年来的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加拿大油砂油和美国页岩油产量的稳步增长。

  10.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未来全球原油产量预测 未来供应增量的一半以上将来自OPEC国家,非OPEC国家仅占44%。 OPEC主要为:沙特、伊拉克、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 非OPEC主要增产国主要是美国(页岩油)、加拿大(油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巴西(深水油田);由于后备储量不足,欧洲地区的石油产量将继续下降,亚太地区将进入下降阶段。

  11.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全球原油消费 近年亚太、中东消费量增长较快,其中尤以亚太增长最快。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近60%,中东占20%以上。北美和欧洲的石油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31%和21%分别下降到2011年的26%和17%。 北美、欧洲和亚太合计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76%,其他地区的消费量占比均低于10%,合计仅为24%。

  12.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全球原油消费预测 未来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石油需求增长缓慢,而亚太、中东和拉美地区将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2011-2020年间增量分别占世界总增量的58%、15%和14%;到2020年亚太、中东和拉美地区的石油需求量将分别达到3400万桶/日、800万桶/日和700万桶/日,占全球总需求的比例将分别达到34%、10%和8%左右,合计占世界石油需求的一半以上。

  13.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全球原油贸易流向 亚太从世界四大原油出口地区的原油进口量都在稳步快速增长。 美国石油消费量下滑,且国内致密油的生产获得突破,除了从加拿大和前苏联进口的原油保持增长外,从其他地区的进口量都在减少。 西欧地区原油进口全面下滑。

  14.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中国原油的供需状况 自2003年以来,中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近10年的消费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40%以上,成为世界上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相比石油消费量,中国的石油产量增长缓慢,东部大油田已进入减产或稳产阶段,西部和海上油田又难以形成大规模接替,导致产量和需求量之间的缺口逐年拉大,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2009年越过50%的警戒线,2011年达到56.5%。

  15.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进口原油 近年中国的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增大,因此原油进口量随之快速增长,2012年达到2.71亿吨,2007-2012年间年均增幅达10.7%。 2003年前中国石化的原油进口量即为全国的原油进口量,2003年后中国石油也开始进口原油,且增长较快。 中国进口原油主要以高硫、重质油为主,轻质油进口数量相对较少。

  16.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未来中国原油消费预测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下,2020年前我国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但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2015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6亿吨左右,2020年达到7亿吨左右,2011-2020年间年均增长4.6%。

  17.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天然气的来源和分类 按矿藏特点的不同可将天然气分为气井气(gas well gas)、凝析井气(condensate gas)和油田气(oil field gas)。前两者合称非伴生气(unassociated gas),后者也称为油田伴生气(associated gas)。

  18.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天然气的来源和分类 气井气:即纯气田天然气,气藏中的天然气以气相存在,通过气井开采出来,其中甲烷含量高。 凝析井气:即凝析气田天然气,气藏中天然气以气体状态存在,是具有高含量可回收烃液的气田气,其凝析液主要为凝析油,其次可能还有部分被凝析的水,这类气田的井口流出物除含有甲烷、乙烷外,还含有一定量的丙烷、丁烷及C5+以上的烃类。

  19.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天然气的来源和分类 油田气:即油田伴生气,它是伴随原油共生,是在油藏中与原油呈相平衡接触的气体,包括游离气(气层气)和溶解在原油中的溶解气,从组成上亦认为属于湿气。在油井开采情况中,借助气层气来保持井压,而溶解气则伴随原油采出。 页岩气: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

  20.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天然气在化工中的用途 天然气是制造氮肥的最佳原料,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污染少等特点。天然气占氮肥生产原料的比重,世界平均为80%左右。 天然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的C2以上的组分,如乙烷、丙烷、丁烷等产品,这些都是制造乙烯的优质原料。

  21.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世界天然气资源 世界天然气资源丰富,其中常规天然气资源量443.4万亿立方米。到2010年底,世界累计采出天然气65.9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88.2万亿立方米,储采比达59。待发现储量约189.2万亿立方米。

  22.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世界天然气产量 世界天然气产量主要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伊朗和卡塔尔等国,这5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9%。 天然气产量增长最快的是中东地区,年均增长8.3%;其次是亚太地区,年均增长6.0%

  23.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世界天然气消费 天然气年消费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伊朗和中国等。这四个国家的消费量占世界42.4%。 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是中东地区,年均增长7.0%;其次是亚太地区,年均增长6.9%。

  24.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天然气的地位 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费比例不断增长。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仅为3.5%,到1980年已上升到18.5%,到2010年,该比例已达到23.8%。

  25.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中国天然气的市场 201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1025.3亿立方米,表观消费量1307亿立方米,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5.0%。 我国天然气生产中,三大石油公司产量占重要比例。

  26.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中国天然气的市场 自2006年开始进口天然气,进口量逐年快速增长。2006年进口量仅为9.5亿立方米,到2011年进口量已达316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长90.3% ,其中进口LNG188亿立方米(1343万吨),进口管道天然气128亿立方米。

  27.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中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中国天然气进口来源发生较大变化,一是进口从进口LNG为主转变为进口管道天然气为主,二是进口来源国从中东和澳大利亚转变为中亚,2012年来自土库曼斯坦的进口量约占40%,其次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均是我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地。

  28.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中国天然气预测 201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约1850亿立方米,需求量约2600亿立方米;202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约2600亿立方米,需求量约3400亿立方米。 我国天然气需求缺口将从目前的300亿立方米增加到2020年则将达到800亿立方米左右。

  29.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海外轻烃资源状况 海外油气田轻烃资源指天然气液及凝析油资源。天然气液包括液化石油气(丙烷和丁烷)、乙烷和天然气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汽油,不包括来自炼厂的资源。凝析油是指井口产出的,不包括天然气厂产出的凝析油。

  30.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天然气液(NGL) 世界NGL资源主要分布于中东、北美地区,这两个地区的NGL产能占世界60%以上。 预计未来NGL产能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地区。 到2020年,世界NGL产能将达到4.82亿吨/年,中东地区产能将达到1.97亿吨/年,占世界比例也将上升到40.9%。产能增长主要来自沙特和卡塔尔,其中沙特产能将达1.05亿吨/年,卡塔尔产能将达4200万吨/年。

  31.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凝析油 世界凝析油资源主要分布仍是以中东为主,非洲和俄罗斯中亚地区也较为丰富。这三个地区的凝析油产能占世界66.7%。 预计未来凝析油产能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俄罗斯。 2020年,世界凝析油产能将达到4.51亿吨/年,产量增长仍主要来自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伊朗和沙特。

  32.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脱盐脱水 常压馏分:汽油(石脑油)、煤油、柴油 石脑油作为催化重整、蒸汽裂解原料 常压蒸馏 原油 减压馏分:VGO 润滑油基础油、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的原料 减压蒸馏 AR 焦化、减粘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转化、溶剂脱沥青、气化的原料 VR

  33.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 油品精制 • 二次加工、化学-物理加工 • 脱硫氮、提高辛烷值和十六烷值 • 生产清洁油品调和组分 • 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生产 • 二次加工、化学加工 • 轻烃异构化,提高汽油前端组分的辛烷值 • C4烷基化,生产高辛烷值的汽油调和组分-理想组分 • 醚化-高ON的含氧化合物,环境污染?美国加州 • 烯烃叠合-烯烃,但是汽油标准对烯烃含量有限制

  34.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 化工原料生产 • 二次加工、化学加工 • 催化重整-苯、甲苯、二甲苯 • 催化裂解、蒸汽裂解-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 • 润滑油生产 • 二次加工、物理加工、化学加工

  35.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产品的分类和用途 汽油 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30-205°C,密度为0.70-0.78克/ml,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标记为辛烷值90、93、97或更高。标号逾大,性能逾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剂(如MTBE--邻甲苯酚)以改善使用和储存性能。受环保要求,今后将限制芳烃和铅的含量。

  36.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产品的分类和用途 喷气燃料 主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沸点范围为60-280℃或150~315℃(俗称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C不出现固体结晶。 煤油 沸点范围为180-310℃ 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产量不大。

  37.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产品的分类和用途 柴油 沸点范围有180-370℃和350-410℃两类。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前者称为轻柴油,后者称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点分级,如10、0、-10、-20等,表示适用的环境温度。 柴油广泛用于使用柴油内燃机的车辆(包含火车)、船舰以及柴油锅炉。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

  38.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产品的分类和用途 燃料油 用作锅炉、轮船及工业炉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区分不同牌号。 石油溶剂 指石油醚、190#、200#溶剂油。其中石油醚分30-60度、60-90度、90-120度三种,溶剂油以油品的干点为牌号,分别用于香精、油脂、油漆行业、试剂、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或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

  39.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产品的分类和用途 润滑油 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作用。产量最大的是内燃机油(占40%),其余为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压缩机油、导热油,合计占40%。商品润滑油按粘度分级,负荷大,速度低的机械用高粘度油,反之用低粘度油。炼油装置生产的是采取各种精制工艺制成的基础油,再加多种添加剂,因此具有专用功能,附加产值高。

  40.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产品的分类和用途 润滑脂 是润滑剂加稠化剂制成的固体或半流体,用于不宜使用润滑油的轴承、齿轮部位。常见的钙基和锂基两种,钙基脂俗称黄油,用量最大,用途最广,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的设备润滑,锂基脂适用于使用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

  41.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产品的分类和用途 石蜡油 包括石蜡(占总消耗量的10%)、地蜡、石油脂等,按用途可分为工业级、化装级和食品级三档。石蜡主要做包装材料、化妆品原料及蜡制品,也可做为化工原料产脂肪酸(肥皂原料)。 石油沥青 主要供道路、建筑用。 石油焦 用于冶金(钢、铝)、化工(电石)行业做电极。

  42.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原油产品的分类和用途 液化气 炼厂气的轻质烃类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可凝成液体状态,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石脑油 一部分石油轻馏分的泛称。因用途不同有各种不同的馏程。我国规定馏程自初镏点至220℃左右。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作为生产芳烃的重整原料,采用70-145℃馏分,称轻石脑油;当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时,采用70-180℃馏分,称重石脑油。

  43.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乙烯 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 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44.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点 燃 乙烯的化学性质 (1) 易燃:点燃纯净的乙烯,它能在空气里燃烧,有明亮的火焰,同时产生黑烟。 (2) 易氧化:常温下即易被氧化剂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 此反应可用于鉴别乙烯和甲烷。

  45.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乙烯的化学性质 (3) 加成反应: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常温下使溴水褪色) CH2=CH2+HCl—催化剂、加热→CH3—CH2Cl(制氯乙烷) CH2=CH2+水—催化剂、170℃→CH3CH2OH(制酒精) CH2=CH2+H2—Ni或Pd,加热→CH3CH3 CH2=CH2+Cl2→CH2Cl—CH2Cl

  46.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乙烯的化学性质 (4) 聚合反应:乙烯分子中不饱和的C=C双键中的一个键会断裂,分子里的碳原子能互相形成很长的键且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几万到几十万)的化合物,叫做聚乙烯,它是高分子化合物。

  47.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乙烯的来源 自然界 工业来源 a.酒精脱水 b.来源于乙烷、丙烷及丁烷等轻烃 c.炼厂一体化生产:原料主要包括轻烃、石脑油、抽余油、加氢尾油、轻柴油等 d.甲醇制烯烃

  48.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49.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乙烯装置工艺流程

  50. (一)LLDPE上游市场分析 LLDPE的历史 LLDPE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Union Carbide工业化,它代表了聚乙烯催化剂和工艺技术的重大变革,使聚乙烯的产品范围显著扩大。LLDPE用配位催化剂代替自由基引发剂,以及用较低成本的低压聚合釜替代成本较高的高压反应器。 目前LLDPE的共聚单体主要有丁烯-1、己烯-1和辛烯-1,目前大商所设定的交割产品,主要是基于丁烯-1的共聚产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