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

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 教师进修学校 谢良萍. 二 00 九年九月二十六日. 提问设计的艺术. 提问作为 " 弊病 " 明显地表现于课堂的有. 1.“ 步步为营”的一个个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板书”设计靠近的阶梯。 2.“ 提问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绵延自己讲析的桥梁。 3.“ 随口而至”的问与答没有美感与激发力,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网络。 4. 信口而来的 " 追问 " 在很多的时候窒息着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问的繁杂细碎,成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1. 进行课堂教学 “ 主问题 ” 的设计研究。

makaio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 教师进修学校 谢良萍 二00九年九月二十六日

  2. 提问设计的艺术

  3. 提问作为"弊病"明显地表现于课堂的有 • 1.“步步为营”的一个个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板书”设计靠近的阶梯。 • 2.“提问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绵延自己讲析的桥梁。 • 3.“随口而至”的问与答没有美感与激发力,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网络。 • 4.信口而来的"追问"在很多的时候窒息着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问的繁杂细碎,成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4. 1.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 (1)《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举例说明。(2)《故乡》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怎样一幅图景呢?. 第一,要研究提问设计的丰富内涵

  5. 2.精心设计以组织“比读”“联读”为目的的提问,以整合教学内容。2.精心设计以组织“比读”“联读”为目的的提问,以整合教学内容。 狂人之细布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大怒,及指控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绩师。 (南朝《高僧传(初集)》)(注释:绩师:纺织师加意:特别用心地织恨:不满意,嫌)

  6. 3 设置课堂活动的“话题”或“微型话题”,以组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阅读活动。 (1)朗读《紫藤萝瀑布》全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2)阅读《第一次真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下列问题:①每人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②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

  7. 4.恰切地设计与安排阅读教学中类似于“综合性活动”的“主题”,以开展阅读教学中的“综合性活动”4.恰切地设计与安排阅读教学中类似于“综合性活动”的“主题”,以开展阅读教学中的“综合性活动”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现代生活中的例子,写一篇短小精致的文章,进行课堂交流。(2)在中国古代的小说、戏曲中,诸葛亮的事迹、传说很多,从图书馆或网上搜集有关资料,以"我看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论文。(3)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有关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然后全班出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

  8. 第二,要追求"妙在这一问"的设计境界 “主问题”的设计,应表现出如下鲜明的特点:1.与课文有血肉的联系,能够牵一发而动课文全身。2.适应课文的教学重点,从课文内容、语言、手法、主旨等方面突出其一或其二。3.应生动、巧妙、有趣,适于学生理解与应对,能激发起热烈的课堂学习情绪。

  9. 主问题的设计应表现出如下的重要作用:1.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诗句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2)《香菱学诗》:香菱学诗如痴如醉,请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描写语句,体会这些描写的传神之处。(3)《出师表》: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主问题的设计应表现出如下的重要作用:1.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诗句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2)《香菱学诗》:香菱学诗如痴如醉,请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描写语句,体会这些描写的传神之处。(3)《出师表》: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10. 2.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1)《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的是什么?(2)《回延安》:朗读这首诗,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3)《雨说》:雨说了些什么话?这些话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11. 3.有利于在教学中“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  (1)《孔乙己》提问设计:课文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试找出来分析一下,作者用哄笑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为什么那些人对一个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2)《故乡》提问设计:《故乡》重在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12. 4.有利于课堂教学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1)《皇帝的新装》:复述故事,说一说情节的开端、发展和高潮。(2)《威尼斯商人》:组织一次戏剧活动,排演"法庭审判"这场戏。(3)《陌上桑》:展开想象,增补一些情节,把这首诗改写为一个故事。(4)《雨说》: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300多字的小散文,体会这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4.有利于课堂教学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1)《皇帝的新装》:复述故事,说一说情节的开端、发展和高潮。(2)《威尼斯商人》:组织一次戏剧活动,排演"法庭审判"这场戏。(3)《陌上桑》:展开想象,增补一些情节,把这首诗改写为一个故事。(4)《雨说》: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300多字的小散文,体会这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

  13. 5.有利于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局面的形成。(1)《故乡》: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你能勾画出文中表现"我"的心情变化脉络的语句吗?(2)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问题设计:请同学们按揭示对方错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的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部分,并试用表格将它们表现出来。(3)《曹刿论战》: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5.有利于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局面的形成。(1)《故乡》: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你能勾画出文中表现"我"的心情变化脉络的语句吗?(2)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问题设计:请同学们按揭示对方错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的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部分,并试用表格将它们表现出来。(3)《曹刿论战》: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14. 6.有利于激发、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性学习。(1)《麦琪的礼物》:试从时间、主人公经济条件、夫妇之间的感情等几个方面分析,你觉得小说中的"巧合"可信吗?(2)《安塞腰鼓》:本文大量用排比,包括句子内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举例加以说明,并说说排比对表现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 6.有利于激发、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性学习。(1)《麦琪的礼物》:试从时间、主人公经济条件、夫妇之间的感情等几个方面分析,你觉得小说中的"巧合"可信吗?(2)《安塞腰鼓》:本文大量用排比,包括句子内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举例加以说明,并说说排比对表现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 

  15. "主问题"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大致有如下规律:1.在课文教学的初读阶段,可用一两个"问题"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整体理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往往用最为精粹的"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形成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形成生动活泼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拉出课文教学的明晰线条。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往往用一两个"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主问题"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大致有如下规律:1.在课文教学的初读阶段,可用一两个"问题"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整体理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往往用最为精粹的"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形成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形成生动活泼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拉出课文教学的明晰线条。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往往用一两个"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

  16. 如《风筝》的提问设计:1.课文初读阶段: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请自选角度,说说《风筝》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①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弟弟。②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弟弟"与"我"进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理解。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课文中的"情"表现在哪里?举例说明,每位同学要争取与别人说的不同。如《风筝》的提问设计:1.课文初读阶段: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请自选角度,说说《风筝》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①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弟弟。②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弟弟"与"我"进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理解。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课文中的"情"表现在哪里?举例说明,每位同学要争取与别人说的不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