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放下的幸福

放下的幸福. 聖嚴法師 著. 聖嚴法師簡介. 1930 年生於江蘇南通 1943 年於狼山廣教禪寺出家 1975 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 1989 年創建法鼓山 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 「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 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 什麼是幸福. 幸福 其實來自於自我的「放下」、煩惱的「消融」 而不是任何東西的「獲得」. 真正的幸福 不必依賴任何外在的人事物 也不是來自變化無常的情緒與感覺 而是心的一種清楚、愉快與平靜的狀態. 透視煩惱,進而運用方法化解、對治 煩惱到最後完全放下煩惱,即是追求 幸福的下手處.

mala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放下的幸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放下的幸福 聖嚴法師 著

  2. 聖嚴法師簡介 •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 • 1943年於狼山廣教禪寺出家 • 1975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 • 1989年創建法鼓山 • 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

  3. 什麼是幸福

  4. 幸福 其實來自於自我的「放下」、煩惱的「消融」 而不是任何東西的「獲得」 真正的幸福 不必依賴任何外在的人事物 也不是來自變化無常的情緒與感覺 而是心的一種清楚、愉快與平靜的狀態 透視煩惱,進而運用方法化解、對治煩惱到最後完全放下煩惱,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處

  5. 煩惱與習氣 人都會有煩惱, 當成為習慣後,煩惱的感覺就漸漸不存在 只會留下煩惱的現象,就是習氣

  6. 五大根本煩惱 貪、瞋、癡、慢、疑

  7. 凡是「想要」的超過「需要」時,就是貪 想要貪得的東西常是不能永遠保有的 當擁有以後又開始擔心會失去 貪心的人就像一隻爬在結滿果實的桃樹上的猴子

  8. 以布施對治貪念 以布施對治貪念 當我們能多為別人設想、為他人謀求福利, 往往自己的收穫更多。

  9. 不論金錢或名位都應該把他當成是暫時的擁有,不論金錢或名位都應該把他當成是暫時的擁有, 有也好,沒有也好,都只是一時的因緣而已, 這樣就不會有痛苦煩惱了。

  10. 貪欲、慳吝與清貧

  11. 凡是不能以慈悲心待人,就是瞋。

  12. 化解憤怒 觀念的化解 因果循環 多拜佛、念佛、讀經、打坐

  13. 慈悲 對己慈悲,用智慧處理自己的事, 對人慈悲,設身處地諒解他人。

  14. 凡是事理不明、是非顛倒,就是痴。

  15. 眾生顛倒 以無常為常 以苦為樂 以不清淨為清淨 以非我為我

  16. 危機就是轉機 遇到好事不要沾沾自喜, 壞事也不需要垂頭喪氣。 轉心不轉境

  17. 凡是自以為是,持才傲物,就是慢。

  18. 心存謙恭,樂當配角 謙虛和恭敬,是去除慢心的最佳良方。

  19. 知慚愧才能更上進 常慚愧的好處 一、不敢懈怠、努力精進 二、知所謙虛、尊敬別人、幫助別人 三、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

  20. 慚愧與自卑

  21. 凡是對己沒有把握,對人沒有信心,就是疑。

  22. 用信來除疑 相信因果、相信因緣

  23. 活在當下,認真、踏實而用心的生活 就是最好的修行 也是克服憂慮和疑慮的最好方法

  24. 面對生命中的種種煩惱,如果能夠 將貪欲轉為願心 以慈悲化解瞋心 用轉念突破癡心 以謙虛去除慢心 用信心克服疑心 我們的心便可以自在的放下 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