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 玩 』 出聰明 、 『 玩 』 出健康

『 玩 』 出聰明 、 『 玩 』 出健康. 台北市立 萬芳醫院 復健部職能治療技術長 王淑真 WFOT@wanfang.gov.tw 02-29307930-1612. 『 玩 』 出聰明. 玩的八大功能 一 、 社交能力 二 、 問題解決能力 三 、 語文能力 四 、 創造力 五 、 主動學習能力 六 、 冒險能力 七 、 抗壓與復原 八 、 團隊合作能力. 學習管道的均衡原則. 敎:被動 玩:主動 習(習慣):自動. 『 玩 』 出健康. 夜晚 一夜睡眠 白天 遊戲、休閒、工作

Download Presentation

『 玩 』 出聰明 、 『 玩 』 出健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玩』出聰明、『玩』出健康 •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 復健部職能治療技術長 王淑真 • WFOT@wanfang.gov.tw • 02-29307930-1612

  2. 『玩』出聰明 • 玩的八大功能 一、社交能力 二、問題解決能力 三、語文能力 四、創造力 五、主動學習能力 六、冒險能力 七、抗壓與復原 八、團隊合作能力

  3. 學習管道的均衡原則 • 敎:被動 • 玩:主動 • 習(習慣):自動

  4. 『玩』出健康 • 夜晚 一夜睡眠 • 白天 遊戲、休閒、工作 吃飯、生活自理

  5. 大腦導覽 • 大小 • 形狀 • 顏色 • 質感 • 大腦半球 腦溝sulcus 腦回gurus

  6. 大腦導覽 • 枕葉 視覺處理 • 顳葉 聲音語言理解某些記憶 • 頂葉 動作方向計算物體辨認 • 額葉 思考概念的形成計劃的執行意識總匯

  7. 注意力的功能 • 接收外界刺激 • 對接收的刺激作出分析及認知 • 對同一時間接收的刺激作出排序 • 將全副心力放在其中一項事務上 • 安排順序與做出適當反應

  8. 注意力類型 • 選擇性注意力:注意到主要的刺激上的能力 • 集中性注意力:聚焦在主要的刺激上的能力 • 持續性注意力:7-12歲約20分鐘 10-12歲約25分鐘 12歲以上30分鐘 • 轉換性注意力:從一個活動轉移至另一個活動的能力(堅持) • 分散性注意力:同一時間進行兩種或是多種活動的能力(一心多用)

  9. 臨床上診斷的標準(DSM-IV) • 以下18項症狀中,至少吻合六項以上、持續至少六個月以上、在七歲之前就出現在學校、家中等兩個不同的環境中,並且造成顯著的日常功能障礙。 (1)容易衝動的。 (2)無論做什麼事都容易分心。 (3)有過動或精力過度旺盛傾向。

  10.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一) • 常見的分心症狀行為包括: 1.做事常會忽略細節或粗心大意 2.在遊玩或工作時,注意力常不能持久 3.與人交談時,常心不在焉 4.老師家人交辦的事情,常無法完成 5.凌亂,組織能力差 6.逃避或不喜歡做耗費腦力的事情 7.丟三落四﹑忘東忘西 8.常因外在環境的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9.容易忘記每日常規活動,需大人時常提醒

  11.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二) • 常見的過動症狀行為包括: 1.常常坐立不安 2.上課會坐不住,跑來跑去 3.喜歡爬上爬下 4.人來瘋或玩起來會變得很興奮 5.動個不停,停不下來 6.常常話過多,批評挑別人毛病

  12.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三) • 常見的衝動症狀行為包括: 1.課堂上會搶答 2.玩遊戲時常不耐煩,無法等待 3.常插話,或干擾他人的遊戲

  13. 注意力不足合併過動症的診斷

  14. 職能治療評估 • 感覺動作面向 (一)感覺-感覺訊息處理能力 神經肌肉關節-肌肉張力 動作-動作計畫 (二)認知-注意力廣度 -警醒度:高\適中\低 (三)社會心理-時間管理 -自我概念

  15. (一)感覺訊息處理能力Sensory Profile (Dunn, 1999) • 行為模式( Model Category ) 低註冊者(Poor Registration) 沒有興趣(uninterested) 雙向情感(dull affect) 退縮(withdrawn) 容易疲憊(overly tired) 冷淡(apathetic) 不可自拔(self-absorted)

  16. 感覺-感覺訊息處理能力 • 行為模式( Model Category) 對刺激過度敏感( Sensitivity to Stimuli) 容易分心( Distractible ) 過動( hyperactive)

  17. 感覺-感覺訊息處理能力 • 行為模式(Model Category) 尋求感覺刺激(Sensation seeking) 主動積極(active) 過於專注(continuous engaging ) 慌張忙亂(fidgety) 興奮異常(excitable)

  18. 感覺-感覺訊息處理能力 • 行為模式(Model Category ) 避免感覺刺激(Sensation avoiding) 拒絕改變(resistance to change) 固執或是適應新情境較慢( reliant on rigid ritual )

  19. 警醒度的評估 • 警醒度過高 容易分心 愛說話 音量過大 • 警醒度過低 無精打采 凡事沒有興趣 • 適當警醒度 神采奕奕主動有效率 適當警醒度維持時間與範圍寬窄

  20. (二)警醒度的評估 • 高警醒度:容易分心,很high,多話、很吵。 • 低警醒度:懶洋祥、無精打采、對於遊戲或是人際互動沒興趣 。 • 適當警醒度:有活力、有效率、互動洽當。 • 警醒度的穩定\變化:過寬或過窄。

  21. 促進『玩』的能力 • 多些戶外活動 • 參與團隊遊戲非安親班或是才藝班 • 多些自由玩耍的機會 • 提供適度冒險 • 創造遊戲中學習機會 • 親子一起共玩

  22. 提升注意力 –家庭敎戰手冊 • 家庭作息正常化:充足的睡眠 不能專心的原因 沒睡飽:50.7% 老師上課太枯燥:45.7% 上課內容太難、聽不懂:44.2% 其他:14.9% 不會考:11.3% 太簡單:7.5%

  23. 提升注意力 –家庭敎戰手冊 • 鼓勵孩子參與引發他主動、有趣運動 運動的好處:增加腦細胞連結(個人腦內多巴胺 、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的濃度 ) 團隊合作(人際) 培養品格 強度:因人而異 頻率:每天一小時以上

  24. 提升注意力 –家庭敎戰手冊 • 提供健康的飲食:蔬菜、水果、肉類、油脂、碳水化合物、奶製品 • 製造足夠神經傳導物質 A、乙烯膽鹼:適量脂肪酸( Omega 3、DHA、EPA) \深海魚油、海藻類 B、多巴胺:適量蛋白質(多則躁動少則憂慮) C、血清素:適量醣類

  25. 職能治療 (一)運用感覺統合理論的介入來調節警醒度 -增加警醒度:強度 增加困難或是複雜度 非預期 賦與情感意義 有趣 -降低警醒度:一致性 重複性 熟晰度

  26. 增加警醒度的活動 • 肢體活動 • 增加伸直的動作 • 觸覺活動 • 手中握著物品 • 口腔動作

  27. 降低警醒度的活動 • 關節深壓。 • 本體覺刺激。 • 速度緩慢的活動。 • 增加彎曲的動作。 • 降低房間中的噪音與光線。 • 提供咀嚼、吸吮的口腔動作活動。

  28. 職能治療 (二)促進自我調節警醒度 • 穿戴重力衣(體重的5%-20%,25-35分鐘,增加注意力,縮短完成功課時間,合作度較好,減少過動) • 運動 • 遊戲 • 生活常規的建立 • 做家事

  29. 職能治療 (三)在日常生活中加入感覺餐 (主動性非被動性活動) 跆拳道、 和氣道、 瑜珈、 舞蹈 背背包 、 騎山路、 郊遊、 體操 槓上運動、 跳馬跳箱、 吹樂器 口琴、喇叭、 皮工、 木工、 編織、 藤工、 摺紙、 雞蛋、 前翻、 側翻、 小狗走路、 大熊爬、 青蛙跳、 青蛙踢屁股、 青蛙打腿

  30. 時間管理 • 時刻表\生活清單 • 活動排序 • 計畫活動步驟 • 口與敘述活動順序 • 分配功課

  31. 環境調適 • 座位安排(椅墊、坐大龍球:增加不離座位時間與字體辨識度) • 環境簡化 • 環境結構化(如:按表操課、事先準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