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准确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当代中国新阶段呈现出新特征. ⒈ 实现经济再平衡 过度依赖 出口 拉动制造业的发展,出现 内需与外需 比例失衡 过度依赖 政府投资 拉动投资的增长,出现 私人投资 相对疲软 过度依赖 外商直接投资 ,出现 国际资本收支 结构扭曲 过度依赖东部 沿海地区发展 ,出现全国 区域经济 发展失衡 过度依赖 城市经济的发展 ,出现 城乡发展 失衡. 改革开放初期,城乡收入差距较小,后来逐渐拉大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 一、准确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当代中国新阶段呈现出新特征

  3. ⒈实现经济再平衡 过度依赖出口拉动制造业的发展,出现内需与外需比例失衡 过度依赖政府投资拉动投资的增长,出现私人投资相对疲软 过度依赖外商直接投资,出现国际资本收支结构扭曲 过度依赖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出现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过度依赖城市经济的发展,出现城乡发展失衡

  4. 改革开放初期,城乡收入差距较小,后来逐渐拉大:改革开放初期,城乡收入差距较小,后来逐渐拉大: 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2009年扩大到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则达到12022元

  5. 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 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两地相差 67789元 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

  6. 这一系列失衡造成了一个直接的后果,那就是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国民所得不多,致使对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内需多年启动不了这一系列失衡造成了一个直接的后果,那就是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国民所得不多,致使对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内需多年启动不了

  7. ⒉ 缩小贫富差距 贫富分化首先表现为收入问题,除此以外,它还包括社会资源的分配、社会公共服务的分享以及机会的均等与否 狭义的收入分配指的是工资性收入,广义的收入分配指的是一个人不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取得的货币或非货币收入,包括灰色收入和腐败收入

  8.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的一个调查统计,讲道:目前全国最高收入的10%家庭与最低收入的10%家庭之间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的一个调查统计,讲道:目前全国最高收入的10%家庭与最低收入的10%家庭之间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 清华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在2009年6月召开的政协常委会上,也透露出了一个数据,说:“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

  9. 中国的收入差距不仅体现在富有者和贫穷者之间的悬殊上,而且还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上 世界银行(WBG)前些年出版的《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报告中警告,如果中国任由当前城乡差距和各省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到2020年基尼系数将会上升到4.74,比1999年的4.37高出近0.4

  10. 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可控的范围,有助于保持整个社会的活力和生机。假如差距过大,则不仅使社会的一部分成员不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且还会产生下面两个明显的后果: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可控的范围,有助于保持整个社会的活力和生机。假如差距过大,则不仅使社会的一部分成员不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且还会产生下面两个明显的后果: 一是从经济层面看,由于富人过富和穷人太穷,会出现“富人有钱无处花,穷人有钱不敢花”的情形,从而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长期经济增长乏力;二是从社会层面看,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机会不平等所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会加大低收入群体的不满,加剧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11. ⒊ 反腐任重道远 腐败在中国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据估算,每年因腐败而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占GDP的3%,这部分财富被转移到了一小部分人手中,从而直接加剧了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和两极分化 腐败的间接成本,如效率的降低,以及对关键性公共机构的信誉与文职机关士气的损害,更是难以估量

  12. 腐败还会弱化执政党的合法性和执政基础,大幅降低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的治理能力,并为民族分离势力制造分裂提供有蛊惑力的借口腐败还会弱化执政党的合法性和执政基础,大幅降低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的治理能力,并为民族分离势力制造分裂提供有蛊惑力的借口 腐败造成的物质耗损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它会带来了人心的丧失

  13. ⒋ 重建社会价值观 一个社会,固然需要制度来维系其正常的运转,但是决定人们日常行为和社会活动最本质最深层的因素,却是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念。一个人若无羞耻之心,无所敬畏,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14. 中国正陷入这种道德缺失和价值紊乱的状态。并且这种道德缺失和价值紊乱有大面积、多层次、全方位呈现的趋势中国正陷入这种道德缺失和价值紊乱的状态。并且这种道德缺失和价值紊乱有大面积、多层次、全方位呈现的趋势 如果整个社会没有了基本的道德操守和职业规范,乃至整个社会是非不分、信仰缺失,以丑为美、以次充好,一切向钱前。那么很多人就会把一切社会道德和价值任意地踩在脚下。这些年,生产了那么多假冒伪劣、有毒有害产品,发生了那么多安全生产事故,就是证据

  15. ⒌ 遏制环境污染蔓延 2011年4月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报告: 全国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约1/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超标的空气环境中;1.5亿亩的耕地因为污染而退化…… 全国十大流域中,除了珠江流域污染较轻以外,其他九大流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富营养化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

  16.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 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局部有所改善 总体尚未遏制 形势依然严峻 压力继续加大

  17. ⒍ 布局人口再生产 前30年改革开放期间,劳动力的数量(多)和价格(低)具有明显的优势,形成并保持了很高的资本积累率,支撑起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一特征被学者称为人口红利 专家的估算,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占到了26.8%

  18.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国策,迄今为止,共少生4亿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国策,迄今为止,共少生4亿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 我国已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 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生育率持续下降 目前我国六十岁以上人口为1.85亿,占总 人口13.7%。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现在总和生育率为1.8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 的平均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 期的水平

  19. 一旦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消失,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人们并不熟悉的新的发展环境,现在依靠劳动力数量和价格优势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将会遇到极大的挑战一旦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消失,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人们并不熟悉的新的发展环境,现在依靠劳动力数量和价格优势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将会遇到极大的挑战 有学者计算,2015年前后,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开始枯竭

  20. ⒎ 解决政府治理的危机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李侃如教授说,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 一是中国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影响,现在还难以看清;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人们的生活将会出现哪些新情况,现在还难以理清;三是信息革命正在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其对中国的负面影响,现在还难以预料;四是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已经很深,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更加难以预判

  21. 尽管中国政府面对以上这么多的挑战,但各级政府对GDP主义的过度追求,并没有根本扭转,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尽管中国政府面对以上这么多的挑战,但各级政府对GDP主义的过度追求,并没有根本扭转,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如政治体制改革被悬置,市场化改革在产权、政府职能、要素价格改革方面裹足不前,社会分配贫富分化严重,再加上贪污腐败、道德失范、信用缺失、环境破坏等问题,从而使执政党和政府单一追求的政绩合法性越来越不能说服人们,支撑执政党和政府合法性的资源正不断地流失

  22. 合法性,即民众对一个政权的统治权利的认可 合法性基础牢固的政权必须具备:一是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即政权所代表的价值主张必须被社会成员普遍自愿地认同;二是程序的合法性,即政权的产生、更迭、组成和运行方式,必须得到选民以投票的方式来检验,统治的权力是有限的,并受到宪法法律和政治程序的约束;三是政绩的合法性,即一个得到民众支持的政权必须有良好的政绩。三者缺一不可 对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政权而言,不仅要有政绩的合法性,还要有程序的合法性和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否则,人民对政绩的任何不满,随时都会转化为对政体的不满

  23. 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 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七大报告

  24.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要把经济建设放到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道理很简单,没有经济实力的增强,什 么事情都办不成

  2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9.8%,最近两年也在9%以上,均为世界之最。对外贸易由1979年的世界第27位上升到目前的世界第2位。中国GDP的规模,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而位居世界第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9.8%,最近两年也在9%以上,均为世界之最。对外贸易由1979年的世界第27位上升到目前的世界第2位。中国GDP的规模,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而位居世界第二 但是,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任务还很繁重。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10年人均GDP,中国为4283美元,排在世界第98位,仅为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即便按照年均10%的速度增长(发达国家2%),要达到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仍然需要大约30年左右的时间

  26.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等省造成重大灾害,特别是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2008年1月,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等省造成重大灾害,特别是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共造成69142人遇难 ,17551人失踪 •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震级7.1级,共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 • 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暴雨,泥石流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共造成1434人遇难,331人失踪

  27.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8. 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9.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的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0.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31.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就要总揽全局,照顾各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32.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党的十七大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个统筹”——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统筹兼顾,由过去的“五个统筹”变为现在的“八个统筹”

  33.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34.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发展思路的调整,更是实际工作重点的变化 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35.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这样说,这一提法,囊括了老百姓最关心的几大民生问题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36. 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党内外专家指出,中共这一理念变革,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37.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改善民生行 动计划”格外亮眼: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年均增长3.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7% 城镇年均新增就业900万人 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

  38. 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

  39.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协调 “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并用20个字概括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目标

  40. 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1. 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中国建立起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绿色GDP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

  42. 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区域发展 就是努力克服和消除地区分割发展、恶性竞争与不公平竞争的弊端,提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谋求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形成东中西部互动、“四大雁阵”比翼起飞共同发展的战略格局

  43. 统筹城乡发展 就是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44. 3 7%的专家认为当前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重点是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分工;3 O%的专家认为重点是建立和谐的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1 9%的专家认为是界定中央与地方的经济权限 总之,就是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事权和财权相匹配,权力和责任相一致,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45.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就是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 、掌握发展全局,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为我国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46. 补充内容

  47. 领导干部 要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一、提升科学发展的思想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理论信仰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执政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能力要求

  48. 二、提升科学发展的决策水平 科学决策引导科学发展 民主决策促进科学发展 依法决策保障科学发展 三、提升科学发展的执行水平 率先垂范带动科学发展 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 真抓实干落实科学发展

  49. 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要树立良好学风 一、要倡导“四真”学风 真学,做到全面深入 真懂,做到掌握真谛 真信,做到深切认同 真用,做到务求实效

  50. 二、要做到“深新活实” 学习要求 “深” ,不求读书多少, 只求掌握精髓,善于运用 思想要求 “新” ,不求点子多少, 只求抓住关键,切实管用 方法要求 “活” ,不求形式多少, 只求联系实际,深入人心 作风要求 “实” ,不求措施多少, 只求面貌改变,群众满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