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認識巴洛克樂派

認識巴洛克樂派. 上課班級:綜1 43 資 任課老師:陳雅筑 98.9.1 8( 五 ). 十六世紀荷蘭畫家女半身大師所繪之《音樂會》,畫中三位女性音樂家正在演奏法國作曲家賽米西的香頌〈給你快樂〉。歌者由橫笛(長笛的前身)與魯特琴來伴奏。. 西洋巴羅克時期(一). 「 巴洛克 」(Baroque)這個字是葡萄牙文,它原來是指「不規則」或「畸形」的珍珠,引申為「怪異」、「誇張」的意思。.

Download Presentation

認識巴洛克樂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認識巴洛克樂派 • 上課班級:綜143資 • 任課老師:陳雅筑 • 98.9.18(五)

  2. 十六世紀荷蘭畫家女半身大師所繪之《音樂會》,畫中三位女性音樂家正在演奏法國作曲家賽米西的香頌〈給你快樂〉。歌者由橫笛(長笛的前身)與魯特琴來伴奏。十六世紀荷蘭畫家女半身大師所繪之《音樂會》,畫中三位女性音樂家正在演奏法國作曲家賽米西的香頌〈給你快樂〉。歌者由橫笛(長笛的前身)與魯特琴來伴奏。

  3. 西洋巴羅克時期(一) • 「巴洛克」(Baroque)這個字是葡萄牙文,它原來是指「不規則」或「畸形」的珍珠,引申為「怪異」、「誇張」的意思。

  4. 巴羅克時期是一個君主專制的時代,一切藝術均為帝王服務,講究排場的宮廷成為藝術文化的中心。音樂為上流社會的主要娛樂,為了展現堂皇大度的顯貴氣質,炫技熱烈與節奏複雜的器樂音樂便蓬勃發展。巴羅克時期是一個君主專制的時代,一切藝術均為帝王服務,講究排場的宮廷成為藝術文化的中心。音樂為上流社會的主要娛樂,為了展現堂皇大度的顯貴氣質,炫技熱烈與節奏複雜的器樂音樂便蓬勃發展。

  5. 羅馬耶穌教堂(Chiesa di Gesù)。保有文藝復興時期講求對稱、平衡的特色,但也具有彎曲的造形、華麗的裝飾性風格等巴羅克風的特質。

  6. 巴洛克音樂特色 • 「情感美學」是對於音樂表現情感的觀念。作曲家藉音樂表達情緒,引起聽者的共鳴。 • 一首樂曲只表達一單一情感。 • 器樂音樂盛行 • 持續低音 與頑固低音 產生

  7. 持續低音(basso continuo) • 作曲家在樂譜上用數字標記著和聲的進行,鍵盤樂器(如管風琴、大鍵琴)在其指定的和聲架構上,即興地演奏 • 用低音大提琴、大提琴、低音管等樂器加強低音線條。 • 數字低音的使用貫穿巴羅克時期,因此這個時期也稱為「持續低音時期」。

  8. 巴赫第97號清唱劇管風琴部份的手稿。可以見到在簡單的旋律上,用數字標記著和聲的進行。巴赫第97號清唱劇管風琴部份的手稿。可以見到在簡單的旋律上,用數字標記著和聲的進行。

  9. 頑固低音(basso ostinato) • 頑固低音是在作品的低音部分不斷重複的低音組,通常是四至八小節的短小主題音型,其他聲部則根據此低音的和聲基礎進行創作。 • 德國作曲家帕海貝爾的《D大調卡農曲》(Canon in D)即是建立在頑固低音的音型之上。

  10. 代表作曲家 巴哈 韓德爾 帕海貝爾 韋瓦第

  11. 奏鳴曲(sonata) • 協奏曲(concerto)

  12. 奏鳴曲(sonata) • 源自“sonare”一字,有演奏之意 • 為單一樂器或小群樂器所作的作品崛起於義大利 • 通常在教堂、宮廷等場合演奏。 • 多為小提琴而作,並以「持續低音」樂器來伴奏。

  13. 協奏曲(concerto) • 源自“concertare”一字,有合作或競賽之意,其演奏風格稱為「競奏風格」,是此時期管絃樂作品重要的特徵。 • 由競奏風格所發展的曲種稱為「協奏曲」 。 • 重要的協奏曲作曲家首推韋瓦第。

  14. 管風琴大師──帕海貝爾 《D大調卡農曲》(Canon in D) • 這首著名的《D大調卡農曲》創作於1680年,是為三把小提琴及數字低音樂器所寫的作品

  15. 不同版本的卡農曲 • 銅管 • 鋼琴 • 室內樂 • 長笛 • 吉他

  16. 卡農 in 我的野蠻女友

  17. 廣告中的運用

  18. (Antonio Vivaldi,1675~1741,義大利)

  19. 出生於威尼斯,父親是教堂裡的小提琴家。 • 曾做過神父,後來卻以「身體不適」的理由離開神職。1703年,二十五歲時,在孤女院指導音樂,幾乎一輩子的時間都待在這。 •   韋瓦第是個勤奮的音樂家,在他六十三年的生命中共創作了約四十部左右的歌劇和五百首奏曲。 • 協奏曲作品都略顯短小,以三個樂章組成(快-慢-快)最為人熟知的作品還是他的協奏曲,尤其是小提琴協奏曲。 •   後來因為與女高音安娜‧基洛私通,違反了教規,在1738年被解除孤女院的職務。1740年他到了維也納,在此地將錢財揮霍一空,於1741年過世,死後葬在貧民窟中。

  20. 韋瓦第的協奏曲《四季》,是他生前最為人知的作品,出版之後在法國受到廣大的喜愛,而法王路易十五更是格外鍾愛其中的〈春〉,他下令樂團每天要不定時地演奏此曲,使他隨時可以聽到這悠揚的樂音。韋瓦第的協奏曲《四季》,是他生前最為人知的作品,出版之後在法國受到廣大的喜愛,而法王路易十五更是格外鍾愛其中的〈春〉,他下令樂團每天要不定時地演奏此曲,使他隨時可以聽到這悠揚的樂音。

  21. 協奏曲<四季> • 包含〈春〉、〈夏〉、〈秋〉、〈冬〉四曲,每首皆由快、慢、快三個樂章所組成。音樂的靈感來自於一首佚名作者的十四行詩,詩文裡對不同時節的大自然風光有著生動的描繪。韋瓦第採用標題性的曲名,巧妙地運用模擬手法,淋漓盡致地用音樂表現四季景象。

  22. 之後,小提琴的獨奏【譜例4-2】描述鳥兒們以欣喜的歌聲迎接春天。之後,小提琴的獨奏【譜例4-2】描述鳥兒們以欣喜的歌聲迎接春天。

  23. 除了鳥兒的叫聲以外,兩把獨奏小提琴,以流暢的音群,表現出在徐風中潺潺流動的泉水【譜例4-3】。除了鳥兒的叫聲以外,兩把獨奏小提琴,以流暢的音群,表現出在徐風中潺潺流動的泉水【譜例4-3】。

  24. 原本和諧的氣氛,被突來的春雷打斷。主奏的小提琴以激動的快速音符,描寫雷聲與閃電的交替【譜例4-4】。原本和諧的氣氛,被突來的春雷打斷。主奏的小提琴以激動的快速音符,描寫雷聲與閃電的交替【譜例4-4】。

  25. 待雷雨平息後,三連音的音型宛如鳥兒們的快樂鳴叫【譜例4-5】,象徵春滿大地的景象。待雷雨平息後,三連音的音型宛如鳥兒們的快樂鳴叫【譜例4-5】,象徵春滿大地的景象。

  26. 第二樂章:最緩板,升c小調,3/4拍子。 • 在繁花遍野的牧場上,樹葉婆娑地低語,牧羊人沉睡在牧犬旁。中提琴以強音奏出的短小動機【譜例4-6】模擬犬吠聲,而主奏小提琴則以抒情悠揚的旋律貫穿全曲。

  27. 第三樂章:田園舞曲,E大調,12/8拍子。 • 仙女們與牧羊人伴著悠揚的牧笛聲,愉快的跳舞,表現出寧謐的田園景色【譜例4-7】。

  28. 克萊莫納是名琴的故鄉,十七世紀出品的小提琴,音色美豔絕倫,後無來者,至今都是名家爭相使用的極品。在此錄音中,阿卡多使用克萊莫納製琴家族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的四把珍貴名琴,來表現四個季節不同的風光,此錄音版本是《四季》發燒友必備的一張古典音樂名碟!克萊莫納是名琴的故鄉,十七世紀出品的小提琴,音色美豔絕倫,後無來者,至今都是名家爭相使用的極品。在此錄音中,阿卡多使用克萊莫納製琴家族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的四把珍貴名琴,來表現四個季節不同的風光,此錄音版本是《四季》發燒友必備的一張古典音樂名碟! 阿卡多使用四把名琴演奏《四季》之專輯封面

  29. 20世紀再世帕格尼 尼 阿卡多 • Salvatore Accardo • 生卒年月日:1941年09月26日 • 國籍:義大利

  30. 薩爾瓦多裏•阿卡爾多 Salvatore Accardo (1941- ) • 現代著名義大利小提琴家 • 六歲開始學小提琴,1958年參加了第四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榮獲第一,從此一舉成名。此後在那不勒斯的聖•彼得音樂學院任教。 • 組織了都靈室內樂團並親任指揮。 • 他的演奏輝煌而富有歌唱性,具有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感情豐富。 • 拿手的演奏曲目是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以及巴赫、維瓦爾第與塔蒂尼等古典作曲家的作品,近年來他的演奏曲目不斷擴大。是當前世界上最活躍的小提琴家之一。

  31. 卡爾‧奧福《布蘭詩歌》〈在原野〉 • 奧爾夫 Orff 寫作此曲是 選自 1803年在 巴伐利亞的布伊倫本篤派修道院發現的紐姆詩歌集 附有 "器樂伴奏舞台用世俗清唱劇" 之副題的 "卡明那.布拉那Carmina Burana , 拉丁文原意是 "布伊倫詩歌集 Songs of Beuron" . 當中收錄了中世紀放浪各地的修道士與學生們所寫的約200篇詩歌, 奧爾夫從中選出 24 首詩 分成春, 酒, 愛三部作曲 , 並在開頭與最後放置支配世界的命運女神之歌構成全曲 .

  32. 卡爾‧奧福《布蘭詩歌》〈命運,世界的女王〉卡爾‧奧福《布蘭詩歌》〈命運,世界的女王〉 • 麥可傑克森1996年世界巡迴演唱有用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