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通性. 物理通性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除金,铜等少数具有特殊颜色外,其余为银白色; 密度,熔点,硬度差异大; 不透明,具有较好延展性,导电、导热性。. 化学通性 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 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 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 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 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 2Mg+O 2 =2MgO. Mg+2HCl=MgCl 2 +H 2. Cu+2AgNO 3 =Cu (NO 3 ) 2 +2Ag.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2. 一、金属的通性 物理通性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除金,铜等少数具有特殊颜色外,其余为银白色; 密度,熔点,硬度差异大; 不透明,具有较好延展性,导电、导热性。 化学通性 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 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 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 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 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

  3. 2Mg+O2=2MgO Mg+2HCl=MgCl2+H2 Cu+2AgNO3=Cu(NO3)2+2Ag Fe+CuSO4=FeSO4+Cu

  4. 观察P42的图片,回忆初中所学知识,你能说说金属能发生哪些反应吗?观察P42的图片,回忆初中所学知识,你能说说金属能发生哪些反应吗? 1)金属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酸反应;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4)金属与水反应; 5)某些金属与碱溶液反应;

  5. 二、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1、钠与氧气反应 实验3-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切口处可观察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讨论:以上实验,体现了金属钠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

  6. 二、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1、钠与氧气反应 (1)常温下反应 4Na+O2=2Na2O 钠是一种银白色固体,具有美丽的金属光泽,钠很软,用小刀很容易切开,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使表面很快变暗。 钠必须保存在隔绝空气(水)环境中。 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里。

  7. 实验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上,加热,有何现象发生?实验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上,加热,有何现象发生? 现象 可观察到钠先熔化后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点燃 2Na + O2 === Na2O2

  8. (2)加热后反应 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Na+O2===Na2O2 △ +1 -1 特殊的氧化物——过氧化钠:Na2O2 1、钠与氧气反应 钠还可以和其他非金属单质反应,如Cl2、S 2Na+Cl2==2NaCl 2Na+S==Na2S

  9. 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结论:金属钠的性质很活泼 ,在常温下和在加热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那么在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吗? 加热铝箔 实验3: 现象:铝箔熔化,表面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象有一层膜兜着 为什么呢? 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保护了铝。构有膜的氧化铝(Al2O3)的熔点很高,没有熔化,包在外面使熔化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10. 实 验 : 用砂纸打磨铝箔,除去氧化膜后,再加热至熔化 现象: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仍然不滴落 原因解释: 铝很活泼,除去原来的氧化膜后,在空气中很快生有一层新的氧化膜 结 论: 铝很活泼,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的作用。 4Al + 3 O2 ==== 2Al2O3 常温或加热

  11. 二、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2、铁、镁和铝分别与氧气反应 (1)铁与氧气在常温下缓慢反应,生成疏松氧化层—三氧化二铁(红褐色Fe2O3) 4Fe + 3O2 == 2Fe2O3 (2)镁和铝与氧气在常温下能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2Mg + O2 == 2MgO 4Al + 3O2 == 2Al2O3 资料卡片:铝的氧化膜----采用化学方法对铝表面的氧化膜进行处理,得到应有更广泛的金属材料。

  12. 三、金属与酸和水反应 1、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遇到酸时,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如Fe: Fe + 2HCl == FeCl2+H2↑ 反应剧烈程度不同 Mg、Zn、Fe、Cu与稀盐酸反应

  13. 二.金属与水的反应 1.金属钠和水的反应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 实验5:

  14. 三、金属与酸和水反应 2、钠与水反应 演示实验,观察现象 2Na+2H2O=2NaOH+H2↑

  15. 课堂思考: 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 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 × 2Na+CuSO4=Cu+Na2SO4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2Na+2H2O=2NaOH+H2↑ NaOH+HCl= NaCl+H2O 合并=> 2Na+2HCl=2NaCl+H2↑

  16. 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铁不能与冷、热水反应,但能否与水蒸气反应?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1.水蒸气的发生装置 2.水蒸气与铁粉反应装置 3.产物的检验(收集)装置

  17. 水蒸气的发生装置 产物收集装置 水蒸气与铁粉反应装置

  18. 方案2:

  19. 3)铝与碱溶液的反应 ①开始现象不明显。 ②后来有少量气泡产生,气泡逐渐增多。 ③试管很热。 ④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都有爆鸣声。 ①氧化膜与酸、碱发生反应。 ②铝与酸、碱反应产生气体。 ③反应放热。 ④生成氢气。

  20. 2Al + 6H+ = 2Al3+ + 3H2↑ 1、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比较这两个反应的异同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3H2↑ 相同:铝的化合价升高,变成+3价,失去电子,铝作还原剂。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转化成H2。 不同:作氧化剂的物质不同。

  21.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 • 2Al+6H2O==2Al(OH)3↓+3H2↑ • Al(OH)3+NaOH==NaAlO2+2H2O • 前者为置换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铝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后者为复分解反应,Na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总反应方程式为: • 2Al+2NaOH+6H2O==2NaAlO2+4H2O +3H2↑

  22. 课堂小结: • 1、绝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1)活泼性很强的金属常温下反应 • (2)活泼性较弱的金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 (3)活泼性很弱的金属(如铂、金)不能反应 • 2、金属跟氧气反应时生成的氧化物一般为普通氧化物如2MgO、Al2O3,但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 • 3、活泼金属还能与水反应。 • 4、某些金属还能与碱反应。

  23. 1、从生活的角度来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A.Na B.NaCl C.NaOH D.Na2O 2.金属钠着火时,可采用的灭火物质是( ) A.泡沫灭火剂 B. 水 C.沙子 D. 干冰灭火剂 3、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没有碱生成的是( ) A.CaO溶于水 B.红热的Fe和水蒸气 C.金属Na投入水中 D.Na2O投入水中 B C B

  24. 4、你认为下述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放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相等。4、你认为下述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放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相等。 不正确,因为用铝箔(刺有小孔)包住的金属钠放入水中时,钠先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与直接把钠投入水中所产生的氢气的量相同,但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要继续与铝箔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后者产生的氢气总量比前者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