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古典音樂介紹

古典音樂介紹. 高壹柒班 組長大人 : 曾秉謙 親愛的組員們 : 楊知玫 林茵琦 姚彣蓉 郭鏡涵 江名晴 劉政育 魏慎毅 陳彥辰 張家軒 李昱奇 上台一鞠躬. 目錄. 東方古典音樂 : 中國古典 日本古典 西方古典音樂 : 文藝復興 (1450~1600) 巴洛克時期 (1600~1750) 古典主義時期 (1760~1820) 浪漫主義 (1830-1900) 對於這次的報告,組員們的真心話 活動實況轉播.

mar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古典音樂介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典音樂介紹 高壹柒班 組長大人:曾秉謙 親愛的組員們:楊知玫 林茵琦 姚彣蓉 郭鏡涵 江名晴 劉政育 魏慎毅 陳彥辰 張家軒 李昱奇 上台一鞠躬

  2. 目錄 • 東方古典音樂:中國古典 日本古典 • 西方古典音樂:文藝復興(1450~1600) 巴洛克時期(1600~1750) 古典主義時期(1760~1820) 浪漫主義(1830-1900) • 對於這次的報告,組員們的真心話 • 活動實況轉播

  3. 東方傳統音樂 • 中國音樂(一般追溯到黃帝時代): 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國音樂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國音樂曾經對中國周邊地區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從唐代的胡琴到近代的西方音樂,中國音樂又在吸收外來音樂要素的過程過不斷充實發展。

  4. 東方傳統音樂 • 日本音樂(日語稱作邦樂): 通常一般都用「洋樂」做為反義,「邦樂 」指西洋音樂以外的日本傳統音樂。相對於西洋音樂的七音音階,近世邦樂是五音音階,邦樂的節奏多半為兩拍、四拍的偶數拍子,幾乎沒單數的拍子,且歌曲繁多,純樂器樂曲鮮少。

  5. 西方古典音樂 • 文藝復興(1450~1600) • 巴洛克時期(1600~1750) • 古典主義時期(1760~1820) • 浪漫主義(1830-1900)

  6. 文藝復興(1450~1600) • 在中世紀「新藝術」的基礎上,在人文主義思潮的推動下,對復調音樂進行了發展和變革,聲樂與器樂逐漸分離而獨立發展。這一時期五線譜已得到完善,印刷術也運用到曲譜上,這都使音樂的傳播更加便利和廣泛。這一時期有以下幾個較有影響力的樂派: • 尼德蘭樂派:創作內容多為彌撒曲與經文歌等宗教音樂,也有世俗音樂。 • 威尼斯樂派:音響氣勢寬廣宏大、對比效果鮮明。創作內容有銅管樂與弦樂的重奏曲、管風琴的前奏曲、幻想曲等。 • 羅馬樂派:專門創作服務於宗教作品的樂派,以無伴奏合唱的形式為主。

  7. 巴洛克時期(1600~1750) • 起源於義大利。初期,可怕的宗教戰爭已經結束,百廢待興,反映出各種社會現象,音樂風格較文藝復興時期來得更豐富,也更具戲劇性。 • 巴洛克一詞隱含著誇張、怪誕的貶義,直到十九世紀才被史學家以一種藝術潮流予以肯定。 • 其原因是一個基本的精神,就是對情感表達的態度。此時期的作曲家們以創新的作曲手法,表現各種細膩的情感,稱之為「情感美學」。強調感官的滿足,音樂必須是對比的,炫耀的、激情的、幻想的特色,追求無限的表現,嘗試去喚醒靈魂深處的熱情。

  8. 出生於音樂世家的德國作曲家。在孩童時代,巴哈即擁有過人的嗓音,他很早就開始從事創作,對巴哈而言,管風琴是極佳的創作對象。出生於音樂世家的德國作曲家。在孩童時代,巴哈即擁有過人的嗓音,他很早就開始從事創作,對巴哈而言,管風琴是極佳的創作對象。 人們認為他的音樂老舊繁複,不具流行性,因此他生前出版的作品屈指可數。 在巴哈一生中,常被指派一些位高權重的工作,可惜生活並非一直舒適安穩。 有“音樂之父”之稱。 巴哈(1685~1750) Johann Sebastian Bach 音樂之父

  9. 生於威尼斯,是一位義大利神父和巴洛克音樂作曲家,同時還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生於威尼斯,是一位義大利神父和巴洛克音樂作曲家,同時還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 他從父親那邊遺傳得來的頭髮顏色使得他被稱為「紅髮神父」。 1730年左右他發生了風格轉變,從以前的巴洛克風格轉到優雅的風格,但這種風格的作品卻不怎麼受歡迎。 1740年10月 病逝於維也納 。 韋瓦第 (1678 ~1741) Antonio Lucio Vivaldi 韋瓦第

  10. 出生在德國的韓德爾,與巴哈並稱為巴洛克音樂最偉大的作曲家。他早年修習法律。出生在德國的韓德爾,與巴哈並稱為巴洛克音樂最偉大的作曲家。他早年修習法律。 十歲的韓德爾已是一個能幹的管風琴手,求教於一名傑出的管風琴樂師門下。韓德爾很快地便精通各種樂器並學習作曲 1703年移居德國漢堡擔任該地歌劇院管弦樂團團長後,開始潛心於歌劇的作曲。 韓德爾(1685~1759 ) Georg Friedrich Händel 韓德爾

  11. 古典主義時期(1760-1820) • 又稱「維也納古典樂派」 • 古典音樂的產生,音樂史大改革:古典時期曲風較活潑,音律帶有動人色彩。雖然這個時期的音樂仍受貴族的影響,但它不像浪漫主義那麼主觀,也比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更加有變化,理性中帶有柔軟美妙,將音樂引領至一個崇高的境界。 • 古典樂的獨特音律:合音(伴奏)表現已經很成熟,使曲風活潑。合音綜合許多音階、樂器重合,讓音色有更突出的變化。 • 代表作家:貝多芬、海頓、莫札特

  12. 莫札特生於奧地利塞爾茲堡,他有一對敏感的耳朵能分辨每個音律,被稱為「音樂神童」,只可惜因年早逝。莫札特生於奧地利塞爾茲堡,他有一對敏感的耳朵能分辨每個音律,被稱為「音樂神童」,只可惜因年早逝。 土耳其進行曲是他眾多作品之ㄧ,活潑跳躍的曲風,輕鬆彈起的快速彈奏,鮮活了古典樂迷人的音樂色彩,驚動人心,心境被引領至從高的音樂天堂。 莫札特(1756-1791) 年幼時的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3. 約瑟夫‧海頓(1732~1809) • 海頓生於奧地利羅勞村,小時候在教堂歌唱班受教,年輕時曾在街上賣唱,將近七十歲寫下被世人公認最偉大的聲樂作品─創世紀。 • 海頓以奏鳴曲式的開發,人稱「交響曲之父」。 • 海頓的驚愕交響曲是舉世聞名的樂曲 Franz Joseph Haydn 與命運搏鬥的音樂奇才

  14. 貝多芬(1770-1827) • 1770年,出身於德國城市波恩一個平民家庭。童年時期,他的父親為了使貝多芬成為像莫扎特一樣的音樂神童,強迫年少的貝多芬學習音樂和長時間的練習鋼琴。 • 1795年,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 (第二鋼琴協奏曲)。 • 1796年, 出現耳疾先兆 • 1803年,完成劃時代的第三交響曲,並準備獻給拿破侖。 • 1827年3月26日,逝世於維也納。 貝多芬童年 貝多芬-第五號鋼琴

  15. 浪漫主義(1830-1900) • 浪漫主義音樂是古典主義音樂(維也納古典)的延續和發展 • 浪漫主義音樂比起之前的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音樂,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現

  16. 波蘭作曲家和鋼琴家,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 。 自幼喜愛波蘭民族音樂,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歲登台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蕭邦39歲時英年早逝 。 蕭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鋼琴詩人」。 蕭邦與喬治桑 蕭邦(1810-1849) 鋼琴詩人-蕭邦

  17. 1833年5月7日,出生於德國漢堡。 1848年,在漢堡第一次公開演出。 1862年:移居維也納。 1865年,母親逝世;著手創作《德意志安魂曲》 1878年,第一次到義大利;開始留鬍子。 1897年,4月3日病逝維也納。 布拉姆斯(1833-1897)

  18. 1840五月七日,生於俄國佛根斯克 1859, 從法律學校畢業,到法院擔任書記。 1863 辭去法院工作。 1865,自聖彼得堡音樂畢業。 隔年,前往莫斯科,擔任莫斯科音樂院作曲系教授。正式踏入作曲生涯,並認識好友卡希金。 1893, 赴英國接受劍橋大學授與的名譽博士學位。十一月六日罹患霍亂症,死於聖彼得堡。 柴可夫斯基(1840-1893)

  19. 1873年 4月1日,出生於俄國賽姆約諾夫。 1882 進入聖彼得堡音樂院就讀。 1888 轉入莫斯科音樂院就讀。 1902 與表妹娜塔莉雅.薩提娜結婚。 1918 逃亡到瑞士。 1943 3月28日於美國加州比佛利山莊去世。 拉赫曼尼諾夫(1873-1943)

  20. “有獎”徵答 凡回答者 糖果一顆,作為獎勵

  21. 非常之easy • 就敝組剛報告的內容而言 介紹到哪兩個亞洲國家的古典音樂?? Ans: China & Japan

  22. 非常之easy • 請概說敝組剛剛報告的西方古典樂中 提到哪四個時期?? Ans: 文藝復興(1450~1600) 巴洛克時期(1600~1750) 古典主義時期(1760~1820) 浪漫主義(1830-1900)

  23. 非常之easy • 請問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音樂 是在什麼思潮下推動的?? Ans: 文藝復興

  24. 非常之easy • Who is 音樂之父??? (提示:巴洛克時期的人) Ans: 巴哈

  25. 非常之easy • Who is 鋼琴詩人??? (提示:浪漫主義前期的人) Ans: 蕭邦

  26. 非常之easy • 猜猜我是誰?? Ans: 貝多芬

  27. 非常之easy • 猜猜我是誰?? Ans: 莫札特

  28. 非常之easy • 聰明如大家, 請猜猜這是什麼樂器?? (提示:東方古典樂器) Ans: 琵琶

  29. 非常之easy • 聰明如大家, 請猜猜這是什麼樂器?? (提示:西方樂器 音樂課有講!!) Ans: 豎琴

  30. 曾秉謙(組長): 看到大家能分工合作去完成 這個讀書會報告,我感到很 開心。 這次的讀書會報告帶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團隊合作精神帶來的成果,並且也學到自己有所不知的古典音樂。 劉政育: 看到部分組員和自己都爲了這次的報告付出了不少,內心非常感動。當然,也替一些組員感到惋惜,因為他們失去享受分工合作這樣一個美好的機會。 同時,我經由這次的報告學習到西方的古典音樂和西洋歷史大有關系,這也大大的補足我學科上的不足。 心得感想

  31. 魏慎毅(攝影): 陳彥辰 心得感想

  32. 張家軒(封面製作): 李昱奇 心得感想

  33. 林茵琦: 江名晴: 心得感想

  34. 姚彣蓉 郭鏡涵 心得感想

  35. 心得感想 • 楊知玫(PPT製作+口頭報告): 很榮幸能成為古典音樂組組員。小時候曾經為了要改變氣質而學鋼琴,因此對古典音樂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後再分組的時選擇這組。 但是再製作PPT的同時發現,很多西方古典音樂的內容是自己完全不知道的,甚至是和自己學過的有所出入,這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更加投入製作這份讀書會報告。由於製作PPT的我比較能夠掌握報告的順序和內容,於是就接下口頭報告這份工作。雖然在報告的時候,我並沒有把我們這組組員一起整理的內容完整的報告出來,身為口頭報告人的我,也覺得自己並沒有做的很好,但是非常佩服身為觀眾的大家,能有耐心的聽完枯燥乏味的報告:-D 經由這次的報告,我學到了很多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帶過的東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