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流感病毒的鉴定

流感病毒的鉴定.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 杨式芹. 一、原理. 流感病毒粒表面的血凝素( HA) 蛋白,含有识别和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流感病毒的受体为含唾液酸的糖蛋白或脂蛋白,许多哺乳类动物和禽的红细胞表面均有此两种成分,因此,它们均能被流感病毒所识别和结合,并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 于病毒悬液中加入特异性的抗流感病毒 HA 蛋白的抗血清,能抑制红细胞凝集现象出现,即为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流感病毒虽然能凝集多种哺乳类和禽类的红细胞,但应用最广泛的为 豚鼠、鸡和人“ O” 型的红细胞。. 二、红细胞凝集试验及其抑制试验.

Download Presentation

流感病毒的鉴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流感病毒的鉴定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 杨式芹

  2. 一、原理 • 流感病毒粒表面的血凝素(HA)蛋白,含有识别和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流感病毒的受体为含唾液酸的糖蛋白或脂蛋白,许多哺乳类动物和禽的红细胞表面均有此两种成分,因此,它们均能被流感病毒所识别和结合,并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 • 于病毒悬液中加入特异性的抗流感病毒HA蛋白的抗血清,能抑制红细胞凝集现象出现,即为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3. 流感病毒虽然能凝集多种哺乳类和禽类的红细胞,但应用最广泛的为 豚鼠、鸡和人“O”型的红细胞。

  4. 二、红细胞凝集试验及其抑制试验 • 红细胞凝集及其抑制试验按其容量多寡分为两大类: 1)常量法:总容量为0.75ml 2)微量法:总容量为常量法的1/10 • 国内把红细胞凝集抑制(HI)测定分为三种: 1)常规法 2)半加敏法 3)加敏法

  5. 1.材料: • 标准参照血清即国家流感中心最新公布的甲3(H3N2),甲1(H1N1)和乙型 病毒的免疫血清。 • 标准参照抗原即国家流感中心最新公布的H3N2,H1N1和乙型的病毒抗原。 • 质量可靠的受体破坏酶(RDE)。 • 配制好的1%鸡或豚鼠或人的红细胞。 • 0.85% NaCl。 • 干净的大孔塑料板。 • 10 ml和1 ml吸管或稀释器。 • 试管、三角瓶、试管架,笔。 • 消毒缸、冰盘、37℃和56℃水浴箱。 • 待鉴定病毒。

  6. 2.操作步骤 • 1)RDE处理标准参照血清 • 2)四个单位抗原的配制 • 3)红细胞凝集滴度计算(见表1) • 4) 四个血凝单位复核测定 • 5)红细胞凝集抑制测定(见表2)

  7. 6)观察结果: • 一层红细胞均匀地铺于孔壁上者为++++。 • 基本同上,但边缘不整齐,铺的面积稍小些者为+++。 • 红细胞形成一个环状,四周有小凝集块者为++。 • 红细胞形成一个小团,但边缘不光滑,四周有小凝块者为+。 • 如用鸡红细胞于孔底形成一个小团,边缘光滑有立体感,将板倾斜片刻,就可见红细胞滑动像人的眼泪样为-。 • 如用豚鼠或人红细胞形成一个小圆圈,边缘光滑无任何小凝集者为-。 • “±”即为可疑,计算时以“-”(阴性)处理。

  8. 计算时请参考以下口诀: ① 先整后算。表1中,1-4,6和7不必进行整理,而5中,必须将1:640处一个加号挪到1:320处,使1:320处为4个加号,而1:640处变成两个加号,然后再进行计算。 ② 两个加号不用算。如表1中3,其滴度为640。 ③ 小,小本身的1/8。如表1中2,1:640处仅一个加号,故其血凝滴度一定少于640,计算之:640-640/8=560。 ④ 大,大本身的1/4。同理4中血凝滴度一定大于640,计算之:640+640/4=800。 ⑤ 两个极端取中间(均数)。如表1中1,1:320时4个加号,而1:640时阴性,计算之:320+640/2=480。

  9. 表中6结果表明,血凝滴度未抓住,它必然大于1280,也可能成≥1920。因1:1280的高一个稀释度为1:2560,1:2560时可能出现的结果应从“–”至“++++”,当“–”时,滴度为1920,其余情况下均大于1920。当然要想知道精确的滴度应重新滴定,直至终点抓住为止。7中是否有血凝滴度?不清楚,其血凝滴度肯定<10,同理1:5处可能出现–~++++。当出现++++时,血凝滴度应为7.5,其余情况下均小于7.5。表中6结果表明,血凝滴度未抓住,它必然大于1280,也可能成≥1920。因1:1280的高一个稀释度为1:2560,1:2560时可能出现的结果应从“–”至“++++”,当“–”时,滴度为1920,其余情况下均大于1920。当然要想知道精确的滴度应重新滴定,直至终点抓住为止。7中是否有血凝滴度?不清楚,其血凝滴度肯定<10,同理1:5处可能出现–~++++。当出现++++时,血凝滴度应为7.5,其余情况下均小于7.5。

  10. 四个血凝单位计算:将血凝单位除以4,表1中1它的四个血凝单位应为:480/4=120,即将标本1进行1:120稀释时,其稀释液就是含四个血凝单位。请注意!1:120稀释应为1ml病毒悬液加119ml稀释液(一般为生理盐水)。

  11. 同样计算之前,有些结果必须进行整理,如6中,必须把1︰320处一个加号挪到1︰640处,使1︰320处变成“–”,而1︰640处变成“++++”,然后再进行计算。同样计算之前,有些结果必须进行整理,如6中,必须把1︰320处一个加号挪到1︰640处,使1︰320处变成“–”,而1︰640处变成“++++”,然后再进行计算。 • X=Y+Y/4·Z • X为需求的血清效价,Y为能引起血凝全部抑制最高血清稀释度的倒数,Z为4减掉不能被抑制数(指全抑制高一个稀释度处)。

  12. 鉴定结果判断: • (1)标准参照血清对分离的抑制效价达≥ 20才可算为阳性。 • (2)一个分离物不能被两种或以上标准参照血清同时有≥ 20的抑制。 • (3)一个分离物被H3N2免疫血清有≥ 20抑制,而H1N1和乙型免疫血清抑制效价均<20。可认为分离物H3亚型病毒,同理仅被H1N1免疫血清有≥ 20或仅被乙型免疫血清有≥ 20抑制,可认为分离物为H1亚型病毒或乙型病毒。 • (4)三种标准参照血清对分离的抑制物效价均<20,速将分离物送国家流感中心进一步鉴定。

  13. 交叉血凝抑制测定和抗原比计算 • 由于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能经常不断地发生变异,变异程度与疾病发生与流行强度常成正相关。 • 交叉血凝抑制测定和抗原比计算仍为最简便、可靠和敏捷地了解流感病毒抗原性是否已发生变异,其变异幅度有多大的一种手段。

  14. 三、流感实验室检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 1. 禁止在同一实验室和同一接种柜中,同时处理接种未知临床标本和已知阳性标本。 • 2.禁止在同一实验室,同一时间处理接种采至不同动物的标本。动物的标本必须与人的标本分别保存。 • 3.接种后剩余原始标本,有条件的应置-70 ℃或以下保存,待分离物经国家流感中心鉴定完后方可处理掉。

  15. 4.严禁实验室交叉污染:在病毒分离时严禁设阳性对照及操作在人群中已消失的流感病毒。4.严禁实验室交叉污染:在病毒分离时严禁设阳性对照及操作在人群中已消失的流感病毒。 • 5.向国家流感中心送毒株时,量至少需5ml,同时需自己保存一些,以便寄送过程发生意外可继续补送。 • 6.流感病毒在-20 ℃ ~-40 ℃ 时不稳定,故不宜在此温度下长期保存。 • 7.鸡胚中分离的流感病毒,应尽量别在MDCK细胞上传代。

  16. 8.讲科学,严防弄虚作假,寄送毒株时一定需附上送检表,异常的毒株应尽快向国家流感中心寄送。寄送时用快速直送国家流感中心。8.讲科学,严防弄虚作假,寄送毒株时一定需附上送检表,异常的毒株应尽快向国家流感中心寄送。寄送时用快速直送国家流感中心。 • 9.病毒检查需不间断地进行,要注意从散在病例中分离流感病毒。 • 10.每个检测点需重视从儿童中分离流感病毒,重视家禽、畜中流感动态。 • 11.病毒分离也可采用细胞管,但每份标本需接钟3-4管。 • 12.病毒的初步鉴定也可用半加敏微量法。

  17. 谢 谢 大 家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