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廢棄物處理 ~ 公害事件 台灣的核廢料問題

廢棄物處理 ~ 公害事件 台灣的核廢料問題. 班級 : 資環二甲 姓名 : 吳秉原 學號 :A09414027 任課老師 : 胡子陵. 台灣的核廢料是個大問題.

Download Presentation

廢棄物處理 ~ 公害事件 台灣的核廢料問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廢棄物處理~公害事件台灣的核廢料問題 班級:資環二甲 姓名:吳秉原 學號:A09414027 任課老師:胡子陵

  2. 台灣的核廢料是個大問題 以台灣 3 座核電廠,6 個機組, 總發電容量 5144 百萬瓦估計,每年用過燃料約 有 150 噸, 而低中強度核廢料約有 1 萬 5 千桶(每桶 55 加侖 )產生。以每個電廠的 30 年壽命估計,總計屆時所有核電廠皆停止運轉時,台灣將有 4 千 5 百噸用過燃料,45 萬桶低中強度核廢料;再加上除役所產生的廢料,其數量據 估計約等於運轉 30 年所產生的數量。也就是說,我們總計將有用過燃料(或高強度廢 料)約 9 千噸,低中強度核廢料也高達 90 萬(是蘭嶼容量的九倍)。 目前台電暫 時將用過燃料貯存於核電廠地下貯池,低中強度核廢料亦暫時貯存於蘭嶼及現有三個核 電廠廠區內的臨時倉庫(核二廠臨時倉庫預計放 4 萬桶)。 如此數量的核廢料年年增 加,將對暫時貯存之空間造成壓力,並逼使台電尋求最終處置的辦法。

  3. 台灣的核廢料是個大問題 台灣:核電廠的廢料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所謂的「低放射性核廢料」,實際上就是核電廠運轉或檢修時受到輻射污染的衣物、手套、鞋子及水處理產生的廢棄物等,其輻射強度較弱,目前儲存在蘭嶼的就屬這種廢料。另外一種是「高放射性核廢料」,主要是發電用過的核燃料,台電的用過核燃料目前均貯存在各核電廠冷卻池中,在最終處置場完成前,將先建造乾式中期貯存設施 ( 可貯存 40 年 ) 。

  4. 核廢料可能造成之危害是明顯的 核廢料一經最終處置,如果因設計或操作不良而洩漏至環境,即有可能經過食物鏈 等生態作用而造成危害。另一方面,低強度核廢料其實並不代表低危害性。以美國的分 類而言,即使最〝無害〞的低強度核廢料也需經二百至三百年才衰變遞減致其背景濃度 。此外,遭受超鈾元素污染的結果,也令其長期的具有危害性。而且,美國在淺地陸埋 低強度核廢料的歷史是十分惡名昭彰的。全國 6 個商業化運轉的最終掩埋場共有 5 個 因為操作不良、污染地下水、失火等原因被勒令關閉。其中,位於肯德基州的掩埋場, 更因為土壤及地下水受到放射性污染,於 1985 年被美國環保署列為「超級基金場址」 ,約須數千萬美金才能整治除污。另一方面,亦有許多文獻指出,低強度核廢料掩埋場 中,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環境的遷移性往往比理論預估的要來得高,造成更大潛在的威脅 。台灣缺乏這方面的設計或操作經驗,可能因此而避免外國早期的失敗原因,但也可能 因經驗不足而造成失敗。

  5. 台灣管理核廢料之行政機關與法令均不足 台灣主管核廢料之處理與處置之機關是「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可是其能力與角 色,長久以來受到質疑。此外,台灣的國會長久以來未深入關切核廢料之管理,以至於 相關法令十分不足,相較於美國之「核廢料政策法」,德國之「原子能法」,瑞典之公 民投票等,顯示台灣官方、民意機構與民間對核廢料之處理與處置不夠重視。

  6. 現今核廢料的處理方式: 全球有關核廢料的最終處置,仍只有低放射性廢料的最終處置,目前約已有 34 個國家 75 處低放射性廢料的最終處置場在運轉,多屬於「淺地表掩埋」,至於用過核燃料,不論是直接處置或經再處理後最終處置,國際間一致採行「深地層處置」的方式,以多重障壁的設計,埋藏在地下數百公尺的穩定地層中。 目前全球缺乏高放射性廢料的最終處置場運轉實績,而專為核電廠用過核燃料為主的最終處置場幾乎沒有,美國 YUCCA MOUNTAIN 深地層處置場,在公元 2002 年提出建照申請,芬蘭、瑞典與比利時也仍在進行高放射性廢料深地層處置場址取得或技術驗證實驗階段。

  7. 現今核廢料的處理方式: 台灣:核電廠的廢料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所謂的「低放射性核廢料」,實際上就是核電廠運轉或檢修時受到輻射污染的衣物、手套、鞋子及水處理產生的廢棄物等,其輻射強度較弱,目前儲存在蘭嶼的就屬這種廢料。另外一種是「高放射性核廢料」,主要是發電用過的核燃料,台電的用過核燃料目前均貯存在各核電廠冷卻池中,在最終處置場完成前,將先建造乾式中期貯存設施 ( 可貯存 40 年 ) 。

  8. 感想 台灣是各沒有天然資源可多於運用,在考量因素下,發電成本最省方式,而興建且符合國際原子能公約,並約束下的產物,在蘭嶼所置放的屬低污染,廢棄物,如工作用衣物.手套.破布等,並且層層包護,加類似水泥封蓋,只是20年來日積月累,又無法清運出去,又加上非核口號,環保抬頭,有心人士操控下,要找一新地點置放,也沒有地方政府同意,並加上政府不樂意配合,所以置放各廠區也遭人嚴重抗議,讓台電高層傷透腦筋

  9. 感想: • 真正的高污染源核廢料,現在的提煉方式,可作核子武器,所以美國當局非常注意,並要求正確數字回報,回收,控制原料及核廢料,他們比我們還正視此問題,嚴重性後果真正處理方式是美.蘇當局,以前把高污染源,無法在回收.提煉的廢料,用桶子封存起來,拖吊在公海,丟棄深海海溝,自以為萬無一失,結果沒算到海水腐蝕性及大海壓力,造成污染源洩露,導致海洋食物鏈,受到極大問題,以目前科技無法到達此深度,危及人類,比陸地還危險多,只是知道此問題的人不多

  10. 感想: 台灣如果當初沒蓋核能廠,經濟絕對沒有充裕電力可應用,如今台灣除了水力,是低廉電力,乾淨也沒後續問題,但也只有佔幾成可應用電力,如今全省包含民營電廠燃料,都須仰賴進口原料,如果颱風在台灣外圍,多散步幾天,那台灣夏季用電就岌岌可危,現在台灣原子能委員會,3不5時緊迫盯住台電核能各電廠,確保大家安全.用電充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