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2

從故事角色看 「 台北人 」

從故事角色看 「 台北人 」. 組長 : 陳孟陽 組員 : 王立杰 . 許子凡 . 韓祖楨 . 吳其駿 . 洪誠佑 . 謝卓勳 . 黎光秦 指導老師 : 陳美美. 目錄. 作者介紹 故事歷史背景 故事簡介 & 分析 : 交際花 ( 金大班 / 孤戀花 / 永遠的尹雪艷 ) 官夫人 ( 遊園驚夢 / 秋思 ) 將軍 ( 梁父吟 / 國葬 ) 軍人 ( 一把青 / 歲除 ) 老師 ( 冬夜 / 花橋榮記 ) 僕人 ( 那寫一般紅的杜鵑花 ). 作者介紹 白先勇. 陳孟陽 B0134010. 家世

Download Presentation

從故事角色看 「 台北人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從故事角色看 「台北人」 組長:陳孟陽 組員:王立杰.許子凡.韓祖楨.吳其駿.洪誠佑.謝卓勳.黎光秦 指導老師:陳美美

  2. 目錄 作者介紹 故事歷史背景 故事簡介&分析: 交際花(金大班/孤戀花/永遠的尹雪艷) 官夫人(遊園驚夢/秋思) 將軍(梁父吟/國葬) 軍人(一把青/歲除) 老師(冬夜/花橋榮記) 僕人(那寫一般紅的杜鵑花)

  3. 作者介紹白先勇 陳孟陽 B0134010

  4. 家世 白先勇1937年生於廣西南寧。父親白崇禧為國民黨名將,曾任首任國防部長,母親馬佩璋出身於廣西富商家庭。

  5. 桂林 未滿一歲遷居桂林並在此度過美好童年,後因戰亂撤離,五十多年後重訪,有少小離家老大回.世事變更之感,成為他日後創作的泉源。 花橋榮記

  6. 重慶 戰亂(湘桂大撤退)1944遷至重慶,不幸染上肺病,不能就學,需受到隔離。 長期孤獨一人>聽傭人講故事

  7. 南京 抗戰勝利後1946遷於歷史名城南京,對白先勇創作亦有深遠影響。 南京秦淮河崑曲>《遊園驚夢》

  8. 上海 1946~1948童年在上海耳聞目睹令他創作出《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永遠的尹雪艷》、《孤戀花》

  9. 台灣 1952年遷台。1953年入建中,受教於 李雅韻老師 →開啓閱讀中國古典文學之門

  10. 1957年由成大土木工程系轉台大外文系 夏濟安教授 →現代小說寫作的啟迪 195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於《文學雜誌》

  11. 1960年與大學同學歐陽子...等共同創辦《現代文學》雜誌,早期創作多發表於此。1960年與大學同學歐陽子...等共同創辦《現代文學》雜誌,早期創作多發表於此。

  12. 美國 在母親去世後, 1962年至美國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念書,對其小說創作影響甚大。

  13. 歷史背景 B0134048 韓祖楨

  14. 歷史背景 《台北人》中的故事背景皆設定在國民政府遷台之初,書中人物都曾經過武昌革命、勦匪、抗日、國共內戰等中國近代的重要歷史時刻。 這些「台北人」,搬遷至台灣後許多無法忘掉過去那段回憶,自然地產生對過去難以割捨的情懷,也因此進而影響了他們在台北的新生活。

  15. 書中人物的歷史背景 反清革命 〈梁父吟〉中提到為了推倒滿清而革命的同盟會及武昌起義,推出的口號為「革命倒滿,倒滿革命」。

  16. 中國抗日戰爭 〈歲除〉中提到的「台兒莊之役」,這場戰役是抗日戰爭中徐蚌會戰的一部分,是對日抗戰爆發後國軍首次取得的勝利。 〈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中的王雄就是在對日抗戰中被抓去當兵的。 〈國葬〉中提到秦副官跟隨老長官抗日的功績。

  17. 國共內戰 〈一把青〉的郭軫就死在國共內戰的時候。 〈國葬〉中劉行奇因國共內戰失敗感到遺憾及悔恨。

  18. 遷台 〈梁父吟〉中提到反攻大陸後的事,代表國共內戰以敗,並隨國軍遷台。 從〈孤戀花〉的開頭可以發現主角很不希望遷來台灣。 〈花橋榮記〉中的主角是軍人的眷屬,內戰失敗後便被慌慌張張的撤到台灣。

  19. 故事簡介&分析

  20. 交際花 洪誠佑 B0134012

  21. 故事內容簡介 永遠的尹雪艷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孤戀花

  22. 〈永遠的尹雪艷〉故事內容簡介 主角:尹雪艷 尹雪艷總也不老。 尹雪艷是一個迷人的女人,她擁有財富、人際關係,一切世俗人所想要的東西。

  23. 有人說他是掃把星,因為各種沾惹上她的人,最後似乎都沒有好下場。EX.「王貴生」,ㄧ位富商→但卻落得 官商勾結。「洪處長」,為她拋妻棄子,好不容易將她冠上了夫姓,但不到兩年便官破產,不得善終。但是在和 人們交往的過程中,她帶給他們極大的歡愉,讓人既害怕她,又忍不住去親近她。

  24.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故事簡介 主角:金兆麗 今(現實)場景:夜巴黎舞廳 舞場大班金兆麗決定洗盡鉛華﹐下嫁富商老翁陳榮發﹐以圖結束舞場生涯﹐得個安穩的生活來過下半生﹐這一夜就是金大班告別風塵﹐在舞場最後的一夜了。

  25. 雖然是最後一夜﹐但也不是安安靜靜的一夜﹐至少跟舞場姊妹吃飯回來﹐經理就等著她處理來亂的客人了。回到化妝間﹐對著鏡子﹐回想起雖然是最後一夜﹐但也不是安安靜靜的一夜﹐至少跟舞場姊妹吃飯回來﹐經理就等著她處理來亂的客人了。回到化妝間﹐對著鏡子﹐回想起 昔(回憶)場景:上海百樂門舞廳下海的情景

  26. (昔) • 遇上了官宦子弟盛月如﹐面對對方一片痴情﹐她願意跟他同居﹑養活他﹐好使他完成大學課程﹐可惜盛家老爺硬要拆散他們﹐而母親為了她能繼續在舞場工作﹐強行她墮胎。 • (今) • 已懷孕的小舞女朱鳳遭香港僑生始亂終棄,金兆麗對她伸出援手; • 擺平小如意蕭紅美與富商周富瑞的爭執

  27. 上班的最後一夜﹐面對旗下兩舞女爭客﹐為了愛情甘願懷了人家的孩子﹐對方卻回了香港﹐這一切不也是金兆麗過去多年曾經過的嗎﹖下班之際﹐看到一個年輕男生呆坐著﹐原來他不懂跳舞。金兆麗跟他說﹕來吧﹐我教你﹗這又使她回想到當年跟初戀情人盛月如相識之時。上班的最後一夜﹐面對旗下兩舞女爭客﹐為了愛情甘願懷了人家的孩子﹐對方卻回了香港﹐這一切不也是金兆麗過去多年曾經過的嗎﹖下班之際﹐看到一個年輕男生呆坐著﹐原來他不懂跳舞。金兆麗跟他說﹕來吧﹐我教你﹗這又使她回想到當年跟初戀情人盛月如相識之時。

  28. 〈孤戀花〉內容簡介 主角:阿六 一個在酒家被稱為總司令的酒家女,一日看到後輩-娟娟,在演唱《孤戀花》,想起了昔日的好友五寶,想起以前想與五寶成家的願望,變賣了自己的家產,拔下了手鐲(五寶的遺物)買了一棟小房子與娟娟同住。 後來娟娟被一個流氓-柯老雄纏上,最後被娟娟被逼得將柯老雄殺害,自己發瘋。

  29. 寫作技巧 永遠的尹雪艷:反諷手法 舉例: 1. 尹雪艷總也不老……不管人事怎樣變遷,尹雪艷永遠是尹雪艷。 2. 洪處長……一年丟官,兩年破產……尹雪艷離開洪處長時還算有良心,除了自己的家當外,只帶走一個從上海跟來的名廚司及兩個蘇州娘姨。

  30. 孤戀花:平行技法 娟娟 金華街公寓 五月花 爸爸/柯老雄 娟娟殺死柯老雄後發瘋 五寶 一對翡翠手鐲 萬春樓 軍人/華三 五寶自殺

  31.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內心獨白(意識流寫法) EX.金大班暗暗嘆惜道︰要是這個小婊子真的愛上了那個小王八,那就沒法兒了。這起還沒嚐過人生三昧的小娼婦們,憑你說爛了舌頭,她們未必聽的入耳。連她自己那一次呢,她替月如懷了孕,姆媽和阿哥一個人揪住她一隻膀子,要把她扛出去打胎。她捧住肚子滿地打滾,對他們搶天哭地的哭道:要除掉她肚子裡那塊肉嗎?除非先拿條繩子來把她勒死。

  32. 〈永遠的尹雪艷〉中的象徵 尹雪艷,幽靈死神的象徵。 打麻將,麻木不仁,逃避現實,遺忘痛苦,自我陶醉的象徵。 尹公館,象徵封閉不現實的昔日繁華

  33.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都跟”金”有關 EX.金大班穿了一件黑紗金絲相間的緊身旗袍,一個大道士髻梳得烏光水滑的高聳在頭頂上;耳墜、項鍊、手串、髮針、金碧輝煌的掛滿了一身。 「老大嫁作商人婦」的蒼涼

  34. 官夫人類 謝卓勳 B0134026

  35. 遊園驚夢 主角:錢夫人 配角:竇夫人、蔣碧月、賴副官 發生事件:錢夫人應竇夫人等昔日好友的邀約,上台北一聚。筵席中,竇夫人等人拱錢夫人上台唱上一曲《驚夢》,卻因久未開嗓及嗓子不舒服為由推卻。故事最後以錢、竇兩人的對話結束。

  36. 作者以遊園驚夢這段子,隱隱的暗喻了,錢夫人的人生。在大陸時的各種風光,猶如夢中一場。一夢驚醒,現在的一切早已全改。作者以遊園驚夢這段子,隱隱的暗喻了,錢夫人的人生。在大陸時的各種風光,猶如夢中一場。一夢驚醒,現在的一切早已全改。 筵席中的戲台,所有人皆是台下觀眾,但台上演出的卻是觀眾們的故事,所有人皆為觀眾也皆為演員。 實有「人生如夢,夢如人生」之嘆。

  37. 小說技巧 用了大量的象徵,如:錢夫人上好杭綢做的墨綠旗袍象徵昔日的燦爛輝煌,顏色暗了則是象徵了錢夫人的時代的黯然,今不如昔;代之而起的竇夫人昔日不如她,衣著反而光鮮亮麗,已非昔日。 兩相對照,便有了映襯的手法展現。 唯一不變的是天辣椒蔣碧月,暗喻著唯有心狠手辣,隨時局變遷才是生存之道。

  38. 書中的進展的路線,成平行漸進式。兩條主線在故事中交錯出現,齊頭進行。書中的進展的路線,成平行漸進式。兩條主線在故事中交錯出現,齊頭進行。 一條是,錢夫人等人尚在南京的昔日情景。 另一條是,現在進行式的筵席。 兩條一樣奢華、富麗,但今昔已全然改觀。 台上的《遊園》,恰似演盡她們的人生,一個美好的大夢。

  39. 曾經被稱為崑曲梅派真傳的錢夫人,卻再也唱不上去。這意味錢夫人已不復昔日的年輕光華。曾經被稱為崑曲梅派真傳的錢夫人,卻再也唱不上去。這意味錢夫人已不復昔日的年輕光華。 文末,曲終人散之際。錢夫人的一句「台北也變得好多了」,道盡流離台北的事實,也同時訴出她接受往日一去不復返的事實。

  40. 秋思 主角:華夫人 配角:萬夫人、林小姐 發生事件:華夫人應萬夫人之邀,梳妝打扮的三兩事,其中有她出門時,瞥見牆角的一捧雪正開得鬧騰,所勾起她的昔日回憶。

  41. 愛美是大多數女性的本能,也是天性。本篇起於華夫人的梳妝打扮。人雖已隨歲月老去,但是卻苦心孤詣、汲汲營營於那皮相之中。這樣的行為,可以視為是種想挽留、想保存她的年輕時期的美好回憶。愛美是大多數女性的本能,也是天性。本篇起於華夫人的梳妝打扮。人雖已隨歲月老去,但是卻苦心孤詣、汲汲營營於那皮相之中。這樣的行為,可以視為是種想挽留、想保存她的年輕時期的美好回憶。

  42. 庭院中那嬌貴的「一捧雪」,根源於大陸。它象徵了對於昔日回憶的存留,一點點對於往日的追憶。庭院中那嬌貴的「一捧雪」,根源於大陸。它象徵了對於昔日回憶的存留,一點點對於往日的追憶。 而華夫人的欣賞、追憶也可視為是對於當年的追憶,甚至是回想起了她的丈夫,年輕時的風光將領,晚年時的纏綿病榻。皆是從敗菊之味裡回憶起的。 最後的剪去敗菊,是華夫人對於不可追回的過去的切割,是勇於直面現實的舉動。

  43. 將軍 吳其駿 B0134014

  44. 梁父吟

  45. 梁父吟之角色介紹 樸公:此篇的主角之一,開國元老,王孟養的義兄,一生為國為民,現在卻與現實脫節。是作者“中華民族”的隱射。 雷委員:王孟養的學生,幕僚。 王孟養:此篇主角之一,開國元老,現已亡故。是作者“中華民國”的隱射。 王家驥:王孟養的兒子,原居美國,因治喪而回國,卻與父親好友處處不合。是本篇“斬斷過去”的代表。 翁效先:樸公之孫,也是樸公“精神傳承”的希望。

  46. “梁父吟”的大意 往日為革命奔波勞碌的熱血青年,成為現今進入垂暮之年的老翁樸公,非常堅持傳統的觀念,但年輕人又有新想法,終究“時不我與”。一種歷史的滄桑感,頓時瀰漫全文。

  47. “梁父吟”故事敘述

  48. 樸公為義弟王孟養舉行喪禮後,偕孟養的學生雷委員回家聊天、對奕、以及回想當年。樸公為義弟王孟養舉行喪禮後,偕孟養的學生雷委員回家聊天、對奕、以及回想當年。 聊天1:樸公與孟養是武昌起義的革命鬥士,樸公、孟養、仲公的“桃園三結義”,孟養的剛烈性格“狂捐”。 聊天2:喪禮上對王家驥已斷絕過去感到遺憾,對孟養晚年之境遇感到同情,以及對翁效先 “繼承中華文化”感到驕傲。 與雷委員下棋卻蒙頭睡去,以及雷委員離去前對喪事的提醒。 送雷委員離去後,樸公卻在蘭花台前想起從前的佚事,直到小孫子來拉他,才回去吃晚飯。

  49. “梁父吟” 技巧與含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