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生物倫理 ( Bioethics)

生物倫理 ( Bioethics). 生科教碩一 M9491115 陳 慧 泓. 美麗新世界?. 1935 年赫胥黎的 《美麗新世界》 預言 : 人類扮演上帝的角色、改造自然和人類 生命,會不會在超市中也打出「愛恩斯坦基因」上市的廣告 ? 人類可以從此不再面臨最苦難的「生、老、病、死」 ? 人像上帝一樣「完美」 ?. 基因科技之重大發展. 1997 年:英國威瑪教授( Ian Wilmut ) 創造出複製羊 - 桃莉 2000 年:人類基因圖譜定序完成草圖 2002 年:人類基因組計畫完成 2000 年:訂定禁止基因複製的法規. 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生物倫理 ( Bioethic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物倫理 (Bioethics) 生科教碩一 M9491115 陳 慧 泓

  2. 美麗新世界? • 1935年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預言: 人類扮演上帝的角色、改造自然和人類 生命,會不會在超市中也打出「愛恩斯坦基因」上市的廣告? • 人類可以從此不再面臨最苦難的「生、老、病、死」? • 人像上帝一樣「完美」 ?

  3. 基因科技之重大發展 • 1997年:英國威瑪教授(Ian Wilmut)創造出複製羊 - 桃莉 • 2000年:人類基因圖譜定序完成草圖 • 2002年:人類基因組計畫完成 • 2000年:訂定禁止基因複製的法規

  4. 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 人類夢想能否成真 • 人類需要為這個夢想付出多少代價 • 科學的發展也是人類追求真理的一環 • 「隨緣」以待?人類不該眼睜睜的「等待」,更應該嚴肅的思考可能面對的未來,進一步未雨綢繆的致力於生命意義和價值的維繫

  5. 倫理學 • 倫理學:分析、評價並發展規範的道德標準-「善」與「惡」、「是」與「非」、「真、善、美、聖」 • 「反思」行為的標準與規範 • 適宜的、正當的或必須的行為

  6. 生物倫理學 • 定義:處理人(Human beings)或生物(Creatures)在有關生命現象的倫理學 • 探討生命科學 (life science,包括生物學、醫學、遺傳學、醫療照護等) 領域中所發生之各種道德問題 • 涵蓋了傳統的醫學倫理(medical ethics)、健康照護倫理(health care ethics),也包括了動物權利(animal welfare)、環境倫理(environmental ethics)、遺傳倫理(gene ethics)

  7. 生物倫理學之發展 • 1945 年紐倫堡大審:納粹醫師於集中營裡施行於猶太人及戰俘身上的人體試驗 • 1954年第一個腎臟移植 • 1967年第一個心臟移植 • 1976年第一個避免植物人而生前預立遺囑﹝Living Will Law﹞的法案在美國加州通過 • 1976年Quinlan家屬希望Karen能行安樂死

  8. 生技倫理學(Biotechnology ethics) • 理論部份(Theoretic aspects):涉及基本理念、原則、學說等討論 • 巨觀問題(Macroscopic considerations):涉及人與己、人與人、人與其它生物、人與環境等之間的倫理關係之探討 • 微觀問題(Microscopic considerations):涉及生物生理學,尤其是在分子層次(Molecular levels)討論上的倫理觀

  9. 生物科技引發的倫理議題-基因改造作物 • 目的:促進收成、防治病蟲害、提高經濟效益,希望可以解決人類糧食不足或營養問題 • 創造出新的過敏原、對人體造成新的健康問題、引起昆蟲的抗藥性、製造基因污染? • 對自然與人類社會之風險、安全性與效益該如何評估? • 巨大商業利益是否將加劇資本家對弱勢族群、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控制或剝削?

  10. 生物科技引發的倫理議題-基因轉殖動物 • 目的:創造出不受到人體排斥之動物組織或器官,以提供異種移植之用而解決器官短缺的問題 • 動物病毒入侵人類的風險與安全性 • 動物權利的問題、人與動物的關係,人類有權力隨心所欲地去改造動物、創造新物種嗎? • 動物身上存在愈來愈多人類基因,是否動物也有具有愈來愈多之人性、必須受到保護?

  11. 生物科技引發的倫理議題-基因檢測 • 目的:遺傳疾病的診斷、預防及處置 • 基因資訊帶來的心理負擔及社會壓力 • 基因診斷結果的告知對個人與家庭、家族的影響 • 對個人在就學、就業、保險等方面的遭受歧視、影響到個人權益 • 個人隱私的保障與家庭成員利益產生衝突 • 基因檢測引起之醫療資源分配、社會正義議題

  12. 生物科技引發的倫理議題-基因治療 • 目的:治療人類目前各種主要的死亡原因、慢性疾病、遺傳疾病 • 改變新生兒的遺傳組合、造成長遠的醫源性的傷害 • 計家寶寶(designer baby)、基因超市(genetic supermarket)、出賣基因以牟利 • 遭致未來世代的埋怨 • 人類生殖自由的權限

  13. 生物科技引發的倫理議題-幹細胞研究 • 目的:取代受損或感染疾病的細胞 • 摘取幹細胞之胚胎是不是人類 • 幹細胞、胚胎、胎兒的道德地位為何?需要受到何種程度的保護? • 是否將人工具化並違背人性尊嚴 • 追求劃時代突破性的醫療福祉而危害人類胚胎與人性尊嚴是否是道德上可容許

  14. 生物科技引發的倫理議題-人類無性生殖 • 目的:使用於基礎研究、治療性複製及生殖性複製 • 對於「能由一既存個人之體細胞核所帶基因來繁衍出另一個體」感到不安 • 複製技術所造出的孩子可能活在「既存個人」的陰影影響 • 複製人在親子關係與手足關係上可能產生的衝擊 • 由成熟體細胞造出孩子可能產生的結果

  15. 主體性與人文性所編織的道德教育 • 基因科技對人類是福是禍,誠如潘朵拉的盒子,既存希望,也有貪婪。一旦人類打開潘朵拉的盒子,除了依賴人類的智慧外,任誰也難以論斷其結果 • 對於無法預知的未來,人類該勇敢的面對挑戰,審慎的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 科技時代需要發揮人文精神

  16. 基因的殖民地 • 基因結構果真取代今天社會學各種身份認同、社經地位之判準,則基因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人類的意識型態(文化價值觀) • 教育政策也可能隨之將對人本質和營建美好生活的終極關懷,轉化為對優質基因的追求和呵護 • 基因科技愈發達,人類的主體性和人文性愈需要加強

  17. 基因的殖民地 • 身體成為基因的「寄宿主」,心靈可能因此而變形或被物化 • 基因的獨特性可能將決定人之殊異性 • 人類隨著科技的發展,人的疏離性愈形嚴重 • 教育的重點置於如何調適在基因科技發展與人文性維護

  18. 基因科技的持續發展,人類將觸及因為疏離所產生的問題基因科技的持續發展,人類將觸及因為疏離所產生的問題 • 基因科技的家庭倫理問題、基因資源商品化、宰制化所衍生的人性物化和基因霸權 • 社會化、隱私權、意識自由、優生選擇權、安全控管、公平競爭、權利與責任、基因歧視等個人德行和社會正義等問題 • 生命本質(being)、自主性、以及生活品質的問題

  19. 彰顯生命的意義 • 蘇格拉底:知即德 • 知識愈多,人的胸懷、智慧將更為精進 • 關照的面也就更寬、更廣 • 從關心自己開始,爾後及於親人 • 康德:無所求的視一切存在如己身存在

  20. 人類經歷的三次大革命 • 第一次是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革命 • 第二次是近代的工業革命 • 第三次大革命就是二十世紀中葉以後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快速發展的資訊革命和加速發展中的生物科技革命

  21. 美國眾議院人類複製法案 • 2001年八月二日跨黨派、壓倒性的禁止人類複製行動(以265票對162票,表決通過禁止所有複製人類的行為) • 布希總統:我以謹慎戒懼的心情做出這項決定,我祈禱它正確無誤 • 法律乃堅強的道德表述 • 人類必須推動科學的發展,但必須維護社會正義,且以尊敬、榮耀生命的方式為之 • 確保人類不致於淹沒於慾望的汪洋大海中而喪失人生的方向,需人文之關愛和智慧的發揮

  22. 人文主義 • 人之所以為人在於自由、自我、意志、以及為了追求美好生活所應兼顧的自我和社群、情性和理性 • 人文性的起起落落,使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人文性,又脆弱的經不起科學的挑戰和誘惑,喪失人之所以為人之本質 • 單面向的理性使人成為不完整的人或淪為科學的奴隸,這就是何以在發展科技之際需要加入人文素養之因

  23. 生命是人文教育應特別加強的領域 • 1969年成立海斯汀中心 • 1971年華盛頓喬治城大學成立甘乃迪倫理學研究所 • 1978年出版《生命倫理學百科全書(共四卷)》 • 彰顯對生物科技倫理的重視

  24. 教育化解科技與人文對立或衝突 • 培養追求經濟的高效能,並維繫個人的獨立性、隱私權和人格尊嚴之大愛和智慧 • 求知 • 關注倫理和關愛地球 • 人類追求美好生活除了理性之外,更需要懷抱愛的情操

  25. 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