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滄桑古國 ~ 亞美尼亞 (1) Armenia

滄桑古國 ~ 亞美尼亞 (1) Armenia. 陳美月 攝影 / 製作. 大亞拉拉山 5165 公尺. 小亞拉拉山 3925 公尺. 。. 亞美尼亞的古老故事 ,《 舊約聖經 》 記載 , 洪水過後 , 方舟停靠在亞拉拉山 , 神話餘韻依舊不絕於耳 ; 穿越時空回溯 3,000 年前 , 其疆域含今高加索和土耳其東部地區 , 與亞美尼亞同時期的迦勒底人、呂底亞人、腓尼基人、米底人、西台人、弗里吉亞人早已退出歷史舞台 ; 從巴比倫王國到蘇聯帝國瓦解 , 亞美尼亞仍頑強存留 , 且在 1991 年 9 月 21 日獨立建國. 喬治亞 基督教. 俄羅斯 東正教. 黑海.

mat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滄桑古國 ~ 亞美尼亞 (1) Armenia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滄桑古國~亞美尼亞(1) Armenia 陳美月 攝影/製作

  2. 大亞拉拉山5165公尺 小亞拉拉山3925公尺 。 亞美尼亞的古老故事,《舊約聖經》記載,洪水過後,方舟停靠在亞拉拉山,神話餘韻依舊不絕於耳;穿越時空回溯3,000年前,其疆域含今高加索和土耳其東部地區, 與亞美尼亞同時期的迦勒底人、呂底亞人、腓尼基人、米底人、西台人、弗里吉亞人早已退出歷史舞台; 從巴比倫王國到蘇聯帝國瓦解,亞美尼亞仍頑強存留, 且在1991年9月21日獨立建國.

  3. 喬治亞 基督教 俄羅斯 東正教 黑海 裏海 亞美尼亞 使徒教派 亞塞拜然 伊斯蘭教 納哥諾 卡拉巴克 亞塞拜然 土耳其 伊斯蘭教 伊朗 伊斯蘭教 亞美尼亞位於高加索南端,國土面積29,800平方公里,為多岩的高地, 90%的國土位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可耕地只有20%,人口約321萬人,海外僑民約7-800萬人. 三邊被伊斯蘭教國家包圍,千年來宗教沒受影響;左鄰是充滿敵意的土耳其,右方亞塞拜然為爭奪納哥諾-卡拉巴克,與它常交戰,其邊境遭土耳其與亞塞拜疆進行政治與經濟封鎖,南鄰伊朗, 在2,600年前與波斯帝國情同兄弟,並肩作戰,滅掉米底亞. 亞美尼亞石油仰頼伊朗進口,天然氣靠俄羅斯以管線經喬治亞輸送到境內.

  4. 大屠殺紀念館(Genocide Menorial)建於1968年,三角尖碑如銳劍般直指天際,椎心泣血,無聲的吶喊;血腥的20世紀,第一場大規模種族滅絕行動,奧斯曼帝國在1915年的大肆鎮壓行動,演變成有組織的種族滅絕 計劃,死亡人數約150多萬人,80多萬人流亡海外,土國至今未承認.亞美尼亞人至今仍屹立不搖的印歐民族一支,有自己的語言,有卓越的科學成就,發明一套相當精確的數學定律,比伽利略早了幾百年發現地球會自轉,還有蘇聯的米格戰鬥機、核磁共振造影…

  5. 亞美尼亞是一個飽受苦難的民族,歷史傷痕不比偤太人少.12道厚石牆,代表12個亞美尼亞省份, 現在國土只剩1/12省,另外11/12省在土耳其境內.戲劇的人生,悲慘的命運,災難與重生一直再重演;自由火炬永不息滅,亞美尼亞永續生存.

  6. 亞美尼亞在蘇聯時期, 就像高科技的美國加州一樣,一大片的工業區及四處充滿綠意盎然的公園.1991年在無預警手足無措之下獨立,全國的電力及天然氣被切斷,整片工廠像廢墟,住家沒暖氣供應,冬季氣溫低降到零下10度,人民過得很艱苦,2,600年來他們沒有過一天的好日子,這是亞美尼亞的寫照.

  7. 亞美尼亞人與偤太人同樣被流放,亞美尼亞被稱為尊貴的流放者 ,其悲慘的程度大過偤太人;屢戰屢敗的亞美尼亞,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也飽嘗悲慘命運的痛苦, 二千六百年來遭人征服鯨吞,仍以不同方式掙扎求生存, 每個人臉上帶著愁緒,肩上背著千斤重的十字架,踩著沉重的腳步,海外龐大的僑民為自己的祖國和同胞無私的奉獻,讓 國家得以存續.

  8. 在強國的瓜分與逼迫,亞美尼亞就像桌上遊戲的一只棋子 ,進退任由你決定…

  9. 1991年9月21日從蘇聯獨立而出,以葉綠凡(yerevan)為首都,共和廣場週邊建築大多以粉紅色系石材建造.1991年9月21日從蘇聯獨立而出,以葉綠凡(yerevan)為首都,共和廣場週邊建築大多以粉紅色系石材建造. 在西元前八世紀烏拉圖王國(Urartu)時期,版圖集中在今土耳其東部凡湖地區;葉綠凡為主要發源地,國王阿格什提一世(Argishti I)在南邊山丘上建一座艾瑞布尼 (Erebuni)堡壘,長期與亞述帝國抗爭,直到六世紀被米底亞與斯基泰聯軍打敗.

  10. 共和廣場上的噴泉,隨著音符絢爛起舞 .

  11. 加尼希臘神殿(Garni Greece Temple)宛如迷你的雅典衛城,始建於一世紀羅馬附庸國時期, 1976年重建;24根伊奧尼克柱圍繞著迴廊, 殿內供奉希臘太陽神密斯拉(Mithra),密斯拉神是光明與公義之神,是波斯人所信奉的眾多神中的主神.

  12. 在神殿內有位吹笛人,笛子是用杏木做成的,是亞美尼亞的傳統樂器,稱為「杜杜卡(Duduk)」,樂聲低沉渾厚, 優傷淒婉,如泣如訴,在岩壁盪起深邃微妙的迴響,激起亞美尼亞千年悲苦的心靈,為生命找到出口.

  13. 亞美尼亞王室夏宮,歷經十幾個世紀的大小地震, 主建築已毀損,僅剩宮殿基座遺跡. 在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時期,亞美尼亞是由提格蘭大帝(Tigrane II)所領導的帝國,領土從裏海延伸到今巴勒斯坦.

  14. 羅馬帝國時期不可少的羅馬浴池,還有馬賽克地磗.洗澡是羅馬文化的一部份.羅馬帝國時期不可少的羅馬浴池,還有馬賽克地磗.洗澡是羅馬文化的一部份.

  15. 1923年土耳其與蘇聯簽訂卡爾斯(Kars)條約,然而在史達林的大筆一揮之下,將卡爾斯地區劃給土耳其,綠色地帶為軍事緩衝區,與土國接壤200多公里的邊境全遭封鎖.亞拉拉聖山是亞美尼亞民族精神的象徵,也是國徽上的圖案之一.1923年土耳其與蘇聯簽訂卡爾斯(Kars)條約,然而在史達林的大筆一揮之下,將卡爾斯地區劃給土耳其,綠色地帶為軍事緩衝區,與土國接壤200多公里的邊境全遭封鎖.亞拉拉聖山是亞美尼亞民族精神的象徵,也是國徽上的圖案之一.

  16. 霍瑞維拉修道院(Khor Virap)建於七世紀,位於亞拉拉山山腳下, 亞美尼亞人自稱是諾亞的後代,永遠是亞拉拉山的子民,可望不可即,不受地域羈絆, 永不停息的召喚,這裏也是遊人遠眺聖山的最佳地點.

  17. 5006 教堂外牆上刻有建造史,底下有間監獄,這裏曾囚禁基督教的啟蒙者聖格列葛里( St. Gregory)13年的地牢.

  18. 西元287年有位波斯王室血統的亞美尼亞聖徒格列葛里,從安納托利亞來到亞美尼亞宣道,當時國王梯里達底三世(Tiridates III)將這位殺父仇人之子的異教徒抓起來和一群毒蛇關在地洞裡.(上圖 教堂入口)

  19. 囚禁聖格列葛里的地牢 聖格列葛里被監禁在漆黑的地洞裡,沒有食物吃,後來有位住在附近的善心婦女,每天拿麵包給他吃,聖格列葛里自己吃一半,另一半給蛇吃;後來國王得了重病,沒有人可醫治他,他妹妹告訴他,你要去請教格列葛里,唯有他能治癒你的病.

  20. 國王病癒後,聖格列葛里在公元301年為國王梯里達底三世施洗,國王同時定基督教為國教,使亞美尼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的國家,至今都未曾改變.國王病癒後,聖格列葛里在公元301年為國王梯里達底三世施洗,國王同時定基督教為國教,使亞美尼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的國家,至今都未曾改變.

  21. 24年後聖格列葛里仙逝,國王就在囚禁他的地牢上面加蓋了教堂及紀念堂,前往朝聖的人絡繹不絕.24年後聖格列葛里仙逝,國王就在囚禁他的地牢上面加蓋了教堂及紀念堂,前往朝聖的人絡繹不絕.

  22. 在地牢裡,虔誠的信徒獻上點燃的臘燭,以其聖潔的光輝來驅逐罪惡的黑暗.在地牢裡,虔誠的信徒獻上點燃的臘燭,以其聖潔的光輝來驅逐罪惡的黑暗.

  23. 亞美尼亞教派從五世紀中葉以來,就一直保持獨立,信奉「單一屬性」說,認為基督的人性完全融入神性,神性大於人性,真正屬性是「神」,和後來從基督教主流派發展出來的羅馬天主教和希臘正教與亞美尼亞使徒教派完全沒有關係.亞美尼亞教派從五世紀中葉以來,就一直保持獨立,信奉「單一屬性」說,認為基督的人性完全融入神性,神性大於人性,真正屬性是「神」,和後來從基督教主流派發展出來的羅馬天主教和希臘正教與亞美尼亞使徒教派完全沒有關係.

  24. 基督教主流教義強調神的「三位一體」和「神人二性」,認為基督本身具有兩種性質(Essence),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兩者結合在一個人身上,這個人既是「上帝」又是「人」,衪既是基督耶穌.基督教主流教義強調神的「三位一體」和「神人二性」,認為基督本身具有兩種性質(Essence),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兩者結合在一個人身上,這個人既是「上帝」又是「人」,衪既是基督耶穌.

  25. 基督教一般以12月25日聖誕節為耶穌誕辰日,而亞美尼亞使徒教派則以1月6日主顯節為耶穌的誕辰紀念日.基督教一般以12月25日聖誕節為耶穌誕辰日,而亞美尼亞使徒教派則以1月6日主顯節為耶穌的誕辰紀念日.

  26. 基哈岩穴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Geghard)依山臨河,在山壁鑿建教堂與陵寢,建築群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亞美尼亞人在一生當中,至少要去朝聖一次.修道院建於公元四世紀,大部分是從岩石中開鑿出來,還嵌著許多的十字架碑.

  27. 古時稱為艾維蘭克(Ayrivank),意為洞穴修道院.後來改名為格加爾修道院,格加爾(Geghard)為「矛」之意,名字源自於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時被刺傷的那隻矛,據說這隻矛曾被存放在格加爾修道院的聖矛教堂(Geghardavank) 內.

  28. 主教堂建於1215年,建築群包含一座教堂及接待廳和兩間小禮拜堂.主教堂建於1215年,建築群包含一座教堂及接待廳和兩間小禮拜堂.

  29. 從大門進入是接待廳(Gavit),接待廳由四根大柱子支撐著,象徵四福音書,穹頂有塞爾柱式的雕刻,為了防震,這些石塊設計是可移動.從大門進入是接待廳(Gavit),接待廳由四根大柱子支撐著,象徵四福音書,穹頂有塞爾柱式的雕刻,為了防震,這些石塊設計是可移動.

  30. 接待廳(Gavit)往裡走就是後殿,安置石雕的臺座及聖母子聖像,最高的圓頂代表主耶穌基督.接待廳(Gavit)往裡走就是後殿,安置石雕的臺座及聖母子聖像,最高的圓頂代表主耶穌基督.

  31. Prosh Khaghbakia墓室牆面雕有兩隻被鏈住的獅子,代表克制己欲,及捉住羔羊的老鷹,表示貴族保護平民.這是普洛夏安家族的徽飾,為保護修道院免遭蒙古大軍的破壞,門楣上兩位使徒一身打扮成蒙古人.

  32. 聖泉教堂的石室中,泉水淙淙流淌,象徵約旦河的洗禮,聖泉教堂的石室中,泉水淙淙流淌,象徵約旦河的洗禮, 教堂左邊牆上雕有三種宗教象徵圖, 代表十誡的訓示,意指三種宗教大同小異. 蓮花的佛教尖拱的伊斯蘭教 六道光芒的偤太教.

  33. 通道的石壁鑿有各式各樣的十字架,以基督教立國的亞美尼亞,隨處可見手藝精巧的工匠,將雕刻藝術表現在十字架上.通道的石壁鑿有各式各樣的十字架,以基督教立國的亞美尼亞,隨處可見手藝精巧的工匠,將雕刻藝術表現在十字架上.

  34. 十字架碑是亞美尼亞人的精神支柱,帶領他們走過漂流不定的歲月.十字架碑是亞美尼亞人的精神支柱,帶領他們走過漂流不定的歲月.

  35. 埃奇米艾津大教堂(Echmiatsin Cathedral)為亞美尼亞教會牧座所在,有亞美尼亞的「梵蒂岡」之稱.

  36. 埃奇米艾津(Echmiatsin)意為「耶穌降臨之地」,是全世界亞美尼亞人的精神中心.埃奇米艾津(Echmiatsin)意為「耶穌降臨之地」,是全世界亞美尼亞人的精神中心.

  37. 教堂大門精雕細琢,兩側為聖彼得與聖保羅畫像

  38. 教堂散發著莊嚴肅穆, 裝飾氣派烣弘、光采奪目.

  39. 正在舉行彌撒(Mass)

  40. 教堂樑柱的幾幅畫中,這幅「最後晚餐」耶蘇所座的位置與達文西所畫的有所不同.可見是比達文西更早期的畫作.教堂樑柱的幾幅畫中,這幅「最後晚餐」耶蘇所座的位置與達文西所畫的有所不同.可見是比達文西更早期的畫作. 第一大主教聖格列葛里畫像

  41. 主教堂內的博物館典藏亞美尼亞歷代珍貴宗教藝術品, 其中最重要的是當年刺耶穌的矛頭(原藏於格加爾修道院). 還有當年耶穌頭上的小荊棘,裝置在十字架中央.

  42. 大主教的聖服 從十字架上取下耶蘇聖體

  43. 埃奇米艾津教堂旁設有亞美尼亞最高學府葉綠凡大學,這是神學院大門的雕像 .

  44. 神學院區一隅,亞美尼亞獨特建築,兩旁立有十字架碑.神學院區一隅,亞美尼亞獨特建築,兩旁立有十字架碑.

  45. 神學院學生剛下課

  46. 茲瓦爾特諾茲(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Zvartnots)考古遺址,在西元641-661年間建於埃奇米艾津教堂附近,規模氣勢遠超過埃奇米艾津大教堂,但在十世紀已全被破壞,現僅存的斷垣殘壁,還依稀可見昔日的宏偉景觀.

  47. 茲瓦爾特諾茲(Zvartnots Cathedral Ruins)大教堂遺址, 典雅的中央圓頂和十字形結構及穿廊形式的建築,在中世紀為亞美尼亞的建築藝術史上,極至展現教堂的神聖及創新藝術,其成就有著深遠影響.

  48. 穿廊形式的建築,每根廊柱都有精緻的雕刻裝飾穿廊形式的建築,每根廊柱都有精緻的雕刻裝飾

  49. 宮殿旁幾根石柱的柱頭,雕刻著一隻銳利眼神的老鷹,蓄勢待發,展翅翱翔.宮殿旁幾根石柱的柱頭,雕刻著一隻銳利眼神的老鷹,蓄勢待發,展翅翱翔.

  50. 上午 下午 日晷一天24小時,分為上午12小時及下午12小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