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應用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 劉佩容老師. 教 學 目 標.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智活動的科學。其範圍相當廣泛。而應用心理學的內容很多。 本課程的目標是讓同學們可以拓展對自我的察覺、增進自身掌控的能力,以及資源整合能力,進而自我統整。. 課 程 大 綱. 9 / 17 自我介紹;課程介紹、相關規定及評分 標準、修課動機 9 / 24 中秋節放假 10 / 01 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10 / 08 應用心理學之一:神經語言學的介紹與 假設前提; VAK 模式與演練

mauli
Download Presentation

應用心理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應用心理學 劉佩容老師

  2. 教 學 目 標 •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智活動的科學。其範圍相當廣泛。而應用心理學的內容很多。 • 本課程的目標是讓同學們可以拓展對自我的察覺、增進自身掌控的能力,以及資源整合能力,進而自我統整。

  3. 課 程 大 綱 • 9/17 自我介紹;課程介紹、相關規定及評分 • 標準、修課動機 • 9/24 中秋節放假 • 10/01 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 10/08 應用心理學之一:神經語言學的介紹與 • 假設前提;VAK模式與演練 • 10/15 續VAK模式與演練;VAK字彙用語 • 10/22 情緒、轉換情緒:VAK法

  4. 課 程 大 綱 • 10/29 影響情緒因素之一:信念、限制性信 • 念  • 11/05 情緒A-B-C;轉換情緒的方法之 •     一:建立信念、自我暗示 • 11/12 生命管理五步曲;溝通的黃金三角 • 11/21 家庭兩性溝通;期中考週 • 11/26 溝通模式

  5. 課 程 大 綱 • 12/03 續溝通模式 • 12/10  校慶補假 • 12/17 敏感度訓練 • 12/24 聖誕節停課 • 12/31 個人從屬等級七層次; •     以故事討論價值觀 • 1/07  找尋內心的源泉;總複習 • 1/14  期末考

  6. 評 分 標 準 • 25% 上課參與、上課作業 • 45% 報告 • 30% 出席率

  7. 授 課 方 式 • 講授、討論與分享、 • 隨機教學、 • 活動。 • 理論概述為輔,活動與體驗為主。 • 課堂上有具體的方法演練, • 及個人或團體的心得分享。

  8. 課 堂 要 求 • 行動電話及呼叫器以無聲或震動的方式 • 按時上課 • 不看書 • 老師或學生說話時,聆聽不說話

  9. 參 考 書 目 • 《心理學》,洪蘭譯,H. Gleitman著, • 遠流出版,民86。 • 《現代心理學》,張春興,東華書局,民80。 • 《激發心靈潛力》,李成嶽譯,安東尼.羅賓 • 著,中國生產力中心,1989。 • 《永續成長的寶藏圖 : N.L.P.入門》,陳威 • 伸譯,喬瑟夫.歐可諾; 伊安.麥克德摩 • 著,世茂,1996。

  10. 參 考 書 目 • 《管理者的未來技巧》,陳順發譯,伊安. • 馬德模‪(Ian McDermott‪),約瑟.歐康納 • ‪(Joseph ¡אConnor‪) 著,世茂,1999‪。 • 《改變現狀的行家手册》,陳威伸譯,班德 • 勒‪(Bandler, Richard‪), 麥可達納德 • (MacDonald, Will‪)著,世茂,1998。 • 《喚醒內在天才》,世茂。 • 《瞬間親和力》,世茂。

  11. 參 考 書 目 • 《相信.你能夠 : 自我心靈改造》,錢基 • 蓮譯,康妮瑞.安德瑞斯,史提夫.安 • 德瑞斯著,中國生產力, 2000‪。 • 《給自己時間改變 : Top催眠技巧的應 • 用》,曹愛菊, 馬涓涓, 張玉靜譯, • 理查.班德勒‪(Richard Bandler‪)著, • 世茂,1999‪。

  12. 參 考 書 目 • 《複製卓越(二):最佳未來的寫真》,褚 • 耐安譯,拉司黎.班德勒、大衛.喬登、 • 邁可、利比亞合著,世茂,1996。 • 《複製卓越(一):烙印技巧》,世茂。 • 《你的身體相信你說的每句話》,世茂。 • 《如何用NLP紓解你的情緒》,世茂。

  13. 心理學 • 何謂心理學: •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智活動的科學。 • 凡是與人有關的東西統統是心理學研究的範圍。

  14. 心理學 • 心理學的主要內容包括(Major themes in pychology) • Methodology 研究方法、Biological Basis心理學的生物基礎 (如:Neuropsychology、神經心理學)、 • Development 發展心理學、Sensation 感覺、 • Perception 知覺、Consciousness 意識狀態、 • Hypnosis 催眠、Learning 學習、Memory 記憶、 • Language 語言、Basic Drives 基本動機、Emotions 情緒、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心理測驗、Personality 人格、Stress 壓力、Abnormal Psychology 變態心理學、Psychotherapy 心理治療、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心理學 ……等。

  15. 現代心理學五大理論 • 心理分析論: • 行為論: • 人本論: • 認知論: • 生理心理論:

  16. 心理學各大門派簡介

  17. 一、精神分析治療法 二、阿德勒學派治療法 三、存在主義治療法 四、個人中心治療法 五、完形治療法 六、現實治療法 七、行為治療法 八、認知行為治療法 九、溝通分析治療法 九個主要心理治療理論簡介

  18. 應用心理學分類 本應用心理學課的目標: 知識 鑰匙 找尋鑰匙的方法 內在的覺察 增進自我掌控的能力 應用心理學

  19. 神經語言(學)程式介紹(NLP) • NLP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1.是研究人類卓越行為模式的學問 2.是 內在經驗(神經) • 語言(語言學) • 行為(程式) 三者之間的仿造連結, 構成的一個整體精神身體系統.

  20. 一、NLP的歷史 • NLP的創始人: • 理察班德勒 (Richard Bandler) : • 主修電腦學系,醉心研究人類行為, • 向傳統心理學派提出挑戰。 • 約翰,葛瑞德 (John Grinder): • 任教於加州大學的語言學家。

  21. 一、NLP的歷史 • 他們參考四位大師: • 溝通大師葛瑞利,貝特森(Gregory Bateson), • 催眠治療大師米爾頓,艾克森(Milton Erickson), • 家庭治療大師維吉尼更,薩提耳(Virginia • Satir) , • 以及完形治療創始人弗烈茲,皮耳(Fritz • Pearls)。 加上獨創的理念而整理出NLP的理論架構。

  22. 二、NLP的原理 • NLP是研究個人如何應用思想的語言,身心合一地達致我們想要的結果。 • NLP是內在經驗(神經), 語言(語言學) 和行為(程式) 之間的仿造連結, 構成的一個整體精神身體系統.

  23. 二、NLP的原理:神經 Neuro :指的是我們神經系統。 我們透過五種感官: 視覺 聽覺 嗅覺 味覺 觸覺 攝取外界的資訊。 探討這些訊息如何在我們每一個人獨特的神經系統中被處理。

  24. 二、NLP的原理:語言 • Linguistic指的是我們運用語言與周遭世界溝通(外向) 以及與自己作有效溝通(內向) 的能力。 • 包括語言及非語言的溝通系統:圖像、聲音、感覺、味道、氣味、詞句、自我對話等。 • 通過我們的神經表象而被编碼编排和賦予意義。

  25. 二、NLP的原理:程式 • Programming: • 借用電腦科學術語。謂指個人神經系統使用的程序,例如如何跟我們自己及其它人溝通以達致自己想要的具體結果。 • 我們的思想,感受,行動全都只是習慣性的程式,只要把我們心中的心智軟件 (Mental software) 改寫,這些程式就能夠被改變。 • 當一些沒有效果的行為程式被改寫之後,我們的人生便會出現不同的效果。

  26. 身心語言程序學的前提假設是為幫助我們瞭解人類的行為,促進個人成長,更易和别人溝通。身心語言程序學的前提假設是為幫助我們瞭解人類的行為,促進個人成長,更易和别人溝通。 一般行為科學家,根據多年累積的經驗,總結了以下幾方面的人類行為假設: (一)人的每個行為,都有他的良好意願。啟示:尊重他人的世界觀。當我們覺得他人行為怪異想批評時,就要先瞭解他人背後的良好意願。 NLP對人類行為的假設

  27. (二)地圖不是實際的地域。啟示:我們用的字眼並不等於事件或事物的本身。(二)地圖不是實際的地域。啟示:我們用的字眼並不等於事件或事物的本身。 (三)没有所謂失敗,只有回饋。 啟示:所有的過程都有意義及價值。如:愛迪生做燈泡實驗幾萬次。 NLP對人類行為的假設

  28. (四)每個人都擁有他要改變所需的資源。啟示:人有無限的潛能,但一般只發揮潛能的5-10%,最多也只是20%。(四)每個人都擁有他要改變所需的資源。啟示:人有無限的潛能,但一般只發揮潛能的5-10%,最多也只是20%。 所有的資源都在自己手中,如:過去的成功模式、經歷、經驗等,可以不外求! (五)每個人都可以在他們具備的資源下,表現到最好。啟示:為適應而調節自己的行為,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面的動機。 NLP對人類行為的假設

  29. NLP對人類行為的假設 • (六)追求生態平衡。 • 隨時追求生態平衡:因環境不斷改變,系統不斷重新整合,社會不斷出現更快更新的變動和因果關係。

  30. 四、NLP的方法之前題假設 (七) 動機和情緒總不會錯,只是行為沒有效 果而已。 (八) 有選擇總比沒有選擇好。

  31. 感官測量與觀眼知心: • 瞭解對方的內心狀態並加強親和力、 • 感官敏感度的訓練。 • 瞭解自己和他人的思考、溝通與學習的類型。

  32. VAK演練

  33. 述詞及聲音之應用: • 以說出貼近對方經驗的話和聲調、疏通溝通管道。 • 感官用語:親和力練習與影響力模式。

  34. 情緒 • 1.情緒的意義 • 2.為何會有負面情緒 • 3.情緒的能量等級 • 4.情緒是一種溝通

  35. 情緒 • 情緒、想法、行為 • 情緒的察覺:對自身的身心系統及「壓 • 力」「情緒」有更敏銳的覺察。 • 正向、負向的情緒 • 情緒的正向意圖 • 經驗-感官-感覺-想法-行動

  36. 影響情緒的因素 1.感官的運用 2.主觀的認知 • 3.參考經驗 • 4.環境 • 5.生理狀態 • 6.注意力 • 7.靈性 • 8.信念

  37. 影響情緒的因素 • 9. 價值觀 • 10.目標 • 11.自我對話

  38. 轉化情緒 情緒的轉化: 從內在經驗出發 學習幾種情緒轉化技術, 當下做情緒的轉化, 以增加自己的彈性感到自在。

  39. 以時間來轉化情緒 情緒的時空焦點轉換技術 情緒急救箱──呼吸、身體姿勢… 建立信念 自我暗示法 自主地運用自身的資源來抒解壓力,轉化情緒。 轉換情緒的方法

  40. 當你在指引自己或他人的頭腦運作時,要盡量排除形而上式的描述。頭腦是很如實的,要與其溝通,就必須以腦處理事情的基本方式為之。就我們目前所知,這基本的處理方式,,就是次感元的操作。當你在指引自己或他人的頭腦運作時,要盡量排除形而上式的描述。頭腦是很如實的,要與其溝通,就必須以腦處理事情的基本方式為之。就我們目前所知,這基本的處理方式,,就是次感元的操作。 -----摘自  改變現狀的行家手冊  班德勒

  41. 二、NLP的原理:心靈地圖 2. NLP 是研究人類主觀經驗的學問 •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套獨特的心靈地圖 (Mind Map) 指引我們通往完全不同的人生方向。 價值 規條 心靈地圖信念 我們有怎樣的心靈地圖,就關係著有怎樣的成就。

  42. 信念 • 信念 行為 成就 • 限制性信念(Limiting Beliefs) 並不能為我們的人生帶來成功快樂,例如相信自己不善於演講,相信自己沒有創意,相信自己不能夠過著理想中的人生。 • NLP提供各種工具不但為我們找出這些限制性信念,並且修改成為支持性信念 (Supporting Beliefs) 。

  43. 發覺由原生家庭而來的規條 • 限制性信念 • 轉換信念的可能性

  44. 艾里士(Ellis)的非理性信念 • 每個人都需要得到自己生活中所有對自己重要的人的喜愛和讚許。 • 一個人必須能力十足,在各方面都有成就,這樣的人才有價值。 • 邪惡、卑劣的壞人,都應該受到嚴厲的責罵與懲罰。 • 如果事情不如我們所預期的發生,那就很糟糕、很可怕。

  45. 艾里士(Ellis)的非理性信念 • 不快樂、不幸福是由外在的因素所造成,個人無法控制。 • 我們應該非常掛心危險可怕的事情,隨時擔憂它可能再度發生。 • 面對困難與挑戰不如逃避來得容易省事。 • 一個人應該要依靠別人,並且需要一個比自己強的人做依靠。

  46. 艾里士(Ellis)的非理性信念 • 過去的經驗決定了現在,並且是永遠無法改變的。 • 每個人應該為他人的難題或困擾而煩惱。 • 人生中的每個問題,都應該有一個正確完美的解答,如果得不到,將是很糟糕的事情。

  47. 事實與意見的練習

  48. 技術、信念和行為 • 都是要經過學習的

  49. 溝通 • 生命管理五步曲 • 溝通的黃金三角 • 所有的溝通都有潛能地影響著學習的結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