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倫理基礎篇

Part 1. 倫理基礎篇. 第 2 章 倫理觀念. 關鍵字: 道德 「應該」 倫理 道德兩難 倫理問題 道德模糊性 經驗倫理 道德責任 規範倫理 組織義務. 第 2 章 倫理觀念. 引言 案例 2005年1月震動全國的邱小妹的人球案,揭 發了嚴重的醫療疏失。兩位仁愛醫院的醫師不 單疏忽職守,同時說謊及偽造文書,企圖掩蓋 自己的失職。輿論及社會大力指責兩名專業人 士,痛斥他們醫德淪喪。社會對醫生的期望, 除了醫術之外,就是醫德。醫生的第二生命是

maurizio
Download Presentation

倫理基礎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art 1 倫理基礎篇

  2. 第2章 倫理觀念 關鍵字: 道德 「應該」 倫理 道德兩難 倫理問題 道德模糊性 經驗倫理 道德責任 規範倫理 組織義務

  3. 第2章 倫理觀念 引言 案例 2005年1月震動全國的邱小妹的人球案,揭 發了嚴重的醫療疏失。兩位仁愛醫院的醫師不 單疏忽職守,同時說謊及偽造文書,企圖掩蓋 自己的失職。輿論及社會大力指責兩名專業人 士,痛斥他們醫德淪喪。社會對醫生的期望, 除了醫術之外,就是醫德。醫生的第二生命是 醫德,因此,沒有比被罵沒有醫德更重的指責 了。這亦反映了道德在醫療界等專業社群的重 要性。

  4. 第2章 倫理觀念 此案令人髮指的是,虐待邱小妹的竟然 是她親生父親,之後此人仍沒有悔意,無怪 人人都罵他「禽獸不如」。凡人做了很壞的 事,一般都被罵為是禽獸行為,若所做的事 被指為禽獸不如,其傷天害理的程度已經達 到極點。兩位醫師的行為成為千夫所指,因 為他們違背了醫者的醫德,同時不誠實及作 假企圖推卸責任。

  5. 什麼是不道德、不合乎倫理的行為?你如何判斷?什麼是不道德、不合乎倫理的行為?你如何判斷?

  6. 倫理與企業倫理 • 「倫理」一詞有許多解釋,但都差異很小。 • 被定義為「道德的本質與基礎的探究(道德判斷、行為的標準與規範)」 • 或人類行為的研究與哲學(強調對與錯的決定)。 • 人人應遵守的規則與秩序。 • 倫理學 • 是有關人與人關係的學問,「倫」的本意就是「關係」或「條理」 • 有關人們行為品性的「善惡正邪」的學問 • 企業倫理: • 乃將倫理應用到企業的表現,換言之,乃指企業應遵守的行為規範。 • 企業經營的正道

  7. 道德適用的範圍 • 其適用的範圍包括:人格、思維、行為、決策、選擇、關係、社群、規範、政策、組織、社群、國家、制度等。 • 這些項目都可以有道德的性質或面向,因此可以用道德語言來描述及判斷。

  8. 什麼是道德 • 人們對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大概有一些籠統的認知。 • 問題是,籠統的認知是不足以幫助人回應今天愈來愈複雜的倫理問題。 • 因此,對道德作系統的分析及論理事很有必要的。 • 倫理學的論述包括了分析倫理觀念、評估倫理行為、建構理論及制定倫理規範。

  9. 第2章 倫理觀念 什麼是道德 什麼是道德? ˙一般人會將道德聯想到與善惡有關的東 西上去。 ˙不同的文化都有其認定的善惡。 ˙做到不傷害就等同於道德嗎? ˙道德除了包含各種的「不應該」外,還 包含很多的「應該」。

  10. 道德與倫理? • 有人視「道德」與「倫理」是兩樣不同的東西。(本書作者當「同義詞」) • 道德:個人跟善惡、傷害、快樂有關行為及品德。 將道德視為行為對錯的最基本的原則。 • 倫理:指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係,即人倫之理。 • 積極面(應該):善行或德行,促進快樂與幸 福 • 消極面(不應該):不傷害、避免製造傷害 • 商業與社會息息相關,影響很多人的利益及幸福!

  11. 第2章 倫理觀念 道德的來源 道德的習俗論不是唯一說明道德的來源的 主張,其他還有一些歷史悠久及仍有不少 人相信的說法,下面是主要的幾個: • 神命令(divine command)說 • 自然法則(natural law)說 • 人類的直覺論(human intuition)論 • 人的理性(human reason)論

  12. 宗教與倫理佛教?基督教?

  13. 宗教與倫理 • 佛教的五戒與十善: • 不殺生: • 離殺生 • 不偷盜 • 離偷盜 • 不邪淫(私通) • 離邪淫 • 不妄語 • 離妄語、離兩舌、離惡口、離綺語 • 不飲酒 • 離貪欲、離瞋恚、離邪見

  14. 宗教與倫理 • 基督教的十誡(十樣世人不應做的事:十大惡): • 要孝敬父母、不可殺人。 不可通姦。 不可偷竊。 不可做假見證誣害人。 不可貪圖別人的房屋,也不可貪圖別人的妻子、奴婢、牛驢和屬於別人的任何東西…。

  15. 什麼是倫理問題? 倫理兩難(moral dilemma)是一個 令人在倫理上難以抉擇的問題,其特 性是當事人對問題必須作的兩個選擇 ,都會違反道德。碰到這類問題時, 當事人會陷入進退維谷困境。

  16. 倫理問題基本上是涉及倫理觀念及準 則的「應然問題」。 有些倫理問題有直接了當地的回答, 有些倫理問題卻不是這樣的黑白分明 ,人們對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太肯定。

  17. 小案例 海茲的道德兩難(Heinz‘s Dilemma)── 海茲的妻子病重垂危,唯一的希望是服食一 名藥師最近研發出來的藥物,但製藥師研發 的這種藥物價格非常昂貴,製作成本只有200 元,但他卻以2,000元高價出售。海茲千辛萬 苦才籌到1,000元,他要求製藥師用這個價錢 賣藥給他,藥師拒絕,海茲其後乞求他先收 這筆,餘款日後才還。

  18. 但藥師仍不肯賣藥給他。 絕望之餘,海茲開始盤算將藥物偷走。海茲如果真的去偷藥,這樣做是否不對呢?(此兩難問題乃哈彿心理學家葛爾堡用來測試兒童道德發展的一個有名問題)

  19. 倫理問題包含了模糊性 除了兩難以外,很多倫理問題包含了模糊 性。 現代複雜的商業社會,經常會出現包含不 同程度的倫理含糊不清的事件或問題。要 對事件或問題作出明確的判斷,不得不消 除其模糊性。要做到這一點,除了釐清相 關的事實,確定前因後果外,還必須用精 準的倫理觀念來作分析及判斷,不時還需 運用道德的想像力(moral imagination)

  20. 小個案 好好賣是一家中型的食品連鎖販賣店。有一次,有顧客將有異味的茶葉交回來要求退款,王店長發現尚有大批存貨的那牌子茶葉的確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照理應退回生產商。不過,這批貨是以極低價格購入的,條件是一經驗收後,是不能退貨的。王店長抱怨當時入貨時沒有好好驗收。

  21. 近年販賣店行業競爭劇烈,且業績每下愈況,尤近年販賣店行業競爭劇烈,且業績每下愈況,尤 其是王店長這一家分店更是所有分店中表現最差 的,這次若放棄這大批的茶葉,必會令原來已經 不佳的業績雪上加霜。店長心生一計,吩咐一向 很有辦法的親信小李來收拾殘局。 小李獻計是,將這批貨賤價賣給地攤販,並 訛稱貨物無問題。這件事由採購部的小林負責。 小林知悉整個事件後,雖然覺得這樣作法有違商 德,但不敢抗命,終於將壞茶葉全部賣出了。

  22. 思考題 你認為小林及小李兩人的行為是否有違道德?若要負責任的話,那一位的責任比較重?還是兩人都要同等的責任?店長在整件事中是否亦有責任?為什麼?

  23. 第2章 倫理觀念 經驗倫理學和規範倫理學 依性質來做區分,倫理學主要有兩種:經 驗倫理學(empirical ethics)及規範倫 理學(normative ethics)。 經驗倫理是研究人類倫理生活及行為的經 驗科學,利用觀察、建構假設、蒐集事實 、測試假設、印證或推翻假設來建立知識 。

  24. 第2章 倫理觀念 規範倫理學是對倫理作規範、觀念的 分析及理論的論述,研究的範圍主要 以兩大問題──人應該如何生活,包 括什麼是美好的人生(what is a good life);人應該如何行為,包 括什麼是對的行為(what is the right act)為主軸。

  25. 第2章 倫理觀念 經驗倫理學的研究範圍很廣,議題多 樣。 規範倫理學主要是哲學的領域,但這 並不表示在這個領域中,研究者只須 做抽象的理論思維,相關的經驗知識 ,尤其是經驗倫理學經常有助規範倫 理的探討。

  26. 第2章 倫理觀念 道德責任的義涵 知情、自由與責任 ˙知法犯法的人或明知故犯的人都罪有 應得,一般都會認為這些人應為行為 負責任。 ˙不知者不罪,亦是一個相當普遍的準 則來判定責任歸屬。

  27. 知情、自由與責任 • 自由做出決定:有責任 • 被強迫、非自主(在不自由下做出行為):不用負責 • 無知不一定可以免除行為者受到譴責! • 無知的類型: • 免受譴責的無知(真正無知) • 可被譴責的無知(須負道德責任) • 故意讓自己無知、試圖免除自己的道德責任 • 疏忽或懶惰、失職

  28. 第2章 倫理觀念 無行為與責任 ˙例如,有小孩掉進了河快要溺斃, 一名剛好在附近且泳術高明的壯漢 卻不下河救人,壯漢必會受到嚴 的道德譴責。

  29. 第2章 倫理觀念 無行為與責任 (能力範圍之內) ˙例如,有小孩掉進了河快要溺斃,一名剛好 在附近且泳術高明的壯漢卻不下河救人,壯 漢必會受到嚴重的道德譴責。 ˙就算壯漢沒有做任何行為,但卻難逃道德責 任。一般而言,這個道德責任的內容可以用 一段話來加以概括──行為者明知可為,但 卻自由地選擇不為;或明知可以防止他人受 到傷害,但卻自由地選擇不去防止傷害事件 的發生。

  30. 第2章 倫理觀念 案例 一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師4人小組,在 審計某一大公司的財帳時,發現有不少不實 的伸報,組長向組員暗示,大企業是事務所 的大客戶,大家假裝未發現弊端就好了。其 中一名組員覺得這樣不妥,但卻懾於組長的 權威及小組的壓力,默許這作法,沒有依照 公司規定及所屬會計師公會的專業守則,向 事務所高層作任何的舉報。

  31. 第2章 倫理觀念 思考題 這名組員在這件隱瞞不實財報的事件是否有責任?其餘的人包括組長有什麼責任?

  32. 第2章 倫理觀念 能力與責任 ˙假若相關的行為是超出行為者能力的 話,行為者是無須負道德責任的。 ˙英哲休謨(Hume)的著名的「應然蘊 涵了可以」("ought implies can") 正好說明了道德假定了能力這個原則 。

  33. 第2章 倫理觀念 小案例 小職員發現公司高層經理經常與親信做出嚴重違法行為,但由於經理位高權重,且「後台很硬」,自己職位低微,無法阻止不法行為的發生。雖然小職員曾鼓起勇氣向上司投訴,卻無功而返,還暗示他少管閒事。不法行為幾年後被揭發,但公眾利益已受到嚴重損害。

  34. 第2章 倫理觀念 • 思考題: 在追究責任時,小職員可以被免除道德責任嗎?

  35. 第2章 倫理觀念 綜合以上的討論,我們的結論是,假設 行為者有相關的行為能力,如果行為者 明知應該做某一行為,而選擇不去做, 則行為者要為這個選擇負上相關的責任 。另一方面,行為者明知應去防止其發 生的行為,而選擇不去防止發生,則行 為者難逃道德責任。

  36. 資訊不足下的道德責任 現代組織結構複雜,分工精細,通常 導致組織成員尤其是低層員工,無法對參 與的工作有全面認知。員工經常只被上司 告知做些什麼,而不知工作所屬的整體是 什麼。換言之,現代職場是一個上文所言 的知識條件不完全能滿足的決策環境。

  37. 組織內成員的組織義務 下面是一些成員的組織義務(Luban, Strudler,and Wasserman 1992:2383-2384): • 調查的義務(Obligations of Investigation)──成員有義務了解所參與的工作的性質,及了解其他成員的工作。這些動作基本上是建立與工作相關的知識,是一個減低或消除無知狀況的動作。

  38. 組織內成員的組織義務 • 舉報的義務(Obligation of Communication)──若成員對一些不正 當的行為知情的話,他有義務向上一級 舉報。 • 保護的義務(Obligation of Protection)──上級應有義務保護作 出舉報的下屬,包括免受報復。

  39. 組織內成員的組織義務 ˙防阻的義務(Obligations of Precaution and Prevention)──管理 層應設立機制來預防及阻止不當行為的 發生,這些機制包括了冤情大使、舉報 熱線、倫理委員會、道德培訓等。

  40. 倫理爭議的解決 • 解決倫理紛爭的關鍵之一,是檢查雙方是否提出好的論據。 • 好的論據是禁得起理性(邏輯)分析或包含有力證據的論據。 • 倫理爭議的解決 • 事實規則:獲致所有相關的精準事實 • 觀念規則:釐清主要觀念及基本命題的涵 義 • 論據規則:論證否有效、合理

  41. 「倫理濾器」幫助「倫理決策」 • 美國的倫理資源中心(Ethics Resource Center)制訂了一套簡單易用的倫理決策 模式(Ethics Effectiveness Quick-Test Short-Form, Ethics Resource Center, 1997),協助企業員工如何有效做倫理決 策。

  42. 倫理過濾器 • 使用「倫理濾器」(“ethics filter”)將決策中的倫理元素篩選出 來,讓決策者能集中處理,才不會遺 漏。 • 倫理過濾器的內容用4個英文字母PLUS來表述。

  43. 倫理過濾器 P代表Policies:決策是否與組織政策、程序 及指引保持一致? L代表Legal:依相關的法律及規則,決策是否 可以接受? U代表Universal:決策是否符合組織所接納的 普遍原則或價值? S代表Self:決策是否滿足個人對正確、善及 公正的定義?

  44. 倫理過濾器 • 使用PLUS要先假定公司與所有員工已有效的溝通,對以下各方面有共同的了解 :相關公司政策及程序、相關的法律及規則、大家同意的普遍價值(包括同理心、耐性、誠信及勇氣)、由個人價值觀所產生對何謂正確、公平及善的道德感。

  45. 小結 • 學習辨識倫理問題、建構及分析倫理論據及解決倫理爭議是倫理教育的目標。 • 運用「倫理原則」剖析「倫理行為」 • 「倫理原則」(ethical principles): • 可用來判斷行為是否合乎道德性,並 可作為分析個人自己或他人行為的參考工具。

  46. 第2章 倫理觀念 • 簡單而言,效益原則的核心涵意是: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下,我們應儘量為所有人製造最大的效益(utility),而盡量減少反效益。 • 米爾將邊沁的效益原則作進一步的發揮,稱之為「最大快樂原則」("the Greatest Happiness Principle")。

  47. 效益與道德 • 行為、規則、效益 • 行為效益論(Act Utilitarianism) • 行為效益論主張,一個帶來或增加整體快樂的行為就是道德的行為。 • 行為效益論關注的是特定時空內的個別行為,而不是一般行為。 • 規則效益論(Rule Utilitarianism ) • 它不是單從是否導致整體快樂而論該行為 是否道德,而是先問這行為是否符合了某 行為規則,然後再問這些行為規則所導致 的行為是否可以提高社會整體的快樂。

  48. 案例: 小白有一位患了絕症的好友大白,一天 大白突然病情急劇惡化,經診斷只有數小 時的生命,小白在大白臨終之際前去探望 他。大白在快斷氣的一剎那即獨自要求小 白替他做一件事──在他死後,將他一生 的積蓄1,000萬元交給他唯一的親人,他 的姪兒。大白還將存放這筆現金的地點告 訴小白。小白答應了大白的要求。

  49. 大白入土之後,小白依指示果然找到該筆鉅款。大白入土之後,小白依指示果然找到該筆鉅款。 同時,小白經過調查後,知道大白的姪兒是一名 揮霍無度、自私自利的人。小白確信這筆錢假若 落在姪子手中,他一定會很快就把它花掉。小白 覺得將錢交給那人實在沒有意義,心想假若將這 筆錢捐贈予慈善機構,會令不少貧人受惠。由於 整件事只有小白知情,這樣做不會引起官非,但 唯一令小白疑慮的是,這樣做就等於違背他對大 白所作的承諾。

  50. 思考題 • 如果你是小白,你會怎樣做? • 理由是什麼? • 如果你是行為效益論者,你又會怎樣做? • 基於什麼理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