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规范与创新

规范与创新. —— 教学设计修改建议. 叙述式教学设计模板. 概述.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选择. 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资源与 工具设计. 帮助与总结. 教学评价与设计.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概述. 说明学科和年级 简要描述课题来源和所需课时 概述学习内容 概述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玉芹. 倪明. 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描述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写法:“ ABCD” 法 A(Audience) 对象:行为主体是学生。

mauve
Download Presentation

规范与创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规范与创新 ——教学设计修改建议

  2. 叙述式教学设计模板 概述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选择 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资源与 工具设计 帮助与总结 教学评价与设计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3. 概述 • 说明学科和年级 • 简要描述课题来源和所需课时 • 概述学习内容 • 概述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玉芹 倪明

  4. 教学目标 •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 描述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写法:“ABCD”法 A(Audience)对象:行为主体是学生。 B(Behavior)行为:动宾词组(行为动词+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获得什么行为结果。 C(Condition)条件:行为在什么条件、什么环境因素下产生。如“通过观察”、“通过具体实例”。 D(Degree)程度(或标准):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速度、准确性、质量) 整体性(三维目标)、有效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其具体要求、学生特点、课型特点、体现对学生的引导性、与学习内容和方式要求的匹配性)、层次性(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差异)。 所确定的目标要能可检测、可观察、有教学环节作支撑。 教学目标不仅要正确地表达在文本中, 更重要在于是否用“心”贯彻于教学之中。 许明 陈怡

  5. 学习者特征分析 •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张琦 贤君 陈怡 小燕

  6.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贤君 bhy 有珠

  7. 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 • 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 如果是其他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 教学媒体选择原则 • 辅助性原则 • 目标性原则 • 内容符合原则 • 对象适应原则 • 首选性原则 • 结构性原则

  8. 教学过程 • 有效教学流程的基本特征 • 为教学目标服务 • 时间分配合理 • 课型与教学内容特征相符 • 环节设计有梯度、逻辑关系合理 • 恰当的过渡和衔接 •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 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 教学流程图 • 布置作业与板书设计 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安排有序 美芬 满红 小苹 bhy 钰滨

  9. 教学流程图 张琦 亚珠 小苹 许明 陈怡

  10. 教学评价设计 •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 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满红 许明 bhy 陈怡

  11. 帮助与总结 • 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 •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

  12. 教学设计的两个关键 • 教学设计重在“学”的设计 • 教学设计贵在创新

  13. 教学设计重在“学”的设计 • 创设学习情境,持续不断地激发学习兴趣,并且贯彻始终。 • 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 为学生“铺路”,由学生“建桥”,使建构核心概念成为学生活动的中心。 • 为了有效地生成应精益求精地预设。

  14. 名人名言 课堂教学中充满了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本质常常是概念所在);由特殊到一般(由个例的推广到共性,共性常常是概念所在);由此及彼(由形成一个概念到概念在新情况中的应用);由近及远(由此领域到相关的其他领域)等等的思维活动。 大体地说,在教学设计中,凡是“由”,都是可以由教师来为学生“铺路”的(当然也不反对学生的参与),而“及”和“到”,最好是由学生来“建桥”(当然也需要教师的帮助)。这才称得上是建构。 ——朱正威老师

  15. 教学设计贵在创新 • 创新的着力点—— 1.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化,或通俗化。 2.适当调整内容安排,使之更适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3.开发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围绕核心概念,设计多样化的学生活动。 5.改进(或增加)实验探究材料、过程、方法,使之更适合学情。 6.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新的主题或课型。 除此之外,在结合当地社会的生产、生活、环境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不同的形成性评价策略等方面,也有很大创新余地。

  16. 教学设计贵在创新 • 创新并不神秘 1.比教科书有新的亮点。 2.和同行比,有特色、有不一般之处。 3.在减轻学生负担上有独特的做法和效果,要做到学生欢迎。 4.与自己的原来不一样,好教师天天都在创新。

  17. 编辑格式要求 • 统一采用叙述式的模版(即创新大赛要求)。增加板书设计、布置作业。 • A4纸,默认页边距(上下3.17,左右2.54) • 课题黑体4号字,作者及单位宋体小4号字。正文中标题宋体小4号加黑,正文宋体5号字。 • 规范格式 “一、” “1.”,段首退两字符。 • 教学过程的表格中段首可以不退格,但要注意横向的对应关系。 • 课件附一个简要的文字说明,针对评比要求的第一部分,对教学中如何用这个课件有所交待。特别是积件要说明用途。

  18. Thank You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