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生命科學概論 期末 報告 現代人 的三 高

生命科學概論 期末 報告 現代人 的三 高. 指導老師:顏嘉宏老師 組員: 499B0025 賴沛恒 499B0058 梁舒婷 499B0079 郭芷妘 499B0097 吳冠儀 班級:日四技休閒二甲. 何謂 三 高. 三 高指的就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 衛生署 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死亡率高達三十五點七%,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 ) 是主要危險因子,但國人三高控制率卻都低於三成,由於三高會交互影響,醫藥界發起「健康綠燈一二三計劃」,推廣三高中只要出現一高,就得先設法控制另外兩高。

mav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生命科學概論 期末 報告 現代人 的三 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命科學概論期末報告現代人的三高 指導老師:顏嘉宏老師 組員:499B0025賴沛恒 499B0058梁舒婷 499B0079郭芷妘 499B0097吳冠儀 班級:日四技休閒二甲

  2. 何謂三高 三高指的就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衛生署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死亡率高達三十五點七%,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是主要危險因子,但國人三高控制率卻都低於三成,由於三高會交互影響,醫藥界發起「健康綠燈一二三計劃」,推廣三高中只要出現一高,就得先設法控制另外兩高。 糖尿病學會秘書長、台北榮總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郭清輝表示,三高間的關係密切,根據統計,二十%至六十%的糖尿病患會合併高血壓,糖尿病患有五十%合併血脂異常,而五十歲以上成年人,每兩個人就有一人有高血壓。 我國每四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於三高相關疾病;根據國健局調查,國內高血壓患者服藥率男性四十七%、女性六十四%,控制率皆低於三成;而女性知道自己得高血脂症的比率更低於六%,男女服藥率四成、控制率僅三成。

  3. 血脂值又分為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兩項,許多民眾以為吃深海魚油膠囊能降三酸甘油酯,但郭清輝指出,如果要吃到有效果,必須服用超大量,恐怕得吃到一開口就飄出「魚腥味」才有用,而每天服用兩、三顆魚油,三酸甘油酯將會不降反升,一旦吃到不良品,還可能吃下太多受深海油污與重金屬污染的魚類油脂。血脂值又分為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兩項,許多民眾以為吃深海魚油膠囊能降三酸甘油酯,但郭清輝指出,如果要吃到有效果,必須服用超大量,恐怕得吃到一開口就飄出「魚腥味」才有用,而每天服用兩、三顆魚油,三酸甘油酯將會不降反升,一旦吃到不良品,還可能吃下太多受深海油污與重金屬污染的魚類油脂。 郭清輝指出,還沒出現三高症狀,平時就得多運動、少吃油脂、多吃纖維食物。國人運動習慣極差,調查顯示,運動頻率在大學畢業後跌向谷底,四十歲後才止跌回升,身為新陳代謝科醫師,他奉行日行萬步,腰間隨時掛著計步器,儘量不開車、多走路,以遠離三高威脅! 要有效控制三高,民眾應奉行一二三步驟:一、定期測量三高;二、飲食適量、勤運動及保持好心情,預防控制三高;三、一旦測量三高數據偏高,就應就醫治療三高。

  4. 認識高血壓

  5. 何謂高血壓 血壓:血液由心臟送出,循環體內一周,到流回心臟的時間,大概是十到二十秒。其間經過的距離其實相當長,但速度仍如此快,顯見心臟「運輸能力」之強勁!至於這強大運送力的根源,當然就是心臟的壓縮與博動而血管則不斷被流經過的血液衝動擊,血管壁受到的血液壓力便稱為「血壓」。

  6. 高血壓分為兩類 「繼發性高血壓」 主要是由腎臟病所造成,但偶爾也出現因為主動脈狹窄、某些荷爾蒙分泌過多,以及與腦垂體腎上腺腎臟腫瘤腦部或血流壓縮有關的病症所引起。 「原發性(secondary)高血壓」 定義是原因不明,不過已經知道很多引起原發性高血壓的重要病因,只要及早排除這些原因也能有效降低血壓。

  7. 血壓如何測量 血壓是用一對數字表示,例如:130/85,這是因為血液使動脈血管受到的壓力並不總是相同。 最高壓力是當心臟把血液壓出;在兩次心跳間,當您的心臟在休息時,壓力會落到最低點。不論是最高或最低的壓力,對動脈血管都是重要的,所以血壓由兩個部份組成。 醫師稱數字大的為收縮壓 (systolic pressure),數字小的是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

  8. 血壓值 成年人之血壓分期 所列之血壓分期,只適用於沒有服用降血壓藥物及沒有急性疾病之患者,並且病患需測量血壓兩次或兩次以上,以求其平均血壓值。當收縮壓及舒張壓分別落在不同分期中時,應選擇較高之血壓值作為該病患血壓分期之依據。

  9. 建議病患測量血壓應注意下列方法 • 患者應該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手臂支撐在與心臟同高之位置,並且應於量血壓前三十分禁止抽煙及攝取含咖啡因之飲料。 • 在特殊情況下必須測量平躺及站立之血壓。 • 測量前必須休息五分鐘。 • 選用適當大小之血壓加壓帶。 • 建議使用水銀血壓計或校正過之無液或電子血壓計。 • 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需詳細記錄。 • 使用兩次或兩次以上之測量結果,以求取平均值。並且兩次測量間必須間隔兩分鐘以上。假如,前兩次的數值差異大於5 (毫米汞柱) ,就必須再測量更多次。

  10. 要注意高血壓的併發症 持續性的高血壓必須要治療,因為長期血壓偏高就會發生嚴重的併發症。造成腦、眼、心腎等器官的損害,輕者半身不遂,器官功能喪失,重者危害性命,不可不注意。

  11. 高血壓如何引起併發症 血液由心臟送出血流的壓力高於血管所能承受的壓力時,就會發生兩種結果:一種是高壓導致血管壁受損,表面脫落的碎屑阻塞血管,另一種是高壓導致血管破裂,造成溢血的現象。這就是高血壓損害血管及體內器官的原因,我們稱這些作用為「阻塞作用」及「破裂效應」。

  12. 一、阻塞作用可以發生 心臟:如果冠狀動脈提供心臟血液的部份阻塞,在爬坡或上樓時胸部前方便會疼痛;這也就是心絞痛。如冠狀動脈血栓症或心肌梗塞等。主動脈:主動脈是體內最大的血管,其內膜組織會因蠟狀物質堆積而變得粗糙不平,逐漸隆起腫脹、形成動脈瘤。這些腫瘤血塊可能分離成血栓,流入通往腎臟或大腿的動脈,阻礙腎臟或腿部的血液循環。腿與腳:如果蠟狀物質造成身體下半部或大腿動脈的部份阻塞,則患者在爬坡時小腿會感到疼痛。若腿部動脈完全阻塞,則會引起腳趾或腳掌生壞疽。 腦部:頸動脈內部組織因血壓過高如果變得粗糙,就可能產生大的血塊,這些血塊向上流入腦部,則可能完全阻礙血液輸送至腦部的某一部份,導致栓塞性中風。眼睛:高血壓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眼部動脈栓塞現象、眼部靜脈阻塞或視網膜剥離等症狀。其他器官:事實上,身體其他器官的血液供輸量都可能因高血壓所造成的血管阻塞而減低,甚至完全停止。

  13. 二、破裂效應 心臟:血壓升高會大大增加心臟的負擔,因為此時動脈系統變得狹窄緊縮,阻力因而加大,所以心臟很難將血液打入動脈。最後,如果左心室輸出血液的速度突然無法趕上血液由右心室流回肺部的速度,就會導致嚴重的心臟衰竭,這種類型的心臟衰竭並非真的由破裂效應所造成過程相似所以把它列在這裡。主動脈:如先前於阻塞效應中所述,主動脈可能產生動脈瘤。如果血壓非常高,且動脈瘤壁很脆弱的時候,動脈瘤就可能破裂。動脈瘤破裂通常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動脈內膜組織裂開,血液湧入主動脈壁的中層組織中;此時會有劇烈的胸部疼痛,因此容易被誤診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發作。第二個階段是主動脈壁的外層破裂,數秒內或數分鐘內即會致命。腦部:腦部的動脈瘤是指在動脈血管壁上形成的泡泡狀小血瘤,產生的原因包括天生血管壁較脆弱,或高血壓使正常的血管壁膨脹所致;發生的部位包括腦部表面(通常為先天型的血管瘤)或在腦的內部(一般為高血壓所引起的血管瘤)。如果腦部表面的動脈瘤破裂,血液會流入腦脊髓中,稱為蛛網膜下出血,患者會覺得頭痛得厲害,不過不會立即失去意識或中風。破裂的是腦內動脈瘤(腦內出血),會破壞腦組織的一部份,有時候會失去意識,會立即或在一、二個小時之內發展成身體半邊癱瘓的中風,也就是半身不遂。眼睛:血壓非常高的時候(指舒張壓超過120 mmHg),這些小動脈便會滲出液體,流入視網膜內,造成視線不清如果大幅升高的血壓並沒有於數小時之內下降,則視網膜的小動脈就可能會出血,對視力造成永久性的損害。腎臟:血壓很高的時候,腎臟的小動脈會以和視網膜動脈一樣的方式破裂,導致腎功能快速喪失,患者在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未接受治療,可能會變成無法補救的腎衰竭。

  14. 如何控制高血壓 有些人可以只靠改變運動與飲食的方式來控制血壓,您的朋友中就有可能只靠減輕體重與減少鹽份攝取來控制血壓。雖然生活型態的改變對治療很重要,但對很多人而言是不夠的。您的醫師會決定您是否需要服藥,所以在控制血壓上,我們分為「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二方面來討論。

  15. 一、非藥物治療 調整生活習慣 高血壓深受生活習慣影響,所以生活習慣的調整是一關鍵工作。例如:(1) 作息要規律:規律的生活是健康管理的基本工作。(2)消除壓力:利用平日的運動、假日的休閒活動來消除壓力。經營自已的興趣、保持好心情,更能達到消除壓力的目的。 運動-保持心臟強健 心臟是肌肉組成的。和其他肌肉一樣,它們也要保持活力。這是為什麼運動對維持健康如此重要。您應詢問醫師什麼運動適合您?最常被用來作為心臟健康目標的是一週三次,每次20分鐘的適度運動。很多人發現一開始他們都很能運動,但不久後找個藉口就停止了。所以如果找個喜歡的運動就比較容易維持在運動計劃中,且這活動也會幫助維持下去。比如說一週作長一點散步一至兩次,及週末與朋友們打打網球。做多樣化的活動與喜歡的運動,不要開始的太突然,總而言之,要覺得是一種享受!

  16. 飲食-避免過多的鹽份 鹽份使我們需要更多水份。當鹽中的鈉離子跑到血液中,會把水份拉進來。額外的液體會增加血壓,增加心臟的負擔,使心臟比它所需的工作更辛苦。所以秘訣是注意鹽類的攝取。 注意隱藏的鹽份:檢查罐頭湯、醬汁、牛排醬類、冷凍食品的標示。選擇用低鈉,低鹽的替代品:有些人吃大量的鹽仍維持正常血壓,有些人只吃一點鹽血壓就升得很高。如果不做適當的限鹽測試是沒法知道哪些人對鹽類或鈉敏感,您只好持續減少鹽類的攝取。減去過多的體重:體重過重經常使高血壓惡化。身體需要循環更多的血,而心臟也必須工作的更辛苦。倘若您的醫師建議您減重,而您過去又有痛苦的減重經驗,可以嚐試請教您的醫師一些飲食控制與運動的建議。最重要的要持續遵循。控制脂肪:降低脂肪攝取,特別是飽合脂肪,可以有下列兩項好處:(1) 幫助身體更容易減輕重量。(2) 幫助降低膽固醇。在飲食上若有任何問題,可向營養師諮詢。 戒煙 您想要戒煙?您可能聽過也與醫師討論過吸煙會增加心臟病的危險;如果吸煙,肺部疾病與某些癌症的發生機率也會提高,所以,您一定要戒煙。

  17. 二、藥物治療 依據世界衞生組織,在1999新公佈的六類主要治療藥物,分別為:利尿劑(diuretics)、乙型阻斷劑(β-blockers)、鈣離子阻斷劑(calcium antagonists),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ACEI),血管收縮素酶接受體拮抗劑 (angiotensins antagonists),甲型阻斷劑 (α-blockers)。 血管收縮素II接受體拮抗劑Losartan potassium (COZAAR)是臨床上第一個被使用的血管收縮素接受體拮抗劑,被研究證明可以有效用的用來治療高血壓,因為此藥直接作用在血管血縮素II的主要接受器第一型上,且這個藥品的副作用相當低,不會讓病患有咳嗽、水腫等副作用現象。 鈣離子拮抗劑作用:抑制鈣離子進入細胞,降低血壓。副作用:緩脈,房室傳導阻滯、頭痛、頻脈、心悸、臉部發熱。

  18. 甲型阻斷劑作用:阻斷兒茶酚胺之感受體,降低血壓。副作用:站立昏眩、心悸、陽萎。例如:Prazosin HCI,L-Methyldopa 乙型阻斷劑作用:阻斷兒茶酚胺之作用,降低血壓。阻斷心臟之β感受體。抑制腎素之分泌。副作用:緩脈、心臟衰竭惡化、糖質代謝不良、支氣管阻塞惡化、末梢血管血流受阻、陽萎。例如:Atenolol,Propranolol 利尿劑作用:增加尿液中鈉離子的排泄功能,藉此降低血壓。副作用:低鉀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質代謝功能惡化。例如:Furosemide,Hydrochlorothiazide

  19. 認識高血糖

  20. 何謂高血糖 當體內缺乏足夠胰島素時,我們所攝取的醣類無法備有效利用,造成血糖過高。若血糖太高(有時超過1000mg/dl)且意識不清,但無酮體,則稱為“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若胰島素分泌極少,甚至沒有,體內脂肪會被分解形成酮體,則造成“酮酸中毒”。

  21. 高血糖症的成因 • 忘記注射胰島素,或胰島素用量不夠 • 吃太多 • 感染或生病 • 壓力 • 缺乏運動

  22. 高血糖症狀 • 常口渴且多尿 • 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 • 尿液中出現酮體 • 虛弱、胃痛、全身疼痛 • 沉重、費力的呼吸 • 食慾不振、噁心及嘔吐 • 疲倦

  23. 患者檢查方法 為了了解是否高血糖,請定期且頻繁測量血糖並檢查尿液是否有酮體。當您發現血糖重複升高時,請告知醫師。利用血糖監測和尿液酮體檢測,即可在血糖達到危險階段前而得知高血糖的狀況。 如果您的血糖連續2-3次的血糖值高於目標範圍,則應 • 立即告訴醫師 • 補充水分,不可以飲用含糖飲料 • 頻繁檢測血糖 • 檢測尿液酮體

  24. 預防高血糖的方法 • 遵守飲食計畫 • 規律運動 • 準時服藥 • 監測血糖,確定您的飲食、藥物和運動量可「維持平衡」 • 與醫師討論任何疾患或不尋常的壓力,以便調整治療方法 • 與醫師或糖尿病衛教人員報告所有您正在服用的藥物,包括非處方藥物

  25. 認識高血脂

  26. 何謂血脂肪 人體血清中所含的脂肪,主要是指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又稱中性脂肪)、磷脂質以及游離脂肪酸,膽固醇又分為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高密脂膽固醇,又叫做好的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低密脂膽固醇,又叫做壞的膽固醇)。一般抽血檢查時,主要是檢驗總膽固醇,高密脂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至於低密脂膽固醇可以經由前面三項檢驗數值換算而得到結果。 三酸甘油脂(中性脂肪)最主要的功用是作為能量貯存的場所,並且在人體有活動需要時,提供熱量的補給,同時補充水份,維持生命所需,所以,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都是維持生命活動力所不可缺少的。

  27. 何謂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增加。 血清濃度太高的話,便會堆積在血管內壁上,久而久之,造成動脈硬化,引起血栓形成,使血管內腔狹窄、彈性及張力減小、血液循環供應不足,甚至造成血管阻塞,引發各種心臟血管疾病(如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動脈瘤),以及腦血管病變(如腦出血、腦梗塞、腦栓塞)。醫學界已經證實,血清膽固醇每下降1mg%,就可以使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率減少1%左右。

  28. 高血脂症的分類 • 血膽固醇症(只有膽固醇值升高) • 高血三酸甘油脂症(只有三酸甘油脂值升高) • 混合型高血脂症(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值均升高) 其中HDL的角色被認為是影響高血脂症治療的重要參考因子,通常HDL如<40 mg/dl如合併高血三酸甘油脂症者因冠心症的危險性增加而應加以治療。反之,如HDL≧60 mg/dl則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29. 高血脂症的預防與保健 高脂血症與其說是病,不如說是致病因素反而來得恰當,因此如何去預防和保健顯得較為重要。以下幾個方法,如能確實去施行,對預防高脂血症的發生應會有所幫助。 • 配合適當運動,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率,增加血液的循環量,減輕體重,及防止動脈的硬化。 •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避免抽煙、喝洒、減少應酬,保持心情的舒暢和情緒的平穩,對降低血脂有一定的幫助。 • 控制飲食,為本病防治的重要環節,多食用高纖維及少油脂食物,本病往往經過飲食的控制和調節後即可見效。

  30. 高血脂症成因 • 遺傳(如一些家族遺傳性高血脂症) • 經由次發性的因素所導致(疾病因素如糖尿病、肥胖症、庫欣氏症候群、腎病症候群、甲狀腺低能症。) • 飲食因素如每日脂肪攝取超過總熱量﹝卡路里﹞的40%、飽和脂肪酸超過總熱量的10%、膽固醇每日攝取超過300亳克、或飲酒過量引起。 • 某些藥物(如利尿劑、女性荷爾蒙、避孕葯丸、類固醇、或貝他阻斷劑的使用等)。

  31. 高血脂症的處理 治療的目的是使血脂異常回復正常以期降低動脈硬化及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一般而言,高血脂症患者先經三至六個月「飲食療法」處理,如血脂仍高才考慮併以「藥物治療」。 飲食療法則是最先應採取的處理步驟,而對於體重過重者,則應減輕體重至理想體重。對於大部份的人而言,第一期的飲食限制為降低總熱量(卡路里)、膽固醇(每天300亳克以內)、及飽和脂肪酸含量(10%以下)是適當而必要的處置,至於飲食之限制程度則應視高血脂症之嚴重程度成正比。如果三個月後血脂仍高,則應進入第二期的飲食限制療法﹕膽固醇每天應少於200甚至150毫克、及飽和脂肪酸含量7%以下。如果三個月後血脂仍高,則應考慮降血脂藥物治療。唯有些情況專家建議可考慮提前使用藥物治療,例如糖尿病患者、有動脈硬化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家族史者。

  32. 工作分配 賴沛恒 → 找資料 梁舒婷 → 找資料 郭芷妘 → 找資料 +PPT統整 吳冠儀 → 找資料

  33.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305739 http://www.hypertension.org.tw/about.php http://www.tygh.gov.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pageID=669 http://bd.com/tw/diabetes/main.aspx?cat=6211&id=6474 http://www.hedonist.com.tw/tw/linksb03.asp

  34.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