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全面认识冠心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毛节明

全面认识冠心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毛节明. 心脏 冠状动脉. 心 脏 解 剖. 动脉硬化.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内斑块及血栓未完全阻塞血管腔,心肌处于缺血状态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完全被血栓阻塞,心肌缺血坏死 猝死. 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心绞痛 部位: 胸骨后,界限不太清, 常向左肩背、无名指、小 指放射。有时放射到颈、 咽或下颌部 性质 : 压迫样、紧缩、手捏或 胸闷感。发作时,病人常 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 症 状.

may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全面认识冠心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毛节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面认识冠心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毛节明

  2. 心脏 冠状动脉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3. 心 脏 解 剖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4. 动脉硬化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5.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6. 急性冠脉综合征 •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内斑块及血栓未完全阻塞血管腔,心肌处于缺血状态 •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完全被血栓阻塞,心肌缺血坏死 • 猝死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7. 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 心绞痛 部位: 胸骨后,界限不太清, 常向左肩背、无名指、小 指放射。有时放射到颈、 咽或下颌部 性质: 压迫样、紧缩、手捏或 胸闷感。发作时,病人常 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8. 症 状 • 心绞痛 诱因: 多由活动、饱餐、情绪 激动或冷风中急行等诱发。 典型者常在相同条件下发作 (稳定型) 持续时间: 一但出现,则逐步加重。 多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 一般不超过15分钟。停止原有的活动即可缓解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9. 症 状 • 心绞痛 治疗反应: 舌下含硝酸甘油,常在3分钟内(1-3分钟)症状缓解 舌下含消心痛,常在5分钟内(3-5分钟)症状缓解 不典型症状: 上腹痛 背痛 咽部疼痛 无疼痛 休克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10. 心绞痛的检查项目心电图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11. 正常心电图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12. 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未发作 发作时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13. 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14. 正常心电图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15. 正常心电图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16. 运动负荷心电图 • 静止时心电图正常 • 给予一定负荷量后心电图出现缺血样改变 • 有利于发现隐匿性心绞痛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17. 超声心动图 • 检查心脏大小 • 了解心脏解剖结构 • 了解心室各壁的运动状况 • 了解心脏收缩舒张功能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18. 心绞痛诊断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 • 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治疗手段 • 直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性质、程度、部位。 • 直接决定对冠状动脉选择治疗方案 • 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19. 心绞痛的治疗 • 存在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查 • 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 症状不严重者以药物治疗为主 • 发作频繁、症状重者应及时行介入治疗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20. 药物治疗 • 主要药物: • 阿斯匹林 -抗血小板 • β-阻滞剂-降低心肌氧耗量 • 硝酸酯类-扩张冠状动脉 • 钙拮抗剂-解除冠脉痉挛 • 他汀类-降血脂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2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采用心导管技术进行治疗 • 在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础上,明确病变性质、部位、狭窄程度,了解心功能状态 • 综合分析,采用球囊扩张(PTCA)或支架植入(STENT),力求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 术后加强二级预防,同时治疗及控制危险因素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22. 心 肌 梗 死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23.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典型临床表现 • 持续典型心绞痛、时间>30 ’ • 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低血压、休克、面色苍白、心律紊乱 • 重者发生猝死 不典型临床表现 • 无痛性 • 胃痛、咽痛、背痛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24. 心梗 猝死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25.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检查项目心电图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26. 正常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27.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28. 急性心肌梗死的其他检查 • 心肌酶谱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乳酸脱氢酶(LDH) 磷酸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 • 肌钙蛋白 T 或 I(cTnT、cTnI) • 超声心动图 • 冠状动脉造影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29.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必须争分夺秒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30. 及时抢救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31.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被阻塞的冠状动脉得到开放,挽救濒死的心肌,保护心功能 • 方法: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32.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 即刻静脉注入溶栓剂 尿激酶、链激酶、葡激酶、rtPA • 注意: 年龄<75岁,无出血性疾病、无外伤、无脑卒中,无严重高血压 • 疗效: 速度快,方法简单,要求条件少,基层可采用 血管再通率低 50%-60% 出血并发症多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33.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 特点: • 再通率高、血管再闭塞率低、挽救心肌效果好 • 设备条件要求高、技术难度高、开始治疗时间相对较晚 • 出血并发症少 •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直接进行介入治疗的疗效明显好于单纯溶栓治疗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34.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病例-1 • 男性,46岁,工人 • 突感心前区剧烈疼痛伴大汗2小时,自服速效救心丸无效来院。既往无类似病史。 • 患高血压8年,未系统治疗;吸烟22年,2年前发现高血脂,未治疗。 • 入院心电图: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 从急诊室直接送入心导管室行介入治疗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35.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病例-2 男性,58岁,二年来有间断发作劳累后心前区疼痛,约3-5分钟或休息后自行缓解。近一周来工作繁忙及有情绪波动,于三小时前出现心前区持续疼痛,口含硝酸甘油不缓解而来院。既往有糖尿病及高血脂症8年。 入院后5分钟,患者突感眼黑,头晕,随即倒地伴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心搏及呼吸消失,即刻胸外按摩,人工呼吸,约3分钟后心跳恢复,5分钟后自主呼吸出现,心电图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即刻送入心导管室行介入治疗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36. 可以改变/控制的因素 高脂血症 高血压 糖尿病 超重 缺乏运动 吸烟 精神压力 过量饮酒 不能改变的因素 冠心病家族史 性别 年龄 动脉硬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防治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37. 控制危险因素的临床益处 • 降低总死亡率 • 降低引发的心脏事件 • 减少血管重建术 • 减少住院 • 改善生活质量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38. 低胆固醇、低脂 减少食物中的盐分 减少糖分 增加食物中的淀粉和纤维 多吃 谷物 水果、蔬菜 家禽、鱼 少吃 猪肉、牛肉 油炸食物 蛋黄(<一周三个) 健康饮食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39. 饮食控制 • 多吃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40. 蔬菜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41. 饮 食 • 多吃 少吃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42. 注意体重 • 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BMI=Kg/m2 • 肥胖引起心脏负担加重,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 减肥应逐步进行,每周不要超过1公斤 • 健康饮食 • 适当运动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43. 控制生活压力 • 精神过度紧张可使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增高,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 缓解压力的办法: • 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 • 适应环境、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 每天坚持适量运动、休息和娱乐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44. 享受生活,控制生活压力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45. 享受生活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46. 定期运动 • 减少疲乏、减轻体重、降低血压 • 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注意运动量 • 至少每周三次运动,>20分钟 • 散步、跳舞、家务劳动 • 全身有氧运动:游泳、骑自行车 • 如果有头晕或胸痛等不适感觉,立即停止运动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47. 运 动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48. 运动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49. 戒 烟 限酒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50. 戒 烟 • 百害无一利 • 为您和您家人的健康 • 远离烟草危险 生 命 网 健 康 宣 教 之 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