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5

第四章氟化物与牙健康

第四章氟化物与牙健康. ( fluoride and dental health)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台保军. 掌握 : 氟的防龋机制 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和局部应用 熟悉: 氟的适宜摄入量、可能中毒剂量和致死量 慢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 氟牙症分类标准( Dean 分类) 氟牙症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公共卫生意义 了解: 国际上氟化物应用的趋势和概况. 1 .氟化物的使用 2 .种植体、骨整合种植体 3 .牙菌斑的作用 4 .粘合剂系统 5 .牙周疾病的预防. 6 .复合树脂 7 .局部麻醉剂 8 .抗生素 9 .组织再生 10. 龋齿预防.

meg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氟化物与牙健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氟化物与牙健康 (fluoride and dental health)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台保军

  2. 掌握: 氟的防龋机制 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和局部应用 熟悉: 氟的适宜摄入量、可能中毒剂量和致死量 慢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 氟牙症分类标准(Dean分类) 氟牙症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公共卫生意义 了解: 国际上氟化物应用的趋势和概况

  3. 1.氟化物的使用 2.种植体、骨整合种植体 3.牙菌斑的作用 4.粘合剂系统 5.牙周疾病的预防 6.复合树脂 7.局部麻醉剂 8.抗生素 9.组织再生 10. 龋齿预防 二十世纪百年口腔医学研究十大成果 (FDI 2001)

  4. 概述 1.氟离子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是生命活动所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 2.人体各组织均有一定浓度的氟存在,氟对牙齿和骨有特殊的亲和力; 3.氟是人类与龋病斗争的最有效的武器。

  5. 世界范围内使用氟化物的估计人数

  6. 氟的理化特性(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 • 卤族元素 原子量是9,分子量是19 • 活泼性 • 三态 气态、液态、固态 • 溶解性 CaF2 40 mg/l Ca10(PO4)6F2 200-500 mg/l NaF 40540 mg/l

  7. 第一节 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8. 一、环境氟分布与人体氟来源

  9. (一)环境氟分布(distribution in nature) 1.广泛性(extensive) • 岩石和土壤 • 生物 • 水 • 大气

  10. 2.不平衡性(unbalance) • Raining and dissolved effect • Vapor condensation • Ionic adsorption and exchange • Volcanoes eruption • Environment pollution

  11. (二)人体氟来源(resources of human fluoride ) 1.饮水 (1)占人体氟来源的65%, 水氟吸收率90% (2)影响因素:饮水氟浓度和饮水量 饮水量受以下影响: • 气温 • 生活习惯 • 年龄

  12. 2.食品 人体氟来源的25% ,吸收率20% • 动物性食品 • 植物性食品 • 调味剂

  13. 3.空气 4.其他来源 • 医药来源:氟哌酸、镇静剂 • 含氟牙膏的广泛使用 • 牙科充填材料

  14. 5. 氟的总摄入量 正常人 0.05-0.07mg/kg/d

  15. 氟的摄入量

  16. 二、人体氟代谢(metabolism of fluoride)

  17. 人体氟代谢

  18. (一)吸收(adsorption) 1.吸收率和程度

  19. 2.吸收机制和部位 • 通过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口腔粘膜等吸收 • 被动扩散 3.食物和其它含氟制品中的氟吸收

  20. 4.影响氟吸收的因素 • 氟化物的溶解度 水氟(90%)NaF(100%) CaF2 (37~54%) • 胃液的pH值呈负相关 • 食物中无机氟和钙、铝的含量 • 年龄、营养不良等因素

  21. (二)分布 1.血液、乳汁和软组织 • 血浆氟 0.005-0.04mg/l 离子氟 、结合氟 • 乳汁氟 约为血浆氟的1/2 • 软组织氟

  22. 2.骨骼 • 正常人的骨氟含量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 沉积率与年龄成负相关; • 氟在骨骼的分布与骨的代谢有关; • 成熟骨组织可持续释氟,维持血氟浓度相对稳定。

  23. 年龄与沉积率的关系 年龄沉积率 15岁以下 30~50% 18岁 27.5% 29岁 18% 40岁 12%

  24. 3.牙齿 • 牙齿中的含氟量随水氟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 釉质氟主要聚集在表层; • 牙本质含氟量(200~1500mg/kg)介于表层和深层釉质之间;牙本质近髓面高于牙本质其它部位; • 氟化物在牙釉质、牙本质内部的分布不均匀; • 乳牙含氟量比在同样条件下生活的恒牙含氟量低。

  25. 4.唾液 • 唾液中的氟浓度水平约为血浆氟2/3 • 全唾液氟浓度与腺体分泌、饮食和氟制剂有关 • 非刺激性唾液和全唾液的氟含量高于刺激性唾液 • 唾液氟有防龋作用

  26. 5.菌斑 • 菌斑氟的含量(5~10mg/l) • 氟化区菌斑氟含量与外源性氟化物的使用频率和氟浓度的高低有关 • 非氟化区菌斑氟含量主要与食物、唾液和龈沟液有关 • 菌斑中的氟主要以结合形式存在,少量以离子氟存在

  27. (三)氟的排泄(excretion) 1. 经肾脏排泄(75%) 2.其它排泄途径(汗 7~10%,粪便12.6~19.5%,头发、指甲、泪液等) 3. 影响氟排泄的因素 • 食物中的钙、镁离子的浓度 • 气温 • 尿液 pH 值

  28. 三、氟的生理作用

  29. 四、氟的防龋机制

  30. (一)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 供氟 釉质摄取氟 增强釉质抗龋力

  31. 1.当摄取1mg/L的饮水或使用低浓度的氟化物时,F-与HA中的OH -形成离子交换,形成FA。 Ca10(PO4)6(OH)2+2F - Ca10(PO4)6F2+2OH-

  32. 2.氟也可与釉质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氟羟基磷灰石(FHA)。2.氟也可与釉质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氟羟基磷灰石(FHA)。

  33. 3.当使用高浓度的氟化物时,最初的反应产物是CaF2,再形成FA。 Ca10(PO4)6(OH)2+20F - 10CaF2+6(PO4)3-+2OH- 10Ca2++6PO43-+2F- Ca10(PO4)6F2

  34. CaF2的作用 • 提高唾液的氟浓度 • 延缓唾液对氟化物的清除

  35. 问题 • 停止用氟,氟的防龋作用也随之消失; • 在氟化区出生和成长的个体,其牙齿经过适宜的氟浓度矿化,但一旦离开氟化区,就很快获得与新居住区的患龋特性相同的新龋发生。

  36. (二)促进釉质再矿化 再矿化 脱矿 供氟 抑制龋 釉质摄取氟

  37. (三)氟对微生物的影响 1.细菌对氟的摄取 • 氟浓度和ΔpH • ΔpH=pHi-pHe • 氟化物以HF的形式进入细胞 细胞 H+ +F- HF

  38. (1)抑酶作用 2.对致龋菌糖酵解的影响 2-磷酸甘油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 催化 乳酸 烯醇化酶 激活 Mg2++F- MgF2

  39. (2)抑制细菌摄入葡萄糖 a 细胞内多糖 细菌代谢的营养物质 和能量来源 b 细胞外多糖 细菌附着的基质

  40. (3)反馈性抑制细菌的产酸能力 H+ H+ +F- HF 细胞 H+

  41. 4.氟直接杀灭细菌

  42. (四)氟能影响牙形态

  43.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fluoride 1.inhibition of demineralization 2.enhancement of remineralization 3.inhibition of bacterial activity in the plaque Fluoride in dentistry Copenhagen:Munksgaard;1996:230~251

  44. 五、氟的 毒性作用(Toxicology of fluoride) • 氟的致死量(lethal dose) 成人 36~64mg/kg,平均致死量4~5g 儿童 15mg/kg 婴儿 0.25g (250mg) • 可能中毒剂量(probably toxic dose, PTD) 是指可能导致机体急性氟中毒,应立即采取医疗干预的氟摄入量(5mg/kg)。

  45. (一)急性氟中毒(Acute fluoride toxicity) 症状: 胃肠道刺激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肠道出血、平滑肌痉挛、虚脱、呼吸困难、严重导致死亡

  46. 应急治疗(Emergency treatment): • 时间:立即治疗,摄入氟后1/2~1小时,血氟浓度到达最高峰 • 方法: • Induce vomiting • 口服钙片、铝片,通过结合氟离子保护胃粘膜(milk)、补糖、补液。 • 间断补钙,维持血钙浓度水平

  47. (二)慢性氟中毒(Chronic fluoride toxicity) • 氟骨症 工业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 症状:关节强直、骨化 • 氟牙症 • 其它

  48. (三)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 ) 1.概念 机体在牙齿发育矿化过程中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的早期突出的表现。

  49. 2.临床特点 (1)多发生在恒牙,乳牙少且轻。 (2)患氟牙症牙数的多少取决于牙发育矿化时期在高氟区 生活时间的长短。 (3)氟牙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氟过量的水平。白色雾状和 切缘平行的条纹,有黄色或深棕色着色。严重者可以 出现凹坑状缺损和大块釉质发育不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