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三、风管内的压力分布

三、风管内的压力分布. 由于管内阻力和流速变化,管内压力不断变化。. 结论:. ξ 14-2 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 已知条件: 1 、已知各点排风量; 2 、管道走向、附件已确定(土建、工艺资料)。 待求: 1 、管径 d 或 a 、 b ; 2 、 ΣΔ P ; 3 、确定风机型号、配用电机、传动方式。. 计算方法:. 1 、 假定流速法:(通风除尘系统常用) 2 、压损平均法:(不常用) 假定或已知总作用压头(即风机已定好),将其分配给每一管段, 1 )确定 R m ; 2) 再由 R m 、 Q 确定 D 。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三、风管内的压力分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风管内的压力分布 • 由于管内阻力和流速变化,管内压力不断变化。

  2. 结论:

  3. ξ14-2 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 • 已知条件: 1、已知各点排风量; 2、管道走向、附件已确定(土建、工艺资料)。 • 待求: 1、管径d或a、b; 2、ΣΔP; 3、确定风机型号、配用电机、传动方式。

  4. 计算方法: 1、假定流速法:(通风除尘系统常用) 2、压损平均法:(不常用) 假定或已知总作用压头(即风机已定好),将其分配给每一管段, 1)确定Rm; 2)再由Rm、Q确定D。 3、静压复得法:(用于高速空调系统计算) 利用动压和静压可相互转化得原理进行计算。

  5. 一、假定流速法 • 1、绘制通风系统轴测图,将管段编号,且标注长度和风量;(管段长度不扣除管件本身的长度,为管件中心线长度) • 2、选择最不利环路:阻力最大的环路; • 3、选择风管流速: • 根据经验选定经济风速v,且保证不沉积堵塞,见p539表14-2。

  6. 4、由v、Q计算Dj。 • 根据计算Dj,查“通风管道统一规格”表,选定一个接近Dj的标准管径D。 • 根据D和v,或D和Q,查线图或阻力计算表,得出Rm。 • 再计算ΔPm=RmL,ΔP= ΔPm+ ΔP局 • 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 • 分别计算每一并联管路的阻力,

  7. 6、根据计算的系统总阻力和总风量选择风机、配置电机。6、根据计算的系统总阻力和总风量选择风机、配置电机。

  8. 并联管路阻力平衡调节方法:

  9. 并联管路阻力平衡调节方法:

  10. 例:排风系统中(见图)排气罩的排风量LA=10000m3/h, LB=5000m3/h,其管段阻力ΔPAC= ΔPBC=490Pa, ΔPCD=900Pa,现因工艺要求,罩A、B均需增大风量,其中罩A的风量必须增大到12000m3/h,系统未设置调节阀门。求满足上述要求时,系统的总风量和总阻力。

  11. 二、风机的选择

  12. 二、风机的选择

  13. 3、风机选择:由风量和总压力损失选择 1)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类型: 腐蚀性——防腐风机 易燃气体——防暴风机 含尘气体——排尘风机(壁厚、耐腐) 清洁气体——一般风机 2)根据ΔP、Q查样本或设计手册 为简化管道和安装方便,注意风机出口和传动方式。

  14. 3)安全系数—可能漏风或计算不精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