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3

第十章 专类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第十章 专类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第一节 蕨类植物. 孑遗植物 一个接着一个的灾难,使地球上的动物、植物惨遭灭顶之灾。但极个别地区,由于地理和其他特殊原因,部分动物、植物得以幸存下来。这些遭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植物叫孑遗植物。. 当今世界上的蕨类植物绝大多数是草本。 地球上高大的木本蕨类植物曾经有过兴盛与衰亡的历史,仅有少数木本蕨类活下来,称为树蕨,树蕨被视为珍稀植物。桫椤是其中之一种。桫椤被列为国家级珍濒植物。. 蕨类植物 一般特征.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章 专类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专类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2. LOGO 第一节 蕨类植物 • 孑遗植物 • 一个接着一个的灾难,使地球上的动物、植物惨遭灭顶之灾。但极个别地区,由于地理和其他特殊原因,部分动物、植物得以幸存下来。这些遭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植物叫孑遗植物。

  3. LOGO

  4. LOGO • 当今世界上的蕨类植物绝大多数是草本。 • 地球上高大的木本蕨类植物曾经有过兴盛与衰亡的历史,仅有少数木本蕨类活下来,称为树蕨,树蕨被视为珍稀植物。桫椤是其中之一种。桫椤被列为国家级珍濒植物。

  5. LOGO 蕨类植物一般特征 •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为陆生,淡水生和附生。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生殖是产生孢子,有性生殖器官具有精子器和颈卵器。孢子体占优势,但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孢子体为多年生,有根、茎、叶的分化,内有维管组织,配子体又称原叶体,结构简单。 • 蕨类植物产生孢子,而不产生种子,则有别于种子植物。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这点和苔藓植物及种子植物均不相同。总之,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个大类群。

  6. LOGO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孢子 母细胞 孢子囊 减数分裂 孢子体 孢子 无性世代2n 萌发 有性世代n 配子体 精子器产生精子 受精合子 胚 颈卵器产生卵子

  7. LOGO

  8. LOGO • 生长状态 • 蕨类植物大都为土生、石生或附生,少数是水生或亚水生的,一般表现为喜阴湿和温暖的特性。 • 蕨类植物的形态构造比苔藓植物为复杂,孢子体大都为多年生草本,仅少数为一年生的。除了极少数原始的种类仅具假根外,均有吸收能力较好的不定根。茎通常为根状茎,少数为直立的树干状或其它形式的地上茎。少数原始的种类兼具气生茎和根状茎。

  9. LOGO • 一、肾蕨 • 形态特征 • 肾蕨又名蜈蚣草,为肾蕨科肾蕨属植物。肾蕨为多年生草本。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有直立的主轴,主轴上长出匍匐茎,匍匐茎的短枝上生小块茎,主轴和根状茎上密生钻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无毛,叶片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片无柄,基部圆形,其上方呈耳形。

  10. LOGO

  11. LOGO • 习 性 • 肾蕨属低等蕨类植物,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的石缝中和树干上。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冬季在15℃左右可正常生长,最低温度不低于8℃,忌强光直射,喜阴湿环境。生长适温3-9月为16-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6℃。冬季温度不低干8℃,但短时间能耐0℃低温。也能耐30℃以上高温。

  12. LOGO • 肾蕨喜湿润土壤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春、秋季需充足浇水,保持盆土不干,但浇水不宜太多,否则叶片易枯黄脱落。夏季除浇水外,每天还需喷水数次,特别悬挂栽培需空气湿度更大些,否则空气干燥,羽状小叶易发生卷边、焦枯现象。 • 肾蕨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较低的光照,切忌阳光直射。规模性栽培应设遮阳网,以50-60%遮光率为合适。

  13. LOGO • 繁 殖 • 常用分株、孢子和组培繁殖。 • 分株繁殖 • 全年均可进行,多于春季结合翻盆进行分株繁殖,以5-6月为好。此时气温稳定,将母株轻轻剥开,分开匍匐枝,每10厘米盆栽2-3丛匍匐枝。15厘米吊盆用3-5丛匍匐枝。栽后放半阴处,并浇水保持潮湿。当根茎上萌发出新叶时,再放遮阳网下养护。 • 孢子繁殖 • 选择腐叶土或泥炭土加砖屑为播种基质,装入播种容器,将收集的肾蕨成熟孢子,均匀撒入播种盆内,不用覆土,经常喷雾,以保持土面湿润,播后50-60天长出孢子体(新的植株)。

  14. LOGO • 栽培技术 • 肾蕨的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对土壤要求不严,盆栽肾蕨宜用疏松、肥沃,透气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 生长期要随时摘除枯叶和黄叶,保持叶片清新翠绿。吊钵栽培时要多喷水,多根外追肥和修剪调整株态,并注意通风。在生长期间每15天左右施1次稀薄的熟饼肥,每30天左右向叶面喷施1次硫酸亚铁,使植株叶色翠绿,旺盛生长。

  15. LOGO • 园林用途 • 肾蕨叶片翠碧光润,四季常青,经久不凋。由于耐阴,养护方便,为人们喜爱的室内盆栽观叶植物。肾蕨盆栽可点缀书桌、茶几、窗台和阳台。也可吊盆悬挂于客室和书房。在园林中可作阴性地被植物或布置在墙角、假山和水池边。其叶片可作切花、插瓶的陪衬材料。

  16. 第二节 兰科花卉

  17. LOGO • 别名:山兰、幽兰、方芝兰。 • 科属:兰科,兰属。 • 兰花在植物分类学上指兰科(Orchidaceae)植物,属多年生单子叶植物,有附生、地生、腐生。兰科是一个大科,植物种类繁多,有750属,20000多种,其中有观赏价值的约有2000种, 分布在全球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大约150多个属, 1000余种。

  18. LOGO • 兰花的花朵是最为奇特、最为美丽的虫媒花。为了便于昆虫传粉,兰科植物花朵的形态非常富有特色:它有3枚花瓣,1枚是位于花朵下方的唇瓣,犹如昆虫传粉时起落的平台; 另2枚花瓣与3枚萼片优雅地张开,既能吸引昆虫,又不妨碍昆虫的工作。

  19. LOGO • 兰花在世界各地区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的概念,如在印度专指万带兰(Vanda);在印度尼西亚指蝴蝶兰(Pha-laenopsis);欧洲人则一向认为红门兰(Orchis)才是真正的兰花。中国传统所称之兰花专指兰属(Cymbidium)中的少数地生兰,可以春兰为代表,花多在新春时节开放,散发阵阵幽香,被誉为"香祖"、"天下第一香",并与竹、梅、菊合称"四君子"。为中国传统名花。多盆栽观赏,或在园林和庭院小环境中配植。

  20. LOGO • 兰花有“绿色股票”之称,物以稀为贵,野生兰价格往往高于传统兰。一株兰花价值数十万至数百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 兰花能升值,主要是因为其特殊的繁殖方式和较稳定的市场价格。兰花是以分析的形式繁殖,一般一年可以发出2-3株,当这些分析出来的小苗长到一定的大小,其价格可同母株等值。

  21. LOGO • 形态植株高矮差别很大,矮的不及1厘米,少数蔓性茎可长达10余米。地下茎一般水平生长,具有与根菌共生的肉质根。热带附生兰具气生根,能攀附在树皮或枝杈上。直立生长的茎呈圆、扁平或三角形,有的膨大成假鳞茎。叶片线形或近椭圆形,革质或肉质。 • 花单朵或多朵。花朵结构奇特,左右对称,外层有3萼片,第2层3枚花瓣,花瓣之一特化为唇瓣,其形态变化很大,并有美丽的斑纹。花粉通常粘合成块状,着生于蕊柱(雌雄蕊合生)的顶端或两侧,柱头突出或下陷,有粘液,利于昆虫传粉。蒴果。种子小而多。 

  22. LOGO • 兰花形态构造: • 主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与种子。 • 1、根 • 地生兰的根长而粗大,多肉,白色,无节,贮有丰富养料,概无根毛。 • 气生兰的根具有海绵状的组织,称为根被,并有很大的根系。 • 兰花的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菌根与之共生。

  23. LOGO • 2、茎 • 兰花的茎有花茎(花梗)和根茎两种。花茎地上部,着生花及苞叶,根茎为地下部分,节间短,往往形态拟球茎。 • 3、叶 • 兰花的叶有形式。一种是从根茎抽生的寻常叶,呈带形或线形,全缘或具有细锯齿,具平行脉,革质,多暗绿色,叶的阔狭、长短、厚薄和颜色均依种类、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兰叶自根茎抽出,常簇生成束,谷称“一筒”。另一种是着生在花茎上的变态叶,它退化成膜质的鳞片状,称为苞叶(俗称“壳”)主要保护花蕾,颜色及花纹不一,常作为品种鉴别的标准之一。

  24. LOGO • 4、花 • 花单生或多数列成总状花序,直立或略下垂。花被2轮,外轮3枚萼片瓣状,内轮3枚为花瓣,花瓣上方两侧瓣较直立,俗称“捧”;下方一瓣较上方侧瓣为大,称为“唇瓣”俗称“舌”。唇瓣上有红紫色斑点的称为“荤瓣”,白、纯绿或“微黄而无斑点的称“素瓣”,此为贵。棒中间有柱状物,是雌雄合生而成的合蕊柱,俗称“鼻”。

  25. LOGO

  26. LOGO

  27. LOGO • 5、果实与种子 • 兰花的果实属于开裂的蒴果,长椭圆形,俗称“兰荪”。兰花种子很小,每一蒴果含有种子数十万至数百万之多。在土壤中要同兰菌花生才能繁殖。

  28. LOGO 卡特兰

  29. LOGO • 卡特兰的唇瓣长在喇叭形口部,呈波浪状,犹如一条美丽的筒裙,两侧的花瓣大而舒展,花朵直径达10厘米,有"梦幻之花"的美称。全属有50种,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热带地区。

  30. LOGO 万代兰

  31. LOGO • 万代兰全世界大约40种,分布于中国至亚洲热带地区。我国有9种。产于海南、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以花大色艳,久开不败而著称。

  32. LOGO 石斛属类

  33. LOGO • 石斛属类也是一种美丽的热带兰。大约有1000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至大洋州。我国约有76种。产秦岭以南各省,尤以云南为多。

  34. LOGO 蝴蝶兰

  35. LOGO • 蝴蝶兰以大型、艳丽的花朵著称,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兰花之一。唇裂3裂,中裂片前端分裂成两个长须,两侧花瓣宽阔似蝴蝶。大约有50个野生种,绝大多数分布于热带地区。

  36. LOGO 兜兰

  37. LOGO • 它们的花瓣成兜囊状,花形奇特。约有65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太平洋岛屿。我国有18种,产于西南和华南地区。

  38. LOGO 常见栽培品种 • 1、春兰 • 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古代称兰。为兰科兰属中国兰亚属植物,是我国兰属植物中分布最广、最常见、栽培历史最久且最爱人们喜爱的一种兰花。春兰花茎直立,高约10-20厘米;花单朵,少数两朵;花浅黄绿色,通常在萼片及花瓣上有紫褐色的条纹和斑块。花期2-3月份。

  39. LOGO •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安徽、湖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东、广西和台湾;日本和朝鲜也有。春兰原变种在园艺上通常分成梅瓣、荷瓣、水仙瓣、奇种、素心、色花和艺兰等几类,主要品种有宋梅、逸品、绿云、翠盖荷、龙字等。春兰的变种还有线叶春兰和春剑。

  40. LOGO

  41. LOGO 长叶春剑

  42. LOGO 春兰荷型金鸡黄

  43. LOGO 逸品春兰

  44. LOGO • 2、蕙兰 • 又称九子兰、夏兰、九节兰、一茎九花,是我国栽培最久和最普及的兰花之一,古代常称之为"蕙"。蕙兰的假鳞茎不明显,根粗而长,叶5-7(9)枚,长20-120厘米,宽0.6-1.4厘米。直立性强,基部常对褶,横切面呈V形,边缘有较粗的锯齿。

  45. LOGO • 花茎直立,高30-80厘米,有花6-12朵;花浅黄绿色,有香味,稍逊于春兰。花直径5-6厘米,花瓣稍小于萼片,唇瓣不明显三裂,中裂片长椭圆形,上面有许多晶莹明亮的小乳突状毛,顶端反卷,边缘有短绒毛;唇瓣白色,有紫红色斑点。花期3-5月份。

  46. LOGO • 分布于春兰相似主,在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及西南广大地区,是比较耐寒的兰花之一。蕙兰在传统上通常按花茎和鞘的颜色分成赤壳、绿壳、赤绿壳、白绿壳等;在花形上也和春兰一样,分成荷瓣、梅瓣和水仙瓣等;花上无其它颜色,色泽一致的也称为"素心"。主要品种有:极品、金岙素、温州素、解佩梅、老上海梅、翠萼、大一品、江南新极品等。

  47. LOGO

  48. LOGO 极品

  49. LOGO 崔 梅

  50. LOGO 温州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