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失眠的分类及诊断要素

失眠的分类及诊断要素. 2009 年 10 月 27 日 -2009 年 11 月 10 日 马昊玉. 诊断的要素及其组成. 诊断 是对一种疾病或生理障碍的本质的定义 一个诊断包含 必要特征 、 排除特征 、 辅助特征 和 因素性事实 这几个元素: 必要特征: 那些可以将一种疾病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的症状或者病征 排除特征: 如果这些特征出现,即使必要特征符合,也不能做出诊断。 辅助特征: 那些经常但不是肯定出现的,有用但不是诊断必须的特征 因素性事实: 一些出现在病发之前,并增加了疾病发生可能性的事实. 几种主要的失眠分类方法.

mend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失眠的分类及诊断要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失眠的分类及诊断要素 2009年10月27日-2009年11月10日 马昊玉

  2. 诊断的要素及其组成 • 诊断是对一种疾病或生理障碍的本质的定义 • 一个诊断包含必要特征、排除特征、辅助特征和因素性事实这几个元素: • 必要特征:那些可以将一种疾病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的症状或者病征 • 排除特征:如果这些特征出现,即使必要特征符合,也不能做出诊断。 • 辅助特征:那些经常但不是肯定出现的,有用但不是诊断必须的特征 • 因素性事实:一些出现在病发之前,并增加了疾病发生可能性的事实

  3. 几种主要的失眠分类方法 • 目前国际上对睡眠紊乱的诊断分类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 注:ICSD是DCSAD的改进,故重点讨论后三者。而ICD目前也已经更新到第10版

  4. 几种主要的失眠分类方法 • 考虑到DSM-IV以及ICD-10在临床中应用并不广泛,主要介绍ICSD分类方法: • ICSD:制定于1990年,此分类主要将睡眠障碍分为三类:1.失眠;2.过度睡眠;3.继发性睡眠紊乱。并且,ICSD又将失眠细分为患者内因引起的、外部因素引起的、生理节律相关的三种。 • DSM-IV:此分类主要为精神疾病分类,故主要将睡眠障碍分为原发性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和过度睡眠)、继发于某种精神或药物问题的睡眠障碍,以及物质引起的睡眠障碍。 • ICD-10:ICD包含了两大宽泛地睡眠障碍分类:器质性睡眠障碍和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5. 导致失眠的病因及分类 • 对导致失眠的病因,大致可以分类如下: • 环境因素:包括(1)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2)强光;(3)噪声;(4)温度异常;(5)卧具不适。 • 生活习惯因素:包括(1)睡前饮茶、酒、咖啡或者吸烟和食用兴奋性的食物; (2)睡眠节律的改变。 • 躯体因素:即器质性因素。 • 精神心理因素:包括(1)考前学习压力、相思、离别、不良事件刺激; (2)紧张、焦虑、担忧、抑郁、过度兴奋等。 • 精神疾病:神经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人格异常等。 • 药物原因:包括(1)可引起睡眠障碍的药物; (2)戒断反应。 • 年龄因素:如老年性失眠。 • 睡眠相关的疾病:不宁腿综合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

  6. 对失眠患者的诊断步骤 • 1.问诊:内容包括健康时睡眠状况及失眠阶段的睡眠状况、诱因、生活习惯、饮酒史及用药史等 • 2.睡眠量表:通过填写睡眠量表,得出患者的睡眠评分,判断是否失眠以及失眠的程度 • 3.精神病学分析:通过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分析患者是否存在此类精神问题 • 4.实验室检查:一般为脑电图(EEG),检查更详尽的还有多导睡眠图(PSG)检查。脑电图检查方式一般为动态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

  7. 睡眠分期与相应的EEG特征 • 1. NREM(非快动眼睡眠相):Dement和Kleitman(1957)将此相睡眠分为1~4期(S1~4)。S1为思睡期,S2浅睡期,S3中度睡眠期,S4深睡期。各期在EEG表现和睡眠深度上有较大差别: • 1) Ⅰ期睡眠(思睡期):此期是由清醒状态向睡眠期过渡的阶段。EEG由清醒时的α波为主发生波幅逐渐降低的变化,表现为α波被低电压的2~7Hz慢波和15~25Hz的快波替代。随思睡程度加深,慢波增加,以2~3Hz和4~7Hz中幅波为主。深度思睡的标志是出现顶尖波,这是一种复合电位:一个正相小棘波伴随一个大的负相慢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12Hz或更快的频率反复出现,在顶区最明显。 • 2) Ⅱ期睡眠(轻睡期):背景为低幅EEG脑波,以睡眠纺锤,K复合波及δ波(<20%)为特征。睡眠纺锤频率11.5~15Hz左右,持续0.5S以上,波幅大于15μV,以中央区为主。此外,头顶部还出现周期为100~300ms、波幅为100~300μV的顶尖波。

  8. 睡眠分期与相应的EEG特征 • 3) Ⅲ期睡眠:以中高幅慢波(δ波)为主,其所占比例为记录单位时间的20~50%,亦可出现睡眠纺锤,但30s记录过程中不超过2个。行为学上受检者睡眠程度加深,已不易被唤醒。 • 4) Ⅳ期睡眠:和S3期一样统称为慢波睡眠,δ活动更加明显,少见纺锤波。单位时间内50%以上为高波幅慢波(>75μV)。 • 2. REM(快速眼动睡眠相 ):表现为类似S1期睡眠时的相对低波幅,混合频率脑电活动。因此期EEG 与觉醒时模式相似,表现为低幅快波,θ波及间歇性低幅α波,故又称此期睡眠为去同步化睡眠,快波睡眠或异相睡眠。

  9. 多导睡眠图(PSG)及睡眠参数 • 长期以来,EEG一直是睡眠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1937年,美国学者Loomis首次提出用EEG方法取代行为学作为睡眠深度判断的标准。1953年,美国Aserinsky和Kleitman发现REM现象。1968年,Rechtchaffen和Kales提出睡眠分期的标准,并由美国生理协会推荐为第一个睡眠分期的国际分类。 • 目前,为了更加精确地对睡眠相关疾患做出鉴别诊断,在EEG基础上增加了对眼电、肌电、心电等参数的同步记录,形成了睡眠多导图。但是在所测量的众多睡眠参数中,大多数参数仍然由EEG所决定。

  10. 多导睡眠图(PSG)及睡眠参数 • 1. 卧床时间TIB(time in bed) 从关灯到早晨起床的时间(减去夜间离开床的时间)。 • 2. 总体睡眠时间TST(total sleep time):包括所有Ⅰ、Ⅱ、Ⅲ、Ⅳ期和REM期睡眠,运动时间MT,以及任何异常睡眠或分裂睡眠时间的总和。 • 3. 总体睡眠时段TSP(total sleep period):从睡眠开始到早上最后清醒的时间,包括入睡后所有清醒时间,Ⅰ、Ⅱ、Ⅲ、Ⅳ期和REM期睡眠,运动时间 • 4. 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与卧床时间之比。 • 5. 睡眠潜伏期:从关灯到出现Ⅱ期睡眠的时间。 • 6. Ⅲ、Ⅳ期潜伏期 • 7. REM潜伏期:从睡眠开始到出现REM期睡眠的时间。 • 8. 睡眠中清醒次数:入睡后到早晨起床期间清醒的次数,清醒至少持续15S以上。 • 9.REM期睡眠次数:为全夜REM期睡眠的次数。 • 10.睡眠周期转换次数:每100min内进入和离开NREM睡眠、REM睡眠次数,反映睡眠的稳定性。 • 11.周期交替模式(cyclic alternating pattern ,CAP)在NREM期中,可能出现30-180S的安静睡眠和唤醒的周期性交替,反映了多导睡眠生理变量交替的特征。CAP比=(总体CAP时间/总体NREM时间)×100%

  11. EEG与失眠的关系(依睡眠参数)

  12. 相关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关注的方向 • 对失眠的相关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 1.调查研究中少有对失眠做详细的鉴别分类,通常只考虑正常和失眠两种状况。 • 2.由于1,故对于各种睡眠问题的表现与患者失眠所属的分类没有明确的对应。 • 3.研究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受到受试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不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出入 • 今后研究中的主要方向: • 1.对象人群确定为在校大学生,并确立少数几个区别较为明确的不同失眠类型作为研究对象 • 2.寻找与失眠分类相对应的脑电特征 • 3.将问卷与脑电检测结合,建立失眠分类与症状和脑电特征之间的对应

  13. 参考文献 • [1]张劲农,等.睡眠及睡眠呼吸障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2]马惠姿,李鸿培.失眠症的病因与分类[J].中国医刊,2003,38(5):21-23 • [3]倪杰,白瑞,等.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9):54-55 • [4]王雪笠,陈建源,贺银方,等.慢性失眠症临床与多导睡眠图研究[J].北京军区医药,1996,8(5):332-334 • [5]孙瑞琪,张彩娃,杨艳杰,等.大学生睡眠障碍特点的研究[J].哈尔滨医药,2000,20(2):1-2 • [6]杨艳杰,彭涛,杨占强,等.大学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254-256 • [7]马建东,李玉凤,李转清,等.大学生失眠症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3):218-220 • [8]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1):26-3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