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古詩人的足跡

古詩人的足跡. (第二輯:江蘇,浙江,廣西,河南. ,山東,山西,陜西與甘肅篇。). 在第一輯中,我們已欣賞過唐宋詩人在四川,. 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所寫的作品。. 現在讓我們接著細讀他們在其他地方所寫的名詩。. 背景音樂:平湖秋月. 1/33. 南京秦淮河畔. 隔江猶唱後庭花。. 商女不知亡國恨,. 夜泊秦淮近酒家。. 煙籠寒水月籠沙,. 杜牧 《 泊秦淮 》. 按:這首杜牧的詩,流傳千古,代代相誦,幾乎成了秦淮河的千古絕唱。後庭花,即樂曲 〈 玉樹後庭花 〉 ,陳後主所作。. 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 烏衣巷口夕陽斜。.

merc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古詩人的足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詩人的足跡 (第二輯:江蘇,浙江,廣西,河南 ,山東,山西,陜西與甘肅篇。) 在第一輯中,我們已欣賞過唐宋詩人在四川, 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所寫的作品。 現在讓我們接著細讀他們在其他地方所寫的名詩。 背景音樂:平湖秋月

  2. 1/33 南京秦淮河畔 隔江猶唱後庭花。 商女不知亡國恨, 夜泊秦淮近酒家。 煙籠寒水月籠沙, 杜牧 《泊秦淮》 按:這首杜牧的詩,流傳千古,代代相誦,幾乎成了秦淮河的千古絕唱。後庭花,即樂曲〈玉樹後庭花〉,陳後主所作。

  3. 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 烏衣巷口夕陽斜。 朱雀橋邊野草花, 劉禹錫 《烏衣巷》 南京烏衣巷 2/33 這首詩是《金陵五題》中第二首。通過野草,夕陽,燕子,既說明朱雀橋,烏衣巷昔日的繁華,又寫出唐代金陵(今南京)的衰落,從而引出蒼桑之感,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4. 3/33 南京閱江樓 長安不見使人愁。 總為浮雲能蔽日, 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半落青天外, 晉代衣冠成古丘。 吳宮花草埋幽徑, 鳳去臺空江自流。 鳳凰臺上鳳凰遊,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按:鳯凰臺遺址在南京中華門附近。年老的李白懷才不遇,離京南游, 六十一歲時在金陵(今南京)遊了鳳凰臺,觀賞壯美的長江,憑吊歷史,感慨當今而作此詩。

  5. 4/33 金陵(南京)秋色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別》 別意與之誰短長。 請君試問東流水, 欲行不行各盡觴。 金陵子弟來相送, 吳姫壓酒勸客賞。 風吹柳花滿店香, 按:開元十四年(726年)春,李白離金陵東遊揚州前,在酒肆寫詩留贈友人。詩中讚嘆金陵景物美,人情厚而不忍離別。詩作形像富麗鮮明,語言清新流轉。

  6. 5/33 江蘇揚州廋西湖 莫是上迷樓。 人來多不見, 吹簫憶舊游。 聞說到揚州, 包何 《同諸公尋李方直不遇》 按:迷樓在廋西湖東峰的觀音山上。這詩是作者旅游揚州途中的即興詩。

  7. 6/33 揚州古樓 贏得青樓薄倖名。 十年一覺揚州夢, 楚腰纖細掌中輕。 落魄江湖載酒行, 杜牧 《遣懷》 按:詩人想當年,落魄江湖於揚州之時,秦樓楚館,放浪情懷。如今醒悟,回思往事,揚州十年恍若南柯一夢。

  8. 7/33 揚州廋西湖之夜 二十四橋明月夜, 青山隱隱水迢迢, 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玉人何處教吹簫。 秋盡江南草未凋。 按:文宗大和七至九年(833-835年),杜牧(三十至三十三歲)曾任准南節度使書記,有一段時間韓綽是他的上司。這首是詩人讚美揚州廋西湖的夜景之作。

  9. 8/33 蘇州楓橋除夕夜 張繼 《楓橋夜泊》 夜半鐘聲到客船。 姑蘇城外寒山寺, 江楓漁火對愁眠。 月落烏啼霜滿天, 按:這詩有一段凄美絕倫的意境,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天涯漂泊的游子那種孤獨,憂傷的心境。

  10. 9/33 蘇州周莊水鄉 杜荀鶴 《送人游吳》 君到姑蘇見, 古宮閑地少, 人家盡枕河。 鄉思在漁歌。 遙知未眠月, 春船載綺羅。 夜市賣菱藕, 水港小橋多。 按:姑蘇是蘇州之別稱。這詩把蘇州水鄉的美景描述得淋漓盡致。

  11. 10/33 江蘇太湖 越王大有堪羞處, 綺閣飄香下太湖, 皮日休 《館娃宫懷古(其一)》 只把西施賺得吳。 亂兵侵曉上姑蘇。 按:館娃宫,故址在今江蘇蘇州西南靈岩山上,朓望太湖,吳王夫差為西施所築。

  12. 11/33 西湖之春 湖上春來似畫圖, 白居易 《春題湖上》 松排山面千重翠, 碧毯線頭抽早稻, 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亂峯圍繞水平鋪。 月點波心一顆珠。 按:此詩寫杭州西湖風光,刻畫入微,點染得非常工緻。

  13. 12/33 風兩欲來之西湖 淡粧濃抹總相宜。 若把西湖比西子, 山色空濛雨亦奇。 水光瀲灔晴方好, 蘇軾 《飲湖上初晴後雨》 按:此詩寫西湖景物之美。因西湖而憶及西子(西施),比喻殊妙。

  14. 13/33 西湖白堤之夏 映日荷花別樣紅。 接天蓮葉無窮盡, 風光不與四時同。 畢竟西湖六月中, 楊萬里 《曉出浄慈寺送林子方》 按:這首詩是吟咏西湖之夏的名篇,讀來清新活潑。

  15. 14/33 錢塘江觀潮 柳永 《望海潮》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 参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 怒濤捲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竟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按:這首詩道出“錢塘自古繁華的盛景”尤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最為難忘。

  16. 15/33 錢塘江潮 白居易 《潮》 早潮才落晚潮來, 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獨光陰朝復暮, 杭州老去被潮催。 按:白居易五十二歲任杭州刺史時所作。這詩描寫自是錢塘潮,但是在描寫潮勢洶湧的同時,郤多了更多對光陰易逝和時光難再的感嘆。

  17. 16/33 浙江紹興 欲罷不能忘。 剡溪蘊秀意, 鏡湖五月凉。 越女天下白, 李白 《壯游》 按:紹興為古越國的都城。此詩為李白青年時游越所作。

  18. 17/33 柳州柳宗元像 不學荊州利木奴。 方同楚客憐皇樹, 春來新葉徧城隅。 手種黃甘二百株,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種甘樹》 滋味還堪養老夫。 若教坐待成林日, 何人摘食見垂珠。 幾歲開花聞噴雪, 按:這首詩就創作在柳宗元四十六歲時貶官柳州時期。詩的內容是抒發種柑樹的感想。

  19. 18/33 洛陽牡丹 此夜曲中聞折柳, 誰家玉笛暗飛聲,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何人不起故鄉情。 散入春風滿洛城。 按:這詩寫於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春天,三十四歲的李白在當時的東都洛陽游覽的時候,幽怨的笛聲引起了詩人思郷之情。

  20. 19/33 河南洛陽龍門 相閱征途上,生涯盡幾回。 往還時屢改,川水曰悠哉。 氣色皇居近,金銀佛寺開。 龍門橫石斷,驛樹出城來。 杜甫 《龍門》 按:詩作於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為詩人游東都(今洛陽)龍門石窟而作。

  21. 20/33 泰山南天門 一覽衆山小。 會當凌絕頂, 決眥入歸鳥。 盪胸生曾雲, 陰陽割昏曉。 造化鍾神秀, 齊魯青未了。 岱宗夫如何? 杜甫 《望嶽》 按: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到洛陽應試進士,結果落第而歸,於是北游齊魯。這首咏泰山名詩就是在(736年)二十五歲漫游途中所作。

  22. 21/33 泰山十八盤 萬里清風來。 登高望蓬灜,想像金銀台。 傾崖向東摧。 飛流洒絕巘,水急松聲哀。 澗谷隨縈回。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 李白 《泰山吟(其一)》 玉女四五人,飄搖下九垓。 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 馬迹繞碧峰,於今滿青苔。 天門一長嘯, 北眺崿嶂奇, 六龍過萬壑, 按:李白在詩中平舖直叙而來。四月登臨泰山,行之所至,路之所見,娓娓道來。

  23. 22/33 濟南大明湖中歷下亭 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蘊真惬所遇,落日將如何。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荷。 杜甫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按:唐天寶四年(745年)杜甫第二次游齊,越,到達齊州(今濟南),北海太守,書法家李邕在歷下亭設宴款待他。詩人即席賦詩,詩中讚美了濟南的名士風流和美麗景色,表達了他和李邕之間的深厚友誼。

  24. 23/33 山西永濟縣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 白日依山盡, 王之渙 《登鸛雀樓》 更上一層樓。 黃河入海流。 按:這首詩前兩句繪出一幅壯闊遼遠的山河圖,氣勢宏大,筆意高遠。後兩句寫當前實感,眼界更拓,立足就須更高,也表現了詩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負。由於這兩句富有哲理,成為至今依舊流行的成語。

  25. 24/33 山西太原雙塔 思婦若汾水, 夢繞邊城月, 雲色渡河秋。 霜威出塞早, 時當大火流。 歲落眾芳歇, 李白 《太原早秋》 無日不悠悠。 心飛故國樓。 按:三十五歲的李白在太原的一個秋天,他殷切地思念起遠在湖北安陸的妻兒來了。在冷月高掛不眠之夜,聽著汾河澎湃的濤聲,寫下了這首思親之詩。

  26. 25/33 山西五台山 清心聽鳴鏑。… 應手看捶鈎, 誦詩渾游衍,四座皆辟易。 高索晚相逢,包蒙欣有擊。 何階子方便,謬引為匹敵。 余亦師粲可,身獨縛禪寂。 許生五台賓,業白出石壁。 杜甫 《夜聽許十一誦詩愛而有作》 按:李白和杜甫都到過五台山和留下了與佛有關的詩篇。這裡我選了杜甫的一首。

  27. 26/33 山西壺口瀑布 李白 《將進酒‧選頭八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髪,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按:約四十五歲時作於梁,宋(今山西)之地。李白借酒發泄,以此來排解心中的苦悶,來表現對權貴和世俗的蔑視。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

  28. 27/33 陜西驪山華清池 雲鬢花顏金步搖, 侍兒扶起嬌無力, 春寒賜浴華清池, 白居易 《長恨歌.選六句》 芙蓉帳暖度春宵。 始是新承恩澤時。 溫泉水滑洗凝脂。 按:這首白居易名詩作於他三十五歲任盩屋縣尉時。這詩集叙事和抒情於一身。而最今人嘆為觀止的,則是詩人抒寫筆墨的繽紛多姿和變換無窮。

  29. 28/33 西安大雁塔 四角碍白日,七層摩蒼穹。…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宫。 岑參 《與高適薛据登慈恩寺浮圖》 按:岑參三十歲在長安登天寶三年(744年)進士。此詩约作於天寶三年至八年間。

  30. 29/33 陜西華山 他山相向重。 眾水背流急, 削出倚天峰。 誰將倚天劍, 張喬 《華山》 前湫起毒龍。 一夜盆傾雨, 崖夾白雲浓。 樹黏青靄合, 按:此詩寫出了華山的氣魄,傳說中的倚天劍削出了這巍巍群峰,水流湍急,層巒叠嶂。山水相依,水順山勢,山助水力,磅礡氣勢,一泄千里。

  31. 李白 《古風五十九首(其十九)》 30/33 陜西華山雲海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 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按:這是一首用游仙体寫的古詩,大約作於五十六歲避亂東南時。

  32. 31/33 甘肅武威之涼州古城牆 古來征戰幾人回! 醉臥沙場君莫笑, 欲飲琵琶馬上催。 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涼州詞》 按:此詩以豪語而示其無可奈何之情也。詩頓挫有致,語雖慷慨,意實傷悲。

  33. 32/33 甘肅嘉峪關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戌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 《關山月》 按:李白也曾到過當時遠在甘肅敦煌郡的邊關而寫下了這一首《關山月》

  34. 33/33 甘肅玉門關遺址 春飛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 一片孤城萬仭山。 黃河遠上白雲間, 王之渙 《涼州詞》 按:這首詩在當時和後世都是極負盛名之作,全詩筆法多變,繪寫邊塞景象,抒寫征人歸情,具有深刻感人的魅力。最後一句,更今人叫絕。

  35. 甘肅陽關遺址 游過了玉門關與陽關這些唐代邊塞之地, 正如唐詩人王維所言:“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整輯古詩人的足跡便播完了。 多謝觀賞 PPS Prepared by GT PO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