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現存陳橋驛的正殿.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宋太祖推行中央集權政策的原因:. 提高君權:宋太祖藉 陳橋兵變 得位,為防軍將擁兵專擅、篡弒迭生,遂提高君權。. 陳橋兵變. 後周顯德七年元旦,忽接北方緊急軍情,契丹入侵,朝廷立刻命禁軍大將趙匡胤率軍出征。. 出軍第一天晚上,大軍駐於陳橋驛站,趙匡胤的親兵親將們鼓噪而起,要求擁立新天子。. 繫馬樹:是現存唯一見証宋太祖黃袍加身的遺蹟,可惜於 1983 枯死。. 第二天早晨,將領們把一件象徵皇帝即位時用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 趙匡胤在「眾命難違」的情況下,宣佈稱帝,隨即返回汴京,迫後周皇帝禪位。史稱「陳橋兵變」或「黃袍加身」。.

merril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現存陳橋驛的正殿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宋太祖推行中央集權政策的原因: • 提高君權:宋太祖藉陳橋兵變得位,為防軍將擁兵專擅、篡弒迭生,遂提高君權。

  2. 陳橋兵變 • 後周顯德七年元旦,忽接北方緊急軍情,契丹入侵,朝廷立刻命禁軍大將趙匡胤率軍出征。 • 出軍第一天晚上,大軍駐於陳橋驛站,趙匡胤的親兵親將們鼓噪而起,要求擁立新天子。

  3. 繫馬樹:是現存唯一見証宋太祖黃袍加身的遺蹟,可惜於1983枯死。繫馬樹:是現存唯一見証宋太祖黃袍加身的遺蹟,可惜於1983枯死。 • 第二天早晨,將領們把一件象徵皇帝即位時用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 • 趙匡胤在「眾命難違」的情況下,宣佈稱帝,隨即返回汴京,迫後周皇帝禪位。史稱「陳橋兵變」或「黃袍加身」。

  4.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宋太祖推行中央集權政策的原因: • 消除割據:宋太祖為矯藩鎮擁兵割據、稅收留後、不尊中央之弊,乃削地方權力歸中央,使朝廷有力制衡,去尾大不掉之勢。 • 維護國祚:宋太祖鑑於五代國祚短促,大國呈分裂之局,為使宋室長治久安,歸天下於一統,是以行中央集權之策。

  5.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政治方面措施: • 削減相權:設中書門下掌行政、樞密院掌軍事、三司掌財政,各有所司,宰相不得預聞軍政財政;又設御史台和諫院,彈劾大臣,以制衡相權。

  6.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政治方面措施: • 削弱地方:由中央指派文人出位地方長官,稱為「知州」,另派四監司監督地方事務;各州又設「通判」,監察地方長官,通判並可直接向中央舉報吏治得失。 四監司:安撫使、轉運使、提刑按察使、提舉常平使,簡稱「帥、曹、憲、倉」

  7.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軍事方面措施: • 太祖即位後,撤去殿前都檢點之職位,以其弟趙匡義掌禁軍。又從趙普之議,於杯酒言談之間,解去石守信、王審琦之兵權。

  8.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軍事方面措施: • 抽調各州精銳部隊,進守中央,編為禁軍。而地方則由老弱之廂軍駐守。 • 命中央禁軍輪番戍邊,使「兵不專將,將不知兵」,以防將帥擁兵。

  9.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軍事方面措施: • 凡各節度使來朝,即遷他處,使調離原有地盤;遇有舊節度使死亡出缺,則以文臣代之。

  10.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財政方面措施: • 財政分為戶部司、鹽鐵司及度支司掌管,長官為三司使,號為「計相」。 • 於各路設轉運使,催督諸州將所收賦稅,除必需外,全部解送京師。

  11.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集權措施的貢獻: • 中央權重:太祖集權中央,一改唐末五代藩鎮跋扈及禁軍權重之兩大積弊,穩定中央政權。 • 天子位固:太祖解除禁軍將領之權柄,杜絕五代時將領擁兵冊立君主之歷史重演,天子地位鞏固。

  12.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集權措施的貢獻: • 文化大盛:太祖重文輕武,禮待文人儒臣,故科舉極盛,書院興起,文學風氣濃厚。 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嶽麓 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白鹿洞

  13.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集權措施的流弊: • 相權低落,事權不一,加上諫官可任意彈劾,諸多制肘,故行政效率下降。 • 中央集權,使地方行政困難,故少有建設;且無餘財,又乏軍力,遇有天災,無可應變。

  14. 宋太祖中央集權政策 集權措施的流弊: • 更戍法遷調頻頻,使兵將不相習,難成勁旅;加上文人領軍,武人遭受輕視,故軍人質日差,導致北宋外患頻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