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公共運籌與物流

公共運籌與物流. 前言 壹、公共及民營基礎結構 貳、軍事運籌/物流 參、郵政服務 肆 、 毒性廢棄物國際貿易 伍、人道救援運籌/物流. 前言. 公共運籌/物流 (public logistics) 與民營業者間最大的差別在於公共運籌/物流負有履行社會責任的義務 而不只是對股東的責任。不限於政府,民營公司只要從事公共運籌/物流一樣負有公共責任。 越來越多的公司是政府機關所擁有但卻以公司型態經營。這些機構的管理將會是民營及公營混合經營方式。所以關於民營化的議題也是探討的重點。. DHL 的運籌專業支援加速國際人道救援物資送達災區.

mer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公共運籌與物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公共運籌與物流 • 前言 • 壹、公共及民營基礎結構 • 貳、軍事運籌/物流 • 參、郵政服務 • 肆、毒性廢棄物國際貿易 • 伍、人道救援運籌/物流

  2. 前言 • 公共運籌/物流(public logistics)與民營業者間最大的差別在於公共運籌/物流負有履行社會責任的義務 而不只是對股東的責任。不限於政府,民營公司只要從事公共運籌/物流一樣負有公共責任。 • 越來越多的公司是政府機關所擁有但卻以公司型態經營。這些機構的管理將會是民營及公營混合經營方式。所以關於民營化的議題也是探討的重點。

  3. DHL的運籌專業支援加速國際人道救援物資送達災區 • DHL在與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的人道援助合作架構下,簽署一份備忘錄,由DHL亞太區天然災害應變團隊提供緬甸相關災難協助。 • 「在災難剛發生後,有時因救援物資數量在短時間大量的湧入,造成在傳送過程上的延誤。DHL天然災害應變團隊,在第一時間得知Nargis風災時,就已進入待命狀態,隨時出發支援。

  4. DHL的運籌專業支援加速國際人道救援物資送達災區DHL的運籌專業支援加速國際人道救援物資送達災區 • 首當其衝的工作是確保物資能迅速地送達災民手中,DHL天然災害應變團隊將提供專業的技術及設備,管理人道救援物資的倉庫,這包括接獲及整理裝載物資的貨櫃,以確保物資能盡速透過卡車或空運的方式送達至災區。 • DHL在全球的不同區域,共成立三個天然災害應變團隊,團隊的成員皆為志工,擁有物資管理、倉儲管理及海關等領域的專業。此三個團隊分別部署在新加坡、杜拜及邁阿密,以提供各區域在災難發生時最即時的援助。

  5. 壹、公共及民營基礎結構 • 民營化之主要議題 • 應該民營化的建設 • 民營化的執行方法 • 民營化契約簽訂的兩種可能 • 民營企業有效率之誘因特性

  6. 民營化之主要議題 1/5 • 效率(efficiency):指以具成本效益方式提供服務的能力。 • 融資能力(ability to raise capital):如果資金有限,民營化則可使有限資金獲得最佳的利用。 • 公平性(fairness):指的是對社會所有人民提供某些服務的需求。 • 貪污(corruption):欠缺利潤誘因的組織徵兆。民營化常見原因就是遏止貪污。

  7. 民營化之主要議題 2/5 • 效率(efficiency) 指以具成本效益方式提供服務的能力。政府所提供的服務通常很沒效率,因為欠缺改善的誘因。組織學者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認為,沒效率的原因是因為公家機關與民營企業在看問題時的優先順序不一樣。

  8. 民營化之主要議題 3/5 • 融資能力(ability to raise capital) 在較窮困的國家是一項主要的議題。政府經常被假設具備尋找到無限資金的能力。但貧窮的國家經常缺乏對社會徵稅的基本行政能力。如果資金有限,民營化則可使有限資金獲得最佳的利用。

  9. 普及性服務責任(USO):加諸於服務提供者的一項義務,以確保在他服務區域的每個人都有能力負擔的起最低水準的標準品質服務組合。 民營化之主要議題 4/5 • 公平性(fairness) 指的是對社會所有人民普遍一致地提供某些服務的需求,稱為普及性服務責任(USO) 。提供可及性(accessibility)是政府的基本社會責任。 Ex.郵政服務、道路

  10. 民營化之主要議題 5/5 • 貪污(corruption) 是欠缺利潤誘因的組織徵兆。政府功能民營化(privatization)的一項常見原因就是遏止貪污。然而矛盾的是,民營化卻也創造了進一步貪污的機會。在轉換資產給民間經營的過程當中藏著許多貪污的機會。 • 在民營化過程中有三個因素會增加貪污的機會: • 1、沒有很明確的方法可以衡量欲民營化資產的價值。 • 2、原經營者可以提供選擇性資訊給大眾及給欲收購 的集團及個人。 • 3、有可能使民營化安排造成民營公司得到巨大的獨 占權力與利益。

  11. 應該民營化的建設 • 基於建設的不同性質,經濟理論建議私有財應由民營機構提供,政府機構則提供公共財。不過此理論應該作較寬廣的詮釋。以民營化的觀點來看,政府應將產業在垂直構面與水平構面加以區隔,分離出可以私有化的公共財。 Ex. 鐵路 垂直區隔→分為軌道、車輛、場站 水平區隔→以地區區分

  12. 民營化的執行方法 • 完全處分(divesture):是將所有資產賣出 • 綠地專案(Greenfield Projects):將新資產交由民間承建,這種方法可用來籌募資金,是政府無法達成的。 • 公有民營專案(O&M):由民間企業來經營政府擁有的資產。 • 特許經營(concessions):民間企業取得政府資產的經營權,並繳給政府約定的特許費。

  13. 民營化契約的簽訂 • 契約簽訂之兩種可能決定: • 多筆契約並分隔市場 • 單筆契約並創造單一民營獨占事業 • 獨家契約(exclusive contracts)使用情況: • 1、不同使用者間的交叉補貼是不允許的。2、在此產業或國家的初期風險相當高。3、特許業者的服務屬於自然獨占。

  14. 民營企業有效率之誘因特性 • 民營企業有效率的原因取決於誘因的特性: • 當民營企業擁有資產時,如完全處分情況,則為了營利目的,提升效率是沒有問題的。 • 當涉及特許經營權時,此時投資者會關心資金成本是否包括在內。例如:若某公司獲得短期特許經營權,則可能不會將錢投資在長期的維修上。 • 靜態效率(static efficiency)指的是用最少成本並分配資源於使社會獲利最高的地方。 • 動態效率(dynamic efficiency)在於刺激足夠的創新及投資數量以滿足長期的需求。

  15. 貳、軍事運籌/物流 • 簡介 • 知名戰役與軍事運籌/物流 • 軍事運籌/物流與一般商業運籌/物流的差異 • 戰力因為離戰場距離增加而減弱的原因

  16. 簡介 • 一場戰役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他的軍事運籌/物流。一個單獨的戰役可能只需取決於戰略及裝備,但總體戰爭的決勝因素卻在於將裝備運送到戰場的能力。運籌/物流已成為整體戰略的一部分,戰略可以是直接攻擊敵方士兵或是間接打擊敵方運輸能力。

  17. 知名戰役與軍事運籌/物流 • 1866年普奧戰爭(Austro Prussian War)被視為運籌/物流成為戰役要件的開端。 • 二次世界大戰是由擁有較多資源與較佳運輸工具的同盟國獲勝。過去從未有如此綿密的運籌/物流系統被建構起來。 • 1991年波斯灣戰爭有一部分也是贏在運籌/物流上。戰爭在一個禮拜內獲勝的原因是聯軍切斷伊拉克的補給路線。

  18. 軍事運籌/物流與商業運籌/物流的差異 • 巴格尼斯的觀點 • 人員週轉率 • 作戰室與情境模擬室 • 存貨管理

  19. 巴格尼斯認為有兩點不同 • 利潤相對於生命 • 軍事運籌/物流與人的生命有關,商業在於賺錢。 • 人員平均年齡/責任 • 軍事人員年齡相對較年輕。軍事人員控制的資源遠高於民間人員。

  20. 人員週轉率 • 軍隊的周轉率較高,因為士兵經常需要調防到其他單位或區域。但商業世界中卻有員工訓練成本,經常輪調會增加成本負擔。不過在軍中,每個人接受的訓練相同,服從的標準政策相同,可以省去訓練成本。

  21. 作戰室與情境模擬室 • 企業通常都會有一個作戰室,當有需要緊急處理特殊情況時使用之。但有一些軍事組織並沒有所謂的“作戰室”,只有 “情境模擬室” 。在複雜的社會/政治/軍事衝突中,軍事機構不想讓外界產生他們只是在打仗的印象,而是在管理情境。

  22. 存貨管理 • 商業行為中要將存貨降到最少,以節省存貨成本。但軍方卻需要保有很多的存貨。因為當發生衝突時,通常沒有足夠時間訂購更多的物資。而物資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3. 戰力因為離戰場距離增加而減弱的原因 • 組織及下令的困難 • 遠距離使軍心渙散 • 遠距離的衝突引發國內反對聲浪 • 遠離國家戰鬥會耗損較多兵力及裝備

  24. 參、郵政服務 • 簡介 • 郵政服務與普及性服務責任(USO) • 國際郵件議題 • 美國郵政民營化議題 • 歐洲郵政議題

  25. 簡介 • 所有政府經營的運籌/物流業務中,除了軍事業務外,郵政業務(post service)是最大宗也最繁雜的業務。郵政服務正在走民營化的路,它是運籌/物流世界中最動態且影響最深遠的一件事。

  26. 普及性服務責任(USO):加諸於服務提供者的一項義務,以確保在他服務區域的每個人都有能力負擔的起最低水準的標準品質服務組合。 郵政服務與普及性服務責任(USO) • 郵政是一個公共財,它應該由大眾經營(即政府)。郵政機構通常依普及性服務責任(USO)所訂定的政策提供服務。 • 即使住在離城市較遠的小鎮居民可以在住家或住家附近就得到郵件服務。這些偏遠地區的服務成本較高,多出來的成本由都市居民補貼。聯合國人權組織認為“每一個人都有權力無國界地去尋找、接收及傳遞任何形式的資訊。”

  27. 國際郵件議題 • 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 協議: • 當一封國際郵件發送時,由發送國收取費用。 • 國外郵件應該與國內郵件等同對待。 • 各國必須謹守郵件自由移動的規範。 • 在收信人未收到前,郵件視為寄件者的財產。 • 當郵件與寄送物有掛號(registered)與保險(insured)時才負有責任。 • 轉寄信(remailing) : • 一國郵政服務有時候會利用較低的國際郵件費率與他國 • 競爭。民營公司收集一國的郵件,將這些郵件帶到較便 • 宜費率的國家寄出。

  28. 美國郵政民營化議題 • 美國郵政擁有掛號郵件及平信郵件的獨占權。其收入甚至超過可口可樂(Coca Cola)、麥當勞(McDonalds)、富國銀行(Wells Fargo) 及 微軟(Microsoft)加總營業額。

  29. 美國郵政之優勢與劣勢 • 優勢:美國郵政不用支付停車費、牌照稅及營業稅 • 劣勢: • 勞工成本佔總支出的80%,薪資水準高。 • 在競爭的環境下,美國郵政仍需提供USO。

  30. 美國郵政對這些競爭壓力的應變方法 • 1970年郵政組織重整法使美國郵政更為商業化。 • 美國郵政一直嘗試開拓網際網路的線上服務市場。並進入傳統上只屬於民營企業的市場。

  31. 歐洲郵政民營化議題

  32. 肆、毒性廢棄物國際貿易 • 簡介 • 毒性廢棄物的重要性 • 毒性廢棄物相關國際法條 • 實例探討

  33. 簡介 • 就像走私是會產生重要社會效應的一種運籌/物流功能,毒性廢棄物貿易是圍繞在物品移動的一個主要環境問題。 • 曾經有人說過國際運輸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為了提供毒性廢棄物貿易,如何有效控制取決於對貨物的有效辨識,這是國際物流的重點之一。

  34. 危險物料(hazardous materials) :美國資源保護與回收法定義為一種物質,當沒有妥善處理、存放、運輸、清理及管理時會對人類健康或生態環境帶來及時或潛在的嚴重傷害。這個法案開啟了控制污染物的新紀元。 毒性廢棄物的重要性 • 毒性廢棄物值得注意的原因,是因為它需要妥善安置,否則將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威脅。有一個辦法躲避管制,就是將毒性廢棄物運到對這些廢棄物沒有嚴格限制標準的國家。 • 這些高昂的處理成本帶給一些國家低成本的清理市場。提供低成本的原因很明顯。這些政府不是忽視對人民受廢棄物威脅之保護,就是政府無力有效管制這個行業。

  35. 毒性廢棄物相關國際法條 •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每個國家應保證在其國家內的活動不會對他國環境造成破壞或污染,也稱為第21條原則。 • 1989年巴爾賽公約(Basel convention):做出一項決議,要求廢棄物出口國必須在運送前先通知進口國。 • 1995年巴塞爾公約修正:禁止危險廢棄物從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會員國運送到非會員國。全球廢料運輸中,只有少部分屬毒性廢棄物,但卻因此提供非法運輸的掩蓋。

  36. 實例探討 1/2 • 美墨邊境:美墨邊境曾是廢棄物運送的熱點。邊境官員有武器(weapons)、毒品(drugs)、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ants)等偷渡問題要擔心。所以從美國送到墨西哥的廢棄物並不是較高優先處理事項。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要求廢棄物要運回美國。現在已有跨邊界危險廢棄物運輸的追蹤系統,稱做“危險廢棄物追蹤系統(HAZTRAKS)”。但是追蹤非法運輸還是相當困難的ㄧ件事。

  37. 實例探討 2/2 • Khiah Sea號流浪記:在1987年,費城與當地一家廠商簽約處理20萬噸的垃圾焚化爐灰燼。這艘裝灰燼的船在海上漂流了27個月,經常還未見陸地就被拒絕入港。總共十個國家拒絕其進入。1988年11月,這艘船換了新東家,灰燼卻不見了,據猜測,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可能被傾倒的地方。

  38. 伍、人道救援運籌/物流 • 簡介 • 災難救援的特徵 • 資訊系統 • 國際組織資訊系統 • 小結

  39. 簡介 • 當人民有飢荒(Famines)的憂慮時,運籌/物流就成為解決這項災難最重要的ㄧ項工作。飢荒發生的原因不是因為世界糧食不夠,而是糧食沒有被分配到需要的地方。 • 災難救援(Disaster relief)是高度專業的一種運籌/物流作業。救援行動常被稱做是“準軍隊” ,因為它們通常是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才會產生的行動。

  40. 災難救援的特徵 1/2 • 災難救援共有以下六項特徵: • 計畫與行程表必須更有彈性且能夠在最後一刻做及時更改。 • 策略計畫與戰略計畫不一定是以時間來區分。 • 災難救援行動的物資處理方式通常較反覆性程序系統(工商業)有更大的變異性。 • 行動中需要能將救援補給品更快送入地形險惡災區的交通工具,如專門用來空降補給品的直升機、飛機。

  41. 災難救援的特徵 2/2 • 從業人員有很大的不同。軍事單位的訓練屬於「任務導向」,亦即他們必須認定哪些是需要完成的任務,接著展開行動完成任務。 • 救援行動的品質受運籌/物流影響非常大。救援行動中,人道關懷(humanitarian concerns)與成本效率是一樣重要的。

  42. 資訊系統 • 救援行動所需之資訊系統包含以下要素: • 必須傳遞及處理的資訊 • 通訊方式 • 報告程序 • 硬體

  43. 國際組織資訊系統 • 聯合國國際緊急救災網(UNIENET):該系統支援聯合國各單位,提供包含聯繫名單及設備存量之資料庫。 • 世界食物計畫(WFP):管轄國際食物救助資訊系統(INTERFAIS)。內容包括了一些可疑港口的詳細資料及世界上一些未發展港口的運籌/物流設施,追蹤所有不同組織的食物救援行動。 • 災難輔助運籌/物流資訊系統(DALIS) :馬可、沃分伯格上尉所開發的一套系統,是追蹤供給存貨的一套個人電腦資料庫。

  44. 小結 • 在民營企業中,成功的定義是你將可持續你的工作。在災難救援工作中,成功的徵兆是你從工作中解脫出來。 • 資訊及通訊是任何災難救援所需運籌/物流支援成功的關鍵要素。有效的運輸方式與先進科技,使任務更為容易執行。然而,最重要的工具是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操作這些精密運籌/物流資產來執行複雜行動的專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