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登上地球之巅

同学们,高度为 8848.13 米的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吸引着全世界勇敢者的目光。自 1953 年 5 月 29 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德 · 希拉克和夏尔巴人坦曾 · 诺盖伊站在白雪皑皑的山顶上,向全世界证明人类可以超越自我极限,在高耸入天之处生存后,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于 1960 年 5 月 25 日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的壮举,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当时随登山队采访的郭超人记者在他的长篇通讯报道 《 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 中记录了这一经典的历史时刻。今天,我们将重温征服珠峰那段往事,体会昔日英雄征服自然的毅力和勇气。. 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学习目标:

mia-welc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登上地球之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同学们,高度为8848.13米的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吸引着全世界勇敢者的目光。自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德·希拉克和夏尔巴人坦曾·诺盖伊站在白雪皑皑的山顶上,向全世界证明人类可以超越自我极限,在高耸入天之处生存后,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于1960年5月25日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的壮举,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当时随登山队采访的郭超人记者在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中记录了这一经典的历史时刻。今天,我们将重温征服珠峰那段往事,体会昔日英雄征服自然的毅力和勇气。同学们,高度为8848.13米的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吸引着全世界勇敢者的目光。自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德·希拉克和夏尔巴人坦曾·诺盖伊站在白雪皑皑的山顶上,向全世界证明人类可以超越自我极限,在高耸入天之处生存后,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于1960年5月25日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的壮举,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当时随登山队采访的郭超人记者在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中记录了这一经典的历史时刻。今天,我们将重温征服珠峰那段往事,体会昔日英雄征服自然的毅力和勇气。

  2. 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3. 学习目标: 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4. 1.疏解疑难字词。 (1)注音。 峰巅(diān) 砭骨(biān) 崔巍(cuī wēi) 滞留(zhì) 窒息(zhì) 匍匐(pú fú)

  5. 2、释义。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往前进。

  6. 那么,是谁在这条充满死亡的路上创下了奇迹呢?那么,是谁在这条充满死亡的路上创下了奇迹呢? 1960年5月,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悬岩,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从北坡“登上地球之巅”的创举。 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

  7. 认识三位登顶的英雄 贡 布 王富洲 屈银华

  8.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 1、登山队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4、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了感人的短信。 5、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掉空氧气筒,开创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 6、登山队完成由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9. 思考 1、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登顶过程中,登山队员在体力衰弱的情形下,承受着寒冷、黑夜和缺氧对生命的严峻考验,完成了从北路攀登珠峰的壮举。如“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黑夜,即将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等提示语。

  10. 思考 2、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的? 作者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

  11. 思考 3、用简洁的语句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过。 最后冲刺——登上“第二台阶”——迎接黑夜和缺氧的挑战——刘连满决定留下自己的氧气——三位登山队员在前进道路上的搏斗——最后阶段的无氧攀登,最终到达顶峰。

  12. 精读探究,揣摩运用 文中优美的写景语句无疑是文笔精华,请找出这些语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13. 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如: ①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运用比喻手法) ②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③ 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④ 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喜马拉雅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⑤ 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14. 文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渲染登山环境的恶劣,这是为了衬托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一是用了较多笔墨描写了美丽的珠峰景色,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增强了真实性和感染力,更给人以美的享受。文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渲染登山环境的恶劣,这是为了衬托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一是用了较多笔墨描写了美丽的珠峰景色,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增强了真实性和感染力,更给人以美的享受。 仿照文中写景语句,试着写几个表现夜色美的句子。

  15. 体验与反思: 从这些感人的情节中,你看到了中国年轻的登山队员表现出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结合斯科特等人的壮举,谈谈你的体会。

  16. 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胜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会走得更稳健、更远。

  17.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