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第五章 生活中的物質

第五章 生活中的物質. 5-1 食品與化學. 5-2 衣料與化學. 5-3 材料與化學. 5-4 藥物與化學. 5-1 食品與化學. 5-1A 醣類 5-1B 蛋白質 5-1C 茶與咖啡. 5-1 食品與化學. 六大營養素 水 醣類 脂肪 維生素 蛋白質 礦物質. 功能  提供能量,每克葡萄糖提供 15.6 kJ  C 6 H 12 O 6 + 6O 2 6CO 2 +6H 2 O. 呼吸. 光合. 5-1A 醣類. 俗稱  碳水化合物. 醣 類. 分類  單醣

mich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生活中的物質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生活中的物質 5-1 食品與化學 5-2 衣料與化學 5-3 材料與化學 5-4 藥物與化學

  2. 5-1 食品與化學 5-1A 醣類 5-1B 蛋白質 5-1C 茶與咖啡

  3. 5-1 食品與化學 • 六大營養素 • 水 • 醣類 • 脂肪 • 維生素 • 蛋白質 • 礦物質

  4. 功能  提供能量,每克葡萄糖提供15.6 kJ  C6H12O6 + 6O2 6CO2+6H2O 呼吸 光合 5-1A 醣類 俗稱  碳水化合物 醣 類 分類  單醣  雙醣  多醣  人工甜味劑 組成  碳、氫、氧  Cm(H2O)n

  5. 葡萄糖 (glucose) -水果、蜂蜜 -血糖 單醣 (C6H12O6) 3種同分異構物 果糖 (fructose) -蘋果、蜂蜜 -甜度:果糖>葡萄糖 半乳糖 (galactose) -乳汁、乳製品 -腦、組織的營養成分

  6. 葡萄糖+果糖 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半乳糖 蔗糖 麥芽糖 乳糖 縮合 水 + 水解 2單醣-1水 = 雙醣 C12H22O11 3種同分異構物

  7. 肝醣 幾丁質 澱粉 寡醣 纖維素 n單醣-(n-1)水 = 多醣 (C6H10O5)n 非同分異構物 n=200~1000 葡萄糖 直鏈澱粉:易溶於水 支鏈澱粉:難溶於水 n=900~6000 葡萄糖 存在植物體中 含量最多的有機物 葡萄糖的聚合物 存在肝、肌肉組織中

  8. 水 水 葡萄糖 糊精 麥芽糖 澱粉 酸(H+) 酸(H+) 酸/酵素 水解 (C6H10O5)n + nH2O nC6H12O6 澱粉 葡萄糖 澱粉水解

  9. 解:C12H22O11 + H2O 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34.2 克蔗糖 = 0.1 莫耳  0.1 莫耳 342 克/莫耳  葡萄糖分子量為 180  產物葡萄糖為 18.0克 例題 5-1 • 34.2克蔗糖(分子量為342)水解,可得多少克葡萄糖?

  10. 糖的替代品 糖尿病 缺乏胰島素,血糖偏高 人工甜味劑 滿足甜味,不增加血糖濃度 阿斯巴甜 糖精 分子式:C14H18N2O5 甜度是等重量蔗糖的180倍 無糖可樂、無糖口香糖 分子式:C7H5NO3S 甜度是等重量蔗糖的300倍 有致癌危險

  11. 例題 5-2 • 人體中的血糖過高會引起糖尿病,血糖過高是指血液中的哪種醣類的濃度太高? 解:葡萄糖

  12. +  澱粉 碘液 藍黑色溶液 單醣 雙醣(蔗糖除外) 本氏液 斐林試液 紅色 氧化亞銅 (Cu2O)  +  +   醣類 濃硫酸 焦黑的碳  糖尿病的檢驗 (血糖偏高) 檢驗醣類 還原醣

  13. 碳 (C)、氫 (H) 氧 (O)、氮 (N) 硫 (S)、磷 (P)  主要元素   胺基酸 (單體) 縮合聚合 蛋白質 (聚合物) 脫水 O -H2O C N H H O O H H R C C C C OH OH 羧基 NH2 NH2 胺基 肽鍵 = 醯胺鍵 5-1B 蛋白質 蛋白質 組成 天然的胺基酸約有20種,最簡單的為甘胺酸

  14.  生物體內催化劑  酵素(酶)  解毒劑    熱量比較  構成動物細胞(組織)的主要物質 蛋白質 功能 誤食氯化汞(HgCl2)或其他重金屬,如: 銀、鉛而中毒時,可因蛋白質加入而 產生凝聚,因此可作為解毒劑 醣類:3.7 (仟卡/克) 蛋白質:4 (仟卡/克) 脂肪:9 (仟卡/克)

  15. 例題 5-3 • 人類消化系統中的各種消化酶是屬於六大營養素的哪一種? 解:蛋白質

  16. 練習 5-1 • 下列何種物質是聚合物? (A) 葡萄糖 (B) 蔗糖 (C) 蛋白質 (D) 纖維素 (E) 糖精 解:(C) (D)

  17. 科學家小傳- 鮑林(1901~1994) • 從小對科學有興趣,1925年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 • 化學領域重要成就 • 提出化學鍵的鍵結理論 • 確定蛋白質螺旋形立體結構,經由氫鍵將不同肽鍵結合在一起 • 1954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196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宣導原子彈對人類生存的威脅

  18. 纖維素 主要成分 葉綠素 嘌呤 咖啡因(C8H10N4O2)  使茶具有苦味 茶鹼(C7H8N4O2) 興奮、利尿及強心作用 單寧(鞣質) 使茶具有澀味  與Fe2+形成藍黑色鞣酸亞鐵 5-1C 茶與咖啡 發酵茶 紅茶 半發酵茶 烏龍茶 不發酵茶  綠茶   分類   成分特性 茶

  19.  成分  碳水化合物 主要成分 油脂咖啡香氣來源 單寧 蛋白質 咖啡因(caffeine) 咖啡  咖啡因結構式  含氮的環形化合物

  20. 5-2 衣料與化學 5-2A 常見衣料的成分及其特性 5-2B 肥皂與清潔劑

  21. 棉、麻 植物纖維  動物纖維 動物毛髮、蠶絲 耐綸、達克綸、奧綸 合成纖維   再生纖維 嫘縈(人造絲)、醋酸纖維 5-2A 常見衣料的成分及其特性  天然纖維 纖維 種類  人造纖維

  22. 纖維素 (C6H10O5)n  加酸 加硫酸脫水呈黑色  加鹼 耐鹼  點火 不生臭味,生成CO2及H2O  可漂白 柔軟、舒適透氣  主要成分  檢驗方式 植物 纖維  加氯漂白  材質特性

  23. 蠶絲:C、H、O、N  角質蛋白 羊毛:C、H、O、N、S 加硫酸脫水呈褐色到紫色 加硝酸呈黃色  加酸  加鹼 皺縮,不可在肥皂水中清洗  點火 捲曲、臭味(氨及硫化物)  不可 彈性、保暖,但易發霉及蟲蛀  主要成分 動物 纖維 檢驗方式 加氯漂白 材質特性

  24. 石油化學產品,有機分子聚合 耐綸(聚醯胺) 己二胺/己二酸 聚合  達克綸(聚酯) 乙二醇/對苯二甲酸 聚合  奧綸(聚丙烯晴) 丙烯晴 聚合,合成羊毛  加酸 耐酸  加鹼 耐鹼  點火 末端成球狀  耐綸:可 / 達克綸:不可  易洗快乾、不受蟲害、強韌不易皺 透氣性差、易生靜電  主要成分 合成 纖維 檢驗方式 加氯漂白 材質特性

  25. 易洗快乾、不受蟲害、強韌不易皺 透氣性差、易生靜電  醋酸纖維  纖維素/乙酐 主要成分 人造絲(嫘縈)  溶解纖維素後抽絲  加酸 耐酸 再生 纖維  檢驗方式 加鹼 耐鹼 點火  末端成球狀 材質特性

  26. 例題 5-4 • 以化學組成說明植物纖維、動物纖維及合成纖維的差異? 解:植物纖維屬於多醣類中的纖維素 動物纖維屬於蛋白質 合成纖維是簡單有機分子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27. 肥皂的製備 油脂 加熱至沸騰 冷卻至室溫 加入濃食鹽水 鹽析作用 鹼性溶液 (如:NaOH) 淨化 調整酸鹼值 添加香料、色素 壓模、包裝 5-2B 肥皂與清潔劑 皂化反應 肥皂浮出液面 (粗肥皂) 市售肥皂

  28. 肥皂構造  長碳鏈的 脂肪酸 鈉/鉀 鹽 清潔劑構造  長碳鏈的 烷苯磺酸 鈉/鉀 鹽 肥皂與清潔劑的化學結構 親水基:肥皂、清潔劑中,帶電荷端易與水結合,稱為親水基 親油基:肥皂、清潔劑中,碳鏈部分易與油結合,稱為親油基

  29. 水的表面張力減小 油/水的乳化作用 水的表面張力減小 油/水的乳化作用 肥皂與清潔劑的去污原理

  30. 硬水中 清潔效能 鈣肥皂 降低洗滌效果 鎂肥皂 降低洗滌效果  -COO-與水作用(水解)呈弱鹼性  不能清洗動物纖維(毛、絲織品) 水解的 酸鹼性   加 酸 生成難溶性脂肪酸,降低洗滌效果 生物 分解性  微生物可分解,對環境污染小 加入 磷酸鹽 軟化硬水,提高清潔效果,但會造成水質優養化  肥皂

  31. 硬水中 清潔效能  清潔效果不變 -SO3-不水解,呈中性  可清洗動物纖維(毛、絲織品) 水解的 酸鹼性   加 酸 清潔效果不變 生物 分解性 軟性清潔劑:長碳鏈為直鏈,微生物可分解,生成酚  魚蝦死亡 硬性清潔劑:長碳鏈有分枝,微生物不易分解,造成泡沫污染  陰離子型:含-COO-或-SO3- 陽離子型:含四級銨鹽殺菌馬桶清潔劑 非離子型:不含陰、陽離子廚房清潔劑 種 類  合成 清潔劑

  32. 例題 5-5 • 肥皂與清潔劑最大的差異為何? 解: (1) 肥皂易與水中的Ca2+、Mg2+離子產生白色沈澱,而清潔劑不會與水中的Ca2+、Mg2+離子作用。 (2) 肥皂能被河、海中的微生物分解成有機小分子,不易造成污染,而含支鏈的清潔劑無法被微生物分解,較易造成污染。 (3) 清潔劑經分解後,所產生的酚(C6H5OH)易導致河海中的魚、蝦類中毒死亡。

  33. 5-3 材料與化學 5-3A 塑膠 5-3B 玻璃 5-3C 陶瓷磚瓦 5-3D 奈米材料

  34. 單體(小分子) 聚合物(高分子) 聚合 乙烯 H H ( ) 聚乙烯 H H -C-C - n n C=C H H H H 己二胺 己二酸 O O H H + HO C n n C (CH2)4 OH H N (CH2)6 N H H H O O H H 耐綸66 ) ( + (2n-1) H2O OH C C (CH2)4 H N (CH2)6 N n H H 5-3A 塑膠 形成原理   聚合方式 加成聚合:單體直接形成聚合物,沒有其他物質生成 塑膠 縮合聚合:通常由帶二個官能基的單體經化學反應生成聚合物及小分子,縮合聚合物小於原來單體質量的總和

  35. 常用塑膠的分類及用途熱塑性塑膠 (1)

  36. 常用塑膠的分類及用途熱塑性塑膠 (2)

  37. 常用塑膠的分類及用途熱固性塑膠

  38. 環保塑膠-塑膠添加藥劑,使其易被分解

  39. 減少塑膠用量的方法 -4R 減量使用 (reduction)  以 布袋/紙袋 取代塑膠袋 重複使用 (reuse)  塑膠用品重複多次使用 回收 (recyle) 將可塑性塑膠製品分類回收,加熱 分解後,重新聚合成新的塑膠品  再生 (regeneration) 寶特瓶  玻璃纖維 廢輪胎 操場跑道材料 

  40. 科學家小傳- 科立克(1923~ ) • 1946年獲得卡內基美農大學學士學位 • 同年進入杜邦化學公司當臨時雇員 • 任職四十年中,獲得17項美國國內與86項國際性專利,都在聚合纖維的研究 • 最大成就 合成克維拉纖維 (Kevlar fiber),比鋼鐵強度大5倍,可用於防彈背心、海底電纜外殼、海上快艇材料 • 1981年獲得榮譽博士學位 • 榮獲美國化學學會科學創作獎

  41. 例題 5-6 • 本節所提到的聚合方式有幾種?試舉例說明。 解:兩種 (1) 加成聚合,如PE、PP、PS、PVC…等。 (2) 縮合聚合,如聚酯塑膠、耐綸…等。

  42. 例題 5-7 • 簡述減少塑膠及橡膠污染的四大重要方法? 解: (1) 減量使用 (2) 重複使用 (3) 回收 (4) 再生

  43. 練習 5-2 • 常見的保麗龍免洗餐具是由何種單體聚合而成? 解:苯乙烯

  44. 矽酸鈉 (Na2OxSiO2) 矽酸鈣 (CaOxSiO2)  Δ Δ Δ 碳酸鈉/碳酸鈣 + 矽砂 玻璃 Na2CO3 + SiO2 Na2SiO3 + CO2 CaCO3 + SiO2 CaSiO3 + CO2  添加氧化鈷(CoO)  藍色 添加二氧化錳(MnO2)  紫色 添加氧化亞鐵(FeO)  綠色 添加三氧化二鐵(Fe2O3)  黃色 添加二氧化錫(SnO2)  非透明狀  5-3B 玻璃(1) 成分 製備 玻璃 顏色

  45. 5-3B 玻璃(2) 過冷溶液 非晶形物質原子排列不規則無固定熔點 耐酸不耐鹼,易被強鹼腐蝕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性質 高溫的磷酸與氫氟酸亦會腐蝕玻璃 SiO2 + 4HF  SiF4 + 2H2O 用途  玻璃

  46. 高嶺土 (46.5% SiO2、39.5% Al2O3、14% H2O) 原理:高溫燒結 瓷:高嶺土 + 長石 + 矽砂 (1280~1435℃) 陶:高嶺土 + 氧化鐵(III) + 二氧化鈦(1150~1300℃) 磚:高嶺土 + 氧化鐵(III) (~1350℃) 瓦:高嶺土 + 氧化鐵(III) (800~950℃) 釔鋇銅氧化物(YBa2Cu3O7)  高溫超導體 氮化硼、氮化矽  耐高溫陶瓷引擎 碳化矽  切割、研磨材料 5-3C 陶、瓷、磚、瓦 原料 製備 陶瓷 磚瓦  顏色愈紅,Fe3+的含量愈高  磚瓦>陶>瓷 色澤 精密 陶瓷

  47. 例題 5-8 • 玻璃、陶瓷及磚瓦等都以矽砂為共同原料,由此可推斷此三種建築材料都含有哪些元素? 解:矽(Si)、氧(O)

  48. 5-3D 奈米材料 奈米為長度單位,1奈米(nm) = 10-9公尺(m) 當組成原子集團的原子或分子,其長、寬或高的長度至少有一個介於1~100 nm,則此原子集團形成的材料稱為奈米材料 定義 傳統材料稱為塊材 (bulk materials) 奈米 材料 表面效應:表面積、活性,奈米金粒子可作為催化劑,可將CO轉化為CO2 小尺寸效應:奈米表面的原子密度,導致物理及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特性 量子效應:原子受到鄰近原子的影響減少,電子能階呈非連續化及能隙變寬的現象

  49. 奈米碳管 日本飯島澄男 碳電弧放電法合成C60時發現針狀物,即為奈米碳管 (簡稱CNT)  發現 以sp2的方式鍵結成單層或多層的石墨層,捲曲成直徑1~50 nm的中空管狀結構 性質 具有金屬與半導體性質 奈米 碳管 彈性佳、重量輕,張力強度>鋼絲百倍 光纖材料 平面顯示器 用途 電子顯微鏡探針 電路導線、開關

  50. 許多半導體材料都具有光觸媒特性 二氧化鈦(TiO2)  性質穩定、無毒性、價格便宜 晶體結構:金紅石相/銳鈦礦相  銳鈦礦相具有光觸媒活性 紫外光 (波長387.5 nm)照射下,將吸附在二氧化鈦表 面的H2O及O2形成活性物質,進一步分解有機污染 物,產生CO2、H2O…等無毒性小分子  奈米光觸媒-二氧化鈦 二氧 化鈦 原理 光 觸媒 反應 過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