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婦女一生必備的保健常識

劉偉民 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部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婦產科學系 教 授. 婦女一生必備的保健常識. 1998 年當時在台北榮總因首創 “ 腹腔鏡子宮血管阻斷法 ” 治療子宮肌瘤 , 榮獲年度 “ 醫療創新獎 ” 第一名. § 常見良性腫瘤. 子宮內膜異位症 ( 囊 腫 ) 卵巢 囊 腫或腫瘤 子宮肌腺瘤 ( 症 ) 子宮肌瘤. § 常見惡性腫瘤. 子宮惡性肉瘤 ( 惡性肌瘤? ) 子宮內膜癌 子宮頸癌 卵巢癌 會陰癌、陰道癌. 具備癌症的特質 ( 破壞組織 . 轉移 . 復發 ) 俗稱: 巧克力 囊 腫

mikas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婦女一生必備的保健常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劉偉民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部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婦產科學系 教 授 婦女一生必備的保健常識

  2. 1998年當時在台北榮總因首創“腹腔鏡子宮血管阻斷法”治療子宮肌瘤, 榮獲年度“醫療創新獎”第一名

  3. §常見良性腫瘤 • 子宮內膜異位症(囊腫) • 卵巢囊腫或腫瘤 • 子宮肌腺瘤(症) • 子宮肌瘤

  4. §常見惡性腫瘤 • 子宮惡性肉瘤(惡性肌瘤?) • 子宮內膜癌 • 子宮頸癌 • 卵巢癌 • 會陰癌、陰道癌

  5. 具備癌症的特質(破壞組織.轉移.復發) • 俗稱:巧克力囊腫 • 發生率高(10%),久不處理,易導致不孕症 • 極高的家族病史(姊妹,母女) • 逐漸加劇的經痛(有時會合併經期腹瀉) • 多發生在卵巢、骨盆腔韌帶,甚至肚臍、刀疤、支氣管、腸壁、輸尿管、膀胱壁等 • 治療:手術清除+藥物(GnRHa)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囊腫)

  6. 巧克力囊腫,尚未粘黏 放久後導致腸粘黏 ↑ ↑ ↑ 手術摘除卵巢中的囊腫 子宮內膜異位症侵入膀胱壁內

  7. 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嚴重的腸粘黏 子宮內膜異位症侵入韌帶上 肚臍上的子宮內膜異位病灶 手術取出囊腫,分離粘黏,保留卵巢

  8. 生理性(不必治療) • 病理性(手術治療) • 最常見: 畸胎瘤、巧克力囊腫、 漿液性或黏液性腺瘤 • 辨別良性或惡性必須仰賴彩色都卜勒超音波 • 更年期的卵巢囊腫(腫瘤):1/2~1/3惡性 §卵巢囊腫(腫瘤)

  9. ←左側卵巢畸胎瘤 打開後,內含頭髮.牙齒.軟骨等→

  10. 取出畸胎瘤後,保留原有正常卵巢組織 ↑ ↑ 即使巨大如30公分的畸胎瘤也可藉由腹腔鏡手術摘除再保留卵巢

  11. 發生率極高(60%),但一般民眾並不了解 • 不易診斷,卻有極高家族病史 • 診斷:經痛合併Ca-125昇高(>35) • “爛蘋果”理論(子宮部份或全部壞掉) • 嚴重(>½)時造成受孕困難 • 治療可以依賴手術加藥物(GnRHa) • 嚴重時必需全子宮切除或次全子宮切除 §子宮肌腺瘤(症)

  12. 子宮肌腺症造成子宮全面硬化如木頭般 如果硬化部分不超過子宮1/2,仍可清除後再保留子宮,嘗試受孕

  13. 清除壞掉的子宮(肌腺瘤)部分,再緊密縫合以利日後懷孕(微創手術傷口小)清除壞掉的子宮(肌腺瘤)部分,再緊密縫合以利日後懷孕(微創手術傷口小)

  14. 發生率高(>50%)有家族病史(>1/2) • 有症狀(經血多,壓迫)才須治療 • 肌瘤的“位置”和“大小”決定它的症狀 • 新治療法: • 子宮動脈栓塞(UAE)---法國人Ravina, 1996 • 子宮動脈阻斷(UAL)---台灣人Liu, 1999 • 目前療法: • UAL+微創手術摘除肌瘤(Liu, 2001) • 子宮鏡手術摘除肌瘤 • 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MRgFUS) §子宮肌瘤

  15. 先阻斷雙側子宮動脈再取出肌瘤可降低出血,減少復發先阻斷雙側子宮動脈再取出肌瘤可降低出血,減少復發 剖腹產時可先取出嬰兒再阻斷子宮動脈,同時摘除任何大小.數目的肌瘤

  16. §子宮惡性腫瘤 (惡性肌瘤?) • 子宮肌瘤惡性機率:0.3.~0.7% • 北醫:在過去7年內,惡性率1.2% (87/7246) • 惡性腫瘤特質:(從2.5到26公分) • 持續異常出血,生長迅速,腫瘤內血流充沛 • 年齡層:22~88歲(北醫)

  17. 超音波下顯示子宮內膜變厚的異常陰影

  18. 發生率逐年上升(因西化飲食,肥胖等因素) • 17~92歲(北醫七年共258例) • 高危險因子: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不孕症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1/3 • 子宮肌腺症合併存在:>1/2 • 診斷:子宮內膜擴括術(D&C) • 治療:早期子宮內膜癌可以腹腔鏡手術(LASS)治療。 • 曾在北醫接受LASS的患者居全亞洲之冠 §子宮內膜癌

  19. 利用腹腔鏡手術摘除骨盆腔淋巴再從陰道取出子宮和卵巢(LASS),利用腹腔鏡手術摘除骨盆腔淋巴再從陰道取出子宮和卵巢(LASS), 取代傳統40公分大傷口。

  20.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公認重要致病因子, 以第16.18.58.33等型最常見 • 六分鐘,護一生(子宮頸抹片)是最佳防堵利器 • 子宮頸癌疫苗可相輔相成,降低7成發生率 • 零期子宮頸癌(原位癌)治療:LEEP(門診手術) • 早期子宮頸癌:可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LRH) • 晚期患者必須仰賴放射治療加化療 §子宮頸癌

  21. 早期子宮頸癌也可利用腹腔鏡手術操作淋巴摘除和子宮根除術(LRH+BPLND)早期子宮頸癌也可利用腹腔鏡手術操作淋巴摘除和子宮根除術(LRH+BPLND)

  22. 診斷:陰道超音波、Ca125、彩色 都卜勒血流測定 • 年齡:9~86歲(腫瘤大小從2到35公分) • 70%以上發現時已是第三期~四期 • 第一期卵巢癌切除單側卵巢後再加上化療仍然可以生育 • 子宮內膜異位症(囊腫)有可能轉化成卵巢癌?! • 不孕症患者若接受多次藥物刺激排卵卻仍然不能生孕,最終罹癌機率上升?! • 卵巢癌患者有家族史(合併乳癌.子宮內膜癌) §卵巢癌

  23. ←取出後的卵巢惡性腫瘤 超音波中顯示卵巢囊腫中有不規則固體陰影 →

  24. 較常見於老年婦女 • 人類乳突病毒(HPV)也是禍首>1/3 • 症狀是會陰搔癢,陰道出現異常血樣分泌物 • 子宮切除後的婦女仍須三年做一次抹片檢查 • 治療:會陰切除,陰道切除 §會陰癌、陰道癌

  25. 會陰癌的治療先切除癌症組織再植皮縫合

  26. §次全子宮切除術(保留子宮頸) • 適用於嚴重子宮肌腺症或肌瘤患者 • 保留“子宮頸”的優缺點 優點:不影響日後性生活或骨盆腔底部結構.減少手術 後尿失禁風險 缺點:仍需做抹片檢查以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 • 可利用腹腔鏡手術或微創手術(5~6公分傷口)取出子宮保留子宮頸

  27. 腹腔鏡手術操作“次全子宮切除術”過程

  28. 黴菌(Fungus)感染:又癢.又痛 • 細菌(Bacteria)感染:惡臭分泌物 • 陰道滴蟲(Trichomonas)感染:又癢又臭的分泌物 • 化學性陰道炎:陰道塞劑過度使用 • 萎縮性陰道炎:老年停經婦女常發生 §陰道炎

  29. 子宮脫垂的治療: • 子宮懸吊手術或從陰道切除子宮 • 尿失禁診斷:尿動力學檢查 • 尿失禁治療:膀胱頸懸吊術(Burch) 是最經典的手術治療方式 §尿失禁、子宮脫垂

  30. 大多數婦科腫瘤或癌症不易“預防”,關鍵卻在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即可治癒大多數婦科腫瘤或癌症不易“預防”,關鍵卻在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即可治癒 • 一年一度的抹片檢查是最佳保障,因為醫師可以順便做內診,提早發現婦科腫瘤或癌症 • “月經”是女人健康最重要的一面鏡子,只要不正常就應提高警覺 §結論

  31. 2000年首獲世界婦科內視鏡大會論文獎第一名

  32. 2001年和2003年接連再度榮獲世界婦科內視鏡大會論文獎2001年和2003年接連再度榮獲世界婦科內視鏡大會論文獎 第一名和第三名

  33.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