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第三章

第三章. 公务员分类管理. 美国行政学家魏洛比( W. F. Willoughby) 强调:“职位分类是人事行政工作的起点,也是人事行政工作的基础。”. 国外公务员分类制度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ivil servants abroad. 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ivil servants in China. 第一节 国外公务员分类制度. 公务员的类别. 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含义. 公务员分类制度的意义. 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发展趋势. 公务员的类别

milic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公务员分类管理

  2. 美国行政学家魏洛比(W. F. Willoughby)强调:“职位分类是人事行政工作的起点,也是人事行政工作的基础。”

  3. 国外公务员分类制度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ivil servants abroad 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ivil servants in China

  4. 第一节 国外公务员分类制度 公务员的类别 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含义 公务员分类制度的意义 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发展趋势

  5. 公务员的类别 Category of civil servants 一般职公务员(Civil servants of a general level) VS特别职公务员(Civil servants of a particular level) 一般职公务员:经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适用公务员法的公务员 特别职公务员:依据特别法律通过选举或任命而产生的公务员

  6. 公务员的类别 Category of civil servants 政务官(Administrative officers) VS 事务官(Services officers) 政务官:一般由选举 或政治任命产生,实 行任期制。服从政党的 意志,维护执政党的利益,随执政党的更迭而进退,因而又称为人事制度中的副业者(Amateurs) 事务官:一般通过考 试择优录用,按功绩 晋升,任职不受竞选结果的影响,实行常任制,因而又称为人事制度中的专业者(Experts)

  7. 品位分类(Rank-in-person classification): 英国的实践 品位分类,类似于我国古代官员制度的“品”,它是以人为对象的分类制度,即以人的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和获得报酬的多少为标准进行分类的制度。 品位分类着眼于人,尤其着眼于人的官阶,它代表等级、地位和资历等,其基本理念是“通才治国”。 英国的品位分类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随着1968年富尔顿公务员制度改革,品位分类制度正在逐渐走向衰落。

  8. 品位分类(Rank-in-person classification): 英国的实践 • (1)第一个阶段(1870年以前)的标志是建立了由高、低两级构成的职位结构框架。 • (2)第二个阶段(1871年—1920年)的标志是建立了由行政级、执行级、事务级和助理事务级构成的职位结构框架。 • (3)第三个阶段(1921年—1967年)的主要标志是在原有等级划分的基础上横向区分了公务职位,建立了由职类和职级构成的现代职位结构框架。 • (4)第四个阶段(1968年以后)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统一的行政机关职位结构框架。

  9. 职位分类(Rank-in-job classification): 美国的实践 职位分类是以职位为对象的分类制度,它将职位按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 职位分类着眼于事,考虑的是职位本身的因素。其基本理念是“适才适用”。 美国较早实行精密细致的职位分类体制,将联邦公务员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类职位人员(Classified Service),即适用功绩制的人员,另一类是非分类职位人员(Non-Classified Service),即不适用功绩制的人员。

  10. 职位分类(Rank-in-job classification): 美国的实践 • (1)第一个阶段(1923年以前)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由5个职系组成的职位结构框架。 5个职系为专业和科学工作者职系、次专业职系、书记、行政和财政职系、低级书记员和技工职系、保管职系。 • (2)第二阶段(1924年—1977年)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18职等的职位结构框架。 • (3)第三个阶段(1978年以后)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高级行政职位群。

  11. 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比较 • 品位分类(Rank-in-person classification)和职位分类(Rank-in-job classification)

  12. 公务员分类制度的意义 国家人事行政的基础 Basis of the state’s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制约着管理方式 Restrict the means of management 是国家权力系统的稳定机制 Stable mechanism of national power system  

  13. 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发展趋势 Trend of civil servic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分类的趋同性Convergenceof classification   制度的弹性 Flexibility of the system 体系的开放性 Openness of the system

  14.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ivil Servants in China 公务员分类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基本内容 对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评价

  15. 公务员分类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其中也使用了政务类和业务类分类的提法,即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和业务类两种。 • 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虽然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但实际上并没有根据公务员职位的性质和特点实施分类,而仅仅是对公务员的职务进行了分类,即将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且规定了国家公务员的等级序列。

  16. 公务员分类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 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在吸收原有分类制度合理成份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法将公务员队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并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本法,对于其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17. 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设置 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基本内容 --纵向的职务序列 领导职务( Leadership positions),是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中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监督等职权和责任的职务 非领导职务( Non-leadership positions),是指在各级机关中不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职权和责任的职务

  18. 公务员的等级序列: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表

  19. 3 2 1 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 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基本内容 --纵向的职务序列 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工作经历(主要包括任现职的时间和工作年限等资历因素) 公务员所在职位的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 依据三大条件确定公务员级别

  20. 综合管理类 行政执法类 专业技术类 设置职位 Setting positions 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基本内容 --横向的职务序列

  21. 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基本内容 --横向的职务序列 制定职位说明书 Formulating job specification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