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教材解读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教材解读. 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 范丽敏. 课标要求. 内容解读. 第四章 地球内部的结构与运动,其实质是七年级上册中地形变化的原因的延续。七年级介绍了地形变化原因之一的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这里介绍的是另一原因内力作用。内力作用是地形变化的主要因素,其能量来自于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全章课时安排. 4.1 4 课时 4.2 2 课时 4.3 1 课时. 课时分布.

mill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教材解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教材解读 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 范丽敏

  2. 课标要求

  3. 内容解读 第四章 地球内部的结构与运动,其实质是七年级上册中地形变化的原因的延续。七年级介绍了地形变化原因之一的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这里介绍的是另一原因内力作用。内力作用是地形变化的主要因素,其能量来自于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4. 全章课时安排 • 4.1 4课时 • 4.2 2课时 • 4.3 1课时

  5. 课时分布 • 4.1 第一、二课时 火山(现象、原因、分布、对人类的影响及能否预测) 第三、四课时 地震(现象、原因、分布、对人类的影响及能否预测) • 4.2 第一课时 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内部结构、岩石) 第二课时 地壳的变化与运动(水平运动、升降运动) • 4.3 第一课时 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6. 火山 • 重点:1.火山的分布 2.世界著名的火山 • 突破:1.上一节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的准备课。本章要涉及的主要地形单元也让学生找一找。 2.直接告诉学生名称,让学生自行找。世界著名的火山有:意大利的维苏威、日本的富士山、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东非大裂谷)、美国的圣·海伦斯、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和坦博拉火山、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等。

  7. 火山 • 难点:火山喷发的形成。 • 突破:⑴视频 ⑵易拉罐模拟 ⑶煮粥 (4)打气球

  8. 火山 补充说明 • 火山喷发类型 裂隙式 宁静式(夏威夷式) 中心式 斯特龙博利式 爆裂式

  9. 火山 补充说明 • 岛屿类型(70页) 按成因分 大陆岛 如台湾岛 火山岛 如夏威夷群岛 珊瑚岛 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冲积岛 如崇明岛

  10. 地震 • 重点:地震的分布;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进行地理成因分析的能力。 • 突破:用一张世界地震分布图,找出地震分布的规律,然后与火山分布图对比,分析其内在联系。

  11. 地震 补充说明 • 蓝色方框(74页) 按成因分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 水库地震 其他地震

  12. 地震 补充说明

  13. 地震 补充说明 •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 震级大小 震中距 震源深浅 (74页) 地区的地质构造 房屋结构

  14. 地震 补充说明 活跃期 时间上 平静期 浅源地震 地震的分布 垂直分布 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 空间上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至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平面分布 大洋地震活动带等

  15. 地震 补充说明 • 地震波 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固体传播。 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16.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 地壳 33 地幔 千 古登堡不连续面 2900 米 千 米 地核

  17. 岩石

  18. 地壳运动 • 重、难点:地壳的运动及对地壳的影响。 • 突破:用吹塑纸模拟,每个学生都可动手。

  19. 地壳运动的形式 水平运动:挤压或拉伸,相对方向的水平运动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相反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 地壳运动 垂直运动(升降运动):大规模的隆起或拗陷,并引起地势高低变化或海陆变迁。如悬崖、峭壁等。

  20. 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 • 重点:板块构造理论及应用。 • 突破:充分利用图4.4,4.16,4.31,并在图4.31中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标注上去。

  21. 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补充说明 •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陆壳在洋壳上漂移。 •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壳不仅有垂直运动,而且有更大位移的水平运动;并且洋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历着“新陈代谢”的过程。(85页,图4.28)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