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兒童福利概論

兒童福利概論. 使用班級 :三忠 製 作:陳昱蓁老師. 大 綱. 一、基本理念 1. 何謂兒童? 2. 兒童權利運動 3. 兒童權利的維護 二、兒童福利的意義 、 功能 與範圍 【 支持性 、 補充性 、 替代性 】 三、各國概況 【 英、美、日 】 四、我國 五、支持性 【 諮商、虐待與保護、親職教育 】 六、補充性 【 家庭補助、家庭服務、托育 】 七、替代性 【 寄養、收養、教養機構 】 八、特殊兒福 九、兒福的發展 ※ 兒童福利法. 第一章 基本理念 ~ 何謂兒童 ?.

mill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兒童福利概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兒童福利概論 使用班級 :三忠 製 作:陳昱蓁老師

  2. 大 綱 • 一、基本理念 1.何謂兒童? 2.兒童權利運動 3.兒童權利的維護 • 二、兒童福利的意義、功能與範圍 【支持性、補充性、替代性】 • 三、各國概況 【英、美、日】 • 四、我國 • 五、支持性【諮商、虐待與保護、親職教育】 • 六、補充性【家庭補助、家庭服務、托育】 • 七、替代性【寄養、收養、教養機構】 • 八、特殊兒福 • 九、兒福的發展 • ※兒童福利法

  3. 第一章 基本理念 ~何謂兒童? • 一、基本理念 1.何謂兒童? ◎ 生理上 (1)產前期 【 受精 ~ 出生】 • (2)新生兒期 • 【 出生一個月內】 • (3)嬰兒期 • 【 1m ~ 2ys 】 • (4)幼兒期 • 【 2ys ~ 6ys 】 • (5)兒童期 • 【 6ys ~ 12ys 】 ◎法律上 未滿 12 歲的人

  4. 第一章 基本理念 ~兒少法之對象 •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92.5.28)第二條規定: 「兒童,指未滿12歲之人, 少年,指12歲以上 ,未滿 18歲之人。」

  5. 第一章 基本理念~兒童權利運動 • 聯合國於西元1959年發表兒童權利宣言(10條) http://tymp.taiwanschoolnet.org/ijc/mc3-3.htm 並於1989年通過兒童權利公約(53條), http://tymp.taiwanschoolnet.org/ijc/mc5.htm 呼籲各國重視兒童權利的維護,讓每一個兒童都有快樂的童年。 ◎聯合國所揭示的兒童權利,主要有五項: 1.基本人權 2.健康權 3.受教權 4.家庭權 5.特別權

  6. 第一章 基本理念~兒童權利

  7. 聯合國所的 兒童權利: 1.基本人權 2.健康權 3.受教權 4.家庭權 5.特別權 台灣於西元1997年由 中國人權協會訂定兒童人權指標: 1.基本人權 2.教育權 3.社會權(家庭的延伸) 4.健康權 第一章 基本理念~兒童權利運動 Q:台灣沒有特別權??Why?

  8. 第二章 兒童福利的意義與範圍* • 兒童福利的意義: 1.聯合國的定義:1959年「兒童權利宣言」:「凡是促進兒童身心健全發展和正常生活為目標的各種努力、措施及制度,稱之為兒童福利」。--以兒童為主體。 2.美國兒童福利聯盟的定義:「提供給兒童和青少年福利措施,尤其當他父母無法負起養育責任或缺乏足夠資源時」。--著眼原生家庭的觀點。 3.美國兒童福利學者的定義:「兒童福利是社會工作領域的一項重要專業」。--策重社會工作的觀點。

  9. 第二章 兒童福利的意義與範圍* • 台灣兒童福利學者的定義: • 狹義:「針對遭遇各種不利情境的兒童或其家庭,提供必要的服務」-基於問題的觀點。 • 廣義:「主張運用一切可以促進兒童發展的資源,協助兒童健全發展」。-基於發展的觀點。

  10. 第二章 兒童福利的意義與範圍 • 功能 一.支持性兒童福利 1.第一道防線 2.恢復兒童.父母及家庭功能—保持家庭結構完整 3.內容:受虐及忽視兒童 未婚媽媽及子女 心理諮商及衛生

  11. 第二章 兒童福利的意義與範圍 • 功能 二.輔導家庭的功能--補充性兒童福利 1.第二道防線 2.經濟 心理 3.針對未滿12歲的兒童,家庭扶助或醫療補助,保護不因 貧困而被送往他處 4.內容:家庭扶助 家務員服務 托育服務

  12. 第二章 兒童福利的意義與範圍 • 功能 三.替代性兒童福利 1.第三道防線 2.暫時無法照顧兒童,卻又不願被領養 3.非原生家庭 4.家庭氣氛 5.安置順序: 親屬---寄養家庭---兒童教養機構 6.內容:寄養 收養 (非領養) 兒童教養機構

  13. 第二章 兒童福利的意義與範圍 • 功能 一.支持性兒童福利 二.輔導家庭的功能--補充性兒童福利 三.替代性兒童福利 四.保護兒童

  14. 第二章 兒童福利的意義與範圍 • 範圍:依各國財務狀況而不同, 貧困:消極性的救濟 婦幼或全面性的兒童福利 英國:1.婦嬰保健 2.職業婦女.子 3.學校 4.未婚婦女.子 5.特殊 6.不幸兒童立法

  15. 第二章 兒童福利的範圍 • 美國 1.婦嬰保健 2.殘疾 3.寄養.未婚子女.監護.保育機構.托兒 4.學童午餐 5.學校社會工作 6.童工 (比較:我國兒少法—年滿15歲…..) 7.少年感訓 8.心理治療

  16. 第二章 兒童福利的範圍 • 日本 • 1.婦嬰保健 • 2.兒童保育與養護 • 3.學童保健 • 4.學童午膳 • 5.福利立法 • 6.少年感化

  17. 第三章 各國兒童福利概況 • 英國-因工業革命,首創「福利國家」的概念。 • 美國-有「兒童天堂」的美稱。 白宮兒童會議,突顯美國兒童福利是全民 運動。 • 日本-因二次世界大戰,福利社會的形象。 • 法國-出生率偏低,格外重視家庭支援及兒童照顧。

  18. 第三章 各國兒童福利概況 • 英國 1.早期:私人慈善事業->政府主持 (1)公共救濟法:14歲以下不幸….有錢人家,英國最 早之兒童保護措施。 (2)伊莉莎白濟貧法:不幸…私人家中…職業訓練, 首開政府為主體,負責兒童救濟。 (3)養濟院及院外救濟法案:早期私人->政府主持。 (4)6歲以下,養濟院->家庭寄養。 2.19世紀->工業革命,童工問題 3.20世紀->全民兒童福利服務(貧民救濟->兒童保護->全民性兒童福利)

  19. 第三章 各國兒童福利概況-英國 • 一般兒童福利 • (1)家庭津貼【2個或2個以上未滿16歲子女的家庭的】【低收入家庭】 • (2)婦幼福利服務【生產~年滿五歲】 • (3)福利糧食服務【牛奶】【其他福利食物】 • (4)幼兒教保服務【日間托兒所】 • (5)學校社會服務(保健、午餐、保育委員會) • 特殊兒童福利 • (1)兒童輔導工作 • (2)特殊教育 • 不幸兒童福利 • (1)非婚生子女 • (2)失依兒童保護 • (3)被忽視兒童

  20. 第三章 各國兒童福利概況-英國 • 一、英國兒童福利重要事件 • 1934年,「牛奶法案」:全面為小學生提供營養午餐,改善兒童健康狀況。 • 1948年,「托兒所及保母原則法案」:為職業婦女提供托兒服務,保母須向政府登記,並受督導。 • 1989年,「兒童法案」:強調照顧及教養兒童是父母的基本任務;主管全英國兒童福利行政,並督導公私立兒童福利機構的兒童司。 • 1990年,柴契爾在聯合國聲明:「反對幼兒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成長」。 • 1998年,「穩健開始」方案,結合公私立部門的兒童機構,為幼兒及其家庭提供照顧服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