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因戰爭產生的音樂

因戰爭產生的音樂. 第二組. 組員 - 分配工作. 歷史三 陳鼎育 上台報告 歷史三 丁家凱 投影片播放 材化三 林庚鋒 製作 ppt 檔 材化三 蔡睿鴻 搜尋資料 / 音樂 材化三 連振遠 搜尋資料 / 資料整理 日文二 彭林慧 製作大綱 / 封面 歷史二 陳科豪 書面資料 歷史二 蕭惠文 書面資料. 前言. 歷史上除了西方早期就有戰爭音樂的文獻外,其實在中國早期也是有戰爭音樂的文獻記載。在這裡 , 我們將介紹以古典音樂為主軸的內容 , 瞭解音樂與戰爭 , 兩個看似互不相關的東西 , 是如何地相互影響 , 其戰爭音樂的背後又欲傳達了什麼意涵 ?. 大綱.

mind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因戰爭產生的音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因戰爭產生的音樂 第二組

  2. 組員-分配工作 • 歷史三陳鼎育上台報告 • 歷史三丁家凱投影片播放 • 材化三林庚鋒製作ppt檔 • 材化三蔡睿鴻搜尋資料/音樂 • 材化三連振遠搜尋資料/資料整理 • 日文二彭林慧製作大綱/封面 • 歷史二陳科豪書面資料 • 歷史二蕭惠文書面資料

  3. 前言 • 歷史上除了西方早期就有戰爭音樂的文獻外,其實在中國早期也是有戰爭音樂的文獻記載。在這裡,我們將介紹以古典音樂為主軸的內容,瞭解音樂與戰爭,兩個看似互不相關的東西,是如何地相互影響,其戰爭音樂的背後又欲傳達了什麼意涵?

  4. 大綱 本主題共分為五個段落: • 戰爭音樂的起源 • 戰爭音樂的影響 • 音樂對戰爭的影響 • 舉例說明(二)的實證 • 音樂的戰爭之演變(列出幾個有名的「戰爭、音樂」組合) • 對於此主題的報告心得

  5. 雖然戰爭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促進了戰爭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朝代的興亡,卻也給人類帶來了無比的災難與痛苦。雖然戰爭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促進了戰爭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朝代的興亡,卻也給人類帶來了無比的災難與痛苦。 • 戰爭與音樂間,原本該是十分遙遠的距離,卻因音樂人與時代的緊密聯繫,而在漫長的音樂發展歷程中,產生了不少表現戰爭題材的作品。

  6. 音樂除用來威懾敵膽、瓦解敵軍外,更多的是鼓舞士氣,激勵將士奮勇殺敵。音樂除用來威懾敵膽、瓦解敵軍外,更多的是鼓舞士氣,激勵將士奮勇殺敵。 • 《馬賽曲》是法國國歌,史特拉斯堡正是《馬賽曲》的誕生地。1792年4月19日,法國正式對德宣戰,翌日史特拉斯堡市長把工兵軍官李斯爾召至官邸,要求他為即將奔赴沙場的萊茵河軍團譜寫戰歌,李斯爾激情迸發一夜譜就。後來軍歌傳到馬賽,馬賽志願軍也高唱此歌向巴黎挺進,此曲從此聞名於世。

  7. 蕭邦的《波蘭舞曲》哀歎被帝俄強權所奴役的祖國,美國音樂史學家朗格(Paul Henry Lang)曾在他的《西方文明中的音樂》一書中寫道:「在蕭邦戰爭氣氛的波蘭舞曲中,波蘭民族的血液沸騰得格外強烈,它們那矯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猶如折彎的鋼條…」他還寫到:「蕭邦之所以偏愛舞曲形式,不僅由於它們新鮮而生動,具有鼓舞情緒的作用,其中還有著深刻的象徵性意義。」正因如此,樂聲中飽含著波蘭民間音樂的民族性風格特點,宣洩作曲家對家國的牽掛。 • 西貝流士的《芬蘭頌》寫成時,他的祖國正蹂躪於帝俄鐵騎下而失去自由。

  8. 音樂對戰爭的影響 • 我們很難以想像,歷史上,當法國軍隊獲勝時,少了「凱旋進行曲」,那勝利將是如何的枯燥;也無法臆測當少了鼓舞士兵的戰爭音樂,領導統帥們該如何振奮人心?持續攻打這場戰役;更無法說明,當少了戰時音樂,我們要如何紀錄、表達那最切實的感受。

  9. 古典樂曲 • 韓德爾「皇家煙火組曲」 • 海頓 「奧國國歌」 • 貝多芬 第三交響曲《英雄》 • 蕭邦 「華沙陷落」 • 小約翰‧史特勞斯「藍色多瑙河」 • 西貝流士「芬蘭頌」

  10. ﹝戰爭結束的喜悅﹞ • 韓德爾的「皇家煙火組曲」,是為1748年時,英法之間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終告結束,為慶祝英法簽訂和約,在倫敦綠園舉行盛大的煙火大會慶典所作的軍樂曲。韓德爾氣勢十足的組了一百人的樂團並伴隨著一百零一響禮砲的鳴響來演奏。

  11.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年—1748年),是因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歐洲兩大陣營為爭奪奧地利王位,並在奧地利獲取利益而引發的戰爭。當中包括了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和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 • 這場戰爭的決戰以大量的消耗戰消耗敵軍的戰鬥力,影響了18世紀的大部份戰爭的戰略,使得整個18世紀的戰爭均著重消耗戰,直至拿破崙戰爭時才出現改變。

  12. ﹝愛國之情懷﹞ • 一七九七年,那年為恭祝奧室法朗茲二世的誕辰,海頓得到詩人哈修卡的詞,立即寫成了一首「天佑法朗茲王」的讚歌,同年二月十二日,主國熱烈慶祝奧皇誕辰聲中,這首讚歌,同時在維也納各大戲院演唱,因它莊嚴親切,熱烈純真,立即不脛而走,傳通不已。不久奧國政府正式將它頒佈為該國國歌。

  13. 第五次反法同盟 • 1809年普魯士、奧地利等國聯合第五次反法同盟,奧地利偷襲法國在德國的領土,拿破崙不等西班牙戰事結束,匆匆率兵回國,東征奧地利,奧地利軍隊雖然一開始取得優勢,但後來情勢逆轉,奧地利被迫簽訂《維也納和約》,再一次割地求和。

  14. 海頓之死 • 1809年五月,拿破崙的軍隊,再度攻估了維也納,那時海頓已屬七十七歲垂暮之年,身體贏弱,臥病於榻甚久,這位不凡的奧國音樂家,目睹法軍肆虐,蹂躝國都,真是憂慮憤慨,不釋於懷。同年二十六日,一顆法軍的炮彈,正落在住宅之前,海頓大為震怒,國勢危殆如此,令人髮指,他熱血沸騰,雙淚直流,急喚人扶他到鋼琴之前,他先虔誠的為國祝禱一番後,然後用所有力氣,連續地彈了三篇那他親手寫的奧國國歌,力盡頹然而止,由於他過分悲憤,病況急轉而下,五天以後,就含恨逝世。

  15. ﹝戰時的英雄崇拜﹞ • 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英雄》,此曲完成於1804年春,本欲獻給法國第一位執政者拿破崙,但當得知拿破崙將於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時,貝多芬立刻將總譜寫有題詞的封面撕下,並憤怒地高喊:"這是一個獨裁者!"後來出版時他將標題改為紀念一位偉大的英雄而作"。

  16. ﹝愛國之情懷﹞ • 1831年,當華沙起義的消息傳到蕭邦耳中時,他異常難過,當即把滿腔的悲憤之情傾瀉在鋼琴上,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礡,慷慨激昂的討伐檄文《C小調練習曲》,即《華沙陷落》。

  17. 華沙起義 • 1830~1831年沙皇俄國統治下的波蘭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1831年 1月25日﹐在革命的群眾運動的壓力下﹐波蘭議會決定﹐廢黜兼任波蘭國王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宣布獨立﹐成立民族政府。 1831年9月8日﹐華沙被攻陷。起義失敗。

  18. ﹝愛國之情懷﹞ • 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原名為《在美麗的藍色多瑙河畔》此曲作於1866年普奧戰爭時。當時,多瑙河王朝的軍隊慘敗,奧國上下意志消沉。為了激勵民心,同時履行對維也納男聲合唱協會的承諾所創作。

  19. 普奧戰爭 • 普奧戰爭(又名七週戰爭或德意志內戰) 發生於1866年,原因是奧地利帝國與普魯士爭奪統一德意志的領導權。普魯士的勝利令她稱霸德意志,最後完成統一大業。

  20. ﹝愛國之情懷﹞ • 在1899年,作者西貝流士寫好了它的第一個版本,作為愛國戲劇《自古以來的景象》中的配樂。及後,西貝流士在1900年作出了修正,編成《芬蘭頌》。當時,俄羅斯帝國侵佔芬蘭,廢除了芬蘭的自治權。西貝流士為了一個對抗俄羅斯帝國的愛國慶典而寫成此曲。

  21. 1808年芬蘭被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佔領,此後芬蘭就一直就是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直到1917年。 • 在經歷俄國的侵略,自由飽受威脅之際,如火如荼的展開愛國獨立運動,而西貝流士的《芬蘭頌》,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1899年上演的愛國戲劇《自古以來的景象》,自然免不了配樂,而其中的一部分,到1900年就編輯成了現在的《芬蘭頌》。曲中自然流露的愛國情操,自是再自然不過了,不過這也導致當時該劇上演被俄國官方查禁的命運。

  22. 【芬蘭頌】這首曲子具有激發芬蘭人民愛國情操的力量,所以在俄國統治期間,它在芬蘭是被禁止演奏的,然而在芬蘭境外,世界上許多國家卻不斷將它排入音樂會的曲目。【芬蘭頌】引起世人對芬蘭抗暴運動的注意,並促成了芬蘭的獨立自主,所以它所具有的時代意義,可說是遠遠超過西貝流士的其他作品。

  23. 無可否認高科技和裝備對現代戰爭的重要,但亦不能忽視音樂的神奇魅力。無可否認高科技和裝備對現代戰爭的重要,但亦不能忽視音樂的神奇魅力。 • 戰爭音樂承擔著神聖的責任,可說是一種苦難美學,戰爭在暴露人性之惡時,也呈現了張揚生命激情的力量,而歌曲就成為對歷史的見證和追問,從聆聽這些戰爭音樂來思考有關戰爭正面與負面的問題。

  24. 參考資料 • http://www.ntso.gov.tw/publish/period/pbs079/link.aspx?link=pbs079_p08.htm • http://www.arstrio.com.tw/links.shtml • 你不可不知道的音樂大師及其名作(1~3) 許麗雯著,高談出版社

  25. 謝謝觀賞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