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湖光山色之美

湖光山色之美. 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修辭. 對偶:  秋山紅葉,老圃黃花。 家家泉水 ,戶戶垂楊。 歷下此亭古,濟南名多士多。 梵宇僧樓。 ( 句中對 ) 蒼松翠柏。 ( 句中對 )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 排比: 紅的火紅 ,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 那荷葉初枯 ,擦得船嗤嗤價響。那水鳥被人驚 起,格格價飛。那已老的蓮蓬不斷的蹦到船窗 裡面來 。 類疊: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Download Presentation

湖光山色之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湖光山色之美 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2. 修辭 • 對偶: 秋山紅葉,老圃黃花。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歷下此亭古,濟南名多士多。 梵宇僧樓。(句中對) 蒼松翠柏。(句中對)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

  3. 排比: 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 那荷葉初枯,擦得船嗤嗤價響。那水鳥被人驚 起,格格價飛。那已老的蓮蓬不斷的蹦到船窗 裡面來。 • 類疊: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正面便是鐵公享堂,朝東便是一個荷池。

  4. 摹寫: 一路秋山紅葉,老圃黃花。(視覺) 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視覺) 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 ,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視覺) 那荷葉初枯,擦得船嗤嗤價響。那水鳥被人驚起 格格價飛。(視覺、聽覺) • 頂真: 到了荷池東面,就是個圓門。圓門東邊有三間舊 房。

  5. 譬喻: 更有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裡面,彷彿宋人趙千 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 那明湖業已澄淨得同鏡子一般。 一片白花映著帶水氣的斜陽,好似一條粉紅絨 毯。 • 設問: 你道鐵公是誰?就是明初與燕王為難的那位鐵 鉉。(提問) 如此佳景,為何沒有甚麼遊人?

  6. 段落內容大綱 • 全文共分九段 • 第一段:寫到濟南沿途所見〈秋山紅葉,老 圃黃花〉以及濟南景色〈家家泉水 ,戶戶垂楊〉。 • 第二段:寫在濟南投宿的情形。 • 第三段:寫遊湖所見。 遊賞景觀:歷下亭。 記敘重點:因周遭建築「沒有什麼意思」, 故引錄亭懸對聯:「歷下此亭古,濟南名士 多。」說明濟南歷史的悠久與人物的繁盛。

  7. 第四段:寫西行所見。 遊賞景觀:鐵公祠和千佛山。 記敘重點:鐵公祠插敘鐵公事蹟,描述土人經常 到此進香。千佛山此乃遊記重點。作者利用很多 顏色來刻畫廟宇建築和花草樹木相間而生的生動 畫面。運用「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 綠的碧綠」等形容詞語,嫵媚中帶有雄偉,更顯 出千佛山的氣象非凡 。 • 第五段:寫湖中倒影。 遊賞景觀:千佛山倒影。 記敘重點:以一聲漁唱為引子,續寫千佛山倒映 在大明湖的景象。

  8. 第六段至第九段:寫湖光山色。 遊賞景觀:大明湖南岸。 記敘重點:敘說岸上蘆葦花在夕陽下,如粉紅 絨毯,成為上下兩個山的墊子。

  9. 課文結構表 • 人物:老殘 • 時間:秋季 • 遊程:沿途所見(第一段) 秋山紅葉,老圃黃花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投宿客店(第二段) 濟南府景色

  10. 歷下亭 鐵公祠 - 鐵鉉事蹟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色半城湖 楹柱對聯 一盞寒泉薦秋菊,三 更畫舫穿藕花 遊大明湖(第三段至第八段) 起程-鵲華橋 歷下此亭古 濟南名士多 歷史悠久,人物繁盛 忠義 土人進香不斷 千佛山景觀 大明湖之美 大明湖南岸之蘆、夕陽─ 似一條 粉紅絨毯,做上下兩個山的墊子 終程-鵲華橋畔 • 地點:山東濟南

  11. 課文賞析 • 文體:記敘文(記遊) • 記敘順敘:順敘序(起程→經過→終點)為主, 插敘法(鐵公的忠義事蹟)為輔。 • 寫作立場:第三人稱(老殘即作者的化身)。 • 依時間發展順序,凸顯了秋天的湖景。 • 作者善於觀察,以清新樸實的文筆,生動描寫其中較特殊的景致,讓人產生親歷其境的感覺。 • 作者富想像,如:千佛山好像趙千里的一幅大畫所做的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又如把蘆葦比喻作一條粉紅絨毯,想像成上下兩個山的墊子。

  12. 形、音、義辨析 • 應:一ㄥヽ 虛「應」一應故事:應付、敷衍。 答「應」:承諾。 一ㄥ  「應」有盡有:應該。 • 間:ㄐーㄢヽ 高下相「間」:錯雜。 「間」壁人家:隔離、分離。 ㄐーㄢ  幾「間」房屋:數量詞 人與人之「間」:兩者之中。

  13. 屏:ㄆーㄥˊ  「屏」風:屏障。 ㄅ一ㄥˇ  「屏」棄:排除。 • 倒:ㄉㄠヽ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裡:相反的 倒立的。 我看倒有點像稿紙:卻 整個「倒」下來:傾出。 ㄉㄠˇ拔山「倒」樹:塌。 有一位垂「倒」的人:傾倒。

  14. 更:ㄍㄥ  絶不「更」改:改變。 三「更」畫舫:計算夜間的時刻 名。 ㄍㄥヽ 「更」有一株半株的丹楓:又、另 外。 「更」上一層樓:再。 • 副(ㄈㄨヽ) 一「副」對聯:量詞。計算成套 成組物品的單位。 幅(ㄈㄨˊ) 一「幅」大畫:量詞。計算圖畫 的單位。

  15. 舫(ㄈㄤˇ) 畫「舫」:船的通稱。 坊(ㄈㄤ)  染「坊」:較小規模的工作場所。 紡(ㄈㄤˇ) 「紡」織:將絲、麻、棉等抽成線 紗。 仿(ㄈㄤˇ) 模「仿」:依樣加以模擬、學習。 妨(ㄈㄤˊ) 「妨」害:損害、阻礙。 • 槳(ㄐーㄤˇ) 盪起雙「槳」:划船時在船旁撥 水前進的用具。 獎(ㄐーㄤˇ) 誇「獎」:稱讚、表揚。 漿(ㄐーㄤ)  豆「漿」:泛稱較濃稠的液體。

  16. 問題與討論一 • 本文所寫的景致屬於哪個季節?從哪些文句可以看出來?  秋季。 「一路秋山紅葉,老圃黃花。」 「更有那一株半株丹楓,夾在裡面。」 「卻有一層蘆葦,密密遮住。現在正是開花 的時候。」 「荷葉初枯,擦得船嗤嗤價響。那水鳥被人 驚起,格格價飛。那已老的蓮蓬不斷的蹦 到船窗裡面來。」

  17. 問題與討論二 • 大明湖的景物,作者極力加以描寫的是什麼?他是如何描寫的呢? 本文中的第四、五、六段是作者極力加以描寫 的部分。 第四段:著力描繪由鐵公祠前南望千佛山的特 殊景觀。利用許多顏色刻畫廟宇建築 與花草樹木相間而成的畫面,是整個 遊記重點。凸顯千佛山的非凡氣象。 第五段:以「一聲漁唱」聽覺為引子,繼續描寫 千佛山的倒影映在大明湖中的景象。 第六段:以蘆花、夕陽形成的景致作為間借,將 四、五段的景象結合在一起,湖光山色 ,相映成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