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类毒素的研究 —— 破伤风类毒素

第三、四小组. 类毒素的研究 —— 破伤风类毒素. ppt 制作:徐晓磊. 演 讲:项彩霞. 组 员:黄 瑛、王科达、张洪超、刘雨婷. 类毒素. 1. 类毒素的定义. 2. 类毒素的作用机理. 3. 几类类毒素. —— 定义. 一些经 变性 或经化学修饰而 失去原有毒性 而仍 保留其免疫原性 的毒素,为类毒素。 医学微生物学中将类毒素定义为:将细菌外毒素用 0.3%~0.4% 甲醛 处理脱去其毒性,保存其免疫即为类毒素。. —— 作用机理.

mont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类毒素的研究 —— 破伤风类毒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四小组 类毒素的研究——破伤风类毒素 ppt制作:徐晓磊 演 讲:项彩霞 组 员:黄 瑛、王科达、张洪超、刘雨婷

  2. 类毒素 1 类毒素的定义 2 类毒素的作用机理 3 几类类毒素 Logo

  3. ——定义 一些经变性或经化学修饰而失去原有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的毒素,为类毒素。 医学微生物学中将类毒素定义为:将细菌外毒素用0.3%~0.4%甲醛处理脱去其毒性,保存其免疫即为类毒素。 Logo

  4. ——作用机理 某些细菌外毒素可用甲醛等处理后脱毒的制品,毒性虽消失,但免疫原性不变,故仍然具有刺激人体产生抗毒素,以起到机体从此对某疾病具有自动免疫的作用。 它们广泛地应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如向人体注射白喉类毒素后可以预防白喉。 Logo

  5. ——作用机理 常用的甲醛溶液的浓度是0.3~0.4%,它可使细菌外毒素的电荷发生改变,封闭其自由氨基,产生甲烯化合物。 其他基团(如吲哚异吡唑环)与侧链的关系亦可改变,成为类毒素。 Logo

  6. ——作用机理 若在类毒素中加入适量的磷酸铝或氢氧化铝,即成吸附精制类毒素。此类制剂在体内吸收较慢,能较长时间刺激机体,使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增强免疫效果。 类毒素也可与死疫苗混合制成联合疫苗。如百白破三联疫苗,就是由百日咳死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的。 Logo

  7. ——作用机理 • 类毒素在预防由外毒素引起的传染病中起重要作用。 • 可用于人和动物的免疫接种,使其通过人工自动免疫获得抗病能力; • 还可用来免疫动物,再从动物血液中提取含抗毒素的血清,将此抗血清注入人体后,可使人体通过被动免疫的方式,立即获得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力。 Logo

  8. ——分类 常见的类毒素有: 破伤风类毒素 葡萄球菌类毒素 霍乱类毒素 白喉类毒素 百日咳类毒素 等 。 Logo

  9. 破伤风类毒素 ——简介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 当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在广大贫困落后的第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更为严重。 1923年, Ramon 报告用甲醛和热处理毒素的方法, 制备出了有抗原性的类毒素。 经多年的研究和发展。 1926 年, Ramon 和Zeo ller 用破伤风类毒素成功地给人进行了免疫, 从而开创了类毒素预防免疫的新时代。 Logo

  10. 破伤风类毒素——制剂 现在广泛应用的破伤风类毒素制剂有: (1) 单价吸附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 (2) 吸附的精制白喉破伤风类毒素二联制剂; (3) 吸附的精制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百日咳菌 苗三联制剂(DTP)。 这些制剂为预防、控制破伤风、降低破伤风的发病率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Logo

  11. 破伤风类毒素——进展 破伤风类毒素的制备有二个重要的进展: (1) 采用了半合成培养基, 减少了引起过敏反应的大分子物质。 (2) 应用发酵罐进行了工业化生产, 为大规模地人群免疫接种, 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Logo

  12. 破伤风类毒素——不良反应 破伤风类毒素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1)类毒素的纯度不高 (2)吸附剂引起 ——铝佐剂除引起接种者不舒服外, 还有引起过敏反应, 甚至死亡的报告。 类毒素本身是否也会引起过敏反应,尚可考虑。新型破伤风疫苗的研究进展为了制备出更安全又有效的破伤风疫苗, 世界各国仍在不懈努力。 Logo

  13. 破伤风类毒素——研究方向 1 改进精制方法 2 亚单位疫苗的研究 3 改进破伤风毒素的类毒化的工艺 4 其他新型疫苗 Logo

  14. 改进精制方法 制备出高纯度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的均为——蛋白质。 从理论上来讲,各种蛋白分离纯化的技术都可用于提纯素素或类毒素。 但是考虑到残余物、规模生产等要素,目前认为硫酸铵二段沉淀加透析或超滤的方法是最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简易可行的方法。 Logo

  15. 亚单位疫苗的研究 破伤风毒素可分3个亚单位A、B、C表示。 用亚单位作为疫苗的主要缺点在于要求加工 高纯度的毒素, 而且链的分离和片断的提纯费时, 耗资多, 收获率低, 难以大规模地生产。 Logo

  16. 亚单位疫苗的研究 碎片B2Ê b 是C 亚单位(毒素与神经节苷脂的结合位点位于C 片断的羧基末端)的一个代替物, 此物可以粗制毒素用冻融的方法制成。 现已成功地将破伤风毒素的C 片断的基因进行了克隆化、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以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这为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C 亚单位疫苗开创了良好的前景。 Logo

  17. 改进类毒化的工艺 国外曾报道用改进的新工艺制备—— 新型破伤风类毒素获得成功。 此种类毒素的类毒化是完全的, 且是不可逆的, 其免疫原性并不能因磷酸钙的吸附而增强。 此种类毒素作为液体疫苗和传统的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有同样的免疫原性。 此这种无佐剂的疫苗,曾成功地运用于大量的婴幼儿,对此疫苗有很好的耐受性, 没有见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Logo

  18. 改进类毒化的工艺 目前, 铝剂对大脑神经组织的毒性作用 日益受到重视, 这种新型破类的研制具有 很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 已成功研制出这种新型的破类, 初步应用于马匹免疫取得很大成功, 并且对这种新型破类的一些理化和生物学 特性进行了研究。 Logo

  19. 其他新型疫苗 口服疫苗, 国外已有成功的报道, 但剂量比常规(注射)途径高10—50 倍。 如曾作过的破类滴鼻免疫的研究, 此种免疫途径作为类毒素的加强免疫是 有效的,且无明显的负反应出现, 但作为基础免疫所需的抗原量要求很高, 且免疫效果仍须进一步的证实。 Logo

  20.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The end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