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1. 某公司甲产品 2007 年 7 至 12 月份的制造费用与相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 要求 : (1) 用高低点法对制造费用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以便公司对各类成本进行控制。 (2) 假如 2008 年 1 月份预计销售量 2400 件,预计制造费用是多少? 解:低点 9 月份 (1200,2000) ,高点 10 月份 (2000,2800) b=(2800-2000)/(2000-1200)=800/800=1( 元 )

morr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1.某公司甲产品2007年7至12月份的制造费用与相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 要求:(1)用高低点法对制造费用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以便公司对各类成本进行控制。(2)假如2008年1月份预计销售量2400件,预计制造费用是多少? 解:低点9月份(1200,2000),高点10月份(2000,2800) b=(2800-2000)/(2000-1200)=800/800=1(元) 将b=1元/件代入高点 a=2800-1×2000=800(元) 将b=1元/件代入低点 a=2000-1×1200=800(元) 建立成本模型:y=800+1x 预计2008年1月份制造费用=800+1×2400=3200(元)

  2.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2.某家电企业生产A产品,该产品单价60元,单位变动成本35元,固定成本总额30000元,推销及管理费用总额18000元,均是固定的。该产品期初无存货,本期生产5000件,销售3000件。 要求: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贡献毛益、营业利润。 解:期末存货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期末存货=35×(5000-3000)=70000(元) 本期销售成本=单位销售成本×销售数量=35×3000=105000(元) 贡献毛益总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 =(60-35)×3000=75000(元)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75000-30000-18000=27000(元)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 =(60-35)×3000-30000-18000=27000(元)

  3.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3.某轴承制造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型号的轴承,本年单位变动成本12元,变动成本总额120000元,获营业利润140000元,假设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30%,其它条件不变。 要求:预测下一年度的保本销售量与保本销售额。 解:保本销售量= 单价=12/30%=40(元) 产量=120000/12=10000(件) 固定成本总额=(40-12)×10000-140000=140000(元) 保本销售量=140000/(40-12)=5000(件) 保本销售额=40×5000=200000(元) 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4.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4.某饮水器生产公司生产三个型号的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解:甲产品贡献毛益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30-18)/30=40% 乙产品贡献毛益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6-8)/16=50% 丙产品贡献毛益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7)10=30% 加权贡献毛益率=40%×40%+50%×20%+30%×40%=38% 综合保本销售额=19000/38%=50000(元) 甲产品保本销售额=50000×40%=20000(元) 乙产品保本销售额=50000×20%=10000(元) 丙产品保本销售额=50000×40%=20000(元)

  5.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5.某服装公司生产一款新服饰,今年生产量为2000件,售价每件500元,单位变动成本每件150元,获利320000元。 要求:(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明年计划增加销售10%,预测可实现的利润。 解:(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贡献毛益总额/利润 =(500-150)×2000/320000=700000/320000=2.1875 (2)明年计划增加销售10%,预测可实现的利润 =基期利润×(1+销售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 =320000×(1+10%×2.1875)=320000×(1+0.21875) =320000×1.21875=390000(元)

  6.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6.某机械制造公司每年需用轴承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20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8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10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其他型号的轴承,获得3000元贡献毛益。 要求:采用相关成本分析法为公司作出自制或外购轴承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相关成本分析表 决策结论:因为自制轴承的相关成本小于外购轴承的相关成本,所以应当选择自制轴承方案。

  7.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7.某电器生产公司最新购入一台设备可以生产A、B两个类型的产品,该设备最大生产能力18000机器销售,有关资料如下: 差量分析法 决策结论:因为差量损益+2900元,所以应当选择生产A产品。

  8.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要求:用贡献毛益法作出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 贡献毛益分析表 决策结论:因为A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大于B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所以应当选择生产A产品。

  9.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8.某化工企业拟新建一条生产线,厂房机器设备投资总额800万元,营运资本100万元,年内即可投入生产,寿命期为3年,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项目固定资产残值80万元,投产后预计每年销售收入500万元,第一年付现成本12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1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25%。 要求:计算该项目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解:年折旧额=(800-80)/3=240(万元) NCF0=-第0年的项目投资额=-800(万元) NCF1=-流动资金投资额=-100(万元) NCF2=(销售收入-付现成本-年折旧-所得税)+年折旧+年摊销额 =(500-120-240)×(1-25%)+240=105+240=345(万元) NCF3=(500-130-240)×(1-25%)+240=97.5+240=337.5(万元) NCF4 =(销售收入-付现成本-年折旧-所得税)+年折旧+年摊销额+固定资产残值+收回流动资金投资 =(500-140-240)×(1-25%)+240+80+100=90+240+80+100=510(万元)

  10.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9.某饮料生产公司拟购置一种新设备,购价300000元, 资金成本为10%,该设备可使用6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末无残值。使用该设备,每年可为公司增加营业净利20000元。 要求:(1)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2)计算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3)根据计算的各项指标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 解:年折旧=300000/6=50000(元) 该项目净现金流量=20000+50000=70000(元) (1)该项目净现值=70000×(P/A,10%,6)-300000=70000×4.355 -300000=304850-300000=4850(元) 因为该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所以该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

  11.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2)计算该项目内含报酬率 IRR=10% NPV=70000×4.355-300000=4850(元) IRR=12% NPV=70000×4.111-300000=-12230(元) 插值法计算: IRR=10%+ ×(12%-10%)=10%+0.57%=10.57% 因为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10.57%大于资金成本10%,所以该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 4850-0 4850-(-12230)

  12. 期末复习计算分析题 10.某企业直接材料实际单价0.6元/公斤,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消耗材料2500公斤。该直接材料标准价格0.5元/公斤,标准用量8公斤/件。 要求:(1)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及总差异。(2)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及总差异。 解: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0.6×2500=1500(元)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0.5×8×400=1600(元) 总差异=1500-1600=-100(元)(有利差异) 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0.6-0.5)×2500=250(元)(不利差异) 直接材料的数量差异=0.5×(2500-8×400)=-350(元)(有利差异) 总差异=250+(-350)=-100(元)(有利差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