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第九章 技术创新概论

第九章 技术创新概论. 3M 公司 —— 百年创新.

mort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技术创新概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技术创新概论

  2. 3M公司——百年创新 • 1902年,五名年轻人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双港市创立了一家采矿公司,初期仅开采矿砂,不久发现矿砂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即改变型态制造砂纸。这就是3M的开始。一个世纪以来,3M致力拓展科技极限,不停改进、结合和创造,每年平均有500种实用、可靠和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问世。1910年,公司迁至目前总公司所在地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且在1914年推出了第一个独家产品Three-M-iteTM研磨砂布。创新历程由此展开。Post-itTM、ScotchgardTM、ScotchTM、ThinsulateTM、FiltreteTM、Scotch-BriteTM、NomadTM、DyneonTM、NexcareTM…… 一个又一个知名品牌下属的各种产品被推广至世界,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习惯。

  3. 时至今日,3M公司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多元化跨国企业,在全球生产并销售超过6万个产品。涉及领域包括:工业、化工、电子、电气、通信、交通、汽车、航空、医疗、安全、建筑、文教办公、商业及家庭消费品。科技的不断创新带来蓬勃的发展力。在过去20年中,3M多次获选成为最受推崇十大企业之一。3M不只是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成员之一,同时在1997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19家行业领袖中更占据一席之地;2001年,3M在美国最受赞誉的60家知名企业中排名第五。3M公司在2003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佳表现50强之一,在2005年被评为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20家公司之一, 并连续两年入选《财富》杂志“最受赞赏的在华外商投资企业”之一。2003年,3M品牌被收录于该年度“全美最强势品牌”。满载全球的信赖和非凡的荣誉,3M创新的脚步更加坚定。创新的努力令3M在众多业务市场保持全球性的领导地位, 不停的创新与发明让3M的下个世纪充满辉煌!

  4. 第一节 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与竞争优势 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是终端产品和服务的竞 争,实际上是该产品和服务背后隐含的科技的竞争。

  5. 技术创新的几个特性 难模仿性 可扩展性 成为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能力 价值创造性

  6. 1、价值创造性——最关键的特性 技术创新能力有两个功能: 一是能够创造充分的顾客价值。 二是能够创造充分的企业价值。 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是一种互动关系。

  7. 2、可扩展性 技术创新能力不仅能为单一产品市场提供保障,而且能为企业多种产品市场提供强有利的支持。 3、难模仿性 技术创新能力往往根植于企业的文化和历史,有一个历史性的沉淀过程,无法简单模仿,因而将拥有阶段性的竞争优势

  8. 二. 技术创新必须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顾客导向 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竞争优势 细分市场 图9-2 市场化的技术创新形成竞争优势

  9. 三. 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有利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 不利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 完全垄断 有效激励创新 的需求弹性 Ep>1 Et>1 Exy>0 强烈的市场需求 限制或弱化了 企业追求技术 创新的动机

  10. 1、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弹性的关系 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变化率与产品价格的变化率之比 EP>1的产品表示价格有较小的降低时需求量会有较大的增加,企业的总收益也会因此增加。因此价格单性大的产品比价格弹性小的产品更能有效的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一般来说,价格弹性大的产品大多属于可替代品、高档品和高技术产品。

  11. 市场需求的收入弹性——市场需求的变化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率之比市场需求的收入弹性——市场需求的变化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率之比 • EI>1,意味着人均国民收入有较少的增加就会导致这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高档、时尚、多功能产品一般属于收入弹性大的产品。市场需求能够带来企业供给,企业通过创新向市场推出那些高档、时尚、多功能的产品。因此,收入弹性大的产品更能有效地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12. 社会需求交叉弹性——Y产品的需求变动率与X产品的价格变动率之比社会需求交叉弹性——Y产品的需求变动率与X产品的价格变动率之比 EXY>0,则说明商品X价格的变动与商品Y需求量变动的方向一致,这两种商品一定是互为替代品; 若EXY<0,则说明说明商品X价格的变动与商品Y需求量变动的方向相反,这两种商品一定是互为互补品; EXY=0,则说明商品X和商品Y互不相关 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需要较多的替代品不可避免,企业能否提供替代品取决于创新能力,因此,具有交叉弹性的商品能够激励企业从事技术创新。

  13. 2、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特征的关系 供过于求——有效的激励; 供不应求——限制或弱化; 3、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完全竞争市场:缺少足以保障技术创新持久效益的垄断力量,不易形成较大的技术创新力量。 完全垄断市场:对垄断利润的期望,给创新提供了激励,但是垄断也会因超额利润使垄断者失去竞争压力,较少运用创新。 垄断竞争:既具有从事技术创新的垄断力量,又具有从事技术创新的竞争机制。它是比较适宜激励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

  14. 第二节.技术创新的概念 一. 技术创新的含义 1、对技术创新的理解。 广义的技术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加工方法、劳动技能和诀窍等; 二是将这些工艺、方法和技能、诀窍等付诸实现的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装备; 三是适应现代劳动分工和生产规模等要求的对生产系统中所有资源(包括人、财、物等)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知识、经验和方法。 狭义的技术只包括一、二两个层次,与这两个有关的创新我们称之为技术创新。第三层通常划入管理的范畴。

  15. 2、技术创新对技术变动的强弱和大小不应有所限定。2、技术创新对技术变动的强弱和大小不应有所限定。 日常中渐进的微小变化也会带来突然的强劲变化,技术创新的效益不能仅仅用技术变动的大小和强弱来衡量。电灯泡很小,但它改变了整个世界! 3、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应该有一个较宽的评价标准。 技术创新的成功主要表现再三个方面: 一是当前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是超额商业利润; 二是市场状态的改善,包括抢先独占新市场和原有市场的扩大; 三是创新主体素质的提高,主要指其技术竞争力的增强和创新管理经验的有效积累。

  16. 二.技术创新的分类 表9-1技术创新的分类

  17. 第三节. 技术创新中的矛盾 • 满足需求和创造需求的矛盾 在信息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日益多样化。 顾客并不一定清楚自己的内在需求或能准确表达这种需求。必须洞察先机,把握机会,创造出顾客确实需要却还无法准确表达的产品和服务,引导顾客的选择。 • 技术创新和现有生产的矛盾 • 技术创新与现有的生产在企业投资方面存在着冲突; • 应该既立足于现有的生产,也着眼于未来,做出恰当的技术创新和现有生产的投资和实施方案。 • 但未来在某些行业我们应更加关注技术的创新。行业如山,当某个企业苦心经营,不断扩大生产,终于爬上了山顶而在规模上成为市场第一的时候,忽然发现山都不见了。

  18. 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矛盾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身资源进行技术创新。 它要求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雄厚的资金和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 合作创新的原因: 首先,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综合性越来越强,一个企业的技术队伍,一般侧重某一方面,而其他方则很薄弱; 其次,新技术开发投资巨大,风险较高,单独一个企业难以承受。 因此,尽管因为合作导致企业会失去对某些先进技术独占的可能性,但一旦合作创新能够降低创新的技术风险并取得可观的收益。

  19.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人员及其激励 一.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人员 创新构思产生者 技术难题解决者 创新倡导者 项目管理者 信息守门人 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人员

  20. 二.对技术创新中关键人员的奖励 创新奖励的目的: 对创新人员的激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创新目标,激励必须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全局服务; 创新关键人员的需要: 相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创新人员往往对以下方面的需要更强烈: 受到信赖、 足够的工作独立性、 得到感兴趣的工作、 理解与正当的评价等。

  21. 常见的针对创新关键人员的激励方法 • 一、物质激励: • 物质激励永远是吸引和激励人才的基础要素,对创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的员工持有股票和股票期权是一种国外企业广泛应用的激励方式。(硅谷) • 二、精神激励: • 自己的创意获得采纳和赞赏才是最大的成就感。因为理念不和,主管否决创意;或是必须层层上报,等待批示;创新工作者往往不会像传统员工那样默默守侯时机的来临,他们可能会马上递出辞呈,另寻明主。 • 因此,1、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中,应该给予创新关键人员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相对独立地开展创新工作; • 2、创新者往往是属于个性鲜明的人,他们往往与正规的等级体系格格不入,所以其创新设想未必能够得到其原部门的支持。应该在制度上给予其充分的支持。 • 三、允许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

  22. 3M公司营造鼓励尝试的氛围,让员工能够不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成长。认为人尽其才是企业创造归属感的最好办法。HRM的特点:3M公司营造鼓励尝试的氛围,让员工能够不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成长。认为人尽其才是企业创造归属感的最好办法。HRM的特点: • ●要求员工具备主动性、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员工在本职工作或者主管分配的工作之外,去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或者尝试一些特别的工作方法。●鼓励"Honest Mistake",对于员工在创新中遭遇的失败非常宽容,允许他们犯错误。●对员工采取参与式而不是命令式的管理方法。●强调人尽其才,了解不同员工的兴趣所在,据此制定发展计划,挖掘出每个人的优点和潜力,帮助员工去实现他们的想法。●实行严格的"内部晋升机制",推行"领导人论坛",让现在的领导人去教未来的领导人。

  23. THE END!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