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一、 背景基础

20 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during the closing Period of The beginning of 20 th cent. 一、 背景基础. 建筑材料、技术的进步 1 、生铁结构。 1775-1779 ,英国塞文河生铁桥; 1786 ,法兰西剧院生铁屋顶; 1801 ,英国萨尔福特棉纺厂工字形生铁梁柱。 2 、铁和玻璃的配合。 3 、框架结构。 美国的 “ 生铁时代 ” 。 1885 ,家庭保险公司大厦,第一座现代钢框架结构高层建筑。

mos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 背景基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during the closing Period of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

  2. 一、背景基础 建筑材料、技术的进步 1、生铁结构。1775-1779,英国塞文河生铁桥;1786,法兰西剧院生铁屋顶;1801,英国萨尔福特棉纺厂工字形生铁梁柱。 2、铁和玻璃的配合。 3、框架结构。美国的“生铁时代”。1885,家庭保险公司大厦,第一座现代钢框架结构高层建筑。 4、电梯。1853,E.G.Otis发明第一部蒸汽动力升降机。

  3. 一、背景基础 建筑形式与功能的配合 工业博览会 1798-1849巴黎,全国性质;1851-1889欧洲,国际性质; 两次著名建筑活动:1851年英国,Crystal Palace;1889年巴黎,Eiffel Tower & Gallery of Machine.

  4. 一、背景基础 建筑探新 欧洲最早可追溯到1920‘s的德国。 Karl F.Schinkel 1930年考察曼彻斯特,发现反不如自己1825年设计的波罗地海灯塔和1827年设计的柏林百货商店。 Gottfried Semper 从理论上推崇新建筑。1825年发表《工业艺术论》,1861-1863又发表《技术与构造艺术中的风格》,试图将建筑艺术与工业生产结合。

  5. 一、背景基础 建筑探新 奥地利建筑师Adolf Loos第一个公开反对装饰。1908年发表《装饰和罪恶》,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认为“装饰就是罪恶”。1910年设计维也纳Steiner House,外部没有任何装饰,玻璃不分格子,14年之后法国才出现类似住宅。

  6. 一、背景基础 建筑探新 西班牙建筑师Antonio Gaudi则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以浪漫主义的幻想使塑性艺术渗入到建筑中。1905-1910,巴塞罗那 Casa Mila 公寓,就是吸收了东方和哥特建筑风格,结合自然形式创造的。

  7. 一、背景基础 建筑探新 北欧以荷兰对新建筑的探索较为出色。 H.P.Berlarge提出“净化(Purify)建筑”。1898-1903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采用钢拱架与玻璃天棚,体现出新材料、新技术的特点。 1910年出现“阿姆斯特丹学派”,提倡建筑走现代化的道路。

  8. 一、背景基础 建筑探新 芬兰建筑师 Eliel Saarinen 1906-1916设计的赫尔辛基火车站,体型简洁,空间组织灵活,为芬兰的现代建筑开辟了道路。

  9. 一、背景基础 小结 在建筑创新运动中,真正具有较大影响的有: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芝加哥学派和草原式住宅等。

  10.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1、工艺美术运动: (Arts and Cratfs Movement) 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是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思想的反映,在建筑上也有它的影响。拉斯金(Jahn Ruskin)和莫里斯(william morris)为首的一些社会活动家的哲学观点在艺术上的表现,两人热衷于手工艺的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莫里斯曾组成一个作坊,制作精美的手工家具、铁花栏杆、墙纸、家庭用具等,他们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的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形式的羁绊。

  11.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肯特、红屋 Red House,Kent,1850-60年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住宅,莫里斯与魏布(Philip Web)合作设计。 根据功能要求,设计成不对称的平面用本地红砖建造,不加粉刷表现了材料本身的质感,这种把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相结合的尝试,对后来的新建筑运动有一定的启发。

  12.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2、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19世纪80年代开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创始人凡·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原是画家,致力于建筑。目的想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极力反对历史式样,想创造出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茂的草木状曲线。 在西班牙建筑师戈地(Antonio Gaudi)在建筑艺术探新中开辟了另一条道路,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吸取东方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的形式,精心地研究着他独创的塑性建筑。

  13.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布鲁塞尔塔塞住宅保尔路6号 (Tassel House, 6 Rue Paul-Emile) 设计人霍尔塔(Baron Victor Horta) 住宅的楼梯间,用铸铁花装饰。铁柱子、铁栏杆、墙壁、地面都有草木状的曲线。

  14.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格拉斯哥艺术学校 Glasgow Artschool, 1898-1909年 设计人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可看到大门两边有大玻璃窗的绘图教室、艺术学校的图书馆(1907-1909年)设计上采用简单的立体几何形式,整个建筑整体感非常强,可以说是一个立体主义的建筑探索。室内大量采用木结构,充满了民间的和中世纪的气息。

  15.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格拉斯哥艺术学校 Glasgow Artschool, 1898-1909年

  16.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巴塞罗那,米拉公寓(Casa Mila, Barcelona, 1905-1910年) 设计人戈地(Antonio Gaudi),平面都成曲线,立面有巴洛克式的波浪形曲线,阳台很古怪,连烟囱设计也很怪。

  17.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18.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19.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20.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巴塞罗那,米拉公寓(Casa Mila, Barcelona, 1905-1910年)

  21.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巴塞罗那、沙格拉特教堂 Church of Sagrada,1882-1920年 表显基督诞生的立面是有三个很陡而带有山墙的深深凹进的门廊;门廊丰富地装饰着自然的雕塑,在下面的石工给你一种柔软而融化的雪的感觉。四座异想天开的塔楼顶上刻着尖顶饰。 该教堂有哥特的味道,但又似乎没有盖完。耳堂立面上的十字架是在1960年根据戈地的设计增加的。

  22.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巴塞罗那、沙格拉特教堂 Church of Sagrada,1882-1920年

  23.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居埃尔公园

  24.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3、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 (School of Vienna and its Secession)。 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奥地利以瓦格纳(Otto Wagner)为首的维也纳学派,他在工业时代的影响下,形成新的建筑观点,认为新结构、新材料必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反对历史样式重演。如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1897年间,维也纳学派中一部分人员成立了“分离派”,主张造型简洁、集中装饰,并建分离派展览馆。

  25.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3、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The Post Office of Saving Bank, Vienna,1904-06年 设计人瓦格纳(Otto Wagner)他是在设计竞赛中得一等奖,银行营业大厅是带有玻璃顶子的线条简洁,所有装饰都没有了,他用玻璃与钢材为现代结构理论服务。

  26.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3、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Seccession Gallery, Vienna,1898-1899 设计人奥别列去(Joseph Obrich)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中间是方形的,入口刻着“每个时代有它的艺术,每一种艺术有它的自由”。展览馆的顶上用锻铁做成用玉桂树叶编成一个3/4漏空球形穹顶,外表涂上金色,放在四个埃及式方塔之间,非常富丽。外墙面非常简洁,体现了维也纳分离派的主张,造型简洁,集中装饰的主张。

  27.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4、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 Werkbund) 1907年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其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达到国际水平,认为建筑必须与工业结合,认为建筑应当是真实的,现代结构应当在建筑中表现出来,这样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形式,造型简洁,摒弃了任何附加装饰,成为现代建筑的雏形,代表人物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如德国通用电器公司透平车间,法古斯鞋楦厂。

  28.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设计人贝伦斯(Peter Behrens),造型简洁,摒弃了任何附加装饰,一个主体车间与一个附属建筑,因需要采光,柱墩间开足大玻璃窗,车间屋顶是由三铰拱构成避免了中间的柱子,为开敞的大空间创造了条件,侧立面山墙的轮廊与它多边形大跨度钢屋架相一致,打破了传统惯例。 柏林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制造车间(AEG Turbine Factory, Berlin, 1909)

  29.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与梅耶(Adolf Meyer)合作设计。建筑为平屋顶没有挑檐,外墙面除了支柱外,全是玻璃窗和金属板的槛墙,玻璃窗放在柱子的外皮,增加了墙面的轻巧感,还用钢筋混凝土楼板悬挑出来,取消了角柱。 阿尔费烈尔德法古斯鞋楦厂, 1911-1913年 Fagus Shoe-last Factory, Alfreld,

  30.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1、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19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1873年芝加哥大火烧掉8km2建筑,使城市重建问题突出,在有限的市中心内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于是高层建筑便开始出现。

  31.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第一拉埃特大厦,芝加哥 First Leiter Building, Chicago, 1879年 是由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设计的七层货栈,是砖墙与铁梁柱的混合结构。

  32.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瑞莱斯大厦,芝加哥 Reliance Building, Chicago 1890-94年 设计人伯纳姆与罗特,16层,是芝加哥学派杰作之一,具有框架结构与古典外形的特点,但以其透明性与比例纯净而闻名,基部是深色石块砌成,与上部大玻璃窗与白面砖的塔楼形成强烈对比,顶部又无压檐了。

  33.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马葵特大厦,芝加哥 Marquette Building 1894年 90年代芝加哥典型的高层办公楼,立面简洁的外表与宽阔的“芝加哥式”横长方形窗的整齐排列,内部空间不加固定隔断的,以便将来按需要自由划分,这是框架结构的优点,“E”形平面,中间是电梯间。

  34.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en 1856-1924) 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口号,为功能主义思想开辟了道路,他还为高层办公楼建筑在功能上规定了特征: ①地下室要包括有锅炉间和动力、采暖、照明的各种机械设备; ②底层主要是用于商店、银行或其他服务设施,内部空间宽敞、光线充足,并有方便的出入口; ③二层要有直通的楼梯与底层联系; ④二层以上都是相同的办公室、柱间排列相同; ⑤最顶上一层空间作为设备层,包括水箱、水管、机械设备等。

  35.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en 1856-1924) 高层建筑外形应分成三段—— 底层与二层形成一个整体,因为它们的功能是相似的; 上面各层办公室外部处理通常开成一个个窗子; 顶部设备可以有不同的外观,窗户较小,并且按照传统的习惯加一条压檐。

  36.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芝加哥卡森百货公司大厦,芝加哥 Carson Price & Scott Department store, Chicago, 1899-1904年 设计人沙利文(L. H. Sulliven)因为地处马路转角,故设计成圆角,用垂直线条来加强入口,9层建筑,底层是深色的,包括夹层及底层橱窗,形成底座,两翼形成扁方格,适合於框架结构,每个框架分三格,中间宽些,两边窄,1903年以后又加建3层为12层。

  37.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芝加哥卡森百货公司大厦,芝加哥 Carson Price & Scott Department store, Chicago, 1899-1904年

  38.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建筑探新运动中起着一定的进步作用—— ①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 ②探讨了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而取得成就; ③建筑艺术反应了新技术的特点,简洁的立面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精神。

  39.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2、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与草原式住宅 美国著名的现代建筑师,18岁到芝加哥,进入沙利文和爱得勒(Adler)的建筑事务所工作,1894年自己开业。 他接受了沙利文的功能主义思想,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了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Prairie House) “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便是这一概念的发展。

  40.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草原式住宅的特点: 是造型上力求新颖,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整体。其特点: ①平面常作十字形,以壁炉为中心,把起居室、书房、餐室都围绕着壁炉布置、卧室在楼上; ②室内空间尽量做到既分隔又联成一片,不同需要,不同净高; ③起居室的窗户一般都比较宽敞,以利与自然界密切联系; ④层高一般较低出檐又大,室内光线比较暗淡;

  41.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草原式住宅的特点: ⑤建筑物的外形充分反映了内部空间的关系,基本形式是高低不同的墙垣,坡度平缓的层面,深远的挑檐和层层叠叠的水平线条,以垂直的大壁炉烟囱统一起来;

  42.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草原式住宅的特点: ⑥外部材料以深色的木窗框与白色的粉墙形成强烈的对比; ⑦内部尽量表现材料的本色与结构特征,以砖木结构为主,木屋架暴露在外,作为室内装饰。

  43.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设计人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住宅平面成十字形、大壁炉在中央,外形是互相穿插的水平屋檐,深深的阴影落在门窗与粉墙上,衬托出一幅生动活泼的图景。 伊利诺州河谷森林区罗伯茨住宅 Isabel Roberts House, River Forest,1907年

  44.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45.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在草原式住宅的基础上设计城市住宅的一例,根据地形平面大致成长方形,特点是强调层层水平阳台和花台,结合周围树林,有自然之趣。 芝加哥、罗比住宅 F. C. Robie House, Chicago, 1908-1909年

  46.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47. 四、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The Architectural Schools af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1、两次大战之间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 (1)两次大战期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①1917-23年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受到深刻震憾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欧洲各国陷于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之中。 ②1924-29年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得到恢复,并出现高涨。 ③1929-39年是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蕴酿和走向新的世界战争时期。

  48. 四、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The Architectural Schools af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1、两次大战之间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 (2)社会背景 ①经济危机促进讲求实效的倾向;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新的建筑类型和形式; ③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49. 四、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The Architectural Schools af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2、建筑分析:战后初期建筑流派 表现派 未来派 风格派和构成派

  50. 四、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The Architectural Schools af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表现派 (Expressionism) 20世纪初德、奥首先出现表现主义绘画、音乐和戏剧。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 这种艺术观点的影响下,第一次大战后出现了一些表现主义的建筑,该流派建筑师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形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如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