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中考三年分析 —— 实验探究题命题分析 2009 – 2011

化学. 中考三年分析 —— 实验探究题命题分析 2009 – 2011. 曹惟蕾. 考试内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实验不仅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落实化学课程改革、体现化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 一、相应的课程标准. 学习水平为 B 级,有较高要求,要求具备较复杂的实验装置及多种装置的连接和操作技能的学习. 选择题. 二、三年试题中实验题的分布. 填空、简答题. 三、试题分析 2009 年 53 题.

mun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考三年分析 —— 实验探究题命题分析 2009 – 2011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化学 中考三年分析——实验探究题命题分析2009 – 2011 曹惟蕾

  2. 考试内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实验不仅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落实化学课程改革、体现化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

  3. 一、相应的课程标准 学习水平为B级,有较高要求,要求具备较复杂的实验装置及多种装置的连接和操作技能的学习

  4. 选择题 二、三年试题中实验题的分布

  5. 填空、简答题

  6. 三、试题分析2009年53题 53.为了探究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氧化铜和碳的混合粉末,在不含氧气的高温条件下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生成的气体产物一定是CO2。 (1)甲同学加热混合粉末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5)。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 (3)检验气体产物是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7)色。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反应的气体产物只有CO2,乙同学推测气体产物中可能还有CO。请你从下列A、B、C中选择实验装置,用于验证乙同学的推测。将所选装置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在方括号内写出相应装置内盛放的化学试剂。

  7. 试题分析 出题背景:本题探究的是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气体产物的实验 考查内容:1、学生是否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正确书写 有关化学方程式 2、探究有其他物质产生时对反应装置和试剂的 选择等综合分析能力的运用

  8. 2010年52题 52. 下图是利用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还原CuO的实验示意图。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乙装置中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___焰加热。 (2)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装置的仪器b中黑色粉末变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丙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5)实验结束后,要从甲装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5)实验结束后,要从甲装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 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406080100 溶解度(g/100g水)6485138203285376 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请具体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 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名称:Ⅰ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

  10. 试题分析 出题背景:综合型实验逐渐被重视起来,本题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为载体,并给出了新的背景资料,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 考查内容:1、理解实验操作过程,能描述实验现象,写出 反应方程式 2、从新情境中获取信息,结合新旧知识探究实 验分析问题 与2009年相比: 综合度大、阅读量大、难度更高

  11. 2011年51题 51、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Ⅰ、仪器a的名称是(1)。 Ⅱ、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3)。 Ⅲ、符合启普发生原理的装置是(4)(填编号)。

  12. ②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②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 甲、乙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丙同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由此得出和甲、乙一致的结论。甲、乙认为丙的实验设计部合理。理由是(7)。 ③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氯化钙固体。 同学们认为加入稍过量的(8) (填化学式),经 (9) 、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13. 试题分析 出题背景: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就制取二氧化碳后的溶液进行成分探究(物质鉴别),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考查内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收集方法(启 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物质鉴别 3、知识的整体性把握、综合分析能力 与2010年相比: 探究实验更贴近教材,是对教材的创造和升华

  14. 2012年的实验探究题该怎样应对呢?

  15. 四、对策(一)通过化学实验认识化学学科知识四、对策(一)通过化学实验认识化学学科知识 重视学生设计实验,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己思考研究化学问题 例:《燃烧与灭火》

  16. 二、通过化学实验训练科学方法 重视化学实验的现象记录分析,实验结束后的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例:2008年48题“控制变量法”

  17. 三、通过化学实验对教材二次开发 回归教材是2011年中考题的一个突出特点 很多试题的立意来自于教材中的实验探究、家庭小实验等, 还有很多来自于教材知识的横向总结,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是对教材中的实验、图表、装置、定律等进行了精加工,是对教材的又一次创造和升华。

  18. 谢谢!

More Related